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向明| 樹也要展翅飛翔──讀曾卓〈懸崖邊的樹〉

向明 新大陸詩刊 2022-08-08

點擊上方藍字 關注新大陸詩刊       

◇原文刊登於《新大陸》詩刊 2004年2月80期



向明,生於1928年,本名董平,臺灣現代詩詩人。任《藍星詩刊》主編、《中華日報》副刊編輯,曾獲國家文藝獎、中國文藝獎章、中山文藝獎等。




樹也要展翅飛翔

──讀曾卓〈懸崖邊的樹〉



向明


不知道是什麽奇異的風

將一棵樹吹到了那邊──

平原的盡頭

臨近深谷的懸崖上

 

它傾聽遠處森林的喧嘩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獨地站在那裡

顯得寂寞而又倔強

 

它的彎曲的身體

留下了風的形狀

它似乎即將傾跌進深谷裡

却又像是要展翅飛翔

 
 這一首暗示豐富、語言不急不徐的短詩,是由七月派重要詩人曾卓所寫成,己是華文詩界被認為最具代表性的象徵詩。據詩人自己說:“寫這首詩的時候,我在農村勞動,我從我所在的地方到另一工地去,經過一座小山的時候,看到了一棵樹,那棵樹確實是彎彎曲曲的,生長在懸崖邊,我很容易地產生了聯想,這是與我特有的心境,特有的遭遇聯繫起來才能够產生的。”曾卓曾因牽涉到“胡風反革命集團”事件被逮捕入獄及勞動改造近廿年,在身處逆境中,他寫下許多大氣磅礴的詩‧此詩即為其中的一首。詩人準確地把握了懸崖上那棵搖搖欲墜的樹的形象,與自身受苦受難而百折不撓的處境,作種種微妙的契合,突顯出詩人人格力量的健壯雄偉,以及臨危不懼,處變不驚的鎮定‧象徵詩要能形中寓情,形中透神,從中體會出深刻的象徵意蘊,更需不露痕跡,了無刻意追求,牽強附會之弊,看起來是神來自然之筆。曾卓這首詩便是如此的氣定神閒。

 曾卓(1922一2002)係湖北武漢人。中央大學歷史系畢業。曾與綠原等人創辦《詩墾地》、1940年參加中華文藝界抗日協會,1944年曾參加《詩文學》雜誌及叢書編輯工作,1950年後曾在湖北教育學院及武漢大學任教,1955年即被打成反革命份子入獄‧出獄後他己是接近六十歲的老人,這時他寫了〈我遙望〉一詩以述感慨:
 

當我年輕的時候

在生活的海洋中,偶而抬頭

遙望六十歲,像遙望

一個遠在異國的港口

 

經歴了狂風暴雨,驚濤駭浪

而今我到達了,有時回頭

遙望我年輕的時候,像遙望

迷失在烟霧中的故土

 
 曾卓從1998年起即患重病,出入醫院多次。但在病中仍不忘寫詩,2001年十月寫了一首題目非常有深意的詩〈沒有我不肯坐的火車〉,這是他在重病中無法再自由走動的一種心靈願望。他說:“沒有我不肯坐的火車/也不管它往那開/到我去過的地方/去尋找溫暖和記憶/到我沒有去過的地方/去尋找驚異,智慧和夢想”,可惜一生苦難的詩人,終至再也沒有辦法達成他坐着火車四處遨遊的夢想了,於2002年四月十日離開這個世畀。臨終時還寫下八個字:“我愛你們‧謝謝你們”。女詩人劉虹曾經對這位她所尊敬的前輩詩人寫過一首悼念的詩,最後一段是這樣說:
 

看到你懸崖外的本真風度,優雅

 豐潤和隱痛

我從此再不忍把你欣賞成……

 那棵樹

樹終於下崗。樹說累了讓我像人

 那樣躺一躺

 
 “下崗”即是退休的意思。曾卓一生為詩奮鬥,為人生博鬥,終至精疲力竭,才能像人那樣躺一躺,我的看法是他的靈魂終於己展翅飛翔。



 相 關 閱 讀

向明|詩是語言的藝術
向明|詩中的繁花
向明|詩是未知的探求

向明|詩人須機敏

向明|新詩人的課題






 近期回顧


王性初 |  自助餐──詩壇的比喻

黃伯飛 | 說詩小札 7

劉強 | 千變萬化──談非馬詩的形式(下)

劉強 | 千變萬化──談非馬詩的形式(上)

非馬 | 紀老師的紅筆

曾貴芬|在上帝的漠然中自我救拔──論洛夫長詩《漂木》中的宗教情懷 (下)



       

主編 / 陳銘華   
 編委 / 陳銘華 遠方 達文顧問 / 非馬 鄭愁予 葉維廉 張錯 羅青公眾號編輯 / 蘇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