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最后一晚可以重点看看这些题目

2017-12-23 历史学考研和就业

1,简答:元、清的异同

  元清同为少数民族统治的征服王朝,两者都控制了辽阔的疆土,对汉地以外的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有效的控制,两者的兴起都与汉民族国家的覆亡为交替,根本上是从先进向野蛮、落后的倒退然而其民族政策却有很大的不同。

  蒙古族最初活动于大兴安岭北段,后迁至蒙古高原中部偏东的不儿罕山,以畜牧、狩猎为主要生产方式。直到成吉思汗建国和南下伐金时为止,几乎看不到任何蒙古人从事农业经营的材料。甚至在建国近二十年、基本平定中原以后,还有贵族提出将汉族农业区“悉空其人以为牧地”的主张。蒙古人尤其难以理解中国文明赖以维系的儒家文化,相反却狂热崇拜喇嘛教和伊斯兰教。元朝诸帝中只有仁宗、英宗父子儒化稍深,但因具体政治环境制约,都未能有很大作为。自始至终蒙古统治者都与很文化格格不入,其统治也不可能长久。

  清朝则不同,满族长期存在粗放却较稳固的农业经济,这使他们比蒙古人更易于接受汉地的生产方式,理解汉人的文化心理。从皇太极起,满人就效仿明制设置政权制度,及至清军入关,满洲皇帝就积极学习汉语文,熟悉汉文明的典章制度。满清皇帝曾多次前往曲阜孔庙拜祭,以示尊崇儒家文化。清朝的统治政策,更有利于民族融合,

2论述隋唐后中央机构演变

  中央机构:中央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过渡。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制为秦王嬴政接受李斯建议所制,以皇帝为尊,下有三公,分别为太尉,管理军事;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理国家监察事务。九卿对丞相负责,按其职能,行使权利。

  三公九卿制度的基本结构从秦朝一直沿用到两晋,直至隋文帝创三省六部制。从三省六部制的结构上来看,也无处不有着三公九卿制结构的影子。三公九卿这一制度沿用约达800年,并从结构上影响三省六部制,并左右中国封建中央官制约达700年。三公九卿制度虽在结构上沿用了近700年,但在其间,官职的名称及权利和三公九卿制的部分结构却一直在变动之中。并且,制度之外其它中央机构的出现也冲击了三公九卿制。

  东汉时,三公被架空,只有议事功能,没有实际权利,以后尚书台成为东汉时期的决策机构,国家中央权利全部集中在皇帝的宫廷办公厅内,且三公往往因小事而被辞退,三公地位逐步降低。最明显的就是(大)司徒,相当于西汉时期的丞相,再也没有西汉时期当皇帝上宾的好运气。东汉沿西汉旧制,同置九卿。其所职掌,也与西汉略同,只是机构的裁并,属官的精简,有异于前。此外,东汉的九卿,分别隶属于三公。

  东汉末年,诸侯割据,董卓、曹操分别掌握过中央政权。董卓曾经以集太师、大将军、相国为一身。其中又以相国为尊,位居三公之上。曹操掌权时,罢去太尉、司徒、司空,又置丞相、御史大夫,曹操自为丞相,至其死。

  西晋虽承魏制,但相对于魏国改革汉代官制一样,西晋在中央官制的变动上迈的步子则更大了。虽然都还有三公,也有九卿,也还听得到太傅,太保之类的官名。但西晋已经逐渐继承并发展出了尚书省、中书省及门下省。这就是隋文帝所制三省六部的雏形了。

  三省六部是自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制度。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隋唐中书省的长官为中书令(隋称内史令),副长官为中书侍郎(隋称内史侍郎),主要职官有中书舍人。中书省主要负责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敕。门下省的长官为侍中(隋称纳言),副长官为黄门侍郎(后改称门下侍郎),主要职官有给事中。门下省主要负责纠核朝臣奏章,复审中书诏敕,如认为不当,可以封还和加以驳正,称“封驳”。驳正之权主要由给事中掌握。中书、门下二省都设在宫内,所以又有谏诤之责,设左右谏议大夫、左右补阙、左右拾遗,分属二省(左属门下、右属中书),以匡正皇帝的过失。尚书省设在宫外,长官为尚书令,实际不任命,由副长官左、右仆射代行职权。仆射之下有左右丞、左右司郎中、员外郎,负责都省职事,总领六部。各部长官称尚书,副为侍郎;各司之长为郎中,副为员外郎,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他们对中央担任具体事务的九寺三监(或五监,见卿监)及地方上的府、州、县官有领导、监督之权。“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是三省分工原则,从而彼此制约,以掌管国家大政。

  这个原则并没有始终贯彻。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合议军国大事于政事堂;但又择他官参加议政,号为参知机务、参议得失等,也是宰相。此时,决定政事之权已不全由三省长官,其后又有以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名的他官参政。唐中叶以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才是真正的宰相。三省长官却先后被排斥出宰相行列,成为荣誉职,决定政策之权则被剥夺。玄宗以后,中书舍人起草诏敕之权又为翰林学士所分割;尚书省各部司的职权,在安史之乱后也大部分为各种使职所瓜分。故唐中叶后,三省六部制名存实亡。

  地方机构: 宋代的地方官制,有异于前代的,大体有四个方面:第一、府州设通判。其用意在于对地方官吏的监督。通判实际上是皇帝安插在府州官僚机构中的耳目,以牵制这级官吏的一切行动。第二,地方官由文人充任。自宋太祖开始,即以“文人知州事”。太宗初年,与辽冲突很厉害;但西北边陲的官员仍由文人担任,这主要是怕武人专军事之权,容易独霸一方,反叛朝廷。第三,宋代的地方官任期三年;三年任满即走,即所谓“三年一易”。严格地说,宋代没有真正的地方官。地方官多为临时差遣,当了三年就得离开任地,又不准本地人在本地当官。所以没有一个官吏能够真正熟悉地方的情况。第四,恢复县尉。县尉是管军事的。五代时,各县军事由节度使派一个镇将专管,宋代改为县尉,其权力与镇将相差甚远,只管地方治安之类和诉讼等事。宋代皇帝不但控制了任命地方官员的权力,而且将各府、州、县的行政权、司法权、财政权、军事权全部集中到中央,使得中央集权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了。元朝开始实行行省制,到了明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废行省,在全国设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主管一省民政和财政;另设提刑按察使司管刑法,都指挥使司管军队。布政司之下则为府、县,清朝加以沿用。


4简答:汉、唐、明三朝宦官擅权

  1. 东汉是中国历史上宦官最为猖獗的时期之一,而且其特点相当明显,即宦官在皇帝与外戚斗争的夹缝中逐步增强自身的势力进而把持朝政。东汉宦官专权开始于十岁即位的汉和帝时期。此后的历代东汉皇帝都是年幼即位,国政往往操之于母后之手,而母后当权又往往依赖于外戚,从而造成外戚专权的局面。当皇帝长大成人后,自然想亲政收权,而这必然形成与外戚之间的利益冲突。在皇帝与外戚的斗争中,皇帝因幼长深宫,势单力孤,所能依靠的大致也就是朝夕相处的宦官,而宦官一旦帮助皇帝取得大权,又会居功自傲,进而专权擅政。东汉宦官势力较为猖獗的时期是汉桓帝消灭外戚梁冀集团之后。由此而直至东汉灭亡,宦官专权擅政,排除异己,并制造一次次党锢事件,不仅败坏了朝政,而且加深了政治的黑暗。

  2. 而唐后期由于宦官掌握了中央禁军的权力,权势日盛,以致形成了宦官专权的局面,甚至可以废立皇帝。皇帝利用朝官,朝官依靠皇帝,向宦官展开夺权斗争。宦官都取得了胜利,唐代宦官能够左右皇帝的废立,可见权力之大。明朝的中央集权明显强于唐朝,这种中央集权,使得国家政局以及社会的动荡明显弱于以前,加上明朝皇帝总体来说登基年龄都不小,宦官想要更换皇帝并不容易。

  3. 明朝的宦官不掌握兵权,至少没掌握全部兵权。另外明的政治制度也避免了象以前权臣专权的可能。而唐朝皇帝安史之乱不相信大臣和边将,左右禁军都在宦官手里,所以中晚唐的皇帝都是宦官拥立的。中晚唐边将掌军权,不被中央控制,而中央军队主力是左右神策军,神策军被被宦官所控制,所以宦官能拥废皇帝。而明朝军事上实行卫所制度,卫所军权被中央掌握,魏忠贤虽训练内操,但毕竟人数有限,所以能被崇祯一夕所灭。


论述题:中国古代汉唐明宦官比较研究  

宦官专权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面,同时也是专制政权所特有的毒瘤.宦官的历史几乎和中国的封建史共始终,最早的宦官据说出现在周朝。而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宦官专权应该是嫪毐,在他之后就是臭名昭著的赵高,他才是第一个由宦官执掌大权的人。此先例一开,之后历朝历代都或多或少存在这个问题,其中尤以汉唐明三朝最为严重。 

  1. 共同点


:①这三个朝代都是长期统一的朝代,汉唐明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持续时间最长的几个统一王朝.由于国家的长期统一稳定,往往使得统治者生活腐化,久而久之皇帝就容易相信他身边的宦官,而愿意把权力交给他们。
②宦官专权大多出现在王朝的中后期,因为一般王朝初期,统治者大多有出生入死打江山的经历,因此都有着旺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面对繁重的国事,他们往往能坚持下来.但到了中后期,皇帝大多生长在宫廷,既没有充沛的体力也没有丰富的政治经验来应付繁重的国事,这就给了最接近皇帝的宦官们以窃取最高权力的机会。
③这三个朝代都是汉人的政权.少数民族统治汉人,因为他们在人数上远远少于汉人,因此他们的统治者警惕性很高,因此他们的皇帝不像汉人那样娇生惯养,同时生活也不太奢华,对宦官的依赖也就少,宦官也不大容易取得权利。
 2.不同之处: 
(1)起因不同
①汉代的宦官专权是为了对抗外戚而产生的,因为东汉中后期的皇帝大多比较短命, 即位的皇帝年龄小, 太后要依赖外戚掌握权力。当皇帝长大后,要想夺权就必须依靠身边的宦官. 如此宦官在推翻了外戚之后,就得到了信任和皇帝赏赐的权力,并且宦官容易控制皇帝来打击反对他们的文官集团。
 ②唐代中后期由于番镇的问题,认为宦官就是家奴,比较容易控制,皇帝就不断的削弱武将的权力, 转而交给宦官,如派往各地的监军就是为了防止武将的叛变。但皇帝把禁卫军的军权也交给宦官时, 形势就发生变化了,皇帝就变成了傀儡了,任由宦官们摆布。
 ③明朝的宦官专权则是由于制度的原因, 皇帝的权力由于宰相的被废除而大大的加强,随之而来的是皇帝要处理的事务也就越来越多,因此在皇帝身边就必须有人来帮助他,而宦官则是最好的人选.这就有了司礼太监和秉笔太监这两个职务. 由于皇帝对处理国事的兴趣越来越低,因此就有了为皇帝批阅奏章的秉笔太监.这样大权就落到了宦官的手中。 
(2)专权的形式不同.汉代和明代的宦官专权的形式有些相似,都是通过皇帝来达到专权的目的,但又有所区别. 
①汉代的宦官是通过取得皇帝的信任,向皇帝提出他们的意见,从而达到控制朝政的目的。
②明代则是通过代皇帝批阅奏章来达到控制的目的。
③而唐代的宦官则比较直接,他们掌握了皇帝的生杀大权,把皇帝当作了傀儡,直接掌握权力。 
(3)危害的程度不同。
①汉代的宦官对国家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使朝政陷于混乱,尤其是在财政上, 他们大多贪得无厌,是加速王朝灭亡的催化剂。
②唐代的宦官对皇帝和皇权的危害比较大,因为他们控制了禁卫军,所以对皇帝的人身安全有了威胁,甚至直接参与对皇帝的废立。
③明代的宦官则有点区别.因为明代的宦官是机会受正规教育的,他们中间不少人也有为国为民的,对国家也是有所贡献. 比如神宗时的冯保,他和张居正一起执政,正是由于他支持张居正的改革,才延缓了明朝的灭亡,当然更多的是为满足私欲而危害国家的人。
 3.东汉后期的腐朽政治 
(1)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东汉章帝以后,皇帝多因有病或被害而短命,皇太后怀抱幼主处理朝政,常常令父兄掌握朝廷实权,把皇帝变为有名无实的傀儡。皇帝长大后,不甘心受制于外戚,往往与宦官定谋,依靠自己的奴才驱逐或削弱外戚势力。在这一过程中,宦官立了大功,接着又控制了朝政。这样,便出现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情况。东汉中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事件主要有四次: 
①和帝时期,和帝即位,年方 10 岁,由窦太后临朝听政。窦宪专权,开始外戚专权。92 年和帝与宦官郑众定谋,迫使窦宪兄弟自杀,宦官因此得势,开始参预朝政。
 ②殇安时期,和帝死后,邓太后临朝听政,邓骘掌握国柄。邓太后一死,安帝乳母王圣和宦官李闰等人无情的地铲除了邓氏势力。当时朝廷的权要之事,都由宦官李闰、江京等人处理。
 ③少顺时期,安帝死后,皇后阎氏立幼刘懿为帝(少帝),阎显处死宦官江京,独揽大权。几个月后,宦官谋杀死阎显,诛锄阎氏。自此,在外戚在争权夺利的斗争中开始居优势。
 ④冲质桓帝时期,144 年冲帝仅 2 岁,梁太后临朝,梁冀辅政。冲帝命短,梁冀立 8 岁刘缵为质帝。质帝少而聪慧,被梁冀毒死;复立桓帝,外戚势力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桓帝对梁氏深恶痛绝,与日常侍单超等五人成谋诛冀。如此在东汉大约持续了一百余年。
 (2)党锢之祸:东汉中叶以后,外戚与宦官的争权夺利,宦官专权垄断仕途,大批太学生和儒生们上进无门,就与官僚士大夫结合,在朝野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官僚士大夫反对宦官专权的社会政治力量. 他们以清流自命,视宦官为浊流,对宦官以上奏书的方式进行猛烈地抨击,揭露宦官罪恶,或利用职权直接惩治贪桩枉法的宦官及其党羽.他们"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核公卿,裁量执政",兴起"清议"之风.桓帝时,以司隶校尉李膺、太尉陈蕃、王畅为首的官僚集团,与以郭泰、贾彪为首的三万余太学生联合起来,结成朋党,抨击宦官专权的黑暗统治。宦官依靠皇权,两次向党人发动大规模和残酷迫害活动,史称“党锢之祸”。一是 166 年,宦官党羽张成教唆其子杀人,被李膺处死。宦官遂派人诬告李膺等,在宦官的操纵下,桓帝下令在全国范围内逮捕“党人”,赦归田里,禁锢终身,不许做官。二是发生在 169 年,山阳督邮张俭上书告发大宦官侯鉴依仗权势,残害百姓,强占民女,侵夺田宅,请加赤族之诛。侯览反唇相讥,再度搜捕“党人”。李膺、杜密、范滂等一百余位知名人士皆死狱中,太学生千余人被捕。凡党人父子兄弟、门生故吏,及五服以内诸亲,皆免官禁锢。经过这场浩劫,天下儒生几乎被一网打尽。“党锢之祸”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产物。但“党人”推崇贤臣,反对宦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党锢之祸”的发生,标志着士大夫反对宦官斗争的失败,说明统治阶级的腐朽,已达到了不能自救的地步。 
4.唐后期的政治斗争 
(1)宦官专权:玄宗时,宦官数量逐渐增加,高力士尤被重用,后逐渐宦官专权的局面。 
①掌握兵权,掌握禁军,出任督军使,安史乱后,凡有兵马处,莫不有监军;
 ②控制将相,代宗以后,宦官二人充内枢密使,权势日重,任免将相;
 ③废立皇帝,唐朝皇帝,从肃宗起,除哀帝外,都是由宦官拥立的。
 (2)牛李党争:唐后期朝官内部历时最久、斗争最为激烈的一次朋党之争。这次党争源于唐代科举和门荫取仕的两种不同途径。其中牛党首领李宗闵和牛僧孺是科举派的代表,李党的首领李德裕和郑覃则是门荫派的代表。两党斗争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制举考试发端,直到唐宣宗大中初年结束,历时近 40 年。双方围绕选官制度、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等关系国家大政方针的问题,各持己见,互争高下,各有曲直。但从李党首领李德裕辅佐武宗时裁抑宦官、打击藩镇和禁断佛教等为政举措来看,不失为一个颇有才干的政治家。只是由于朋党积习太深,使他的政治才能受到限制。 

(3)南衙北司之争:朝官和宦官的冲突与斗争,一直持续到唐王朝灭亡。永贞革新:唐朝后期宦官专政,永贞元年,顺宗即位后,任用王叔文、王伾、柳宗元、刘禹锡等进行改革。革除官吏在正税以外的进奉,罢去宦官扰民的宫市和五坊小儿,并准备夺去宦官手中的兵权。可惜计划被视破,宦官首领俱文珍逼顺宗退位,二王被贬逐,柳宗元等被贬为边州司马,革新失败。历史上也称作“二王八司马事件”。甘露之变:唐文帝即位后,深恶宦官专权乱政,乃以李训为宰相,以郑注为凤翔节度使,谋内外结合而除之。大和九年(835)十一月,李训、舒元舆与金吾将军韩约、河东节度使王璠、邠宁节度使郭行余、御史中丞李孝本等合谋,以左金吾仗院内石榴树上夜降甘露为名,诱使神策军中尉仇士良、鱼志弘等往视,但被宦官发觉,仇士良等人立劫文帝入宫,封闭宫门,发禁兵五百人,杀死金吾吏卒六百余人,诸司吏卒及民酤贩死者,又千余人。宰相舒元舆、王涯、李训、贾餗及王璠、郭行余、郑注等皆被执杀,妻女不死者皆被没为官婢。朝列几为之一空,宦官更为专横,文宗郁郁而死。

5.明朝宦官之祸:明初鉴于前代宦官之祸,制铁牌置于宫门,规定“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防范严密,宦官无机可乘。朱棣起兵“靖难”,刺探宫中事,多以建文帝左右为耳目,许多宦官立过战功。李兴、郑和始受到重用。




宦官专权主要表现在:
①利用司礼监干预朝政。在宦官 24 衙门中,司礼监提督、掌印、秉笔、随堂等太监,权力极大,“秉笔批朱”,势焰在内阁之上;
②操纵政府官员的任免,甚至左右内阁大臣的去留;
③提督京营和监军统兵;
④担任镇守和守备等职务;
⑤操纵厂卫,实行特务统治,残害官民。明代宦官之祸迭起,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即成化以前的王振专权;成化年间的汪直专权;武宗时期的刘瑾专权;熹宗时期的魏忠贤专权。






5简述明清决策机构变迁

  答案要点:明废除宰相实行内阁制,内阁大学士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后期,内阁票拟起到了很大作用,称为明代一项重要制度。同时明朝中央机构的变化还有:改御史台为都察院,专职弹劾百司;设立六科给事中,负责稽查各部。还设立锦衣卫,进一步加强对官吏和百姓的控制。

  清朝初年,重要事务满族大臣商议决定到雍正时,又在内阁之外另添一军机处。清宫里的文华殿、武英殿,这是内阁学士办事的地方。雍正又在三大殿背后,另设一个军机处,这就是所谓的南书房,这只是一所很小的屋子。最初皇帝为要保持军事机密,有许多事不经内阁,径由南书房军机处发出。后来变成习惯,政府实际重要政令,都在军机处,不再在内阁。顾名思义,内阁还像是文治,而军机处则明明是一种军事统治的名称。既然最高法令均属于军机,当然只能说它是军事统治了。不过军机处的军机大臣,也是由内阁大臣里挑选出来的,在内阁大臣里挑几个出来到南书房协同皇帝办事。但从制度讲,二者间还是一样。太监也罢,军机大臣也罢,只是皇帝的私人秘书,算不得朝廷的大臣,决策权还在皇帝手中。


6列举几种历史学刊物


     7,资本主义萌芽为什么遭到质疑



8, 论述 学术热点之唐宋变革论(点击链接)


9.论述近20年中国近代史研究你的变化及原因



10,论述太平天国对近代史的影响

茅家琦:太平天国革命在扫除近代化的障碍—清王朝的事业中起了奠基作用;《天朝田亩制度》主张摧毁封建主义土地所有制,实行按人口分田,《资政新篇》提出了一套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文化教育事业以及初步进行政治改革的主张。这是两个有力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纲领,显示了先进的中国人为国家近代化画出了蓝图;太平天国对中国近代化的开始—洋务运动起了启蒙和推动作用。

补充:陈旭麓认为从经济层面讲太平天国运动破坏了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战后各省永佃制度大量形成,自耕农大量产生,促进了生产和消费的增多,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多少有点好处;从长时段来看,戊戌维新时期,金田起义常被康有为借来作为迫使皇帝变法的力量,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和因争权夺利而导致分裂的反面教训,对中国政治进程起了促进作用。

11太平军失败湘军致胜的原因(《中国近百年政治史》)

(1)从军略上讲,太平军只顾向前,不顾后方的安全与否;湘军方面,曾、胡等辈都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前进,重视后方安全问题,

(2)就政策上讲,太平军只顾攻城不顾治地,只顾掠食不顾抚民,曾国藩则有骆秉章和胡林翼,分任上游治地、抚民之事。

(3)从人才上讲,太平军战将不少,兼有政治才干的人实在太缺乏,杨韦之乱后,天京一切皆为洪氏家族所把握。湘军战将未必优于太平军,但有政治才干知识的人则远非太平军所能比。

(4)就主义讲,太平军的种族主义既已被神权主义吸纳,失去效力,而所持之神权主义又不合于当时中国大多数人对神之观念,最为重要的则是太平军神权主义为假,湘军名教主义为真。

B. 地方势力在洪杨之役中的变化:(1)督抚取得军事上的实权,进而控制地方,其势渐重;(2)军队由单元体化为多元体,中央失去控制之权;(3)地方缙绅势力崛起。


12,论述洋务运动和近代化的关系

洋务运动与近代化:一方面,促进了近代化,表现在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军事的近代化;教育的近代化,培养了一批新式知识分子;促进西方科技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洋务运动的指导方针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甲午一战的失败,中国近代化进程大大受阻。

洋务运动与近代化:(1)洋务运动揭开了采用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序幕。中国本没有资产阶级,资本主义萌芽又在西方入侵后遭到摧残,所以从西方移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事业在其初始阶段只能由封建统治阶级中分化出来的开明派承担。从中国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洋务运动是近代化的第一步,没有这一步就不会有后来的戊戌维新和辛亥革命。

(2)为中国近代私人资本主义的发生建立了基础。(3)洋务运动冲击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基础。使传统的夷夏之防、义利观发生了变化,开化了社会风气。


13,戊戌变法和近代化的关系

与近代化(1)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一场政治变革运动,与洋务运动相比有了质的飞跃,戊戌维新要逐步变封建专制主义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符合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中国政党政治实际上从这里开始,知识分子开始组建学会。 (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派提倡新学,批判旧学,着重宣传“兴民权”,提高了全社会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从此民主主义成为汹涌的社会思潮,极大改变了中国思想文化界的面貌。(3)中国古老的封建文化的统治地位发生根本动摇。戊资产阶级新文化在戊戌维新期间和稍后几年初步建立。资产阶级的新学术,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文学理论已经萌生,“诗界革命”、“文体革命”、“小说界革命”、等相继兴起,资产阶级的新文化,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开始成为中国近代文化的主流。(4)光绪帝下诏实行教育改革,兴学校,变科举。虽然由于变法很快失败普遍兴办学校的措施不可能实行,但中国有了自己创办的近代大学和比较普遍地有了新式中学、小学,促进了教育的近代化。(5)戊戌维新的失败给予反动派以更坚定的自信力,使其更趋于反动,激起庚子拳乱,另外戊戌维新进一步激起满汉民族矛盾。

陈旭麓认为:从这一时期起,第一代具有近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已经出现,他们处多灾多难之世,怀忧国忧民之思,向西方学习真理,为中国寻找出路,成为最自觉的承担时代使命的社会力量;另一方面他们在维新运动期间的种种实践活动为后来的改革留下了起点。在那个时期的新式学堂中,出现了黄兴、蔡锷那样的革命志士。

变法失败原因:帝后权势消长;康氏维新学说亵渎圣典,激起经生文人的众怒;变法进行,打破许多人的饭碗。


14论述废除科举的影响:

一派学者持积极评价,认为废科举对中国近代教育事业及中国社会和政治的转型均产生了积极作用,使得清末社会阶层的垂直流动发生显著变化,为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正式启动准备和提供了大量的、多样的人才,并使清政府文官录用制度发生革命性变化,呈现出专业化、技术化的趋势,同时也提高了民众的参政意识,改变了传统政治权力结构和运行方式。

另一派学者则强调废科举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有不少学者指出骤停科举制给应试文人带来了切身利益与心理的双重危害,使传统的社会关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为辛亥革命创造了有利条件,最终导致清朝的覆灭。

还有学者指出废科举导致在传统社会中原居四民之首的士阶层不复存在,原处边缘的军人和工商业者等新兴权势社群逐渐进据政统,乃至“游民”和“饥民”这类边缘社群也加强了对政治军事的参与,从而为民初的军阀政治埋下祸根。

还有学者认为废科举对中国乡村社会也产生了恶性影响,导致乡村教育退化,乡村社会趋于“土豪劣绅”化,严重激化了乡村社会矛盾。  

(1)          废除科举制:科举是古代的入仕制度,相当于公务员考试,对于学生学习的内容有所限定,有其合理性,但是禁锢了人的思想。洪秀全反对科举制是因为科举制对他不公平,而严复认为科举制最大的坏处在于遏制了人的思想自由。科举制使得社会存在一个上下流动的体系,下层可以通过这样的制度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中国的国家资源稀缺,人口众多,使得科举只能让少数人有机会进入到社会的上层。在清末,文举的考试者有20万人,但是合格的名额只有1439个,而且其中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可以获得职位。进士科每年只有300个入仕的机会。(朝天宫,初为冶城,夫差炼剑的地方,后来成为了文庙,里面有曾国藩的题词)。当时中国南方最大的考场是南京的江南贡院,王安石、陈独秀、翁同龢都是从这个试场出来的。科举是知识精英进入官僚体系的方式,到了王朝末年,通常知识精英会被排斥在官僚体系之外,他们会产生对于国家和对于制度的不满。严复3次参加考试都没有成功,郁闷之下开始吸食鸦片,李鸿章为了安慰他而安排给他一个教职。科举产生的士绅对于乡村社会的影响很大,士绅因为通过了考试而获得了较高的文化地位和社会地位,主持公共仪式,而他们领导的乡村社会的结构相对比较稳定,而且儒家思想的学习使得他们在进行管理的时候能够秉持较好的原则,使用较好的方法,儒家有自己的为人处事的标准和要求。科举废除以后,士绅文化的传统断绝,精英进入城市,把持乡村权力的是那些劣绅。民国的社会转型发生以后,乡村社会的文化网络,赢利资源都发生了变化。文化的象征资本变成了社会资本。乡村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重视知识而轻视礼仪。中国乡村文化的衰落和49年废除家族制度固然有联系,但是和科举的废除也有很大的关系。新式的教育对于师资的要求很高,要开设各种名目繁多的学科,所以教育转型之前先要培养足够多的教师。早期的新式教育只能办到小学,多数地方不具备办初中的师资力量,经费也不够。参考王铭铭在社会学研究上有关教育的文章(1999),华中师大研究士绅的学者,朱英、马敏(章开沅的学生)。



15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

(1) 从晚明开始,因为那时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江南模式”(李伯仲)崇财逞欲的时代(西门庆)

(2)  萧一山《清代通史》,认为应该从清朝开始,清兵入关以后风气大变(1644),和西方近代史的发端大致相当

(3)  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本国应该保有自己的体系。

(4)  党史,鸦片战争到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

参考: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重新看待中英关系》


16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1)          儒家传统的对外政策导致了外交政策的失误:中国人盲目自大,华夏中心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一直以来建立了一个“华夏-夷狄-禽兽”的文明从高级到边缘的同心圆。对于外国人的称呼,从夷人到洋人,这种变化可以看出中国人对于外国人的看法的改变。华夷之分是一种以等级和尊卑为中心的关系,夷夏关系一直是困扰中国的难题。中国人的中心观一直将自己放在高等,惧怕外人。蒙古人和满人入关以后,都从夷变夏,都服膺了儒家,所以中国人是一种文化民族主义。“天下”是中国文化中极为重要的概念,“中国”不是一个国家的名称,对于“中国”来说,世界都是它的,王朝居于世界的中心而已。从儒家的等级观念来看,越是远离王朝的中心,就越是没有开化的地方。所以中国人最早是用“天子-蛮夷”,“君-臣”之间的关系来看待中英关系的。但是这和英国的立场完全不同,导致了战争开始以后中方猝不及防,导致了战争的严重失利。

(2)          剿抚并用的政策:这是战事发生反复的原因,清朝把抗击英国的档案存在《剿抚档》里面,清朝政府认为,只要英国能够臣服,那么就像对待周围小国和对待农民起义那样采用恩威并施的方法,一切都要维护天朝的尊严。

(3)          战备落后,临时招募军队,战斗力弱。八旗和绿营当时已经没有什么战斗力了,所以镇压太平天国的时候用的是湘军。这些临时的军队非常懦弱,军人的职能也没有分化,缺乏战术和经验。

(4)          汉奸充斥,使得中方无法利用地利之便来占据优势。

(5)          道光皇帝优柔无知,民众丧失斗志。

17.鸦片战争的影响 

◎   鸦片战争后,不平等条约的体系在中国的建立,英国人逐步打开了中国的市场,也在文化和宗教上影响中国人。冲击中国人传统的“天朝观”,形成了“主权观”。一直以来,对于中国的知识分子来说,忠君就是忠国,但忠于王朝不等于忠于一个民族。

◎   鸦片战争后,主权的观念开始产生,德政的观念被削弱,法律的观念开始增加。写《合省国说》的严复在英国听了诉讼以后了解了英国得以强大的原因。鸦片战争以后,开始有知识分子用西方的民主政治呼吁、改革国内的弊政。中国此后政治体制也发生了变化,增设了很多官职,比如抚藩大臣,很多新的部门建立起来,如总税务司,同文馆等。在经济上,经世致用的学说发生复兴,由于清朝前期的文字狱导致了知识分子皓首穷经,而在战争以后,知识分子重新思考儒学能否解决中国的危机的问题。战争打破了中国原有的发展体系,破坏了中国本身发展的序列,也影响到了后来中国对于政体的选择。

◎   参考:茅家琦,《太平天国外交史》,夏春涛,《太平天国的婚姻关系》(讨论了有关太平天国如何在江南进行文化统治?客家人本身不缠足,而江南人缠足,这一文化差异要如何解决?)简又文,《太平天国制度史》、《太平天国全史》。茅家琦、崔之清,《太平天国通史》。


18,论述拜上帝教的特点

◎   拜上帝教特点:(1)将基督教的一神变成了多神,上帝是唯一真神,耶稣是上帝的长子,洪秀全是上帝的次子等等。(2)基督教以上帝崇拜为中心,而拜上帝教要对上帝行跪拜礼,祭祀食物等,这些都是和基督教的教义违背的。(3)在人神关系上,基督教的上帝是纯灵,但是拜上帝教的上帝是“爷”,和人有血缘的关系。(4)就原罪观念而言,洪秀全将sin完全曲解,变成了法律上的、道德上的罪过。(5)设立天堂、地域、人间,其中有33重天和18层地域。而且其平等观念中有来自西方的因素也有来自墨子兼爱的思想、大同的思想。

◎   结论:拜上帝教是传统宗教结合中国民间信仰和西方的宗教名词的产物,成为了中国传统宗教的混合物。有原始共产主义、禁欲主义、儒家的乌托邦理想的混合物,是对于传统文化的利用。因为其对于传统资源的利用,增加了其现实性,比单纯的反清复明更有现实意义。对于农民来说,有实利的就是信仰。(民间信仰和疾病的问题,比如教会医院和学校)。传教的最大阻碍还是士绅,儒学根基扎实。


19 中体西用的思想及其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最早:魏源,提出现代化思想的反应模式。由于最初以学习技术为核心,所以中体西用为手段。冯桂芬继承了这一思想,体用论的集大成者是张之洞、郑观应、王韬等。这种思想贯穿了整个洋务运动。

体和用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在本体和功用的关系上,本体指的是内学,明道存心,内治外王,外学指的是经世载物,经世致用,强调世功。体是精神原则,用是精神方法。治心为内学,治物为外学,以治心的内体为体,以治物的外学为用。体用二者原本是统一、不可二分的,“体用不二”。而到了明末清初,开始强调了经世致用以后,比如颜元认为理学太极端,过分强调内学,体用二分(参考,《清代哲学》)。儒学在当时成为了一种治用的原始资源,随着新的学派的兴起(黄宗羲、王夫之、王阳明、王守仁等等)重新开始强调体用一体的思想。但是中体中用已经不适合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了,于是魏源开始提出了西学为用,中学为体的思想(魏源是今文经学者,在当时看来空谈较多,章太炎认为他的学术没有什么根基)。而中体西用的观点被提出以后,又使得体用被分裂开了。工具是权力的象征,工具的引入必然会导致思想的引入,器物的背后渗透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所以中体西用并不能保持中体本身,文化也无法被这样分裂。所以中体西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知识分子情绪化的产物,是中国文化中心主义的表现,缺乏对中西文化理性的分析和批判。这种对于文化的折中,也是对于文化的分裂,违背了文化的有机性原理,仍然是一种一厢情愿的文化乌托邦。后来的孙中山、胡适、鲁迅的很多想法也有这样的倾向,希望能够找到一种超越中西文化的双方融合的可能,费正清对此进行了批评,他在他的《美国和中国》(America and China)中指出,中国人不能理解机器背后是一整套的西方价值观念,但这种对于文化的批判和分裂仍然有一定的可取的东西。西方强调经世的器物,而中国强调道德(道本器末)。西方强调的是工具理性而中国强调的是价值理性,所以中国文化缺少工具理性的内容,重视内圣而忽略外学。而西方过度强调工具理性又会导致人的价值被挤压。如果用中国“天人合一”的观点是可以弥补西方文化中的不足的。中体西用的思想开了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先河。(参考,金观涛、刘青峰,《中国超稳定社会结构》)。

20维新思潮的形成及其思想渊源:

1、  条件:甲午战争失败以后,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迫使人们开始思考,外国传教士带来的西方的著作,为维新思潮的产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传教士办报也推广了西方的文化(申报、1902年创刊的东方杂志)。1832年美国传教士裨志文办的《中国丛报》是中国最早的报纸。

2、  直接的思想来源:林乐知,《万国公报》,采用耶稣加孔子的布道模式。后来康有为也办了《万国公报》,为了区分两者,后更名为《中外纪闻》,由此产生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

3、  思想来源:

(1)          明末清初的思想,反对理学的世俗化思潮的延续,王阳明,王艮(泰州学派),反对存天理,去人欲的态度,反对纯粹空谈内学,肯定人性的价值。梁启超在《万国思想家年表》里面给了王阳明很高的评价,蒋介石也很崇尚王的观点。在《清代学术概况》一书中指出,明朝末年的遗老,在当时没有受到非常多的瞩目,却在晚清为人推崇。另外一个重要的人是龚自珍,他是当时这种社会文化的承前启后的人,他的思想对后人影响很大,比如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

(2)          早期的维新思想:郑观应、马建忠、何启、陈治、容闳等。


21,80年代后期开始,从文化的角度、文化冲突的角度来看义和团运动。产生原因如下:

1、  由于基督教和中国的传统文化之间的差异很大,这成为了冲突产生的重要原因。近代社会发生变迁,传教活动是在殖民主义势力下进行的,拥有一定的特权,从主权上、情感上而言,传教在人们的心目中和异族的侵略是相同的。明末清初的传教活动采取的是孔子加耶稣的模式,用中国人较为接受的方式来进行传教,这样使得宗教不能被完全的抽象化,中国的宗教都是在物化象征明显,有仪式的情况下才容易被中国人接受。明末清初的基督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基督教。中国人一直都是多神信仰的,而基督教是一神的宗教,要让中国人接受这样的观点有很大的难度。

2、  平等思想和等级观念:中国日常状态下的农民是认可等级差异存在的,只有在无法继续生活的情况下才会参与到革命中去。所以过去有关革命的研究都是对农民生存情况的非常态研究,却把结论加在了常态问题上。比如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其倡导的平等思想之所以会产生,不是一种常态的结果,而是一种非常态的表现。在正常情况下,农民对于有关父子、君臣伦常的关系都是认可传统儒家的结论的。很多新的观念可以在社会上立足,很大程度上是和社会背景的变化有关。比如《天演论》一文对辛亥革命时期的知识分子的影响大于对戊戌变法时期的知识分子的影响,因为参与辛亥革命的更多的是来自社会下层的人士。他们更容易理解这种物竞天择的观点。传统文化认为基督教提出的平等,是无父无子,不忠不孝。加上基督教提倡的一夫一妻制和传统的中国婚姻制度有所不同,而男女一同在教堂礼拜更是不能被人们接受。而这个时候的基督教是以一种强势文明的姿态进行传教的,传教之中没有改造基督教为一种更容易被中国人接受的宗教,这使得基督教和传统社会的冲突尤为严重。

3、  追求来世与关怀现实:中国人无法理解原罪,还是认可轮回的观念。

4、  宗教仪式和伦理冲突:基督教的礼俗、婚姻制度、男女混杂的状态使得人们认为教士和教民都不是好人,加上有些教民强奸女性,导致人们迁怒于基督教。而教堂建筑和传统中式建筑的样式也大不相同。西方宗教是用宗教建筑的外观来决定教派的。比如天津的望海楼是当地政治、文化、礼俗的象征,在人们心中有很崇高的地位。而在英法联军进入天津以后占领了望海楼,成为了法国的领事馆。建筑带来的视觉冲击和本身的物化形象,造成了对人们心理的冲击。宗教慈善也和传统的秩序发生冲突,建立了学校,医院和育婴堂。由于中国有很多弃婴被收容入了育婴堂,而很多普通人家的小孩死后浅埋,尸体暴露以后就说是育婴堂弃婴。参考杨念群的文章。传统的士绅中很多是儒医,过去他们通过施舍药品的方式来传播儒家的思想,这种格局被育婴堂、西式医院的出现所打破。而且佛教传入中国直到融入中国文化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而且佛教是以对自身的改造来迎合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化有很大的共通之处。

◎   明朝末年传入的基督教用宗教救世的意识传入,用和平的方式迎合中方的口味进行传教。而清朝末年的传教活动增加了办报纸,如《万国公报》,从事教育事业,涉及培养贤妻良母,解放妇女,解放民族等问题,使得妇女走向独立和解放。而人们从早先对于西式医院的排斥到后来的接纳,经历了怎样的过程,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传教的同时,很多教士收集了大量有关中国的情报,这种情况在义和团时期尤为显著。很多教会侵占土地、财产,也是引发教案的重要原因。


44.清朝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很大的地位。具体表现如下:
一、领土方面:清朝基本保住了自秦汉以来华夏的领土,无论是后来的国民政府,还是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都基本上继承的清朝的领土。
二、重工业方面:1890年,张之洞创办了汉阳铁厂,这是亚洲最大的钢铁厂,也是中国重工业的开端,从此以后中国重工业开始慢慢发展。基础是最不好打的,中国近代的重工业发展,起于清代,这对以后的北洋军阀政府,国民政府的重工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汉阳铁厂的建立,被西方视为中国觉醒的标志。
三、融入中华,清朝以牺牲了自己的文化为代价融入了汉文化,清初的顺治、康熙皇帝都喜欢汉文化,为了收揽汉族知识分子,康熙帝曾向孔子下拜,可见清朝对汉文化的重视。当然清朝也有文字狱,文字狱都是在汉文化里面纠错,并不是在满文化里面纠错。在对外签订《尼布楚条约》时,条约中使用了“中国”一词,这表明当时清朝以承认自己是中国的一员。当然这种代价是巨大的,以致于现在很多满族人不会说满语,但满族也成为中国56个民族之一。
四、巩固政权:清朝问鼎中原后,在康熙年间平定了三番之乱,收复了台湾,平定了准格尔葛尔丹部叛乱;在乾隆年间评定大小和桌叛乱。从而有效的维持了中国的统一。
五、文化方面: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在清朝诞生;两宋之后无大家,但清朝就出了一位大家,那就是纳兰性德;清朝小说也有新的突破,如《儒林外史》等等;清朝戏曲也有很大的突破;清朝的绘画也有突破,例如扬州八怪的画艺。
六、近代影响:在近代,满清政府虽然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灾难,甚至有人把中国的贫穷归结于满清,这是不正确的。在晚清时期,中国大多是屈辱的,但屈辱并不代表没有成就,1868年,第一艘中国军舰诞生,1906年中国第一艘大型军舰诞生等等。在清末中国清政府也维护过中国的主权,例如甲午海战后,列强纷纷瓜分中国,中国当时无法与英法俄日等列强抗衡,花出了许多租借地。但是清政府却遏制了意大利、荷兰等二流列强的侵略野心。1907年第一次在列强手里收回东沙岛。
总结: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清朝的外强中干暴露于世界面前,外国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但清政府统治者也积极调整政策,力图实现中国富强,由于多种原因没能实现,但也不能一口否定清朝,总体来说,清朝在历史上的地位是利大于弊。



45蒙元的历史特点: 

1)首次由少数民族完成的大一统王朝。在蒙古族入主中原之前,有很多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汉族政权南北对峙,甚至疆域远超南方,如匈奴、突厥、鲜卑、契丹等等,但都未能统一中国。元帝国是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的王朝。 

2)疆域广、民族杂、国祚短,出现了新的民族——回族。对西藏首次实施了有效的管理,西伯利亚也进入了元帝国的版图。西域少数民族大量迁徙进入中原,汉族与各民族更加融合,契丹、女真消失,而回族产生。蒙元虽然号称世界帝国,但持续时间很短,如果从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算起(1206——1368年)有162年历史,如果从忽必烈灭南宋算起,不到90年。 

3)形成了世界帝国及前全球化秩序的雏形。成吉思汗对世界的征服,空前绝后,波及到欧洲中部、非洲北部和亚洲东部,涵盖了当时所有的文明区域,是一个前全球化的雏形。 

4)唐宋历史变革后的特殊过渡。唐末宋初,土地制度、政治制度、城市功能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高峰。明中叶到清,中国社会又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变革。元朝是两次社会变革的过渡时期。元朝是专制主义的始作俑者。


46清末地方自治评价

    对于清末地方自治,学界也有两种不同认识。有的持否定意见认为清末地方自治名为自治,实则官治,地方自治体并不真正具有法人的地位,而是以“辅助官治为主”的非独立组织,以遏制革命潮流、维护清朝统治为目的,不但没有使人民在地方自治中得到一点民主自由的权利,反而加重对人民的剥削,具有反动性和腐朽性及缓慢性、平衡性、不可行性等特点。

    有的学者则持肯定意见,认为清末地方自治虽然存在局限,但对推动中国早期政治现代化还是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其一,使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进一步分化,社会流动进一步增强; 其二,使地方权力结构和政权功能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化,逐渐改变了传统的地方政权的封建属性,为资产阶级创建新的国家政权奠定了基础; 其三,促进了社会政治参与的进一步扩大; 其四,为工商资产阶级提供了参政议政的孔道,对推动地方工商实业、市政建设和文化教育起了重要作用; 其五,对清末反帝爱国运动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47,蒋介石功过 评价蒋介石

杨天石认为,七大功:1.反清,武昌起义后胸前挂着一个大炸弹,带着一百多人的敢死队进攻浙江衙门,不到一天时间便攻下。2. 反袁 袁世凯在北京当皇帝,蒋介石在江苏上海发动起义,在山东当讨袁军司令部的参谋长。3. 反陈护法 陈炯明把孙中山逼到永丰舰,蒋介石从浙江赶到广州,把孙中山保护到上海,最后把陈炯明打败了 4. 出任黄埔军校校长,为国共两党培养了一批军事干部。5.北伐,初步统一了全国。6. 领导抗日战争,对内联共,对外结成反法西斯战线。7.坚持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建设台湾。台湾腾飞是在蒋经国手里,但很多事情是蒋介石打下的基础。

三大错:1. 1927—1937清党剿共  2. 1946—1949三年内战 3. 在台湾逮捕了一批共产党人,造成了白色恐怖。

功绩中主要是三个,第一:领导北伐,第二:抗日,第三,建设台湾。蒋退到台湾之后,反省在大陆的失败就失败在没有搞民生主义。所以在台湾积极建设。为台湾做了几件事。第一,搞了党的改造运动。第二,搞土地改革,第三,搞县市选举。

1简述“五朵金花”

对于这一问题,学术界进行过深入研究,如晁福林、翦伯赞、侯外庐。

“五朵金花”是指古代史研究中的五个问题,因当时的电影《五朵金花》而得名。第一个问题是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即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的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观点,人类历史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学术界开始套用这个模式来分析中国历史。对于奴隶社会的起始时间,有夏朝说、殷商说。对于封建社会的起始时间,有西周说、春秋说、战国说、秦统一说、西汉说、东汉说、魏晋说、东晋说。不过,近几十年来,学术界提出了中国历史无奴隶社会和无封建社会的说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中国的历史事实发生了冲突。对于第一个问题,学术界引起巨大的争论。第二个问题是资本主义萌芽的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观点,中国在封建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应当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对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时间有战国说、汉代说、唐代说、宋代说、元代说、明前期说、明中期说、清代说,时间跨度非常大。不过也有学者提出,中国没有出现过资本主义萌芽,之所以会有这个说法,一是因为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二是因为有“资本主义萌芽”的情节。对于这个问题,解决的关键是弄清楚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概念。第三个问题是土地所有制的问题。中国古代是家天下,天下是君主的私有财产,土地应当为皇帝所有。而在实际情况中,农民却成了土地所有者,可以自由买卖土地。中国历史上没有西方意义上的私有制,难以判定土地所有者是谁。有学者提出,土地在法权上为皇帝所有,在事实上为农民所有。第四个问题是农民战争的问题。原来受阶级斗争观念的影响,对于农民战争一味地肯定。近年来,有学者也提出了一些否定的观点,认为农民战争未必都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在其中也有地主阶级妥协的成分。对于农民战争的作用有些夸大了。第五个问题是民族与疆域问题,即汉民族的形成与周边民族的关系。汉民族如何形成的,与周边民族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由此还引发出了关于中国疆域的问题。如何看待元清史,也是一个引起了巨大争议的问题。

“五朵金花”的出现是受传统的固定模式的影响而产生的,对于这五个问题,我们要打破教条主义的枷锁,实事求是,展开论证分析。我们不能迷信于传统的经典理论,而忘记了学术研究的开拓。这五个问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值得我们思考,看一看其中是否存在问题,是否可以打破传统思维。我们要做的就是抽丝剥茧,细致分析。

2、 简述清末新政内容并评价其影响

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进行过深入研究,《清末新政史》是其杰出代表。

清末新政在诸多方面进行了改革。在政治上,进行了官制改革,加强中央集权。由于收回了地方督抚手中的部分权力,而摄政王载沣又没有足够的权威和权谋,导致没有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和地方督抚,为辛亥革命埋下了伏笔。后来,派遣五大臣出洋考察,预备立宪。原定20年的预备立宪期后来一直缩减至9年。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在这份宪法中规定了君主集权的内容,一直被后世诟病。近年来,有人认为其中有一定篇幅保障民权,是值得肯定的。三次国会请愿后,清政府组建了“皇族内阁”,使得立宪派人心尽失。对于皇族内阁,一致认为这是清廷“假立宪、真集权”的表现。不过,也有人认为评价“皇族内阁”不能只看身份,不看立场。在这些人中,大多数人是支持立宪的。在经济上,发展工商业,振兴实业。这对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在文化上,兴西学、办学堂、废科举,派遣留学生出国。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学的传播和发展,但也对清王朝的覆灭产生了影响。废除科举制,断送了传统知识分子的上升通道。另一方面,学堂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被社会完全吸纳。这使得传统知识分子不得不转型。一部分转攻西学,一部分进入城市的出版、传媒等系统,一部分进入了新军,还有一部分参加了革命。在派遣的留学生中,绝大部分去了日本。在日本,一部分留学生接受了革命思想,加入了革命党,后成为革命的重要力量。在军事上,编练新军,进行筹饷。原计划编练新军36镇,后未能成功。在编练新军时,进行筹饷,使得清王朝民心尽失。原来清政府就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压力,《辛丑条约》签订后,要支付大量赔款。现在筹饷更加重了财政负担。因此,对老百姓的剥削就要加重。在新军中,一些传统知识分子对朝廷不满,为辛亥革命提供了条件。但是,也为北洋军阀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清末新政的动机是为了挽救清王朝,可结果却是埋葬了清王朝。这体现的是改良与革命的关系。清王朝在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失误,导致了改革的失败,也为革命提供了一系列的机会。之所以会如此,一是因为摄政王载沣等决策者,缺乏政治智慧,二是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失误;三是改革太晚,贻误时机。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今日也有研究的必要,对于我们的现在也有着重大意义。

3、 简述两次国共合作

   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有着深入研究,如王奇生、金以林等。

   两次国共合作指的是大革命时期的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合作和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也就是大革命时期的国共合作,是为了推翻北洋政府的统治。当时,在共产国际的支持下,刚刚成立的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接洽。孙中山在一番详细考察后,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允许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采取党内合作。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形成。国共两党组建了国民革命军,进行了北伐战争。北伐战争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势力,也沉重打击了张作霖的势力。但是,孙中山去世后,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斗争激烈。廖仲恺遇刺后,出现了西山会议派和戴季陶主义。中山舰时间和整理党务案之后,国民党内部的共产党遭到了清洗,也使得共产党失去了领导权。后来,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共政变,汪精卫发动了“七·一五”分共政变。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从此,国共两党陷入了十年的内战之中。这也使得“左”倾思想在党内蔓延,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第二次国共合作,也就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都寄希望于和平解决此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同意合作,停止内战、一致对外。这次合作采取党外合作的方式,表面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国民党领导,可实际上谁也领到不了谁。双方有着独立的政权、独立的军队和独立的政区。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与日军进行大规模主力会战。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游击战,在敌后战场发动群众,对日军展开进攻。在合作的过程中,双方也发生了许多摩擦,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皖南事变。无论如何,双方精诚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展开了重庆谈判。后来,国共内战爆发,“双十”协定作废,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这一次合作破裂后,国共又陷入内战,最终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两次国共合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这两次国共合作对于中国民国史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发掘更多的史料,抽丝剥茧,更好地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那一段历史。对于这一段历史的研究,对于今天也有着重大意义。


4学术界有“唐宋变革”这一说法,你如何看待?

唐宋变革论的提出者是日本学者、京都学派代表人物内藤湖南,中国史学界进行了深入研究,如邓广铭、宁欣等。

唐宋变革论的主要内容有:在政治上,隋唐贵族政治衰落,宋朝君主独裁政治兴起;在经济上,实物经济终结,货币经济开始;在文化上,由贵族文化转向平民文化。该学说认为,唐代为中世结束,宋代为近世开始。针对唐宋变革论,引起了学术界激烈讨论。隋唐时期,尤其是唐前期,是否为贵族政治?唐宋时农民人生自由发生何变化?部曲制到佃户制的转型是从何时开始的?这些问题是争论的焦点。于是出现了南北朝隋唐之际变革说、唐中叶变革说、唐宋变革说、两宋之际变革说。在此基础上,又衍生出了“中世纪城市革命论”和“宋元明移行期”。

美国学者施坚雅提出的中世纪城市革命概念,是以中心地学说为基本指导性理论框架, 开展对中国城市史和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史的研究, 他概括为/市场结构和城市化中的中世纪革命, 认为这个革命具有鲜明的特点, 表现为:(1)放松了每县一市, 市须设在县城的限制;(2)官市组织衰替, 终至瓦解;(3)坊市分隔制度消灭, 而代之以自由得多的街道规划, 可在城内或四郊各处进行买卖交易;(4)有的城市在迅速扩大, 城外商业郊区蓬勃发展;(5)出现具有重要经济职能的大批中小市镇。他指出, 政府放弃对贸易的干预和地区经济的商业化萌芽, 正是造成中世纪城市革命的原因。施坚雅经过对中国历史长时段的认真考察后指出, 这场中世纪城市革命并没有在中国的所有地区或大部分地区同时发生, 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南宋时期所达到的商业化水准, 在其他大部分中心地区只是到明清时期才达到。从中世纪城市革命开始, 不但内地逐渐落后于沿海地区, 而且子地区间发展也常常不平衡。在公元10世纪, 中国西北大区域处于经济萧条时期, 而华北大区域却处于经济高涨时期; 在公元12世纪, 长江下游地区经济繁荣, 而华北大区却呈经济衰退之势。因而, 西北和华北区域的都市化都拖了下来。可以说, 中国多数区域的中世纪城市革命是到帝国晚期才发生的。作者认为, 城市职能的强度水平, 从唐初至中世纪周期末始终是稳定的, 或者甚至是增长着。真正重大的变化, 就是官僚政府在这些职能(行政社会职能及经济职能)上所起的作用在不断收缩。因而, 这场革命是整个社会的管理方式上的革命。

在日本,中国史时代区分论争中“唐宋变革期”、“明清交替期”是常见的中心论题。而对南宋到明代中期约四百年的历史研究则很薄弱,尤其是将元代这个征服王朝与宋朝断裂开来。在日本,唐宋变革期以后的时代区分论中存在着三种观点:宋以降近世说、宋以降中世说、明末以降中世说。京都学派继承宋以降近世说,从广义的文化观上阐述唐末至宋发生的根本变革,而宋以降中世说与明末以降中世说都主张时代区分论应该以作为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为研究基础,且两者的争论点是农奴制于何时形成。他们的讨论构成了关于中国自宋代到明代中期的定位有中国近世的前期、中世封建前期、古代奴隶制三种说法。20 世纪70 年代之后,日本出现了重田德的“乡绅支配论”, 而随之森正夫对重田此论提出质疑,透露出“乡绅支配论”与宋元明移行期的联系的必要性。20 世纪80 年代森正夫的“社会地域论”成为日本研究宋代以降历史的主流。在宋元明时代,中国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了解中国社会变迁的关键。

门阀士族在隋唐时代还有多少影响力,又是在何时退出历史舞台的?宋朝科举制得到极大发展,冲击了门阀士族,那是否彻底消除了门阀士族的政治影响?佃户制是何时全面推广的,部曲制何时彻底消失的?这些问题是解决唐宋变革论的关键。在文化上,平民文化到底有何种程度的发展也是个问题。中国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局部出现了一些变化,是否意味着整体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各个地区和每段时间发生的变化是否相同或相似,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5论述明朝内阁的起源,并比较明清内阁的异同


答案要点:废相、权归六部后导致的政务繁杂,并逐渐掌握大权,内阁首辅

    清内阁无权,权利在军机处

 “内阁”的真正建立是在明成祖的时候。明成祖即位后,命官品较低的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于午门内的文渊阁当值,参与机务,始称为“内阁”。“阁臣之预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仍然是皇帝的私人秘书。永乐中期以后职权渐重,兼管六部尚书,成为皇帝的最高幕僚和决策机构。到了明世宗嘉靖二十一年权臣严嵩任武英殿大学士后,专擅朝政二十余年,内阁的权力已经完全与从前的宰相一样了。

  清朝沿用明制,亦设内阁和大学士。但清初军政大权掌握在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之手,1732年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以后,实权又在军机处,内阁徒有虚名,变成只是传达谕旨、公布文告的机构。清末设立责任内阁,军机处和内阁均废。


6比较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

答案:洋务运动:领导者为开明地主发展成的洋务派   学习器物

清末新政:清政府、改良派    学习制度

清末新政与洋务运动的实质是一样的.洋务运动的破产表明“新政”也不可能成功.清末新政的内容是编练新军,加强对人民的镇压,也不是为实现中国的近代化;在奖励实业方面,没有得力措施,相反增加捐税,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新政也没有触及封建制度,是清政府挽救统治的又一举措.

7论述中国与两次世界大战关系


一战:参战,导致五四,危机加深

二战:参战,中国崛起,四大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各国的革命运动。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德国和匈牙利等国,也先后爆发了革命,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1919—1920年召开的 巴黎和会,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分赃会议。苏俄遭到排斥和敌视;塞尔维亚等小国 受歧视。作为协约国一员参战的中国,在会上非但未能品尝到胜利的果实,反而成为列 强宰割的对象。日本勾结英法美等国,妄图迫使中国承认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 予日本,因而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导致爆发伟大的“五四运动”。

       一战对中国的影响不是太大,战争基本上不是在中国国土上进行的,对中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外交上.中国作为战胜国却在和会上受到战败国的待遇.山东问题表明中国又一次被列强欺骗了.政府外交上的失败却唤醒了中国人自鸦片战争以来从未有过的空前高涨的民族意识.

       二战对中国的影响非常深远.中国军民在二战中的巨大牺牲和非凡的贡献使得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有了显著提高.各国已对中国另眼相看.尤其是战后,中国的命运已不再操纵于列强之手.此后,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步伐也渐渐加快。


8土地问题对中国近现代的影响

答案:

国民政府:平均地权、二五减租

中共:土地革命、土地改革

清朝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农民阶级《天朝田亩制度》按人口平均土地。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但它空想的,无法实现。

辛亥革命前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土地国有政策。 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但也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路线: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农民在经济政治上翻了身;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

抗战时期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有利于团结农民、地主一致抗日。解放战争土地改革:政策: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农民分得土地,积极参军、支援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

过渡时期土地改革政策: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与以往不同:保护富农经济。彻底废除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三大改造时期(1953—1956年)农业合作化政策:积极发展稳步发展的方针,自愿互利的原则,由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土地公有制。

十年建设时期(实际时间1958—197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政策:小社并大社(片面追求一大二公)。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改革开放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9“层累地造成古史”

    “古史层累说”是顾颉刚古史学说中最先提出,是主要核心与灵魂,也是最为重要的方法体系。就具体的古史研究而言,顾颉刚的独创性主要表现在提出了“古史层累说”,这既是一种历史观,又是一种历史研究方法,可以说这是在“层累地造成古史”观支配下的方法论体系。

“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有三个涵义:

1、可以说明了为什么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越长。

2、可以说明了为什么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人物愈放愈大。

3、我们在这上面即使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状况,至少可以知道那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

10“王与马共天下”,皇帝“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分别首先出现在哪个时代,分别是什么意思?反映了什么样的时代特征?体现了什么样的时代变迁?

    答:“王与马共天下”为魏晋南北朝

    “王与马,共天下”是说东晋时期琅琊王氏家族与当时皇室力量势均力效,甚至还有过之,当时百姓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琅琊王氏进入极盛时期。司马睿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了北方大族王导、王敦兄弟的大力支持。在此期间,王导位高权重,联合南北士族,运筹帷幄,纵横捭阖,政令己出。王敦则总掌兵权,专任征伐,后来又坐镇荆州,控制建康。王氏兄弟权倾内外,司马睿不过是徒有虚名而已。登基大典那天,皇帝司马睿突然拉住大臣王导同升御床,一同接受群臣的朝贺,表示愿与王氏共有天下的意向。但天无二日,王导吓了一跳,连忙推辞说:“太阳岂能与万物同辉,君臣名分是有区别的”,晋元帝才没有勉强他。但司马睿对王导始终十分尊敬,称王导为“仲父”。历元、明、成三朝,王导的地位一直十分崇高。成帝给王导的手诏总是用“惶恐言”、“顿首言”、“敬白”之类的语言,他还亲自驾临王导的府邸,礼敬王导的妻子。王导每次上朝,晋元帝都要起立相迎。所以"王与马,共天下"的典故有着实际的历史含意,反映了东晋门阀政治的特殊背景。

    皇帝“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无论是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还是士大夫与皇帝共天下,都意味着天下不再是皇帝一人的,比君主独裁无疑是进步的,适应了历史发展,应予肯定。同时还应指出,这是皇帝与士大夫集团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利用、共同统治、共享富贵的关系,利益一致,目的一致,都是为了更有效地统治人民。宋神宗与文彦博的一段对话很能说明问题。在讨论变法时,宋神宗说“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于百姓何所不便?”文彦博答道:“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士大夫与百姓是对立的,士大夫的利益是第一位的,皇帝应首先考虑士大夫的利益而不是百姓的利益。这就是共天下的阶级实质。

答案中应梳理士族地主的衰落与庶族地主的兴起,以及江南的开发,商品经济的发展


11唐代后期工商税骤然兴起的背景,内容,意义?

    背景:安史之乱、两税法、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跨区域毛衣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巩固了唐王朝。该问题可以与市民社会相结合。

    唐代以前,在封建专制的统治下,城市中阶级等级差别明显。城市中,大部分居民为政丵府官员及其随从,产品经济在人民生活中的比例远远大于商品经济,有限的工商业者被“坊市制度”严格束缚,缺乏活动的自由。这种情况下,政治在城市生活中起决定性的支配作用,这种社会难以形成市民阶层。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封建统治阶级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城市中下层居民比例越来越大,经济在城市生活中的地位也逐渐增强,原来属于城市生活的下层——工商业者逐渐演变成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最终导致市民阶层的形成。

12陈寅恪在《论韩愈》中对唐代的评价,大概是说说唐朝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要求结合史实论述
要点:三省六部的设置、科举制的兴起、士族的衰落、庶族的兴起、江南的开发、经济重心的南移   回应唐宋变革论


结合相关史实评价一下袁世凯在清末民初的活动。

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展开了研究,《袁世凯传》、《袁氏当国》是其杰出代表。

具体活动:1884年,任朝鲜通商大臣,平定甲申政变。回国后,编练北洋新军。1898年,向荣禄告密,出卖维新派,导致戊戌政变的发生。清末新政时,担任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创建了中国第一支巡警,并推动了近代化进程。1911年率北洋新军镇压辛亥革命,逼迫清帝退位,谋取中华民国大总统的位置。1913年,密谋刺杀宋教仁。同年,为镇压二次革命,筹集了善后大借款。1914年,制定《中华民国约法》,总览大权,进行独裁统治。1915年,接受日本“二十一条”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1916年复辟称帝,改元洪宪,后遭到各方反对,只做了83天皇帝,郁郁而终。

对于袁世凯活动的评价,近年来有了广泛的讨论。对于戊戌告密,杨天石等人研究认为此事与戊戌政变无关,袁世凯与维新派联系并不深。对于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这一说法,有人提出质疑。在当时那种历史条件下,如果没有袁世凯倒戈,辛亥革命未必会成功。对于宋教仁案,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袁世凯是幕后真凶。而我们得到主谋是袁世凯的结论,是有罪推定,没有证据证明。而且,如果凶手是袁世凯的亲信,要是他在没有得到袁世凯授意的情况下刺杀宋教仁,那就不能认定袁世凯是主谋。对于宋教仁案,尚小明进行过深入研究。对于称帝一事,杨天宏等人认为袁世凯并非要实行专制,而是要实行立宪。而且,称帝一事可能并非出于袁世凯的本意,或是袁世凯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称帝的打算。 对于袁世凯的评价只有等更多的史料公布,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才能做出更为公正的评价。


  13如何看待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在正面与敌后战场的抗日活动。

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进行了深入研究,近期出版的《中国共同历史研究报告》和《中日战争国际共同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从形式上来看,抗日战争无疑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国民政府领导的。因为国民党是当时的执政党,国民政府是当时代表中国的合法政府,直接领导和组织了全国的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大的抗日根据地陕甘宁边区,是经过国民政府批准建立的,是国民政府行政区划中的一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主要的军事力量八路军和新四军,也是经过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批准建立的,是国民党、国民政府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的一部分,“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即使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在七七事变以前就已经做出重大调整,“停止没收地主土地之政策,坚决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共同纲领”事实上,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在很多方面和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抗战建国纲领》是一致的。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也多次说过,“咸愿在(蒋)委员长领导之下,为国效命”,“拥护蒋委员长,拥护国民政府”。从实际领导作用来看,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则共同起了重要的领导作用。后来虽然由于国民党和国民政府政策的错误和自身的腐败,这种政治领导作用明显下降,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越来越大,但谁也不能否认,国民党和国民政府自始至终对它领导的地区具有政治领导作用。国共两党在实际上谁也管不了谁,而是各自领导自己的党、区域和军队进行抗战。实际上是国共两党分别领导了中国的抗日战争。但从抗日战争中国是战争的一方来说,或者从中国战场是一个统一的战场来说,抗日战争毫无疑问是共产党和国民党共同领导的。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的提法,一直沿用至今。但是细细推究起来,这个提法也是值得斟酌的。因为“中流砥柱”是一个文学语言,并不是含义明确的科学界定。如果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那么国民党是不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中流砥柱是一个还是两个或多个?如果认为中流砥柱只有一个,只有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没有中国共产党,中国就会垮掉,抗战就不会胜利,那就不符合历史事实,因为即使没有中国共产党,国民党也会领导中国抗战的,最后也会取得胜利的。因此,如果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也应该承认国民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因为它在抗日战争中也是起了重要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如果只讲一个,而不讲另外一个,就显得不够客观,不容易让人信服。说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体现在它吹响了挽救民族危亡的第一声号角,举起了全民族奋起抗战的第一面旗帜,担当了武装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确实在九一八事变后就发表了抗日宣言,但当时的中国共产党正处在“左”倾错误统治时期,主要是在革命根据地进行反“围剿”战争,首先起来抗日的并不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而是东北民众自发组织的抗日义勇军。因此,说中国共产党“举起了全民族奋起抗战的第一面旗帜,担当了武装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先锋队”,理由就不是很充分。说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体现在它倡导建立并领导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实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但很难说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因为国民党并没有接受、也不可能接受共产党的领导。说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体现在它对整个抗日战争实施了正确的战略指导,为坚持抗战和夺取胜利提供了基本保证”。中国共产党对敌后战场的战略指导确实是正确的,但不能说“对整个抗日战争实施了正确的战略指导”,因为国民党并没有接受共产党的战略指导。如果真的接受了共产党的战略指导,就不会损失那么惨重。

长期以来,很多抗日战争史著作都说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敌后战场就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敌后军民成为抗战的主力军。但有的学者如北京大学的罗荣渠等认为,正面战场一直是抗日战争主战场。说敌后战场从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就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主要是根据当时公布的国共两党分别抗击日军的比例数字。但我认为,当时公布的那些比例数字是值得推敲的。说正面战场一直是抗日战争主战场的根据,是日军的主要进攻方向始终是对着正面战场的。进入相持阶段时,日军虽然加强了对华北、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扫荡”、“清剿”,但其主要军事目标还是为了摧毁国民政府。发动豫湘桂战役以后,日军运用于正面战场的兵力就更成为主要的了。我认为,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的中国战场,都是中国战场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做出令人信服的统计以前,如实地反映出两个战场的贡献就可以了,并不一定非要将两个战场分出主次不可。如果一定要分出个主次,那就必须拿出令人信服的统计材料。


简述明清时期白银货币化及其影响

    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有着深入研究,如梁方仲、李文治等。(岸本美绪、刘光临、林满红)

    明朝初期实行钱钞并用的货币体系。后来,因为纸钞贬值,民间货币结算大量采用白银。明英宗时,政府承认白银为合法货币。隆庆开关之后,西方国家向中国购买大量的丝绸、瓷器、茶叶等货物,均以白银结算。中国本为白银稀缺国,但由于国际贸易,使得大量产自美洲和日本的白银涌入中国。随着明清赋税制度的改革(如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白银成为了征收的货币税金。因此,出现了白银货币化的现象。(注意价格革命余波对中国的影响)

白银货币化对明清时代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一,提高了结算效率,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提供了条件。第二,形成了以白银为结算方式的世界贸易体系,而这个体系的中心是中国。第三,冲击了原有的钱钞并用的货币体系,使中国确立了银本位制度的货币体系。这个体系直至民国时的法币改革才结束。第四,推动了赋税制度的改革,使白银结算成为了纳税方式。第五,由于大量白银涌入国内,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第六,中国使用的白银货币以银两为单位,而西方国家以银元为单位,造成了一定的货币混乱,直至民国时期的废两改元才消除。明清时期白银货币化对于明清时代以及后来的民国时代都有着重大影响。这些影响是由于实行金银本位货币制度体系所造成的。白银货币化对于中国的利弊究竟如何,还需要更深入的思考。


简述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

    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有着深入研究,金以林的《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斗争》是其杰出代表。

    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是指孙中山去世之后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斗争。在北伐战争的过程中,国民党内部就出现了裂痕。孙中山去世之后,蒋介石、汪精卫、胡汉民三派之间就出现了斗争。蒋介石掌军权,汪精卫掌政权,胡汉民掌党权并由李宗仁和白崇禧作为军事支撑。在迁都之争、宁汉合流等一系列的斗争之后,蒋介石取得了党内大权。后来,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等地方实力派矛盾重重。中原大战后,蒋介石取得了表面上的统一。然而,国民党内部仍然是派系林立,出现了CC系、政经系等一系列政治派系。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国民党退守台湾。

    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国民党的组成十分复杂。同盟会由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三部分合并而成。国民党又是由同盟会和其他几个党派合并而成。此外,民国的官僚由清末旧官僚、立宪派、革命派三部分组成。因此,国民党和国民政府内部难以统一。其次,按照马克斯·韦伯的威妥卡玛理论,国民政府没有从一个魅力型政府转变为一个法理型政府。孙中山是一个魅力型领袖,但去世之前并没有确立一套权力继承体制。因此,国民党内部的权力分配出现了严重问题。再次,国民党没有一个系统的理论。孙中山确立了三民主义指导思想军政、训政、宪政的政权过渡路线。但是,孙中山并没有给出更为详细和具体的解释,使得其成为派系斗争的工具。最后,帮会习气和古代帝王心术的影响。同盟会在成立和革命的过程中,依靠了帮会的力量。因此,在同盟会中有着严重的帮会习气。此外,古代帝王心术中有着利用党争实现权力制衡,以保持君主最高权力的制衡之术。这一点在蒋介石身上最为明显。

    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对于国民党在大陆的垮台有着重要影响。第一,造成了行政效率低下,加剧了政治腐败。第二,造成了地方割据,为共产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日军侵华提供了可乘之机。第三,军队的派系斗争加剧了军队的内耗,并多次贻误战机,使得国民党军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遭受了重大损失,并导致了其退守台湾。第四,派系斗争阻碍了国民党自身的完善和中国的发展。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对于今日也有着重大意义。


14略论清末改良与革命的关系

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桑兵、金冲及等。

清末时期的改良主要是指清末新政,革命是指辛亥革命。清末新政是在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失败之后,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刚刚结束之后而实行的改革。而在改革的过程中,同盟会成立,革命党的力量开始壮大。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处在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洋务运动之后,中国开启了近代化进程。在近代化进程中,中国出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绅商集团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他们在地方还是有一定的力量,对原有的社会基层体系有一定的冲击。革命派的支持者和成员许多出于民族资产阶级。与此同时,新型知识分子出现。他们接受了西方民主自由等思想的影响,为革命造势,有些人还参加了革命。清末新政涉及到了很多方面。在军事上,编练新军。在传统知识分子向新型知识分子转型的过程中,一部分知识分子进入新军。这些人对于现状不满,后来成为了革命的主要力量。在政治上,改革官制,推行地方自治,预备立宪。这使得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太平天国起义之后,湘淮集团崛起,开始形成外重内轻的政治格局,东南互保标志着这种状况达到高峰。在清末新政的过程中,中央政府开始加强中央集权,着手收回地方督抚手中的权力。这使得地方上没有强有力的地方督抚。而在政府中,也缺乏强有力的领袖。慈禧太后去世之后,近五十年的威权模式瓦解,而摄政王载沣没有能力维持各派系之间的权力平衡。因此,形成了“内外皆轻”的政治局面,缺乏前有的政府,给革命以可乘之机。三次国会请愿运动之后,朝廷建立了“皇族内阁”,使得朝廷失去了立宪派的支持。;在文化上,废科举,办学堂。废除科举制度,使得传统知识分子失去了上升通道。与此同时,学堂培养出来的新式知识分子也不能完全被社会所吸纳。朝廷失去了士心。此外,社会存在着普遍不满。乾隆后期,清朝的内部危机就开始暴露了出来。嘉庆、道光时期,问题更加严重。鸦片战争之后,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清末新政时,清廷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压力,一方面要支付赔款,另一方面要为改革筹款,因此要向下面加派。在征收过程中,各级官吏横征暴敛,使得百姓怨声载道。因此,政府失去了民心。在改革过程中,没有处理好各种关系,反而使得社会矛盾更加尖锐。这使得清廷已经是四面楚歌了。而在改革的过程中,革命党人进行了萍瀏醴起义、黄花岗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最终,武昌起义断送了清王朝。

改良为何被革命取代,这是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与清末新政同时期的,还有沙皇俄国的斯托雷平改革。这二者之间有着许多相同点,并有着相同的结局。二者可以进行比较研究,得出更深层次的研究结果。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对于我们现在的发展也有着重大意义。

15试比较近现代史上两次中日战争(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的异同。

(1)相同点。

都是日本发动的对华侵略战争,而且日本都占有军事上的绝对优势,并且都是从东北首先发动攻击。

(2)不同点。

甲午战争中,中国当时的舰队其实不比日本差,但因为陆军太过软弱无能,政治又比较腐败 ,导致陆地上防线全面崩溃。北洋舰队又没有抓住时机击败日本海军,导致陆地失守后被海陆夹击。抗日战争则完全没有任何海上的较量,中国的舰队最多只能充当内陆河的运输和辅助防守。

甲午战争日本的目的并只是想要一块更大的发展空间——东北。而抗日战争日本则是先占了东北,以此为基地占领全中国最后占领全亚洲,建立大东亚共荣圈。

甲午战争时中国有一个完整的中央政府来统领战争。抗日战争则表面统一,内部完全分裂的。中央有南京国民政府,靠近北面和西面有军阀,而中共也是独立指挥的,所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基本是一个分裂的国家。

甲午战争日本的作战对象只有朝鲜,中国和俄罗斯,世界其他国家也只是施加政治压力,没有任何军事行动。抗日战争中,美国和苏俄直接参加对日作战,导致日军的海军大部分在与美军作战。

甲午日本胜利了,抗日战争中则失败了。

甲午战争日本是完全依靠军事上的进攻,没有任何政治手段。而抗日战争中,日军单靠军事上的进攻是完全不足以打垮国民政府的,所以建立了许多的伪政权来维持统治,并吸收了许多战斗力比较差的伪军来辅助进攻和防守。

16简述近代中国外交制度的演变。

答案要点。

(1)在鸦片战争时,统治中国的清政府闭目塞听,以天朝上国自称,仍然坚持历代传下来的朝贡体制。即周围小国向中国朝觐,中国对其进行封赐的大国对藩属的外交习惯。

(2)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还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外国势力侵入中国,为了同外国势力打交道,清政府设置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处理外交事务。总理衙门下属:英国股,法国股,俄国股,美国股,海防股,司务厅,清檔房,京师同文馆、海关总税务司、南洋通商大臣、北洋通商大臣等。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传统对外关系的终结和近代对外关系的确立,同时也是“扶夷”、“合纵连横”外交方针的体现。

(3)随着对外接触,清政府逐渐建立了近代外交制度,还遣使游历各国以及遣公使驻守各国。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企图派遣公使常驻北京,以便对清政府施加影响。此后他们经常敦促清政府派遣使节出洋,将中国也纳入资本主义体系。1858年天津谈判中,英国公使额尔金就向清政府代表建议,希望清政府派遣使节住在英国。赫德在1861年到北京后更是经常的劝说总理衙门实现向外派驻使节,中国开始向各国派遣常驻公使。

(4)参与国际组织。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在西方进行的一些国际性会议有时也会邀请中国参加。根据总理衙门的说法,在同治年间,清政府受邀参加的国际性会议有法国聚珍大会、美国百年庆会、奥国赛奇会等。20世纪以后,国际组织的作用更是增强,中国就加入了国联等组织,二战后则加入联合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常任理事国之一。

(5)参加国际会议,通过国际会议用国际法夺回自己的主权。如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试图在会议上夺回日本占有的原属德国势力范围的山东省;1921年参加华盛顿会议,在美国调停下,夺回山东的一部分权利。

17国民党在大陆统治崩溃的原因

一、政治反动说: 1927年后国民党失去了工农的支持;作为该政权社会基础的土豪劣绅又不能同其真正合作;民族资产阶级在绑架、勒索政策和官僚资本的吞并下逐渐与南京政权分手;军队也因清党而失控,素质低下、纪律败坏,不堪依靠;从而失去建立一个国家的起码条件

二、经济崩溃说:认为财政经济的总崩溃导致南京政权的败亡,提出经济崩溃说:抗战胜利后,国统区的经济由于美国的经济侵略、四大家族的残酷掠夺和内战的  巨大消耗而陷入严重危机,币制改革使经济加速崩溃。财政经济的总崩溃,既推动国统区民众起而为生存斗争,也加剧了国民党内部各派矛盾的激化和军事与政治的危机,导致南京政权败亡。

三、腐败说:表现为贪污腐败、组织涣散、派系争斗的政治腐败是国民党统治垮台的根本原因。蒋介石的观点认为国民党军队腐败根源于党的腐败,推论出国民党腐败是该政权在大陆失败的原因。国民党的腐败与抗战胜利后的劫收结合起来,劫收是南京政权失败的原因

四、失去农村(民)说:认为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迅速崩溃,农村问题、特别是农民的土地问题未解决具有决定意义。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而南京政权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其阶级局限性决定了它不可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18关于中国社会史问题的论战

中国文化思想界20世纪30年代初就中国社会性质、中国社会史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论战。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后,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对当时中国社会性质有较为透彻的了解,以解决中国革命的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此,导致了这场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

此次论战开始于1930年,延续了几年时间。论战一方以王学文、潘东周、刘梦云(张闻天)、李一氓、吴黎平(吴亮平)、杜鲁人(何干之)等为代表,因主要在《新思潮》杂志发表文章,故名“新思潮派”。另一方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以严灵峰、任曙等为代表,因文章多登于《动力》杂志,故名“动力派”;另一部分以陶希圣、周佛海等为代表,因文章多发表于《新生命》月刊,故名“新生命派”。

论战的焦点是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思潮派”认为,帝国主义入侵既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维护着封建生产关系,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动力派”否定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认为帝国主义入侵破坏了封建经济,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国已是资本主义社会。“新生命派”同样是否定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论战的结果,更多的人接受了“新思潮派”的观点。这对革命者检讨革命失败的原因,明确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前途等基本问题都起了重要作用。

继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之后,1932~1933年期间,又开展了关于中国社会史问题的论战。论战的问题主要有三:①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的焦点是:什么是“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国是否经历过这样的阶段?②中国历史上有无奴隶社会。③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及其发生、发展和没落的过程问题。其实质是:中国历史的发展是否与人类一般的历史发展规律基本相同,马克思主义是否适用于中国。

进步的历史学家以具有创见的论著对这场争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郭沫若在研究大量卜辞金石文字等文献和考古学资料的基础上,写出《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肯定西周是中国的奴隶制时代,春秋到鸦片战争是封建制时代。吕振羽撰写了《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等,对殷代的奴隶制社会及其以前的原始社会作了有意义的探讨,他肯定秦汉以后是封建制时代,鸦片战争以后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些问题的争论没有形成统一认识。直到80年代,历史学界仍在进行激烈的争论。但争论的性质已迥然不同,30年代中国社会史论战,是和关系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动力、前途的政治论战紧密交织在一起的;80年代则是从学术上进行科学的研讨。

2.列举中国近代史上三个著名的文学团体,并择一作简要的介绍。

(1)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郑振择、沈雁冰、周作人等发起在北京成立的文学团体。该会刊物是《小说月报》。文学研究会是现实主义流派,认为文学是一种工作,是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文学要反映人生,指导人生。

(2)创造社。1921年7月在日本的留学生郭沫若、郁达夫等成立的文学团体。他们属浪漫主义流派,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反对功利主义,但重视文学的时代使命感。

(3)沉钟社。主要作家有冯至、林如稷、陈翔鹤、杨晦等。鸳鸯蝴蝶派作家这一时期也有很大社会影响,他们先后办有《小说月刊》、《民权素》、《小说丛报》、《礼拜六》、《红杂志)}等,其中以《礼拜六》发行时间长而又影响大。代表作家有包天笑、周瘦鹃、徐枕亚、陈蝶仙、李卓呆、程小青、范烟桥、张恨水等。

19简述三十年代关于西化问题的讨论。

三十年代初期,是封建复古主义大泛滥的时代。1932年,蒋介石浑王阳明的“致良知”和大学之道为一体,大肆宣扬“力行哲学”。中小学必修课加入读经。1934年,国民党中央宣传部还通过了8月27日为孔子诞辰纪念日的决议。同年,蒋介石在南昌发起了“新生活运动”,宣扬礼义廉耻。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上海十教授发表了《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引起了胡适、陈序经等人的全盘西化论。

以陈序经、胡适为代表的全盘西化派则对十教授的宣言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们认为中国政治的形态,社会的组织,和思想的内容与形式,处处都保持旧有种种罪孽的特征。在这样的情形下,只有全盘西化或充分世界化,借西方文化的清新空气改造中国文化,中国才有希望。而且中国文化根本不如西洋文化优美,也不合于现代环境与趋势,故不得不彻底全盘西化。他们认为文化是一个有机系统,各方面密不可分,因此只能全盘西化。

他们毫不留情地指出了我们传统文化的缺陷、这对民族的虚荣心和骄傲心是一沉重打击,但它走向了极端,成了彻头彻尾的民族虚无主义哲学,有意无意地助长了民族的自卑心和奴性,他们不懂得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在于根据民族的特点和需要进行再创造。实际上,文化的整体是由不同层次和不同部分构成的整体,这个整体的表层与深层,软核与内核之间不是绝对不可分的。如同人类的生活具有共同性一样,人类文化也有共同性,这些共同性的东西可以直接为我所用,至于各民族的特殊的文化,也可以根据本民族的需要进行再创造,但不必生搬硬仿。可见,文化的整体性和有机性,并不影响我们对外来文化的取舍。

同时,全盘西化也是根本不能实现的,它受到了诸多人的责难,同时在实践上与理论上也陷入了矛盾。全盘西化论打击民族的虚荣心和虚骄心,敢于直揭民族的伤疤,这是有益的。但由于愤激于民族文化的情性和暮气而趋向于对外国文化的生吞活剥,在民族文化有着重大的消极作用。

20 近年李鸿章研究及其人物评价



近百年来有关李鸿章的研究无论是在大陆、港台还是海外都取得了丰硕成果,这其中既有综合性的人物评传著作,又有就李鸿章某一方面进行专题研究的著作。这些研究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历史上的李鸿章和学者眼中的李鸿章,客观上为人们认识李鸿章提供了多重视角,并将对李鸿章的研究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拓宽和深化了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



正面评价

李鸿章正面的,他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洋务图强,然而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现实。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他与曾国藩等人主导洋务运动是其进步的表现。他也有外交上维护中国的事迹,如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独自前往谈判,最终不割地而平息事件;在甲午战争处于不利情况时曾主动用最小代价来达成和解等,都是他卫国有利的一面。

负面评价

负面评价主要来自于李鸿章曾作出的错误决策,后人也多对此诟病。如过于避战和重视海防而愿意牺牲整个新疆放弃疆防;1885年在完胜日本的情况下签订的《中日天津会议专条》,给予了日本可以派兵进入朝鲜的权利;与日本的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指挥失误导致军舰在威海卫被全歼;中法战争胜利后反而签订了不平等条约等。虽然这些不利条约和做法受制于各种客观条件,但他依然要为这些事件的误国行为承担很重的责任。另外在早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他杀人过多。这也牵涉到湘军和淮军的整体评价。洋务运动和他的一系列措施并没有改变中国继续沦落,也让他的功劳并不显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