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历史学考研冲刺最后必看题目2(47道)

2016-12-23 历史学 历史学考研和就业

点击阅读最后冲刺必看题目(20道)

如果没有看到昨天推送的20题,可以先点击查阅


如果觉得不错,请多多帮忙在最后点击广告

1,简答:元、清的异同

  元清同为少数民族统治的征服王朝,两者都控制了辽阔的疆土,对汉地以外的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有效的控制,两者的兴起都与汉民族国家的覆亡为交替,根本上是从先进向野蛮、落后的倒退然而其民族政策却有很大的不同。

  蒙古族最初活动于大兴安岭北段,后迁至蒙古高原中部偏东的不儿罕山,以畜牧、狩猎为主要生产方式。直到成吉思汗建国和南下伐金时为止,几乎看不到任何蒙古人从事农业经营的材料。甚至在建国近二十年、基本平定中原以后,还有贵族提出将汉族农业区悉空其人以为牧地的主张。蒙古人尤其难以理解中国文明赖以维系的儒家文化,相反却狂热崇拜喇嘛教和伊斯兰教。元朝诸帝中只有仁宗、英宗父子儒化稍深,但因具体政治环境制约,都未能有很大作为。自始至终蒙古统治者都与很文化格格不入,其统治也不可能长久。

  清朝则不同,满族长期存在粗放却较稳固的农业经济,这使他们比蒙古人更易于接受汉地的生产方式,理解汉人的文化心理。从皇太极起,满人就效仿明制设置政权制度,及至清军入关,满洲皇帝就积极学习汉语文,熟悉汉文明的典章制度。满清皇帝曾多次前往曲阜孔庙拜祭,以示尊崇儒家文化。清朝的统治政策,更有利于民族融合,

2论述隋唐后中央机构演变

  中央机构:中央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过渡。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制为秦王嬴政接受李斯建议所制,以皇帝为尊,下有三公,分别为太尉,管理军事;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理国家监察事务。九卿对丞相负责,按其职能,行使权利。

  三公九卿制度的基本结构从秦朝一直沿用到两晋,直至隋文帝创三省六部制。从三省六部制的结构上来看,也无处不有着三公九卿制结构的影子。三公九卿这一制度沿用约达800年,并从结构上影响三省六部制,并左右中国封建中央官制约达700年。三公九卿制度虽在结构上沿用了近700年,但在其间,官职的名称及权利和三公九卿制的部分结构却一直在变动之中。并且,制度之外其它中央机构的出现也冲击了三公九卿制。

  东汉时,三公被架空,只有议事功能,没有实际权利,以后尚书台成为东汉时期的决策机构,国家中央权利全部集中在皇帝的宫廷办公厅内,且三公往往因小事而被辞退,三公地位逐步降低。最明显的就是()司徒,相当于西汉时期的丞相,再也没有西汉时期当皇帝上宾的好运气。东汉沿西汉旧制,同置九卿。其所职掌,也与西汉略同,只是机构的裁并,属官的精简,有异于前。此外,东汉的九卿,分别隶属于三公。

  东汉末年,诸侯割据,董卓、曹操分别掌握过中央政权。董卓曾经以集太师、大将军、相国为一身。其中又以相国为尊,位居三公之上。曹操掌权时,罢去太尉、司徒、司空,又置丞相、御史大夫,曹操自为丞相,至其死。

  西晋虽承魏制,但相对于魏国改革汉代官制一样,西晋在中央官制的变动上迈的步子则更大了。虽然都还有三公,也有九卿,也还听得到太傅,太保之类的官名。但西晋已经逐渐继承并发展出了尚书省、中书省及门下省。这就是隋文帝所制三省六部的雏形了。

  三省六部是自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制度。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隋唐中书省的长官为中书令(隋称内史令),副长官为中书侍郎(隋称内史侍郎),主要职官有中书舍人。中书省主要负责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敕。门下省的长官为侍中(隋称纳言),副长官为黄门侍郎(后改称门下侍郎),主要职官有给事中。门下省主要负责纠核朝臣奏章,复审中书诏敕,如认为不当,可以封还和加以驳正,称封驳。驳正之权主要由给事中掌握。中书、门下二省都设在宫内,所以又有谏诤之责,设左右谏议大夫、左右补阙、左右拾遗,分属二省(左属门下、右属中书),以匡正皇帝的过失。尚书省设在宫外,长官为尚书令,实际不任命,由副长官左、右仆射代行职权。仆射之下有左右丞、左右司郎中、员外郎,负责都省职事,总领六部。各部长官称尚书,副为侍郎;各司之长为郎中,副为员外郎,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他们对中央担任具体事务的九寺三监(或五监,见卿监)及地方上的府、州、县官有领导、监督之权。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是三省分工原则,从而彼此制约,以掌管国家大政。

  这个原则并没有始终贯彻。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合议军国大事于政事堂;但又择他官参加议政,号为参知机务、参议得失等,也是宰相。此时,决定政事之权已不全由三省长官,其后又有以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名的他官参政。唐中叶以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才是真正的宰相。三省长官却先后被排斥出宰相行列,成为荣誉职,决定政策之权则被剥夺。玄宗以后,中书舍人起草诏敕之权又为翰林学士所分割;尚书省各部司的职权,在安史之乱后也大部分为各种使职所瓜分。故唐中叶后,三省六部制名存实亡。

  地方机构: 宋代的地方官制,有异于前代的,大体有四个方面:第一、府州设通判。其用意在于对地方官吏的监督。通判实际上是皇帝安插在府州官僚机构中的耳目,以牵制这级官吏的一切行动。第二,地方官由文人充任。自宋太祖开始,即以文人知州事。太宗初年,与辽冲突很厉害;但西北边陲的官员仍由文人担任,这主要是怕武人专军事之权,容易独霸一方,反叛朝廷。第三,宋代的地方官任期三年;三年任满即走,即所谓三年一易。严格地说,宋代没有真正的地方官。地方官多为临时差遣,当了三年就得离开任地,又不准本地人在本地当官。所以没有一个官吏能够真正熟悉地方的情况。第四,恢复县尉。县尉是管军事的。五代时,各县军事由节度使派一个镇将专管,宋代改为县尉,其权力与镇将相差甚远,只管地方治安之类和诉讼等事。宋代皇帝不但控制了任命地方官员的权力,而且将各府、州、县的行政权、司法权、财政权、军事权全部集中到中央,使得中央集权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了。元朝开始实行行省制,到了明洪武九年(1376),朱元璋废行省,在全国设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主管一省民政和财政;另设提刑按察使司管刑法,都指挥使司管军队。布政司之下则为府、县,清朝加以沿用。


4简答:汉、唐、明三朝宦官擅权

  1. 东汉是中国历史上宦官最为猖獗的时期之一,而且其特点相当明显,即宦官在皇帝与外戚斗争的夹缝中逐步增强自身的势力进而把持朝政。东汉宦官专权开始于十岁即位的汉和帝时期。此后的历代东汉皇帝都是年幼即位,国政往往操之于母后之手,而母后当权又往往依赖于外戚,从而造成外戚专权的局面。当皇帝长大成人后,自然想亲政收权,而这必然形成与外戚之间的利益冲突。在皇帝与外戚的斗争中,皇帝因幼长深宫,势单力孤,所能依靠的大致也就是朝夕相处的宦官,而宦官一旦帮助皇帝取得大权,又会居功自傲,进而专权擅政。东汉宦官势力较为猖獗的时期是汉桓帝消灭外戚梁冀集团之后。由此而直至东汉灭亡,宦官专权擅政,排除异己,并制造一次次党锢事件,不仅败坏了朝政,而且加深了政治的黑暗。

  2. 而唐后期由于宦官掌握了中央禁军的权力,权势日盛,以致形成了宦官专权的局面,甚至可以废立皇帝。皇帝利用朝官,朝官依靠皇帝,向宦官展开夺权斗争。宦官都取得了胜利,唐代宦官能够左右皇帝的废立,可见权力之大。明朝的中央集权明显强于唐朝,这种中央集权,使得国家政局以及社会的动荡明显弱于以前,加上明朝皇帝总体来说登基年龄都不小,宦官想要更换皇帝并不容易。

  3. 明朝的宦官不掌握兵权,至少没掌握全部兵权。另外明的政治制度也避免了象以前权臣专权的可能。而唐朝皇帝安史之乱不相信大臣和边将,左右禁军都在宦官手里,所以中晚唐的皇帝都是宦官拥立的。中晚唐边将掌军权,不被中央控制,而中央军队主力是左右神策军,神策军被被宦官所控制,所以宦官能拥废皇帝。而明朝军事上实行卫所制度,卫所军权被中央掌握,魏忠贤虽训练内操,但毕竟人数有限,所以能被崇祯一夕所灭。


          论述题:中国古代汉唐明宦官比较研究  

宦官专权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面,同时也是专制政权所特有的毒瘤.宦官的历史几乎和中国的封建史共始终,最早的宦官据说出现在周朝。而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宦官专权应该是嫪毐,在他之后就是臭名昭著的赵高,他才是第一个由宦官执掌大权的人。此先例一开,之后历朝历代都或多或少存在这个问题,其中尤以汉唐明三朝最为严重。 

  1. 共同点


:①这三个朝代都是长期统一的朝代,汉唐明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持续时间最长的几个统一王朝.由于国家的长期统一稳定,往往使得统治者生活腐化,久而久之皇帝就容易相信他身边的宦官,而愿意把权力交给他们。
②宦官专权大多出现在王朝的中后期,因为一般王朝初期,统治者大多有出生入死打江山的经历,因此都有着旺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面对繁重的国事,他们往往能坚持下来.但到了中后期,皇帝大多生长在宫廷,既没有充沛的体力也没有丰富的政治经验来应付繁重的国事,这就给了最接近皇帝的宦官们以窃取最高权力的机会。
③这三个朝代都是汉人的政权.少数民族统治汉人,因为他们在人数上远远少于汉人,因此他们的统治者警惕性很高,因此他们的皇帝不像汉人那样娇生惯养,同时生活也不太奢华,对宦官的依赖也就少,宦官也不大容易取得权利。
 2.不同之处: 
(1)起因不同
①汉代的宦官专权是为了对抗外戚而产生的,因为东汉中后期的皇帝大多比较短命, 即位的皇帝年龄小, 太后要依赖外戚掌握权力。当皇帝长大后,要想夺权就必须依靠身边的宦官. 如此宦官在推翻了外戚之后,就得到了信任和皇帝赏赐的权力,并且宦官容易控制皇帝来打击反对他们的文官集团。
 ②唐代中后期由于番镇的问题,认为宦官就是家奴,比较容易控制,皇帝就不断的削弱武将的权力, 转而交给宦官,如派往各地的监军就是为了防止武将的叛变。但皇帝把禁卫军的军权也交给宦官时, 形势就发生变化了,皇帝就变成了傀儡了,任由宦官们摆布。
 ③明朝的宦官专权则是由于制度的原因, 皇帝的权力由于宰相的被废除而大大的加强,随之而来的是皇帝要处理的事务也就越来越多,因此在皇帝身边就必须有人来帮助他,而宦官则是最好的人选.这就有了司礼太监和秉笔太监这两个职务. 由于皇帝对处理国事的兴趣越来越低,因此就有了为皇帝批阅奏章的秉笔太监.这样大权就落到了宦官的手中。 
(2)专权的形式不同.汉代和明代的宦官专权的形式有些相似,都是通过皇帝来达到专权的目的,但又有所区别. 
①汉代的宦官是通过取得皇帝的信任,向皇帝提出他们的意见,从而达到控制朝政的目的。
②明代则是通过代皇帝批阅奏章来达到控制的目的。
③而唐代的宦官则比较直接,他们掌握了皇帝的生杀大权,把皇帝当作了傀儡,直接掌握权力。 
(3)危害的程度不同。
①汉代的宦官对国家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使朝政陷于混乱,尤其是在财政上, 他们大多贪得无厌,是加速王朝灭亡的催化剂。
②唐代的宦官对皇帝和皇权的危害比较大,因为他们控制了禁卫军,所以对皇帝的人身安全有了威胁,甚至直接参与对皇帝的废立。
③明代的宦官则有点区别.因为明代的宦官是机会受正规教育的,他们中间不少人也有为国为民的,对国家也是有所贡献. 比如神宗时的冯保,他和张居正一起执政,正是由于他支持张居正的改革,才延缓了明朝的灭亡,当然更多的是为满足私欲而危害国家的人。
 3.东汉后期的腐朽政治 
(1)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东汉章帝以后,皇帝多因有病或被害而短命,皇太后怀抱幼主处理朝政,常常令父兄掌握朝廷实权,把皇帝变为有名无实的傀儡。皇帝长大后,不甘心受制于外戚,往往与宦官定谋,依靠自己的奴才驱逐或削弱外戚势力。在这一过程中,宦官立了大功,接着又控制了朝政。这样,便出现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情况。东汉中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事件主要有四次: 
①和帝时期,和帝即位,年方 10 岁,由窦太后临朝听政。窦宪专权,开始外戚专权。92 年和帝与宦官郑众定谋,迫使窦宪兄弟自杀,宦官因此得势,开始参预朝政。
 ②殇安时期,和帝死后,邓太后临朝听政,邓骘掌握国柄。邓太后一死,安帝乳母王圣和宦官李闰等人无情的地铲除了邓氏势力。当时朝廷的权要之事,都由宦官李闰、江京等人处理。
 ③少顺时期,安帝死后,皇后阎氏立幼刘懿为帝(少帝),阎显处死宦官江京,独揽大权。几个月后,宦官谋杀死阎显,诛锄阎氏。自此,在外戚在争权夺利的斗争中开始居优势。
 ④冲质桓帝时期,144 年冲帝仅 2 岁,梁太后临朝,梁冀辅政。冲帝命短,梁冀立 8 岁刘缵为质帝。质帝少而聪慧,被梁冀毒死;复立桓帝,外戚势力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桓帝对梁氏深恶痛绝,与日常侍单超等五人成谋诛冀。如此在东汉大约持续了一百余年。
 (2)党锢之祸:东汉中叶以后,外戚与宦官的争权夺利,宦官专权垄断仕途,大批太学生和儒生们上进无门,就与官僚士大夫结合,在朝野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官僚士大夫反对宦官专权的社会政治力量. 他们以清流自命,视宦官为浊流,对宦官以上奏书的方式进行猛烈地抨击,揭露宦官罪恶,或利用职权直接惩治贪桩枉法的宦官及其党羽.他们"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核公卿,裁量执政",兴起"清议"之风.桓帝时,以司隶校尉李膺、太尉陈蕃、王畅为首的官僚集团,与以郭泰、贾彪为首的三万余太学生联合起来,结成朋党,抨击宦官专权的黑暗统治。宦官依靠皇权,两次向党人发动大规模和残酷迫害活动,史称“党锢之祸”。一是 166 年,宦官党羽张成教唆其子杀人,被李膺处死。宦官遂派人诬告李膺等,在宦官的操纵下,桓帝下令在全国范围内逮捕“党人”,赦归田里,禁锢终身,不许做官。二是发生在 169 年,山阳督邮张俭上书告发大宦官侯鉴依仗权势,残害百姓,强占民女,侵夺田宅,请加赤族之诛。侯览反唇相讥,再度搜捕“党人”。李膺、杜密、范滂等一百余位知名人士皆死狱中,太学生千余人被捕。凡党人父子兄弟、门生故吏,及五服以内诸亲,皆免官禁锢。经过这场浩劫,天下儒生几乎被一网打尽。“党锢之祸”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产物。但“党人”推崇贤臣,反对宦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党锢之祸”的发生,标志着士大夫反对宦官斗争的失败,说明统治阶级的腐朽,已达到了不能自救的地步。 
4.唐后期的政治斗争 
(1)宦官专权:玄宗时,宦官数量逐渐增加,高力士尤被重用,后逐渐宦官专权的局面。 
①掌握兵权,掌握禁军,出任督军使,安史乱后,凡有兵马处,莫不有监军;
 ②控制将相,代宗以后,宦官二人充内枢密使,权势日重,任免将相;
 ③废立皇帝,唐朝皇帝,从肃宗起,除哀帝外,都是由宦官拥立的。
 (2)牛李党争:唐后期朝官内部历时最久、斗争最为激烈的一次朋党之争。这次党争源于唐代科举和门荫取仕的两种不同途径。其中牛党首领李宗闵和牛僧孺是科举派的代表,李党的首领李德裕和郑覃则是门荫派的代表。两党斗争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制举考试发端,直到唐宣宗大中初年结束,历时近 40 年。双方围绕选官制度、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等关系国家大政方针的问题,各持己见,互争高下,各有曲直。但从李党首领李德裕辅佐武宗时裁抑宦官、打击藩镇和禁断佛教等为政举措来看,不失为一个颇有才干的政治家。只是由于朋党积习太深,使他的政治才能受到限制。 


(3)南衙北司之争:朝官和宦官的冲突与斗争,一直持续到唐王朝灭亡。永贞革新:唐朝后期宦官专政,永贞元年,顺宗即位后,任用王叔文、王伾、柳宗元、刘禹锡等进行改革。革除官吏在正税以外的进奉,罢去宦官扰民的宫市和五坊小儿,并准备夺去宦官手中的兵权。可惜计划被视破,宦官首领俱文珍逼顺宗退位,二王被贬逐,柳宗元等被贬为边州司马,革新失败。历史上也称作“二王八司马事件”。甘露之变:唐文帝即位后,深恶宦官专权乱政,乃以李训为宰相,以郑注为凤翔节度使,谋内外结合而除之。大和九年(835)十一月,李训、舒元舆与金吾将军韩约、河东节度使王璠、邠宁节度使郭行余、御史中丞李孝本等合谋,以左金吾仗院内石榴树上夜降甘露为名,诱使神策军中尉仇士良、鱼志弘等往视,但被宦官发觉,仇士良等人立劫文帝入宫,封闭宫门,发禁兵五百人,杀死金吾吏卒六百余人,诸司吏卒及民酤贩死者,又千余人。宰相舒元舆、王涯、李训、贾餗及王璠、郭行余、郑注等皆被执杀,妻女不死者皆被没为官婢。朝列几为之一空,宦官更为专横,文宗郁郁而死。

5.明朝宦官之祸:明初鉴于前代宦官之祸,制铁牌置于宫门,规定“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防范严密,宦官无机可乘。朱棣起兵“靖难”,刺探宫中事,多以建文帝左右为耳目,许多宦官立过战功。李兴、郑和始受到重用。


宦官专权主要表现在:
①利用司礼监干预朝政。在宦官 24 衙门中,司礼监提督、掌印、秉笔、随堂等太监,权力极大,“秉笔批朱”,势焰在内阁之上;
②操纵政府官员的任免,甚至左右内阁大臣的去留;
③提督京营和监军统兵;
④担任镇守和守备等职务;
⑤操纵厂卫,实行特务统治,残害官民。明代宦官之祸迭起,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即成化以前的王振专权;成化年间的汪直专权;武宗时期的刘瑾专权;熹宗时期的魏忠贤专权。




5简述明清决策机构变迁

  答案要点:明废除宰相实行内阁制,内阁大学士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后期,内阁票拟起到了很大作用,称为明代一项重要制度。同时明朝中央机构的变化还有:改御史台为都察院,专职弹劾百司;设立六科给事中,负责稽查各部。还设立锦衣卫,进一步加强对官吏和百姓的控制。

  清朝初年,重要事务满族大臣商议决定到雍正时,又在内阁之外另添一军机处。清宫里的文华殿、武英殿,这是内阁学士办事的地方。雍正又在三大殿背后,另设一个军机处,这就是所谓的南书房,这只是一所很小的屋子。最初皇帝为要保持军事机密,有许多事不经内阁,径由南书房军机处发出。后来变成习惯,政府实际重要政令,都在军机处,不再在内阁。顾名思义,内阁还像是文治,而军机处则明明是一种军事统治的名称。既然最高法令均属于军机,当然只能说它是军事统治了。不过军机处的军机大臣,也是由内阁大臣里挑选出来的,在内阁大臣里挑几个出来到南书房协同皇帝办事。但从制度讲,二者间还是一样。太监也罢,军机大臣也罢,只是皇帝的私人秘书,算不得朝廷的大臣,决策权还在皇帝手中。


6列举几种历史学刊物


     7,资本主义萌芽为什么遭到质疑



8, 论述 学术热点之唐宋变革论(点击链接)


9.论述近20年中国近代史研究你的变化及原因



10,论述太平天国对近代史的影响

茅家琦:太平天国革命在扫除近代化的障碍—清王朝的事业中起了奠基作用;《天朝田亩制度》主张摧毁封建主义土地所有制,实行按人口分田,《资政新篇》提出了一套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文化教育事业以及初步进行政治改革的主张。这是两个有力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纲领,显示了先进的中国人为国家近代化画出了蓝图;太平天国对中国近代化的开始—洋务运动起了启蒙和推动作用。

补充:陈旭麓认为从经济层面讲太平天国运动破坏了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战后各省永佃制度大量形成,自耕农大量产生,促进了生产和消费的增多,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多少有点好处;从长时段来看,戊戌维新时期,金田起义常被康有为借来作为迫使皇帝变法的力量,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和因争权夺利而导致分裂的反面教训,对中国政治进程起了促进作用。

11太平军失败湘军致胜的原因(《中国近百年政治史》)

1)从军略上讲,太平军只顾向前,不顾后方的安全与否;湘军方面,曾、胡等辈都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前进,重视后方安全问题,

2)就政策上讲,太平军只顾攻城不顾治地,只顾掠食不顾抚民,曾国藩则有骆秉章和胡林翼,分任上游治地、抚民之事。

3)从人才上讲,太平军战将不少,兼有政治才干的人实在太缺乏,杨韦之乱后,天京一切皆为洪氏家族所把握。湘军战将未必优于太平军,但有政治才干知识的人则远非太平军所能比。

4)就主义讲,太平军的种族主义既已被神权主义吸纳,失去效力,而所持之神权主义又不合于当时中国大多数人对神之观念,最为重要的则是太平军神权主义为假,湘军名教主义为真。

B. 地方势力在洪杨之役中的变化:(1)督抚取得军事上的实权,进而控制地方,其势渐重;(2)军队由单元体化为多元体,中央失去控制之权;(3)地方缙绅势力崛起。


12,论述洋务运动和近代化的关系

洋务运动与近代化:一方面,促进了近代化,表现在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军事的近代化;教育的近代化,培养了一批新式知识分子;促进西方科技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洋务运动的指导方针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甲午一战的失败,中国近代化进程大大受阻。

洋务运动与近代化:(1)洋务运动揭开了采用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序幕。中国本没有资产阶级,资本主义萌芽又在西方入侵后遭到摧残,所以从西方移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事业在其初始阶段只能由封建统治阶级中分化出来的开明派承担。从中国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洋务运动是近代化的第一步,没有这一步就不会有后来的戊戌维新和辛亥革命。

2)为中国近代私人资本主义的发生建立了基础。(3)洋务运动冲击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基础。使传统的夷夏之防、义利观发生了变化,开化了社会风气。


13,戊戌变法和近代化的关系

与近代化(1)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一场政治变革运动,与洋务运动相比有了质的飞跃,戊戌维新要逐步变封建专制主义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符合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中国政党政治实际上从这里开始,知识分子开始组建学会。 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派提倡新学,批判旧学,着重宣传“兴民权”,提高了全社会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从此民主主义成为汹涌的社会思潮,极大改变了中国思想文化界的面貌。(3)中国古老的封建文化的统治地位发生根本动摇。戊资产阶级新文化在戊戌维新期间和稍后几年初步建立。资产阶级的新学术,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文学理论已经萌生,“诗界革命”、“文体革命”、“小说界革命”、等相继兴起,资产阶级的新文化,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开始成为中国近代文化的主流。4)光绪帝下诏实行教育改革,兴学校,变科举。虽然由于变法很快失败普遍兴办学校的措施不可能实行,但中国有了自己创办的近代大学和比较普遍地有了新式中学、小学,促进了教育的近代化。(5)戊戌维新的失败给予反动派以更坚定的自信力,使其更趋于反动,激起庚子拳乱,另外戊戌维新进一步激起满汉民族矛盾。

陈旭麓认为:从这一时期起,第一代具有近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已经出现,他们处多灾多难之世,怀忧国忧民之思,向西方学习真理,为中国寻找出路,成为最自觉的承担时代使命的社会力量;另一方面他们在维新运动期间的种种实践活动为后来的改革留下了起点。在那个时期的新式学堂中,出现了黄兴、蔡锷那样的革命志士。

变法失败原因:帝后权势消长;康氏维新学说亵渎圣典,激起经生文人的众怒;变法进行,打破许多人的饭碗。


14论述废除科举的影响:

一派学者持积极评价,认为废科举对中国近代教育事业及中国社会和政治的转型均产生了积极作用,使得清末社会阶层的垂直流动发生显著变化,为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正式启动准备和提供了大量的、多样的人才,并使清政府文官录用制度发生革命性变化,呈现出专业化、技术化的趋势,同时也提高了民众的参政意识,改变了传统政治权力结构和运行方式。

另一派学者则强调废科举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有不少学者指出骤停科举制给应试文人带来了切身利益与心理的双重危害,使传统的社会关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为辛亥革命创造了有利条件,最终导致清朝的覆灭。

还有学者指出废科举导致在传统社会中原居四民之首的士阶层不复存在,原处边缘的军人和工商业者等新兴权势社群逐渐进据政统,乃至“游民”和“饥民”这类边缘社群也加强了对政治军事的参与,从而为民初的军阀政治埋下祸根。

还有学者认为废科举对中国乡村社会也产生了恶性影响,导致乡村教育退化,乡村社会趋于“土豪劣绅”化,严重激化了乡村社会矛盾。  

(1)          废除科举制:科举是古代的入仕制度,相当于公务员考试,对于学生学习的内容有所限定,有其合理性,但是禁锢了人的思想。洪秀全反对科举制是因为科举制对他不公平,而严复认为科举制最大的坏处在于遏制了人的思想自由。科举制使得社会存在一个上下流动的体系,下层可以通过这样的制度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中国的国家资源稀缺,人口众多,使得科举只能让少数人有机会进入到社会的上层。在清末,文举的考试者有20万人,但是合格的名额只有1439个,而且其中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可以获得职位。进士科每年只有300个入仕的机会。(朝天宫,初为冶城,夫差炼剑的地方,后来成为了文庙,里面有曾国藩的题词)。当时中国南方最大的考场是南京的江南贡院,王安石、陈独秀、翁同龢都是从这个试场出来的。科举是知识精英进入官僚体系的方式,到了王朝末年,通常知识精英会被排斥在官僚体系之外,他们会产生对于国家和对于制度的不满。严复3次参加考试都没有成功,郁闷之下开始吸食鸦片,李鸿章为了安慰他而安排给他一个教职。科举产生的士绅对于乡村社会的影响很大,士绅因为通过了考试而获得了较高的文化地位和社会地位,主持公共仪式,而他们领导的乡村社会的结构相对比较稳定,而且儒家思想的学习使得他们在进行管理的时候能够秉持较好的原则,使用较好的方法,儒家有自己的为人处事的标准和要求。科举废除以后,士绅文化的传统断绝,精英进入城市,把持乡村权力的是那些劣绅。民国的社会转型发生以后,乡村社会的文化网络,赢利资源都发生了变化。文化的象征资本变成了社会资本。乡村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重视知识而轻视礼仪。中国乡村文化的衰落和49年废除家族制度固然有联系,但是和科举的废除也有很大的关系。新式的教育对于师资的要求很高,要开设各种名目繁多的学科,所以教育转型之前先要培养足够多的教师。早期的新式教育只能办到小学,多数地方不具备办初中的师资力量,经费也不够。参考王铭铭在社会学研究上有关教育的文章(1999),华中师大研究士绅的学者,朱英、马敏(章开沅的学生)。



15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

(1) 从晚明开始,因为那时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江南模式”(李伯仲)崇财逞欲的时代(西门庆)

(2)  萧一山《清代通史》,认为应该从清朝开始,清兵入关以后风气大变(1644),和西方近代史的发端大致相当

(3)  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本国应该保有自己的体系。

(4)  党史,鸦片战争到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

参考: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重新看待中英关系》


16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1)          儒家传统的对外政策导致了外交政策的失误:中国人盲目自大,华夏中心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一直以来建立了一个“华夏-夷狄-禽兽”的文明从高级到边缘的同心圆。对于外国人的称呼,从夷人到洋人,这种变化可以看出中国人对于外国人的看法的改变。华夷之分是一种以等级和尊卑为中心的关系,夷夏关系一直是困扰中国的难题。中国人的中心观一直将自己放在高等,惧怕外人。蒙古人和满人入关以后,都从夷变夏,都服膺了儒家,所以中国人是一种文化民族主义。“天下”是中国文化中极为重要的概念,“中国”不是一个国家的名称,对于“中国”来说,世界都是它的,王朝居于世界的中心而已。从儒家的等级观念来看,越是远离王朝的中心,就越是没有开化的地方。所以中国人最早是用“天子-蛮夷”,“君-臣”之间的关系来看待中英关系的。但是这和英国的立场完全不同,导致了战争开始以后中方猝不及防,导致了战争的严重失利。

(2)          剿抚并用的政策:这是战事发生反复的原因,清朝把抗击英国的档案存在《剿抚档》里面,清朝政府认为,只要英国能够臣服,那么就像对待周围小国和对待农民起义那样采用恩威并施的方法,一切都要维护天朝的尊严。

(3)          战备落后,临时招募军队,战斗力弱。八旗和绿营当时已经没有什么战斗力了,所以镇压太平天国的时候用的是湘军。这些临时的军队非常懦弱,军人的职能也没有分化,缺乏战术和经验。

(4)          汉奸充斥,使得中方无法利用地利之便来占据优势。

(5)          道光皇帝优柔无知,民众丧失斗志。

17.鸦片战争的影响 

◎   鸦片战争后,不平等条约的体系在中国的建立,英国人逐步打开了中国的市场,也在文化和宗教上影响中国人。冲击中国人传统的“天朝观”,形成了“主权观”。一直以来,对于中国的知识分子来说,忠君就是忠国,但忠于王朝不等于忠于一个民族。

◎   鸦片战争后,主权的观念开始产生,德政的观念被削弱,法律的观念开始增加。写《合省国说》的严复在英国听了诉讼以后了解了英国得以强大的原因。鸦片战争以后,开始有知识分子用西方的民主政治呼吁、改革国内的弊政。中国此后政治体制也发生了变化,增设了很多官职,比如抚藩大臣,很多新的部门建立起来,如总税务司,同文馆等。在经济上,经世致用的学说发生复兴,由于清朝前期的文字狱导致了知识分子皓首穷经,而在战争以后,知识分子重新思考儒学能否解决中国的危机的问题。战争打破了中国原有的发展体系,破坏了中国本身发展的序列,也影响到了后来中国对于政体的选择。

◎   参考:茅家琦,《太平天国外交史》,夏春涛,《太平天国的婚姻关系》(讨论了有关太平天国如何在江南进行文化统治?客家人本身不缠足,而江南人缠足,这一文化差异要如何解决?)简又文,《太平天国制度史》、《太平天国全史》。茅家琦、崔之清,《太平天国通史》。


18,论述拜上帝教的特点

◎   拜上帝教特点:(1)将基督教的一神变成了多神,上帝是唯一真神,耶稣是上帝的长子,洪秀全是上帝的次子等等。(2)基督教以上帝崇拜为中心,而拜上帝教要对上帝行跪拜礼,祭祀食物等,这些都是和基督教的教义违背的。(3)在人神关系上,基督教的上帝是纯灵,但是拜上帝教的上帝是“爷”,和人有血缘的关系。(4)就原罪观念而言,洪秀全将sin完全曲解,变成了法律上的、道德上的罪过。(5)设立天堂、地域、人间,其中有33重天和18层地域。而且其平等观念中有来自西方的因素也有来自墨子兼爱的思想、大同的思想。

◎   结论:拜上帝教是传统宗教结合中国民间信仰和西方的宗教名词的产物,成为了中国传统宗教的混合物。有原始共产主义、禁欲主义、儒家的乌托邦理想的混合物,是对于传统文化的利用。因为其对于传统资源的利用,增加了其现实性,比单纯的反清复明更有现实意义。对于农民来说,有实利的就是信仰。(民间信仰和疾病的问题,比如教会医院和学校)。传教的最大阻碍还是士绅,儒学根基扎实。


19 中体西用的思想及其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最早:魏源,提出现代化思想的反应模式。由于最初以学习技术为核心,所以中体西用为手段。冯桂芬继承了这一思想,体用论的集大成者是张之洞、郑观应、王韬等。这种思想贯穿了整个洋务运动。

体和用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在本体和功用的关系上,本体指的是内学,明道存心,内治外王,外学指的是经世载物,经世致用,强调世功。体是精神原则,用是精神方法。治心为内学,治物为外学,以治心的内体为体,以治物的外学为用。体用二者原本是统一、不可二分的,“体用不二”。而到了明末清初,开始强调了经世致用以后,比如颜元认为理学太极端,过分强调内学,体用二分(参考,《清代哲学》)。儒学在当时成为了一种治用的原始资源,随着新的学派的兴起(黄宗羲、王夫之、王阳明、王守仁等等)重新开始强调体用一体的思想。但是中体中用已经不适合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了,于是魏源开始提出了西学为用,中学为体的思想(魏源是今文经学者,在当时看来空谈较多,章太炎认为他的学术没有什么根基)。而中体西用的观点被提出以后,又使得体用被分裂开了。工具是权力的象征,工具的引入必然会导致思想的引入,器物的背后渗透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所以中体西用并不能保持中体本身,文化也无法被这样分裂。所以中体西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知识分子情绪化的产物,是中国文化中心主义的表现,缺乏对中西文化理性的分析和批判。这种对于文化的折中,也是对于文化的分裂,违背了文化的有机性原理,仍然是一种一厢情愿的文化乌托邦。后来的孙中山、胡适、鲁迅的很多想法也有这样的倾向,希望能够找到一种超越中西文化的双方融合的可能,费正清对此进行了批评,他在他的《美国和中国》(America and China)中指出,中国人不能理解机器背后是一整套的西方价值观念,但这种对于文化的批判和分裂仍然有一定的可取的东西。西方强调经世的器物,而中国强调道德(道本器末)。西方强调的是工具理性而中国强调的是价值理性,所以中国文化缺少工具理性的内容,重视内圣而忽略外学。而西方过度强调工具理性又会导致人的价值被挤压。如果用中国“天人合一”的观点是可以弥补西方文化中的不足的。中体西用的思想开了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先河。(参考,金观涛、刘青峰,《中国超稳定社会结构》)。

20维新思潮的形成及其思想渊源:

1、  条件:甲午战争失败以后,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迫使人们开始思考,外国传教士带来的西方的著作,为维新思潮的产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传教士办报也推广了西方的文化(申报、1902年创刊的东方杂志)。1832年美国传教士裨志文办的《中国丛报》是中国最早的报纸

2、  直接的思想来源:林乐知,《万国公报》,采用耶稣加孔子的布道模式。后来康有为也办了《万国公报》,为了区分两者,后更名为《中外纪闻》,由此产生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

3、  思想来源:

(1)          明末清初的思想,反对理学的世俗化思潮的延续,王阳明,王艮(泰州学派),反对存天理,去人欲的态度,反对纯粹空谈内学,肯定人性的价值。梁启超在《万国思想家年表》里面给了王阳明很高的评价,蒋介石也很崇尚王的观点。在《清代学术概况》一书中指出,明朝末年的遗老,在当时没有受到非常多的瞩目,却在晚清为人推崇。另外一个重要的人是龚自珍,他是当时这种社会文化的承前启后的人,他的思想对后人影响很大,比如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

(2)          早期的维新思想:郑观应、马建忠、何启、陈治、容闳等。


21,80年代后期开始,从文化的角度、文化冲突的角度来看义和团运动。产生原因如下

1、  由于基督教和中国的传统文化之间的差异很大,这成为了冲突产生的重要原因。近代社会发生变迁,传教活动是在殖民主义势力下进行的,拥有一定的特权,从主权上、情感上而言,传教在人们的心目中和异族的侵略是相同的。明末清初的传教活动采取的是孔子加耶稣的模式,用中国人较为接受的方式来进行传教,这样使得宗教不能被完全的抽象化,中国的宗教都是在物化象征明显,有仪式的情况下才容易被中国人接受。明末清初的基督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基督教。中国人一直都是多神信仰的,而基督教是一神的宗教,要让中国人接受这样的观点有很大的难度。

2、  平等思想和等级观念:中国日常状态下的农民是认可等级差异存在的,只有在无法继续生活的情况下才会参与到革命中去。所以过去有关革命的研究都是对农民生存情况的非常态研究,却把结论加在了常态问题上。比如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其倡导的平等思想之所以会产生,不是一种常态的结果,而是一种非常态的表现。在正常情况下,农民对于有关父子、君臣伦常的关系都是认可传统儒家的结论的。很多新的观念可以在社会上立足,很大程度上是和社会背景的变化有关。比如《天演论》一文对辛亥革命时期的知识分子的影响大于对戊戌变法时期的知识分子的影响,因为参与辛亥革命的更多的是来自社会下层的人士。他们更容易理解这种物竞天择的观点。传统文化认为基督教提出的平等,是无父无子,不忠不孝。加上基督教提倡的一夫一妻制和传统的中国婚姻制度有所不同,而男女一同在教堂礼拜更是不能被人们接受。而这个时候的基督教是以一种强势文明的姿态进行传教的,传教之中没有改造基督教为一种更容易被中国人接受的宗教,这使得基督教和传统社会的冲突尤为严重。

3、  追求来世与关怀现实:中国人无法理解原罪,还是认可轮回的观念。

4、  宗教仪式和伦理冲突:基督教的礼俗、婚姻制度、男女混杂的状态使得人们认为教士和教民都不是好人,加上有些教民强奸女性,导致人们迁怒于基督教。而教堂建筑和传统中式建筑的样式也大不相同。西方宗教是用宗教建筑的外观来决定教派的。比如天津的望海楼是当地政治、文化、礼俗的象征,在人们心中有很崇高的地位。而在英法联军进入天津以后占领了望海楼,成为了法国的领事馆。建筑带来的视觉冲击和本身的物化形象,造成了对人们心理的冲击。宗教慈善也和传统的秩序发生冲突,建立了学校,医院和育婴堂。由于中国有很多弃婴被收容入了育婴堂,而很多普通人家的小孩死后浅埋,尸体暴露以后就说是育婴堂弃婴。参考杨念群的文章。传统的士绅中很多是儒医,过去他们通过施舍药品的方式来传播儒家的思想,这种格局被育婴堂、西式医院的出现所打破。而且佛教传入中国直到融入中国文化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而且佛教是以对自身的改造来迎合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化有很大的共通之处。

◎   明朝末年传入的基督教用宗教救世的意识传入,用和平的方式迎合中方的口味进行传教。而清朝末年的传教活动增加了办报纸,如《万国公报》,从事教育事业,涉及培养贤妻良母,解放妇女,解放民族等问题,使得妇女走向独立和解放。而人们从早先对于西式医院的排斥到后来的接纳,经历了怎样的过程,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传教的同时,很多教士收集了大量有关中国的情报,这种情况在义和团时期尤为显著。很多教会侵占土地、财产,也是引发教案的重要原因。


44.清朝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很大的地位。具体表现如下:
一、领土方面:清朝基本保住了自秦汉以来华夏的领土,无论是后来的国民政府,还是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都基本上继承的清朝的领土。
二、重工业方面:1890年,张之洞创办了汉阳铁厂,这是亚洲最大的钢铁厂,也是中国重工业的开端,从此以后中国重工业开始慢慢发展。基础是最不好打的,中国近代的重工业发展,起于清代,这对以后的北洋军阀政府,国民政府的重工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汉阳铁厂的建立,被西方视为中国觉醒的标志。
三、融入中华,清朝以牺牲了自己的文化为代价融入了汉文化,清初的顺治、康熙皇帝都喜欢汉文化,为了收揽汉族知识分子,康熙帝曾向孔子下拜,可见清朝对汉文化的重视。当然清朝也有文字狱,文字狱都是在汉文化里面纠错,并不是在满文化里面纠错。在对外签订《尼布楚条约》时,条约中使用了“中国”一词,这表明当时清朝以承认自己是中国的一员。当然这种代价是巨大的,以致于现在很多满族人不会说满语,但满族也成为中国56个民族之一。
四、巩固政权:清朝问鼎中原后,在康熙年间平定了三番之乱,收复了台湾,平定了准格尔葛尔丹部叛乱;在乾隆年间评定大小和桌叛乱。从而有效的维持了中国的统一。
五、文化方面: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在清朝诞生;两宋之后无大家,但清朝就出了一位大家,那就是纳兰性德;清朝小说也有新的突破,如《儒林外史》等等;清朝戏曲也有很大的突破;清朝的绘画也有突破,例如扬州八怪的画艺。
六、近代影响:在近代,满清政府虽然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灾难,甚至有人把中国的贫穷归结于满清,这是不正确的。在晚清时期,中国大多是屈辱的,但屈辱并不代表没有成就,1868年,第一艘中国军舰诞生,1906年中国第一艘大型军舰诞生等等。在清末中国清政府也维护过中国的主权,例如甲午海战后,列强纷纷瓜分中国,中国当时无法与英法俄日等列强抗衡,花出了许多租借地。但是清政府却遏制了意大利、荷兰等二流列强的侵略野心。1907年第一次在列强手里收回东沙岛。
总结: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清朝的外强中干暴露于世界面前,外国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但清政府统治者也积极调整政策,力图实现中国富强,由于多种原因没能实现,但也不能一口否定清朝,总体来说,清朝在历史上的地位是利大于弊。



45蒙元的历史特点: 

1)首次由少数民族完成的大一统王朝。在蒙古族入主中原之前,有很多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汉族政权南北对峙,甚至疆域远超南方,如匈奴、突厥、鲜卑、契丹等等,但都未能统一中国。元帝国是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的王朝。 

2)疆域广、民族杂、国祚短,出现了新的民族——回族。对西藏首次实施了有效的管理,西伯利亚也进入了元帝国的版图。西域少数民族大量迁徙进入中原,汉族与各民族更加融合,契丹、女真消失,而回族产生。蒙元虽然号称世界帝国,但持续时间很短,如果从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算起(1206——1368年)有162年历史,如果从忽必烈灭南宋算起,不到90年。 

3)形成了世界帝国及前全球化秩序的雏形。成吉思汗对世界的征服,空前绝后,波及到欧洲中部、非洲北部和亚洲东部,涵盖了当时所有的文明区域,是一个前全球化的雏形。 

4)唐宋历史变革后的特殊过渡。唐末宋初,土地制度、政治制度、城市功能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高峰。明中叶到清,中国社会又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变革。元朝是两次社会变革的过渡时期。元朝是专制主义的始作俑者。


46清末地方自治评价

    对于清末地方自治,学界也有两种不同认识。有的持否定意见认为清末地方自治名为自治,实则官治,地方自治体并不真正具有法人的地位,而是以“辅助官治为主”的非独立组织,以遏制革命潮流、维护清朝统治为目的,不但没有使人民在地方自治中得到一点民主自由的权利,反而加重对人民的剥削,具有反动性和腐朽性及缓慢性、平衡性、不可行性等特点。

    有的学者则持肯定意见,认为清末地方自治虽然存在局限,但对推动中国早期政治现代化还是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其一,使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进一步分化,社会流动进一步增强; 其二,使地方权力结构和政权功能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化,逐渐改变了传统的地方政权的封建属性,为资产阶级创建新的国家政权奠定了基础; 其三,促进了社会政治参与的进一步扩大; 其四,为工商资产阶级提供了参政议政的孔道,对推动地方工商实业、市政建设和文化教育起了重要作用; 其五,对清末反帝爱国运动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47,蒋介石功过 评价蒋介石

杨天石认为,七大功:1.反清,武昌起义后胸前挂着一个大炸弹,带着一百多人的敢死队进攻浙江衙门,不到一天时间便攻下。2. 反袁 袁世凯在北京当皇帝,蒋介石在江苏上海发动起义,在山东当讨袁军司令部的参谋长。3. 反陈护法 陈炯明把孙中山逼到永丰舰,蒋介石从浙江赶到广州,把孙中山保护到上海,最后把陈炯明打败了 4. 出任黄埔军校校长,为国共两党培养了一批军事干部。5.北伐,初步统一了全国。6. 领导抗日战争,对内联共,对外结成反法西斯战线。7. 坚持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建设台湾。台湾腾飞是在蒋经国手里,但很多事情是蒋介石打下的基础。

三大错:1. 19271937清党剿共  2. 19461949三年内战 3. 在台湾逮捕了一批共产党人,造成了白色恐怖。

功绩中主要是三个,第一:领导北伐,第二:抗日,第三,建设台湾。蒋退到台湾之后,反省在大陆的失败就失败在没有搞民生主义。所以在台湾积极建设。为台湾做了几件事。第一,搞了党的改造运动。第二,搞土地改革,第三,搞县市选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