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娴院演讲 | 口皓:爱故乡是中国特有的本土化实践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娴院演讲 Author 口皓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娴院演讲”

编者按:

2019年8月31日,在山西太原娴院基金会组织的娴院演讲中,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副总干事口皓作为分享嘉宾,分享了《情归故里·共建家乡——爱故乡的本土化实践探索》,本文为演讲全文。感谢娴院演讲对爱故乡的支持。

中国的内在文化内涵,是多元化多地域性的,它可能是一个流域的文化,一个山水的文化,一个地区的文化……





爱故乡—中国特有的本土化实践

口 皓

大家好,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个中国特有的本土化的爱故乡实践。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农耕文明历史的国家,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原住民国家,我觉得这应该是中国最大的一个特色。

在中国漫长的小农社会体系历史当中,我们的乡村更多是一个自治的状态,因为我们以前的治理体系和治理结构都是皇权不下县。

那在县以下的乡村是怎样去治理呢,更多是由宗族和乡贤提供道德和行为的约束,同时也提供乡村公共的服务,然后进而形成乡村的一种自治状态。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在自然村落的基础之上,我们形成了行政村和人民公社,这个时候,有一个更大范围的为乡村服务的基础,比如说我们的赤脚医生,比如说我们的乡学体系。

然后再到了80年代之后,也就是中国开始跟世界接轨之后,我们才有了更多的人开始进入到城市。

这个时候是中国接受了全世界的产业转移,而且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化,那这个时候我们的农村人口才慢慢的进入到城市。

大家可以看一个数据。


在1991年的时候,我们中国的城市人口大概是3亿左右,然后农村人口是8.3亿;到2018年的时候,我们中国的农村人口是5.6亿,城市人口是8.3亿左右,这个跨度是30年的跨度。

然后在这30年的跨度里面,中国才有了农村人向城市流动的这样一个状态,也就是说中国翻天覆地的这个变化,主要是在这30年间。

我们中国本有的乡土的小农社会体系,也就是我们东方的黄色农耕文明,跟西方的蓝色海洋文明相结合的时候,自然而然的碰出了一些我们的现代化问题。

比如说我们中国所面临的农村的人、土地、资金流入到城市的这样一种状态,包括农村的文化消失所带来的乡村衰落。

在我们进行现代化、城市化30多年之后,现在也有了很多城市的问题。

比如说我们现在的整体性的生产性过剩,我们的城市病--拥堵、污染等问题,以及在城市看海的一些状态,包括我们资源的不可持续而带来的对于现代化的一种反思。

所以综上这样的一种状态,是我们全面拥抱世界,全面进行工业化,进行城市化之后,涌现出来的一些问题,也慢慢地让我们有了一个反思。

在以往的这种教科书,或者说是在大量的媒体宣传当中,对于农村的认知,都是一个衰败落后的状态。那我们的乡土真的是落后的吗,它持续几千年的过程,真的是没有道理的吗?

所以就形成一种新的反思,尤其是在2012年,总书记提出了乡愁,然后也提出来了生态文明建设,到近期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

在这样一个大的宏观背景反思中,我们也发起了一个行动,叫做“爱故乡计划”,2010年正式发起,2012年开始向全国去推广。


我们从发起到现在,走访了很多地方,300多个乡村。我自己从2016年开始,也走了很多地方。

我们去了西南地区,看到了一种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各民族之间差异非常大,但又相互融合,这样一种多元化的文化,我觉得可能才是我们中国的文明。

然后我们到了山西,我终于理解了为什么抗日战争山西会成为主战场,日军为什么会在山西打得最为惨烈,一是山西地形,二是山西本身的水土养出来的人,有艰苦奋斗、抵抗外敌的精神。

到东南地区我们就看到一种华侨的文化,面向世界的一种文化。

然后到山东儒家的发源地,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儒家地区重礼,同时又对教育的一种新的追求,有很多很多有意思的现象。

在这个时候我们发现,原来中国的文化它并不是一种统一的文化,没有什么样的标准。

它就是多元化多地域性的,它可能是一个山水文化,一个流域文化,一个地区的文化,这我觉得才应该是中国的一种内在的文化内涵。

同时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也看到了有很多民间的人,他们自己在坚守,在做着乡土的保护,在做着农村的建设工作。

比如这个案例,这是山西长治荫城镇,估计很多人都知道荫城古镇,这个人叫原建国,他参与了我们爱故乡的一个活动。


荫城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是铁器的集散地,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铁器,然后形成了中国最大的铁器交易场地。逐渐这个地方形成了一种城市文化,很多商人都到这里来集散,都到这里交易。

荫城是什么,荫城是千年铁都,万里荫城,这是什么样的一个概念。

它从春秋战国时期就是一个铁器交易市场,然后慢慢地人们聚集,形成了真正中国意义上的城市。其实我们中国的城市跟西方的城市是不一样的,(中国的城市)真的在乡土文化里这样延伸出来的。

然后万里荫城,它通过丝绸之路把我们的铁器带到全世界各地,所以说从这样一个地方,这样一种城市的发育,是和乡村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它和乡村并不是一个对立的关系。

从建国之后,荫城它作为一个铁器的集散地,也为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做出了非常多的贡献。当时是大炼钢铁,支持国家工业化建设,那个时候荫城也是一个非常漂亮,非常有意思,非常有贡献力的这样一个古镇。

但是随着新能源的到来,荫城慢慢地就衰落下去了,没有人再去关注。

原建国他做的一个什么样的事情呢?在荫城古镇还有很多的古建筑,还有很多铁器的遗迹,比如用于商贸的一些小的商铺,这些遗迹都还在。

他希望能够去保留中国的这样一种文化根脉,所以他建了一个荫城铁器博物馆,用他自己的能力去收集从荫城流出去的铁器。收集了有1600多件,2014年的时候正式成立了荫城铁器馆。

那他到底是在守护什么?我觉得是在守护中国的一个根,铁器代表的是什么,铁器代表的是中国的农耕文明,而他守护的这个根,才是我们真正的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发展历程。

现在他也并不是只是简单的去守护,他把自己铁器的收集和发掘,跟荫城古镇的旅游相结合在一起,现在和政府结合在一起去做古镇的旅游开发。

看下这是荫城古镇图片。


像这样的人其实有很多很多,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在建设着自己的家乡,我们从2014年开始,举办了一个全国的爱故乡年度人物评选活动。

在这5年以来,我们大概征集到了213个候选人,最终评选出来了76个年度人物。


这些人遍布各个行业,然后他们所做的事情,有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做乡村振兴的,有做民艺传承的,有做古村落保护的,有做生态农业的。

有10多个领域,然后分布在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这是他们的大概的分布图。


这些人有农民,有村官,有记者,也有官员参与,各行各业的人都有参与,有年龄比较大的90多岁的人参与,也有20多岁的人参与。


以个人的力量去做的这样一个保护家乡、保护乡土的事业,这些人基本上都是穷极一生,用自己一生的力量(去践行)。

我们评选年度人物有一个标准,那就是他做的事情够不够10年,上面的年度人物都已经是做了30、40年,在保护乡土,保护农村。

但从来没有主流的人去认可他们,我们自己是不是可以做到像他们那样子,这个可能要我们自身的努力。

我去过的襄阳,去过的荫城古镇,去过的很多凡是以前的这种小的城市,中国原有的城市,都看到了很多会馆的遗址。

这些会馆代表什么,其实代表的是一种外乡人对于家乡的认可。比如说抚州会馆、山西会馆等等之类的。

即使是出去到了城市里面,那也需要通过会馆这样的形式把大家聚集在一起。

现在,其实这样的组织也是存在的,比如说我们现在很多的老乡会,这又是一个案例。


在湖南益阳的一个镇,叫做大福镇,他们都是一些从大福出去做生意的人,觉得我还是应该为自己的家乡做一点事情,因为我在城市找不到自己的归属感,所以就由一个记者发起了一个爱乡会,叫做“大福爱乡协进会”。

这个协进会吸纳了他们从大福镇走出去,在外面打拼的很多很多的人,然后他们有长沙分队、广州分队、深圳分队、东莞分队等等之类的很多的分队。


这些分队平时可能就聚集在某一个城市,但是他们有想法想为家里面做事情了,自己却居住在城市没有办法回去怎么办,那他们同时就联合了仍然长期居住在家乡,愿意为家乡做事情的这样一帮人。

然后就形成了一种很好的互动方式,在城市里面的人找资金,找资源,找门路,找渠道,而由在家里面常住的人去落实。

比如说外面的人捐钱要助学,那家里面的人就去落实这样一个事情,所以他们就形成了很多小组,比如说这种教育助学组,乡土文化组,户外活动组,高校学子组。


然后做一些真正有利于大福整体发展的事情。其实这个力量非常的强大,他们甚至可以去筹资建一个小学,去修一段路,这是他们已经做过的事情。

他们几乎调动了整个大福镇的人,每年他们组织的文化活动,都会有两三万人的参与。这是多大的量,并不是说他们本身的能力有多强,更多的是他们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把大家聚集在一起了。

我刚才说我们中国是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原住民国家,所以更多的是一种地缘和血缘把大家聚集在一起。比如说我是甘肃人,那我对甘肃的情感就存在着这样一种非常特殊的故乡情感。

我们从2015年开始去推动,让更多的地方成立类似于刚才所说的这样一些爱乡会,让(大家)通过爱乡会去为自己的家乡做一些事情,通过地缘和血缘的关系,去为自己本土的家乡服务。


到目前为止,我们在全国各地推动了42个爱故乡平台的成立,有省级市级县级,包括也有村里面的爱乡会。


这个爱乡会不在于它的范围有多广,不在于它是省级的或者是村级的,而在于它是哪一个级别的,就应该为哪里服务,只在于它对自己的家乡能贡献多少力量。

前面讲的有这种个人一辈子去为自己的家乡做事的人物,也有通过组织去为自己的家乡做事情,爱乡会、爱乡平台这样子的。

但是有一些人找不到窗口怎么办,那我能不能够为自己的家乡去做事呢,也是可以的,我们探索了一些方式可以看一下。

比如说发现故乡之美,我们要改变家乡,要建设家乡,首先就是要认识到自己的家乡。

我们在2012年的时候开始发起一个活动,叫做“发现故乡之美”。


通过文学,通过摄影,通过视频、绘画,然后包括乡土教材等等之类的方式,去为自己的家乡做哪怕一点点事情。


去记录自己的家乡发展,发现自己的家乡美好在哪里,那这个才是真正的去了解家乡,才是为家乡做事情的根据和自信。

然后同时我们还做过一个“寻找故乡之歌”,也就是发动更多的人,去为自己的家乡创作一首歌曲。


我们当时很奇怪,因为我们其实也没有做太多的宣传工作,竟然就收上了500多份作品,这个非常出人意料。

其实真的有很多民间艺人,他们不像现在的明星,在非常光耀的一个场所去演唱,他们就是默默地在做着这样一些文化工作。

这个是我们组织的村歌音乐工作坊,就是在很多地方去创作适合于年轻人的,欢快的村歌。

这是一些村歌工作坊的照片。


我们也会组织一些农村东西进入到城里面来,可以有这种文化的交流,我们叫做“爱故乡生态文化节”。


比如说摄影展、音乐会、爱故乡春晚、爱故乡方言电影等等之类的。

像下面这个就是说我们请陕西汉中的高跷,到北京演出,让城里面人真正看到乡土文化,一般城里面人是踩不了那么高的高跷的。也会组织一些沙龙,让城乡可以有一个互相沟通的桥梁。


也让一些小孩子,让一些大学生参与进去,为自己的家乡拍一张照片,为自己的家里面组织一个春晚,为自己的家里面写一个村史,为自己的家里面画一张家乡地图,让青年人更多的参与,时间虽然很短,但很有创意的事情他们是可以做的。


在全国召开这样的爱故乡大会,让全国各地的爱乡人士聚集在一起,可以互相去交流经验。


其实爱故乡,可以有很多很多的人参与,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也可以是一些很零散的但是有意愿去参与的人。

那我们爱故乡这个机构主要做的一些什么样的事情呢,就是去培育本土的组织,去服务于本土。

因为爱故乡的类别很多,刚才跟大家说的有10多种类型,那我们组织各种各样的工作坊,专业化的去为本地服务。

比如说我们现在已经组织过的一些爱故乡工作坊,有乡土博物馆,乡土工匠,乡土书写,乡土文艺,乡土影像等。


还有乡土教材编写等等之类的工作坊,让更多有能力的人,有想法的人,可以有一个切入口去为家乡做事情。这是形成的相对应的专业小组。

我们以往对于专业的认知都觉得,是不是需要一个可能是高校里面的专家,或者在某一个领域非常有研究的人物,才可以做这些事情。

其实不是的,我们民间的人聚集在一起,就能够产生民间的智慧,我们这些专业小组,其实基本上都是由各地实践者,也就是说我们的底层人,我们的泥腿子自己去创造,自己去组建的这样一个专业小组,去指导各地的实践活动。

爱故乡的方式有很多很多,我们可以一起为家乡,比如建一个爱乡会,为自己的家乡建一个QQ群、微信群,我们去保护一座老房子,我们组织一次文艺晚会,我们写一部村史等等,我们的方式其实是有很多很多。


那我们自己是不是能够做一个新乡贤,对于乡贤的这样一个概念,可能很多人觉得,我离乡贤很远。

其实不是的,在我们古代的时候,很多人当官,最后是要回到家乡,为家乡服务,告老还乡,这是一种继承的潜移默化的反哺规律。

那我们作为在外面去吸取更多社会能量、掌握很多社会资源的人,是不是也能够为自己的家乡做一点事情,其实这个也可以被称为新时代乡贤。


中国的很多文化瑰宝,比如说我们的建筑,我们门窗的雕花,我们的刺绣,以及我们的扎染等等,这种非常有中国内涵的东西才是中国真正的文化。

这些东西都是经过千百年的雕琢逐渐形成的,不是在现在的流水线上就可以形成的。对于这样一些长时间工艺积累的东西,是不能够被义乌批发市场去代替的,不能够被流水线上所生产的东西去代替的,所以说希望我们能够去创作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我们对于故乡的定位是什么,就是心之所系命之所在即为故乡,不一定是你出生的地方就是自己的故乡,现在移居到城市了,那你同样也可以在城市里面,把那里当成你的第二故乡,去做一些事情。

所以就希望我们可以回归普通的大众,回归这种多元的文化,回归乡土根系,探索有意义的本土实践。

好,谢谢大家。


在这里可以找到【娴院演讲】相关内容。


  • 娴院新浪微博:娴院

  • 观看娴院演讲全部视频:请在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搜索【娴院】

  • 娴院音频:喜马拉雅、荔枝FM、网易音乐、蜻蜓FM搜索【娴院】

  • 今日头条:在今日头条搜索【娴院】

  • 抖音官方账号:在抖音搜索【娴院演讲】或抖音号XYYJ12345678


长按加关注


娴院演讲


咨询电话:0351-7039603/18536856055

地址:太原高新区高新街15号联合大厦19层


推荐阅读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简介

《新时代乡贤》序言|温铁军:从爱故乡到新时代的乡贤

何慧丽:乡贤与家国理性——新时代爱故乡的力

杜洁、王大钟 | 乡土文化:重识乡土,文化自觉

史英霞、杜洁 | 民艺传承:以艺润心,扎根社会

杨光耀、刘娜娜 | 大众教育:有教无类,崇德育贤

崔国辉、王茂磊、宋 允 | 生态家园:和谐生态,家园永在

苏志豪、程宏伟 | 乡村经济:经世济民,融合发展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等多家机构联合发起,前身是2012年发起的“爱故乡计划”项目,是以“保育乡土文化、共建美丽城乡”为宗旨的民间公益组织。孕育于中国当代新乡村建设大众多样化实践的“爱故乡计划”,致力于发现故乡之美,重估乡村价值,活化传承民间乡土文化,发扬乡村文明;以“故乡情怀”整合本土资源,建立公众(新乡贤)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平台,重塑乡村的活力和魅力,推动中国城乡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33号6层608室(邮编100080)联系人:口皓电话:010-62460686;18801299075邮箱:iguxiang2012@163.com官方微博:@爱故乡计划公众微信号:aiguxiang2012爱故乡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175307963爱故乡网:https://www.aiguxiang.com.cn

亲,您还满意么扫码,关注爱故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娴院演讲 | 口皓:爱故乡是中国特有的本土化实践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