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猪器官移植人体,基因编辑公司启函生物转向细胞疗法

在过去的几个月,异种器官移植领域发生的一系列的“第一”激发了人们新的希望,即用经过基因编辑的猪器官来代替人体器官,解决全球器官严重短缺的问题——移植领域的一个全新时代正在到来。

和目前正在开始临床试验的几家异种移植的美国公司不同的是,有一家中国生物科技公司——启函生物,正在转向细胞治疗的新领域。它的创始人之一,杨璐菡博士,基因编辑领域的重量级先驱之一,用她的心血研究弥补了很多异种移植上的重要缺憾。她率先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创造了可以用于移植到人体内的基因编辑猪。

异种移植的历史悠久,在90代,制药公司共投入超过20亿美元的研究经费对猪进基因改造,以制造与人体相兼容的可替代的猪器官。但这些努力都失败了,有两个原因:排斥反应和猪病毒可能传播给人。CRISPR基因编辑的出现有望解决这两个问题。2013,杨璐菡博士作为一项CRISPR研究的主要参与者和作者,她的研究证明了CRISPR技术可用于编辑人细胞的基因。两后,杨博士与她的哈佛导师George Church 教授共同创立了美国公司eGenesis,成为了美国异种移植的一支生力军。2017,第一只基因编辑猪在eGenesis诞生了。在担任eGenesis 首席科学官的时候,她的团队已完成用CRISPR技术编辑猪细胞,完全去除了可传播给人体的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

同一年,杨璐菡回到国内,在杭州创办了杭州启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启函和eGenesis的团队共同创造基因编辑猪3.0,科学家将CRISPR-Cas9和转座子技术结合在一起,培育出了一种特别的猪,根除了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PERV), 具有13个独立的基因修饰,启函生物修改了猪与人之间免疫和凝血方面的不兼容性。同时,该基因工程猪和其器官都具有正常的生理特征、生育能力以及转基因向下一代传递的能力。猪“3.0”的诞生标志着异种器官移植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同时这项成果也证明了启函生物利用其高通量的基因编辑技术平台为细胞赋予了新的功能,使其在肿瘤免疫细胞疗法和再生医学应用中有较大的潜力。

杨博士谈道:“细胞疗法是我们近期的重点,异种移植一如既往仍然是我们的长期愿景。”当启函生物抢占异种移植领先地位的时候,经历了国内爆发的非洲猪瘟,和SARS-CoV-2, 猪异种移植在国内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是退出赛道,还是继续前行?从不轻言放弃的杨璐菡,带领她的团队开始转向细胞治疗领域,用另一种方法继续朝着目标前进。细胞治疗是同种异体移植,启函生物的目标是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和移植排斥方面深厚的专业知识,生产能够躲避宿主免疫攻击的新一代细胞和器官,可应用于同种异体和异种移植。同种异体方面的研究工作仍然会给未来的异种移植带来巨大的助力。

George Church 博士在给 STAT的邮件中提到 “璐菡气势如虹,如果有一天她的同种异体研究继续推动了异种移植领域的发展,我一点都不会感到惊讶。”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再生医学部门的医学教授和细胞治疗主任Dan Kaufman认为同种异体细胞疗法领域的一个关键点是了解患者的免疫反应并找到限制这些反应的方法,这可能会增加细胞的持久性,从而提高它们的功效。在杨璐菡的邀请下,Dan Kaufman加入了启函的科学顾问委员会,担任启函生物科学顾问团细胞治疗团队主席。

在同种异体细胞治疗领域飞速前进的同时,启函生物并未停下异种器官移植的探索,合作方云南大学的魏洪江教授成功地将非洲猪瘟排除在他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动物饲养设施之外,他仍在那照着启函基因编辑的猪群。杨博士相信启函一定会重新加入到异种移植的队列中,为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带来希望。

来源:《波士顿环球.STAT+》


为促进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的合作交流,更好的服务广大读者朋友,我们组建了细胞与基因治疗行业交流群,长按下方二维码,添加小编微信进群。由于申请人数较多,添加微信时请备注:院校/企事业单位名称—专业/职务—姓名。如果您是PI/ 教授/主管及以上职务,还请注明。


往期文章推荐:

诺华2021年财报:基因疗法Zolgensma营收超13亿美元,Kymriah营收近6亿美元

CAR-T疗法,CDE发指导原则

密码子优化原理、进展及其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上篇)

工信部等九部门发布“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免疫细胞/干细胞/基因治疗等产品,重点开发超大规模细胞培养、核酸疫苗等技术

上海天泽云泰生物的血友病AAV基因疗法VGB-R04临床试验申请获CDE受理

一年时间7项AAV基因疗法临床试验(IND)申报获受理,国内AAV基因疗法加速发展

重磅消息|基因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1年亮点汇总 | 基因疗法治疗遗传性视网膜疾病

一针1348万元!“史上最贵药”AAV基因治疗药物将落地中国

AAV制备工艺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上篇)

2022年基因治疗药物面临的5大挑战

上海两会|构建多元支付体系,让患者用得起细胞治疗药物

纽福斯第二款眼科体内基因治疗新药获FDA孤儿药认定

全球mRNA疗法迎爆发期 国内药企能否突破壁垒迎头赶上?

锦篮基因公司AAV基因治疗产品获临床试验注册审评受理

核酸药物生物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持续火热的mRNA药物背后的工艺开发

2021年中国生物医药及其细分领域投融资情况数据汇总分析

腾讯突击入股赚翻,基因治疗CDMO第一股杀入,下一个十年十倍行业

重组表达生物制品生产中的病毒杂质清除验证策略研究进展

JP摩根大会:基因治疗与细胞治疗最引人注目,一天数项大额合作

合成生物学——未来已来,开启“造物”时代

市一医院开启中国首个先天性黑蒙基因治疗研究

细胞治疗CDMO——CXO的新兴细分赛道,细胞治疗大时代的蓝海

创新药深度研究:星火燎原,核酸药崛起的前夜

产业制造崛起,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成新趋势
全球小核酸药物市场竞争分析
细胞治疗行业研究报告解读
中国细胞治疗产业发展白皮书


声明:本文旨在知识共享,所有内容仅学术交流研究,不构成任何建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