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媒体精英已经开始公开鼓吹“新闻不需客观”了么?
昨天《气球、北溪、化学泄露:美国舆论管制能力的一次集中展现》里我们提了一嘴最近美国舆论场上的一场有趣讨论,前《华盛顿邮报》执行主编、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新闻学院教授Leonard Downie Jr.1月30日发了一篇评论,呼吁为了“重新获取大众的信任”,美国媒体应该放弃“新闻客观主义”,更多地搞一些符合身份政治话语的报道。Leonard Downie Jr.的意见被《纽约时报》等报纸的评论员评价为病急乱投医。
我们今天就来看看这场闹剧到底是怎么回事。
首先要说Leonard Downie Jr.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这篇评论介绍的其实是他手上的一个研究项目的成果,他研究的合作伙伴是他的现任同事、前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频道主席Andrew Heyward。两人号称采访了75名美国主流媒体的领军人物。
Leonard Downie Jr.的评论从给“客观性(objectivity)”下定义开始,他说在新闻业里,“客观性”的意思是不让个人信仰、偏见、感受等扭曲事实。这个定义已经过时了,“越来越多的记者、编辑和媒体批评家认为新闻客观这个概念就是在扭曲现实……追求客观性会导向错误的平衡或是误导性的平衡叙事”。
为啥这么说呢?Leonard Downie Jr.说他们发现过去几十年美国“新闻客观”的标准是由白人男性编辑的世界观主导的。而如今的美国,不管在种族议题还是性别议题上,不管在收入不平等还是气候变化方面,“老白男”都不是一个代表先进的词。“越来越多的记者、编辑和媒体批评家觉得他们的个体身份、人生经验和文化背景被忽视了,这妨碍了他们追寻真相。”
Leonard Downie Jr.说自己的职业生涯里,就从来没搞懂“客观性”是啥意思,他从来不觉得“客观”是新闻业的标准,相比之下“准确、责任、追求真相”等更为重要。在美国现在党争激烈、社会撕裂的背景下,Leonard Downie Jr.格外强调了媒体超脱党派的重要性,他自称以身作则,把《华盛顿邮报》这个民主党喉舌改造得很超脱。
让人好奇的是Leonard Downie Jr.是如何得出放弃新闻客观主义这个结论的,我们可以从他的一段话中得出端倪。据他说现在的美国媒体,既要受种族性别等议题冲击,还要和社交媒体上的“假消息”抢读者,早已今非昔比了。对照着看,我们可以发现Leonard Downie Jr.其实似乎是在建议传统美媒模仿网红社交媒体账号。
上面说Leonard Downie Jr.他们采访了不少主流媒体大佬,看上去主张放弃“新闻客观”的人不是一个两个。比如美联社的前任执行主编Kathleen Carroll说:“谁的客观?那个客观标准似乎是受过教育的有钱白人的标准。”《旧金山纪事报》的主编Emilio Garcia-Ruiz说:“客观性必须离场。”Leonard Downie Jr.还举了《华邮》、《今日美国》、《洛杉矶时报》等为例。
有意思的是,包括Leonard Downie Jr.和Andrew Heyward在内,这些大佬在阐述自己放弃新闻客观主义的主张时,最喜欢做的事是把年轻记者顶在前面,他们每一个都在说,是美国现在的年轻记者们对“新闻客观主义”不满,是年轻记者们要求多元化、要求放弃客观主义。
冗长的对各位业界大佬言论的引用我就不多说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读Leonard Downie Jr.的评论原文。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纽约时报》等对Leonard Downie Jr.评论的抨击。
2月10日《纽时》的评论版发了一篇叫“记者不能抛弃客观性”的稿子,作者是前《华尔街日报》副总编Bret Stephens。
Bret Stephens承认Leonard Downie Jr.观察到的问题——美国民众不再信任传统媒体了,他引用盖洛普的民调说,只有16%的人对传统报纸“有信心”,十年前这个数字是25%,二十年前这个数字是35%。而对美国电视台的信任度更低,只有11%,53%的人明确表示不信任。
但Bret Stephens抨击Leonard Downie Jr.的分析,他说除了不停地引用采访,说车轱辘话和下判断,Leonard Downie Jr.有做任何实质性的分析吗?
Bret Stephens说Leonard Downie Jr.等人最大的错误在于他们不理解新闻业的目的。首先,Bret Stephens说,新闻在美国是生意,《华邮》虽然拿“民主可能死于黑暗”当标语,但其实真正会死的是《华邮》,当没有人愿意订阅它或者它的亿万富翁老板撤资时它就会死。当然,想赚钱并不会让《华邮》让人讨厌,但如果《华邮》硬要装作自己不想赚钱,那就显得很虚伪讨厌了。“我们不单单是民主公正的卫士,我们也是民主里的演员,掌握着有时可以不正当使用的大喇叭的演员。”“美国的媒体如果想重获信任,最好要有自知之明。”——我的理解,Bret Stephens这里讽刺的其实是Leonard Downie Jr.那番“超脱党派”的说辞。
Leonard Downie Jr.反复强调“追寻真相”,Bret Stephens给他当头泼了一头冷水,说你理解错了,我们媒体业从来不是关于真相的生意,“我们的工作是收集事实、提供证据”,读者在记者提供的信息资料之上自己解读,寻找真相。Leonard Downie Jr.如果想要更多的“带有个体生活经验”的稿子,可以给报纸评论版扩容啊,不要把“评论”搞到其他版面上去。
最后,Bret Stephens强调,是的,客观是很难做到的,但是一个困难的目标并不意味着它是一个必须被放弃的目标。
可以看到,同样是面对种族、性别议题的挑战,Bret Stephens给出的解决方案不是抛弃“客观主义”,而是扩充客观主义的内涵。你说以前的客观标准是老白男标准,你给标准做手术不就行了,干嘛要全扔掉呢?
越是处在行业高位的记者,越不能自命不凡,多用正常人的思维工作,审视世界的时候也别忘了审视自己。
老实说,Bret Stephens说出了我想说的话。在美国Bret Stephens属于保守派,Leonard Downie Jr.属于进步派,不得不感慨当下美国进步派的脑回路清奇得有点过火,总给人打着进步的旗号开历史倒车的感觉。
Leonard Downie Jr.的评论引发了很多评论,我这里选两个给各位看一看。一个说,Leonard Downie Jr.鼓吹的这些准确、真相什么的,有哪个是必须依赖政治正确才成立的吗?难道不是本该如此吗?所谓的年轻记者希望做的新闻,到底是新闻还是他们的个人评论,能不能少一些活动家(意见领袖),多一些真正的记者?
另一个说,新闻业抛弃客观主义,就好像拿着左轮手枪自杀,要摒弃的难道不应该是偏见吗?干嘛鼓吹把新闻客观主义扔掉?
我查了下,关于要不要抛弃新闻客观性的争论,在美国其实是个老问题,前两年就有了。了解这场争论,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为什么美媒混成今天这个样子。我们总批评它们不客观,事实上人家自己从高层开始,早就在理论和实践中对客观性弃如敝履。
美国媒体的这场闹剧其实对我们也很有借鉴意义。前两年我写过一篇文章,主要是列举某位在国内文青中很受欢迎的美国“非虚构写作”记者文章里的虚构谎言(《何伟式“外国友人”,多一点好,还是少一点好》)。比如作为进步派的一员,这位记者想讨好《纽约客》的读者,就编段子说大陆把CNN封了却不封懂王之友FOX(事实是这俩都没封)。量身定做这种段子也就罢了,偏偏还要吹嘘《纽约客》有严格的事实核查程序(《评“看理想”《何伟离开中国》:用选择性叙事纪念选择性叙事,绝了》)。
这位记者那时在国内某大学教新闻写作,我批评他这类做法,他的某位学生给我留言,大意是说,对非虚构写作来说这种写作方式很正常,因为“不然写作就成了对生活刻板的重复”。当时我的回复是,你主打的就是非虚构欸,你本身是记者欸,记者不是应该遗憾没法还原事实的吗,怎么还主动裁剪起事实来了?
如今看Bret Stephens对Leonard Downie Jr.等人的批判,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这种谬论来自何方,为什么明明是邪路,国内一些自认为是知识分子的从业者还像拿到葵花宝典一样如获至宝。
意见领袖是意见领袖,记者是记者,作为记者,尽可能查证事实、提供信息就行了,少把自以为是的启蒙心态带到工作里去。这些年有多少蠢话,有多少轰动一时的假新闻,来自分不清评论员和记者两种身份之间区别的媒体从业者。只要媒体从业者一天分不清评论和报道的区别,媒体梦想的重获信任的日子就永远也不会到来。
— END —
备份地址:https://github.com/Linyiwu015015/-/issues
欢迎转载,但请注明作者、出处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