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平(北京):我与乡土教材——十二年行走在他乡的故事中 |2017爱故乡年度人物候选人
编写按:编写按:本文为2017爱故乡年度人物候选系列人物故事,情归故里,共建家乡,让我们相遇爱故乡!
人物简介:
北京天下溪教育咨询中心乡土教材项目负责人,民间乡土教材推动者。退休资深编辑。
人物事迹概述:
退休后,从2005年开始,走进高原村寨,深入山林小村,访问苗族老汉,结交羌族老妪,一边做文化调查,一边积极争取地方教育局的支持,同时学习各种有关教育和教育改革的理念思想和方法。十二年来,在云南拉市海、湖南湘西州、四川阿坝州完成了八种乡土教材,两种教学指导手册,四次教师培训,三次乡土文化主题的夏令营。并主持召开了第三届、第四届全国乡土教材研讨会,发起成立全国乡土文化教育联盟,努力将乡土文化教育进课堂的目标推向全国。
学生画的村寨图(坪头村)
退休十五年了。退休的第三年,我开始全心全意地投入了这样一件事——编写乡土教材,让乡土文化进入课堂。做这件事的目的,是想让所有孩子的课堂上,都增加一门课程——认识家乡。因为,现在的孩子,尤其是乡村的孩子,自从进了学校,在他们的课堂上,就再也没有一丝一毫关于自己家乡的消息。对于自己生长的土地,他们越来越陌生,家乡的日子也和他们渐渐隔膜起来,到后来,他们成了家里的客人,甚至陌生人。他们回不了农村,也无法融入城市,无论是眼前的苟且,还是诗和远方,都不属于他们。
家乡的养育,应该是所有人一生成长的底蕴,家乡文化就是一个人长大成人的底肥。一个人自信和力量的基础,个性发展的源泉,就是家乡文化。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用家乡文化充实自己,在家乡文化的滋养下成长,应该是每个孩子的必由之路。
所以我坚持做乡土教材,以乡土文化作为教材的内容,使家乡文化成为一门课程进入课堂。我把他们的家乡编进了教材,写成一个一个有意思有意义的故事,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故乡,进而爱自己的故乡,再进而做一个自信的家乡人。让这些孩子,在未来,无论留在家乡,还是走向世界,都是一个有根的人。
这个事情,一晃我已经做了十二年,十二岁的孩子已经长成,十二年的历练也使这个项目有了成熟的理念和方法。但是,我的脚步还不想仅仅停留于此,我希望乡土教材覆盖的地域越来越多,也希望参与做乡土教材的人越来越多,希望全国所有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乡土教材,都学习自己的乡土文化,都成为自信的有根的人。
这十二年来,我其实是在他乡的故事里行走。我认为所有的乡土文化都是生命流淌的故事。这所有的故事都有一个不可脱离的主题,叫做一方水土一方人,我们讲述的就是人和水土的故事。我想在这里讲四个人和水土的故事。
夏令营里学羌绣
民居的故事
2017年6月,一座精致的黑帐篷摆在课堂上。这是在阿坝县民族寄宿小学,正举行的阿坝州乡土教材优质课程安多藏族片区大赛。若尔盖县的藏姆老师为了上《黑帐篷》这课,专门做了一个所有材料都真实、按比例缩小的黑帐篷。课是用藏语上的,我听不懂,但是我看得出来学生们的兴奋和投入。大赛的课堂上不是藏姆老师自己的学生,是借用阿坝寄小五年级的学生,学生和老师事先也没有交流。但课堂上学生们精神非常集中,一个个小眼睛亮晶晶地盯着老师,看着黑板,看着讲台上的黑帐篷,每有问题,学生们把手臂举得高高的,像一片小树林。而且每个问题都有学生七嘴八舌的回答,看得出学生们对这堂课的专注和喜爱。下课后,我问还在围观这个微型黑帐篷的学生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若尔盖的人住黑帐篷吗?他们不约而同地回答说:因为他们过游牧的生活。回答正确。阿坝县是农耕地区,学生们的家住的是黄土砌的碉房。有这个回答,说明他们有了思考。我继续问他们:那你们的家住什么房子呢?“我家住楼房”“我家住的是碉房”我问住碉房的孩子:“你家为什么住碉房呢?”这个孩子很大声地说:“因为老辈子就住在这儿。”我的心凉了一下。还好,有个孩子小声说:“因为我们种地,不用转场。”
“因为老辈子就是这样的。”这个回答是对自己文化的无知。因为没有学过乡土教材,这个回答可以谅解。
在茂县的合心坝,我也得到过“因为老辈子就是这样的”的回答。
茂县合心坝和黑虎寨都有很多二三百年的老碉房和碉楼,那是一些壮美的奇观。也有一些年轻些的、几十年的碉房。所有的碉房,无论新老都在屋顶的四角有个小白石堆,在寨子里参观时我突然发现了这个现象。那是我第一次到茂县,对羌族还一无所知。我觉得很新鲜,本能地认为这一定有故事,就赶快问同行的人,她们也是外来的,不知道,于是就到老乡的家门口去找人询问。不料,问过了三个四五十岁的男子,他们都茫然地看看屋顶,然后摇着头说:“不知道,老辈子都是这样的,我们就也这样。”
我的草原我的家-目录
很长时间我们都在老辈子传下来的生活中,但,老辈子就是我们的祖先,他们传下来这样的生活,都是有道理的,都是在当时的自然生态环境中激发出的生活智慧和文化精神。我们学习乡土教材,就是要了解老辈子为什么选择了这样的生活。
其实,在屋顶放置白石堆,是羌族文化中重要的白石崇拜的标志。它记述了羌族人迁徙的历史,记述了羌族人艰辛的经历,也是羌族人自然崇拜的表现。
无论黑帐篷,还是碉房,都是民居。
民居就是乡土文化,它不仅是人们栖身的场所,也是这乡这土文化和历史的产物,是书写了当地历史的石头书。
在我们的教材中,关于民居的内容是必有的一课。
我认为,在一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沿革下积淀下来的生存智慧就是乡土文化,而民居就是生存智慧的典型体现。在我们做过乡土教材的地方,湘西人住吊脚楼,阿坝农区的人住碉楼,牧区的人住黑帐篷,同是农区的碉楼,羌族人和藏族人因信仰的不同又有不同,为什么?就是因为自然生态环境不同,人群的历史不同,所以民居的形式不同。湘西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环境潮湿平地少,虫子野兽多,而当地盛产木材和桐油。就自然地用木材搭出平台建起高离地面的吊脚楼,防虫防潮防野兽,人们居住安全舒适。而阿坝的农区,人们都住在高半山上,山高风寒,野兽凶猛,人们就地取材,用山上的石块和黄泥砌成碉楼,防风防寒防野兽,居住并储存食物,给自己一个安全温暖的家园。而羌族人和藏族人因为信仰不同,虽同是石块和黄泥砌成的碉楼,装饰和风格完全不同,从外观就很容易分辨出来。其实同是游牧,内蒙古的牧民和若尔盖高原上的牧民的帐篷也完全不同,一个牦牛毛的黑帐篷,一个是羊毛毡的白帐篷,这也是因为自然生态环境的不同而形成的。
我们在乡土教材里设置民居的课程,不是想让孩子们学会盖碉楼或搭帐篷,而是希望孩子们发现老辈子流传下来的生活智慧,知道“我们怎样生活,和我们为什么这样生活”,多一些生活常识,有更好的生活能力。
学习是一种发现,我们希望孩子们在乡土教材的学习中多多发现老辈子的智慧和精神。
夏嘉莫察瓦绒的小洛让-P83
会听唱歌的牛的故事
在茂县审定羌族乡土教材《沃布基的故事》中《我和阿爸去耕地》一课的稿件。作者写的不错,很简练生动地描绘了春耕的景象。
羌族开始春耕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儿,开始春耕的那天就像过节一样,当天早晨,犏牛会吃到更好的食物。牛到地里以后,人们要举行春耕仪式,祈祷天神保佑今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再放鞭炮,给耕牛挂红,然后才会赶着牛去耕地。
作者写道:“给牛挂完了红,阿爸吆喝一声,牛就撒欢地跑起来了……”这时,参加审稿的突然有人说:“不对!不对!这里写的不对。”“怎么不对呢?”我疑惑地望着他。他说“我们羌族人在耕地时是唱牛歌的,我们很少吆喝牛。”唱牛歌?我问:“牛歌怎么唱呢?牛会听歌?”马上文工团的何王全站起来就唱开了,洪亮悠扬抑扬顿挫,挺好听的。何王全一张口,还有几个也一起唱起来了,会场上一片歌声。我旁边的老师就给我讲解,这一段是让牛向前走的,这一段是让牛拐弯的,这是左转,这是右转……当时我真的沉醉了,心想,这是多么诗意的画面,羌族人真是歌唱着生活在云朵之上啊!羌族人爱唱歌,当地人说,她们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他们的每种劳动都有特定的歌。
后来,这篇课文里加上了一句:“阿爸吆喝一声过后,悠扬的牛歌就唱起来了。”大家满意了。
会听歌的耕牛,是浓郁的乡土文化,也是民族性格。我们在传承乡土文化的时候,就是要弘扬这样一种乐观向上的民族精神。我们做乡土教材也要注意每个细节,让那里的文化全面准确真实。
拉市海的小学生在夏令营活动中画的自画像
何九妹的故事
何九妹是马尔康一小的教师,是这个学校的优秀教师。我在马尔康出差的时候,有一天她来拜访我。她说,她这学期主动要求上乡土教材课,已经上了两个月,有很多感想,她想向我讨教一下怎么能把乡土教材课上好。我请她讲讲她上课的情况。她高兴地说:“我是觉得这门课很重要,就主动要求担任这门课的专职老师,没想到孩子们好高兴啊!”她说:“不过这门课对我来说是新的,我得好好学习。”她说:“王老师,我都没想到学生们这么喜欢这门课。平常不爱发言的孩子,在这堂课上都积极发言,讲她们寨子里的事儿。那天要下课了,一个平时都不怎么说话的学生,一个女孩,悄悄地举着手说,老师,还没讲我们村的事儿呢。我赶紧推迟一点下课时间,让她说。她站那儿想了半天说,我要回去问我爷爷。”何老师惟妙惟肖地学着那个学生的样子,我们都笑起来了。她接着说:“上个星期州里有活动,有十个学生去参加,班里只剩下35个同学,我想,人少,就早下会课吧。没想到,同学们都坐着不动,说,老师,还没到下课的时间呢,你再讲一会吧。那堂课我们上的是《洛让家的房名》,还有好几个学生想讲他们自己家房名的故事。”何老师说:“家长对这门课也挺有兴趣,因为孩子们回家会问他们一些关于自己家庭的问题,路上我遇到好几个家长说,我家孩子告诉我他们在课堂上学习打酥油茶了,还说要回家给我打一次呢。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儿。在学校里学学这些生活上的事儿,真挺好的。”停顿一下,何老师接着说:“不过,我觉得上这门课我自己也得好好学习,有很多东西我自己也不懂,还有用什么样的方法上课,我也得努力琢磨。王老师,你可得好好帮助我啊。”何九妹是羌族人,马尔康的乡土教材是嘉绒藏族的内容,所以,其实何老师也得努力作学生。
像何九妹这样的老师阿坝州还有一些。乡土教材这门新课程,需要热情,需要学习,更需要教学方法的创新,他们都在努力。像茂县的余晓蓉老师,小金的扬刚才老师,理县的侯崇贵老师,红原的阿芝老师,若尔盖的供郎老师,这些羌族的、藏族的老师,他们都有自己的故事。
非物质文化遗产羌笛制作与演奏传承人何王全在汇稿会上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羌笛
康宁卓玛的故事
康宁卓玛是马尔康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曾是一个颇为小资的藏族女性,极为醉心外国文学,家里到处是世界名著,每出外国新书,必买必读。参与了嘉绒藏族乡土教材《夏嘉莫察瓦绒的小洛让的故事》的写作后,她立即变成自己家乡文化的崇拜者。她说:“你看,我在咱们嘉绒生活了四五十年,又爱读书,竟然对我们嘉绒一点不了解,我们嘉绒有这么丰富多彩的文化,我要好好学习,不能把身边的珠宝丢掉。”她的购书多了新品种,凡是有关家乡文化的图书,她都会买来阅读和珍藏。她成了我的嘉绒文化向导。
没有她的参与,很难想象这部教材会做得那么丰富生动有趣。因为她几乎发动了马尔康全部嘉绒藏族文化人。那年羌历年,全马尔康的人都放假了,羌历年是阿坝州人独享的节日,放假的时间又长,所以大部分人都会到外地去,走亲访友游玩度假,康宁卓玛却为了小洛让的事情留了下来。她事先邀请了嘉绒文化的老专家格尔玛和杨西川,又请来几个中青年文化人,在羌历年期间逐课地审稿,重新讨论选题,调整结构,去掉了没有生命力的,修改了写作不严谨的,形成了最后大家满意的一稿。《夏嘉莫察瓦绒的小洛让的故事》出版以后,这几个作者又聚在一起庆祝,自称是小洛让的家人,从此又成为在马尔康推动乡土教材使用的中坚力量。其中马尔康二中的彭措老师,后来还因为推动乡土教材得力,获得桂馨基金会优秀乡村教师奖,在桂馨基金会的支持下,彭措老师在马尔康二中建立了一个嘉绒藏族文化博物馆。虽然那个馆很小,但是里面很有一些有价值的展品。
2016年6月,在第四届全国乡土教材研讨会上,身着美丽藏装的康宁卓玛作了“乡土是我们走向世界的起点,也是我们心灵回归的终点”的发言,受到强烈好评。2017年8月她又参加了爱故乡在汨罗召开的研讨会,成为了弘扬家乡文化的积极分子。
这样的积极分子,在阿坝还有很多,他们都正在前行中。
乡土教材的事情还要继续,乡土文化教育进课堂是一个长期的目标。九月十六日,我们成立了全国乡土文化教育联盟,想要把这件事更广泛地推动下去。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全国2856个县市都有自己的乡土教材,希望所有的孩子,都在自己家乡文化的滋养下长大,都成为自信的有根的人。
在阿坝州茂县双河口做文化调查,与村民在一起
推荐阅读
爱故乡
2017爱故乡年度人物候选人
编写按:编写按:本文为2017爱故乡年度人物候选系列人物故事,情归故里,共建家乡,让我们相遇爱故乡!
人物简介:
北京天下溪教育咨询中心乡土教材项目负责人,民间乡土教材推动者。退休资深编辑。
人物事迹概述:
退休后,从2005年开始,走进高原村寨,深入山林小村,访问苗族老汉,结交羌族老妪,一边做文化调查,一边积极争取地方教育局的支持,同时学习各种有关教育和教育改革的理念思想和方法。十二年来,在云南拉市海、湖南湘西州、四川阿坝州完成了八种乡土教材,两种教学指导手册,四次教师培训,三次乡土文化主题的夏令营。并主持召开了第三届、第四届全国乡土教材研讨会,发起成立全国乡土文化教育联盟,努力将乡土文化教育进课堂的目标推向全国。
学生画的村寨图(坪头村)
退休十五年了。退休的第三年,我开始全心全意地投入了这样一件事——编写乡土教材,让乡土文化进入课堂。做这件事的目的,是想让所有孩子的课堂上,都增加一门课程——认识家乡。因为,现在的孩子,尤其是乡村的孩子,自从进了学校,在他们的课堂上,就再也没有一丝一毫关于自己家乡的消息。对于自己生长的土地,他们越来越陌生,家乡的日子也和他们渐渐隔膜起来,到后来,他们成了家里的客人,甚至陌生人。他们回不了农村,也无法融入城市,无论是眼前的苟且,还是诗和远方,都不属于他们。
家乡的养育,应该是所有人一生成长的底蕴,家乡文化就是一个人长大成人的底肥。一个人自信和力量的基础,个性发展的源泉,就是家乡文化。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用家乡文化充实自己,在家乡文化的滋养下成长,应该是每个孩子的必由之路。
所以我坚持做乡土教材,以乡土文化作为教材的内容,使家乡文化成为一门课程进入课堂。我把他们的家乡编进了教材,写成一个一个有意思有意义的故事,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故乡,进而爱自己的故乡,再进而做一个自信的家乡人。让这些孩子,在未来,无论留在家乡,还是走向世界,都是一个有根的人。
这个事情,一晃我已经做了十二年,十二岁的孩子已经长成,十二年的历练也使这个项目有了成熟的理念和方法。但是,我的脚步还不想仅仅停留于此,我希望乡土教材覆盖的地域越来越多,也希望参与做乡土教材的人越来越多,希望全国所有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乡土教材,都学习自己的乡土文化,都成为自信的有根的人。
这十二年来,我其实是在他乡的故事里行走。我认为所有的乡土文化都是生命流淌的故事。这所有的故事都有一个不可脱离的主题,叫做一方水土一方人,我们讲述的就是人和水土的故事。我想在这里讲四个人和水土的故事。
夏令营里学羌绣
民居的故事
2017年6月,一座精致的黑帐篷摆在课堂上。这是在阿坝县民族寄宿小学,正举行的阿坝州乡土教材优质课程安多藏族片区大赛。若尔盖县的藏姆老师为了上《黑帐篷》这课,专门做了一个所有材料都真实、按比例缩小的黑帐篷。课是用藏语上的,我听不懂,但是我看得出来学生们的兴奋和投入。大赛的课堂上不是藏姆老师自己的学生,是借用阿坝寄小五年级的学生,学生和老师事先也没有交流。但课堂上学生们精神非常集中,一个个小眼睛亮晶晶地盯着老师,看着黑板,看着讲台上的黑帐篷,每有问题,学生们把手臂举得高高的,像一片小树林。而且每个问题都有学生七嘴八舌的回答,看得出学生们对这堂课的专注和喜爱。下课后,我问还在围观这个微型黑帐篷的学生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若尔盖的人住黑帐篷吗?他们不约而同地回答说:因为他们过游牧的生活。回答正确。阿坝县是农耕地区,学生们的家住的是黄土砌的碉房。有这个回答,说明他们有了思考。我继续问他们:那你们的家住什么房子呢?“我家住楼房”“我家住的是碉房”我问住碉房的孩子:“你家为什么住碉房呢?”这个孩子很大声地说:“因为老辈子就住在这儿。”我的心凉了一下。还好,有个孩子小声说:“因为我们种地,不用转场。”
“因为老辈子就是这样的。”这个回答是对自己文化的无知。因为没有学过乡土教材,这个回答可以谅解。
在茂县的合心坝,我也得到过“因为老辈子就是这样的”的回答。
茂县合心坝和黑虎寨都有很多二三百年的老碉房和碉楼,那是一些壮美的奇观。也有一些年轻些的、几十年的碉房。所有的碉房,无论新老都在屋顶的四角有个小白石堆,在寨子里参观时我突然发现了这个现象。那是我第一次到茂县,对羌族还一无所知。我觉得很新鲜,本能地认为这一定有故事,就赶快问同行的人,她们也是外来的,不知道,于是就到老乡的家门口去找人询问。不料,问过了三个四五十岁的男子,他们都茫然地看看屋顶,然后摇着头说:“不知道,老辈子都是这样的,我们就也这样。”
我的草原我的家-目录
很长时间我们都在老辈子传下来的生活中,但,老辈子就是我们的祖先,他们传下来这样的生活,都是有道理的,都是在当时的自然生态环境中激发出的生活智慧和文化精神。我们学习乡土教材,就是要了解老辈子为什么选择了这样的生活。
其实,在屋顶放置白石堆,是羌族文化中重要的白石崇拜的标志。它记述了羌族人迁徙的历史,记述了羌族人艰辛的经历,也是羌族人自然崇拜的表现。
无论黑帐篷,还是碉房,都是民居。
民居就是乡土文化,它不仅是人们栖身的场所,也是这乡这土文化和历史的产物,是书写了当地历史的石头书。
在我们的教材中,关于民居的内容是必有的一课。
我认为,在一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沿革下积淀下来的生存智慧就是乡土文化,而民居就是生存智慧的典型体现。在我们做过乡土教材的地方,湘西人住吊脚楼,阿坝农区的人住碉楼,牧区的人住黑帐篷,同是农区的碉楼,羌族人和藏族人因信仰的不同又有不同,为什么?就是因为自然生态环境不同,人群的历史不同,所以民居的形式不同。湘西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环境潮湿平地少,虫子野兽多,而当地盛产木材和桐油。就自然地用木材搭出平台建起高离地面的吊脚楼,防虫防潮防野兽,人们居住安全舒适。而阿坝的农区,人们都住在高半山上,山高风寒,野兽凶猛,人们就地取材,用山上的石块和黄泥砌成碉楼,防风防寒防野兽,居住并储存食物,给自己一个安全温暖的家园。而羌族人和藏族人因为信仰不同,虽同是石块和黄泥砌成的碉楼,装饰和风格完全不同,从外观就很容易分辨出来。其实同是游牧,内蒙古的牧民和若尔盖高原上的牧民的帐篷也完全不同,一个牦牛毛的黑帐篷,一个是羊毛毡的白帐篷,这也是因为自然生态环境的不同而形成的。
我们在乡土教材里设置民居的课程,不是想让孩子们学会盖碉楼或搭帐篷,而是希望孩子们发现老辈子流传下来的生活智慧,知道“我们怎样生活,和我们为什么这样生活”,多一些生活常识,有更好的生活能力。
学习是一种发现,我们希望孩子们在乡土教材的学习中多多发现老辈子的智慧和精神。
夏嘉莫察瓦绒的小洛让-P83
会听唱歌的牛的故事
在茂县审定羌族乡土教材《沃布基的故事》中《我和阿爸去耕地》一课的稿件。作者写的不错,很简练生动地描绘了春耕的景象。
羌族开始春耕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儿,开始春耕的那天就像过节一样,当天早晨,犏牛会吃到更好的食物。牛到地里以后,人们要举行春耕仪式,祈祷天神保佑今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再放鞭炮,给耕牛挂红,然后才会赶着牛去耕地。
作者写道:“给牛挂完了红,阿爸吆喝一声,牛就撒欢地跑起来了……”这时,参加审稿的突然有人说:“不对!不对!这里写的不对。”“怎么不对呢?”我疑惑地望着他。他说“我们羌族人在耕地时是唱牛歌的,我们很少吆喝牛。”唱牛歌?我问:“牛歌怎么唱呢?牛会听歌?”马上文工团的何王全站起来就唱开了,洪亮悠扬抑扬顿挫,挺好听的。何王全一张口,还有几个也一起唱起来了,会场上一片歌声。我旁边的老师就给我讲解,这一段是让牛向前走的,这一段是让牛拐弯的,这是左转,这是右转……当时我真的沉醉了,心想,这是多么诗意的画面,羌族人真是歌唱着生活在云朵之上啊!羌族人爱唱歌,当地人说,她们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他们的每种劳动都有特定的歌。
后来,这篇课文里加上了一句:“阿爸吆喝一声过后,悠扬的牛歌就唱起来了。”大家满意了。
会听歌的耕牛,是浓郁的乡土文化,也是民族性格。我们在传承乡土文化的时候,就是要弘扬这样一种乐观向上的民族精神。我们做乡土教材也要注意每个细节,让那里的文化全面准确真实。
拉市海的小学生在夏令营活动中画的自画像
何九妹的故事
何九妹是马尔康一小的教师,是这个学校的优秀教师。我在马尔康出差的时候,有一天她来拜访我。她说,她这学期主动要求上乡土教材课,已经上了两个月,有很多感想,她想向我讨教一下怎么能把乡土教材课上好。我请她讲讲她上课的情况。她高兴地说:“我是觉得这门课很重要,就主动要求担任这门课的专职老师,没想到孩子们好高兴啊!”她说:“不过这门课对我来说是新的,我得好好学习。”她说:“王老师,我都没想到学生们这么喜欢这门课。平常不爱发言的孩子,在这堂课上都积极发言,讲她们寨子里的事儿。那天要下课了,一个平时都不怎么说话的学生,一个女孩,悄悄地举着手说,老师,还没讲我们村的事儿呢。我赶紧推迟一点下课时间,让她说。她站那儿想了半天说,我要回去问我爷爷。”何老师惟妙惟肖地学着那个学生的样子,我们都笑起来了。她接着说:“上个星期州里有活动,有十个学生去参加,班里只剩下35个同学,我想,人少,就早下会课吧。没想到,同学们都坐着不动,说,老师,还没到下课的时间呢,你再讲一会吧。那堂课我们上的是《洛让家的房名》,还有好几个学生想讲他们自己家房名的故事。”何老师说:“家长对这门课也挺有兴趣,因为孩子们回家会问他们一些关于自己家庭的问题,路上我遇到好几个家长说,我家孩子告诉我他们在课堂上学习打酥油茶了,还说要回家给我打一次呢。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儿。在学校里学学这些生活上的事儿,真挺好的。”停顿一下,何老师接着说:“不过,我觉得上这门课我自己也得好好学习,有很多东西我自己也不懂,还有用什么样的方法上课,我也得努力琢磨。王老师,你可得好好帮助我啊。”何九妹是羌族人,马尔康的乡土教材是嘉绒藏族的内容,所以,其实何老师也得努力作学生。
像何九妹这样的老师阿坝州还有一些。乡土教材这门新课程,需要热情,需要学习,更需要教学方法的创新,他们都在努力。像茂县的余晓蓉老师,小金的扬刚才老师,理县的侯崇贵老师,红原的阿芝老师,若尔盖的供郎老师,这些羌族的、藏族的老师,他们都有自己的故事。
非物质文化遗产羌笛制作与演奏传承人何王全在汇稿会上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羌笛
康宁卓玛的故事
康宁卓玛是马尔康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曾是一个颇为小资的藏族女性,极为醉心外国文学,家里到处是世界名著,每出外国新书,必买必读。参与了嘉绒藏族乡土教材《夏嘉莫察瓦绒的小洛让的故事》的写作后,她立即变成自己家乡文化的崇拜者。她说:“你看,我在咱们嘉绒生活了四五十年,又爱读书,竟然对我们嘉绒一点不了解,我们嘉绒有这么丰富多彩的文化,我要好好学习,不能把身边的珠宝丢掉。”她的购书多了新品种,凡是有关家乡文化的图书,她都会买来阅读和珍藏。她成了我的嘉绒文化向导。
没有她的参与,很难想象这部教材会做得那么丰富生动有趣。因为她几乎发动了马尔康全部嘉绒藏族文化人。那年羌历年,全马尔康的人都放假了,羌历年是阿坝州人独享的节日,放假的时间又长,所以大部分人都会到外地去,走亲访友游玩度假,康宁卓玛却为了小洛让的事情留了下来。她事先邀请了嘉绒文化的老专家格尔玛和杨西川,又请来几个中青年文化人,在羌历年期间逐课地审稿,重新讨论选题,调整结构,去掉了没有生命力的,修改了写作不严谨的,形成了最后大家满意的一稿。《夏嘉莫察瓦绒的小洛让的故事》出版以后,这几个作者又聚在一起庆祝,自称是小洛让的家人,从此又成为在马尔康推动乡土教材使用的中坚力量。其中马尔康二中的彭措老师,后来还因为推动乡土教材得力,获得桂馨基金会优秀乡村教师奖,在桂馨基金会的支持下,彭措老师在马尔康二中建立了一个嘉绒藏族文化博物馆。虽然那个馆很小,但是里面很有一些有价值的展品。
2016年6月,在第四届全国乡土教材研讨会上,身着美丽藏装的康宁卓玛作了“乡土是我们走向世界的起点,也是我们心灵回归的终点”的发言,受到强烈好评。2017年8月她又参加了爱故乡在汨罗召开的研讨会,成为了弘扬家乡文化的积极分子。
这样的积极分子,在阿坝还有很多,他们都正在前行中。
乡土教材的事情还要继续,乡土文化教育进课堂是一个长期的目标。九月十六日,我们成立了全国乡土文化教育联盟,想要把这件事更广泛地推动下去。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全国2856个县市都有自己的乡土教材,希望所有的孩子,都在自己家乡文化的滋养下长大,都成为自信的有根的人。
在阿坝州茂县双河口做文化调查,与村民在一起
推荐阅读
爱故乡
2017爱故乡年度人物候选人
馆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等多家机构联合发起,前身是2012年发起的“爱故乡计划”项目,是以“保育乡土文化、共建美丽城乡”为宗旨的民间公益组织。孕育于中国当代新乡村建设大众多样化实践的“爱故乡计划”,致力于发现故乡之美,重估乡村价值,活化传承民间乡土文化,发扬乡村文明;以“故乡情怀”整合本土资源,建立公众(新乡贤)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平台,重塑乡村的活力和魅力,推动中国城乡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33号6层608室(邮编100080)联系人:口皓电话:010-62460686;18801299075邮箱:iguxiang2012@163.com官方微博:@爱故乡计划公众微信号:aiguxiang2012爱故乡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175307963爱故乡网:http://www.iguxiang.org亲,您还满意么扫码,关注爱故乡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等多家机构联合发起,前身是2012年发起的“爱故乡计划”项目,是以“保育乡土文化、共建美丽城乡”为宗旨的民间公益组织。孕育于中国当代新乡村建设大众多样化实践的“爱故乡计划”,致力于发现故乡之美,重估乡村价值,活化传承民间乡土文化,发扬乡村文明;以“故乡情怀”整合本土资源,建立公众(新乡贤)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平台,重塑乡村的活力和魅力,推动中国城乡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