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dvances in 比较历史分析》书评(Haydu2017)

高行云 Sociological理论大缸 2019-09-03

96-98期预告】历史社会学书评三篇:第三波、比较分析和赵鼎新《儒法国家》

第96期 10+1学者群殴历史社会学第三波:评《RemakingModernity》

第98期【下周发布】汉学家怎么看赵鼎新《儒法国家》?尤锐(Yuri Pines)的书评


译自:

Haydu, Jeffrey .2017. " Book Review of Advances in Comparative-Historical Analysis." Contemporary Sociology  Vol 46, Issue 1, pp. 101 - 102



Advances in Comparative-Historical Analysis提倡这样一种学问:通过对少案例的深研究,分析重要且大规模的社会现象之原因,强调制度的诸时间维度。James Mahoney and KathleenThelen有意通过此书来接续2003年的Comparative Historical Analysis in the Social SciencesMahoneyand Dietrich Rueschemeyer编)


不像2003年那本书,这本书的作者们主要是政治科学家。他们直指主流的政治科学,向其发声——通常的“靶子”包括理论选择理论(将个人从社会情景中抽象出来)、大N的量化研究(用以掩饰特定案例的细节)以及形式建模和实验研究(忽视了历史脉络)。社会学家读这本书,将会感觉为自家的学科而沾沾自喜,感觉自己大有可为。正如Paul Pierson提醒他的政治科学家同仁们,权力如此重要,以致只能历史地理解,或者正如Jacob Hacker, Paul Pierson, and KathleenThelen对他们同仁的建议:少花点精力关注个体投票者,多花了精力去关注组织化了利益吧。


但是,采取泛制度主义取向、首要目标是关心因果分析的社会学家们,也会认识到这本论文集的价值。首先,该书有力地捍卫了因果复杂性(causal complexity。在他们视之为论方法论的案例中,如是声称:特定的后果普遍是以多重和汇聚的诸种原因(multiple and conjunctural causes)作为特征;过去的事件被认为是有重要且持续的后果;强调时间安排/时机(timing)的诸种偶连性——在何时发生、以什么样的序列、以什么的步调(when things happen, in what sequence, and at what pace),将能够改变历史的结果。这些因果声称所得到的解释,缺少很多社会科学家想要的——广泛的概化性(generalizability)。然而,就这本书来看,细微的解释以及深度的理解挑战了作为测度优秀研究的宽泛应用性。


为了引导研究者去建构更丰富的分析,这本书也提供了比较和历史研究中关于因果推论技术的有用的清单。“高阶”(advances)这个标题词所承诺的,并不要在任何特定技术中所呈现,而是要体现在诸种逻辑式动作的清单——这些清单令人印象深刻,是由技术娴熟的实践者们而为之的。这个清单中的一些条目来自于对特定文献中使用的方法论的综述(Part II, “Agenda-Setting Work”)。这些特定的文献包括发展国家(Stephan Haggard)、福利政策(JaneGingrich)、威权体制(Steven Levitsky and Lucan Way)。也有一些是来于这个行当里更为程式化的诀窍(PartsIII and IV, “Tools for Temporal Analysis” and “Issues of Method”)不管读者是思考历史变化的多样性,还是通过比较历史分析去检验和评估他们对因果上预感,都肯定能在这本书里找到对自己的研究有用的一些诀窍。


说到“历史变迁的多样性”,这本书也特别关注了制度上的遗产和制度再生产的机制。举例来说,Pierson写的那一章,爬梳了在某一时点上的社会行动者的权力引起了历史路径的减耗。Giovanni Capoccia探索了关键时刻所发生的事情产生了命定式的作用。他将关键时刻(critical junctures界定为:不仅是在导向不同方向上使之成为可能的时刻,而且是行动者相对不受限制的时刻。由此,要紧密关注在关键历史时刻中的政策企业家的工作、政治联盟的集会、政治偏好的重建。同时,Hacker, Pierson, and Thelen也考察了制度在和变迁着的情景(settings)互动时的影响能够产生“漂移”(drift。或者这些制度“转换”成为由富有权力的群体所重新定向、重新解释了的操作与规则。


再说说“评估因果上直觉”。这本书提供了对于单一案例和比较案例分析的建议。比较主义者提倡考虑负面案例(negative casesCapoccia所说的“近乎缺失”(nearmisses)——在关键时刻制度变迁并没有呈现出来。Tulia Falleti and Mahoney所说的系统性比较两个或更多案例中诸事件的特征、序列和时机(character, sequence and timing),看看是否他们遵循理论上的预测。至于单一案例呢?——要过程追溯(process tracing):仔细考察在时间跨度上发生了什么,寻找那些能够有机会得出因果推论的契机。这里可能涉及到Falleti and Mahoney给出的建议:将案例“解开”成孤立的诸事件的诸种序列,并分析他们(注:事件?序列?)之间的关系,或者将这些序列安排、步调安排(sequencing and pacing)本身作为潜在的且重要的变量。这些的比较与单一案例研究,当然是需要串联在一起。举例来说,一方面,策略性比较能够用来作在单一案例中进行更严格的反事实分析(counterfactual analysis。另一方面,多案例中的诸事件的众多序列有利于指导比较的选择。


Evan Lieberman写的那一章则发出了富有乐观主义的呼吁——大N式的定量研究和精细检查式的少案例研究,能够给彼此带来益处。正如Lieberman所承认的,这样的协同性只有在研究的目标是要超越少案例的概化。鉴于此,案例研究能够在大N分析力不及之处提供关于替代性假设的资源。他们能够澄清概化的适用条件(scope conditions),也能够提供关于潜在的、在大N量化研究中虽有暗示但不可观察的因果机制的证据。这样的协同可能需要比较历史分析研究和大N量化研究者提出同样的因果式问题,即使他们的论方法是不同的(并且在此已经归类好了)。对于那些致力于重构意义而非因果分析的社会学家来看,这本书可能较少有实际价值,但是它仍然是有用的——提供了关于具有历史意识的政治科学家同仁们所使用方法的综览。

 

(译者:高行云)

(Sociological理论大缸第97期)


——机制解释/因果性合辑

第55-57期【找机制、要机制、反机制】三篇推送预告

第57期“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机制!”—阐释论的不满与反攻

第56期民族志也能【做出】机制式因果解释?实用主义回答

第55期别太抽象理论、别太微观行动,快告诉我【机制】到底要怎么找!

第47期别想抛弃“覆盖律”!分析社会学“机制解释”的真相

第17期社会学里的因果关系有几种?



历史社会学合辑1

第65期彼得.伯克:比较史学vs.比较社会学=“更谨慎vs.太胆大”?

第64期沃勒斯坦:从社会学到历史社会科学:两个承诺及其落空

第63期历史社会学家真的【不引用】一手档案吗?对32本ASA获奖作品的分析

第60期百年《美国社会学学报》,只有54篇“历史”论文?!清单。

第59期社会科学历史学会主席演讲集(1978-2016)

第58期Kathleen Thelen and James Mahoney:比较—历史分析的获奖书单(2000-2014)


历史社会学合辑2

第87期当福柯在说dispositif的时候,究竟指的是什么?

第53期Mustafa Emirbayer“比较历史社会学”课堂的五条“军规”

第37期赵鼎新评魏昂德《毛泽东治下的中国:一场革命脱了轨》

第34期“事件社会学”读本(自编)

第23期“人的命运啊,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第7期历史学的自负与“事件回归”承诺的落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