可爱的《啥是佩奇》是对我们这个时代家庭矛盾的粉饰
作者:李昱微
《啥是佩奇》的矛盾与尴尬
一位农村老人在荒凉的大山里四处奔走,只为了问清“啥是佩奇”。这则迅速传播的广告细节可爱、创意新颖,但并不令我感动,反而觉得尴尬。
大多以老人为主角又能被疯狂刷屏的广告主题都是亲情。你几乎不用点开就能猜到里面的永恒难题:子女与老人关系疏离、沟通不畅,或老人单方面付出、子女并不接受。于是用于煽情的角度就出现了。
再加上临近年关,一切矛盾都会用合家欢的形式收尾,比如子女终于意识到了父母的苦心,其乐融融地过年。
《啥是佩奇》的主题正如此。独居农村的老人为了和儿子一家取得联系,只能拿着破旧的天线手机跑到荒山里接收信号,但信号总是突然断掉,令大山里的喊声格外孤独。
他不知道儿子什么时候回来,吃饭时听到电视里的团圆新闻会立即关掉。
而这位老人唯一的热情和执念,就是在团圆之前为孙子准备一个叫“佩奇”的礼物。但啥是佩奇呢?他查字典、广播询问、村民向他介绍一位叫佩琪的主播,包括老人试图把猪刷成红色、甚至最后用鼓风机亲手制作佩奇.....这些细节都非常可爱。
但再往后看,我们发现那个怎么都联系不到的儿子并非同样贫困、难以归家的劳工族。他甚至是个中产,且离家不远,既可以轻松买新手机给父亲,也可以经常归家看望。但不知为何都没有。
也正是这一层矛盾,令子女与父母间的隔阂被放大了。老人的付出辛酸而悲哀,儿子一家多少有些不孝。许多人也因此为老人动容。
但也有不少人不喜欢。老人行为的幽默感建立在城乡信息差上,但过于封闭、落后的乡村景象多少有点架空,毕竟既然儿子可以瞬间开车回来,证明城乡距离不远。许多外来返乡人员都可以弥补乡村信息的封闭性,起码手机还是会用的。
所以为达到幽默效果而夸大差距,还是令不少人感到尴尬,颇有种调侃乡村生活以作为城市人给养的感觉。
此外更多的声音是:年轻人已经难以接受反复刻画父母辈付出行为的作品了。他们并不希望自己的父母辈没有个人生活,永远围着后辈转。
但这样的期待确实徒劳。但以此批判《啥是佩奇》的故事形式单一、情感套路化也没有意义。毕竟我国大部分家庭的结构正是如此,就算想挖掘更多元的故事(同时还能引发共鸣),也比较困难。
相似的家庭结构,让单一付出的故事频繁出现
尽管我们总期待父母像西方老人一样房车旅行、滑雪徒步,但除了为子女付出或参与同辈间的群体活动(比如广场舞)外,他们确实少有更为个人化的生活。
50、60后父母是集体经验包裹的一代人。他们生于饥荒年代、教育经历匮乏、服从组织分配、深受规驯,从无思考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
而在他们从中年过渡到老年的时间段内,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旧的规则明明并不适用了,但他们已经大多没有接受、学习的意愿或能力。为了保持安全感便固守传统。比如很多人的家中都有仍然愿意收集矿泉水瓶、在菜市场因几毛钱讨价还价的老人,哪怕条件已经很好。
在这批老人眼里,年轻人自然是不可理喻的孩子。生于80、90后的子女天然反叛集体、权威,比起安全感,他们更愿意挑战不确定性。而由于生活压力增大,在不同的选择上摇来摆去也是常见现象。这些都让老人难以理解,并更想用自身权威控制他们。
王芳在《媒介棱镜下的80后》中指出一个现象:在2008年之前,媒体对80后的刻画大多是负面的,如指责他们不能吃苦、自我中心,是垮掉的一代等。但从2008年开始,媒体中的80后大幅度转为正面形象。正因08年前牢牢把握媒体话语权的仍然是80后的父辈,按照他们的固有经验来看,这批新世代之所以来回换工作、价值观不稳定,是因为他们个人中心、无法吃苦。所以当这批人从媒体中退场,换由80后自己书写形象时,声音就完全不一样了(在90后身上也有类似问题)。
这样的代际差异造成两代人之间的坚硬隔阂。父母的经验不适用,子女的世界变化迅猛,前者想指手画脚、围绕左右,后者想迅速逃离又被亲情左右,矛盾频发、眼泪常见。
因而大多亲情故事的切入口都在代际差异带来的信息、经验隔阂上,也都能成功煽情。比如之前常见的一种广告形式:老人为了追踪子女信息艰难地学会用手机、上网、注册账号,偷偷地跑到子女的主页留言、打赏。蒙在鼓里的子女突然有一天发现了,而泪流满面。
再如17年底刷屏的广告《世界再大、大不过一盘番茄炒蛋》,从儿子的生活经验匮乏角度入手。出国留学的儿子不会做番茄炒蛋,给母亲发微信询问。父母二人见发语音说不清,就拍了一系列小视频。
成功学会的儿子在被朋友问及“中国与美国时差是几个小时?”时才突然意识到,父母给自己拍视频的时间是凌晨4点,而他们一直没睡,等待儿子的回复。
尽管个中细节不同,但呈现出的相处状态大多相似。
被合家欢粉饰的家庭矛盾,和失语的子女
但不得不说,少有艺术作品会站在子女角度呈现教育、家庭的压迫性(像《狗十三》一样)。尤其当主题是亲情时,作品的同情视角往往在父母身上,比如侧重他们的付出、孤独感,最后用一个大团圆结尾软化子女的压力和核心矛盾。
因而类似的广告在令人动容的同时,也在年轻人身上附加了重量。
|电影《狗十三》
由于上述原因,子女在天然想逃离父母的同时也会感到内疚、谴责自己的不孝,但又难以接受对方的教育方式。而这一辈老人年轻时尚未形成教育观念,对子女时而溺爱、时而疏远,再加上生活动荡,难以在子女幼年保持稳定的情绪,使得子女多少带有心理问题(尽管子女不应将性格归咎于原生家庭,但问题的根源也是不容忽视的)。这更加剧了子女在面对父母时的矛盾情感。
况且父母的付出并非像大多宣传中一样绝对无私。
知乎作者铂金之星认为,传统父母对子女的付出通常以回报为目的。由于经济条件差、没有养老保障,父母在生育时要作出经济规划,因而更愿意要男生,也倾向于通过行动将付出与回报的逻辑合理化。比如社会会更重视父母的大家长角色,即偏重父母作为投资者的权利,赋予他们压制、教训子女的合理性。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各种以爱之名的强迫。
但在我国亲情文化的掩盖下,这些问题很少被露骨得呈现。
因而以合家欢为主题的煽情作品,也不得不说是对家庭矛盾的粉饰,同时也让子女方继续处于失语的状态中。
该内容为腾讯独家合作内容,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日刻观】系列 颜真卿《祭侄文稿》 | 田野VS徐晓冬 | 谷大白话的不安 | 伊能静的脆弱公主梦 | 郝蕾羞辱炸裂式演技 | 天一案背后的耽美文化 | 你们对张爱玲有什么误解 | 首例基因编辑婴儿在我国诞生,却成为希特勒式的人体实验
▼
ID:reknow24
日 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