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细胞基因治疗行业每周要闻概览(~2022.12.19)

一、每周重点信息:

1、Moderna的癌症疫苗二期临床获得成功。

2、膀胱癌基因疗法Adstiladrin获FDA批准。

3、药明巨诺、合源生物公布其CAR-T产品最新临床数据。

二、投融资与合作

1、近日,国信医药宣布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老股东约印医疗基金持续加码,同时业界知名投资机构广州高新区集团广州国聚创业投资、深圳前海贝增资产、中关村银行科技金融中心、睿泽(广州)投资联合投资。国信医药成立于2008年,专注为创新药、细胞与基因治疗(CGT)新药提供临床研究注册申报服务整体解决方案(全文链接:国信医药获近亿元首批B+轮融资,加速端到端的细胞与基因治疗(CGT)头部CRO平台建设)。

2、12月12日,浙江健新原力制药有限公司(Innoforce,以下简称“健新原力”)宣布与达冕生物(RNAimmune,以下简称“达冕生物”)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其mRNA研发管线提供包括DNA质粒制备、mRNA IVT原液工艺研究、LNP包封工艺开发、mRNA IVT原液和LNP包封(脂质纳米颗粒)制剂生产、IND中美双报相关文件撰写等服务(全文链接:战略合作 | 健新原力与达冕生物就mRNA研发管线的工艺开发与生产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3、12月13日,Wave Life Sciences与GSK共同宣布达成一项战略性合作,以推进寡核苷酸疗法的开发,核心项目是Wave针对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AATD)的临床前RNA编辑项目WVE-006。据合作协议披露,这项合作初步的研究期限为4年,Wave可能获得高达30多亿美元的款项。

4、近日,成都先导发布公告,其参股子公司先衍生物拟融资6500万元,该轮融资由云仁投资领投,另有11位投资方参与,其中5位投资方为公司关联方。成都先导放弃本次先衍生物增资扩股的优先认购权,增资扩股完成后,成都先导持有先衍生物的股权比例由40%下降至29.17%。先衍生物专注于核酸药物的项目开发及相关技术研发。

三、企业研发信息 

1、12月16日,揽月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AAV基因治疗药物SKG0106眼内注射溶液,已获批开展临床研究,用于治疗新生血管性(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全文链接:九天生物创新AAV眼科基因治疗药物获批开展临床研究)。

2、12月16日,Ferring Pharmaceuticals 的腺病毒载体基因疗法 Adstiladrin获FDA批准,用于治疗卡介苗无响应的高风险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全文链接:首款膀胱癌基因疗法获FDA批准)。

3、12月16日,沃森生物发布公告,近日分别收到云南省安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伦理委员会关于“评价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mRNA疫苗(S蛋白嵌合体)在已完成3剂新冠灭活疫苗接种的18周岁及以上人群中序贯加强接种1剂的保护效力、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的多中心、随机、盲法、同类对照的Ⅲ期临床试验”的《伦理审查批件》(全文链接:沃森生物:新冠变异株mRNA疫苗获得Ⅲ期临床试验伦理审查批件)。

4、12月17日,CDE官网显示,上海细胞治疗集团药物技术有限公司的自分泌PD1抗体靶向间皮素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注射液临床试验申请获受理,这是一款靶向间皮素的CAR-T产品。

5、近日,CDE官网显示,上海邦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靶向CD19非病毒PD1定点整合CAR-T细胞注射液临床试验申请获批,这是一款靶向CD19的CAR-T产品,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全文链接:世界首个非病毒PD1定点整合CAR-T产品获批IND)。

6、近日,CDE官网显示,广州百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的C-13-60细胞制剂临床试验申请获批,这是一款靶向EBV的T细胞疗法,用于治疗经标准治疗失败后,且无有效治疗手段的末线复发/转移性EBV阳性鼻咽癌(全文链接:全球独家首创首个鼻咽癌免疫细胞治疗药品获临床试验默示许可)。

7、近日,CDE官网显示,重庆精准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的BRG01注射液临床试验申请获批,这是一款靶向CEA的CAR-T细胞疗法,用于治疗经标准治疗进展或不耐受后,现已无有效治疗手段的晚期末线恶性实体肿瘤(全文链接:精准生物实体瘤CEA CAR-T产品IND获批,国内首个!)。

8、近日,CDE官网显示,浙江泉生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临床试验申请获批,用于治疗失代偿期乙肝病毒肝硬化。

9、12月13日,CDE官网显示,合源生物的CD19 CAR-T疗法赫基仑赛注射液的上市申请获得NMPA的受理。临床数据显示,赫基仑赛注射液的ORR为82.1%,CR为66.7%。3个月时和3个月内达CR或CRi患者中MRD阴性率分别为92%和100%(全文链接:首款国产CD19 CAR-T疗法上市申报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受理)。

10、12月14日,Avidity Biosciences共布了其抗体偶联寡核苷酸药物AOC1001在治疗DM1的I/II期MARINA™临床研究的结果。结果显示,所有接受AOC 1001治疗的患者全部出现了有意义的DMPK mRNA水平降低。在单剂1mg/kg AOC1001或两剂2mg/kg AOC 1001治疗后,患者的DMPK mRNA水平平均减少了45%。在2mg/kg队列中,观察到了关键肌肉相关基因组产生31%的剪接改善,在另外22个基因组合中产生了16%的剪接改善。

11、近日,Carina Biotech公司宣布,已经向美国FDA提交了靶向LGR5 CAR-T细胞疗法CNA3103的IND申请,用于治疗晚期结直肠癌。

12、12月13日,Moderna宣布与默沙东合作的mRNA疫苗获得成功,在II期试验中,3期或4期黑色素瘤患者服用了默沙东的药物Keytruda,以及两家公司联合开发的个体化癌症疫苗mRNA-4157/V940。9个月后,与Keytruda单独治疗相比,这种治疗将复发或死亡的风险降低了44%(全文链接:mRNA癌症疫苗2b临床成功,股票大涨)。

13、近日,Vertex Pharmaceuticals Incorporated宣布,FDA已批准其VX-522的IND申请,VX-522是一种吸入式mRNA疗法,用于无法从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调节剂中受益的肺囊性纤维化患者。

14、近日,药明巨诺公布了瑞基奥仑赛注射液分别在中国成人复发/难治性滤泡淋巴瘤及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最新临床数据。数据显示,在复发/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患者中,6个月的ORR、CRR分别为100%和83.33%。在成人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患者中,最佳ORR为81.8%,最佳CR为54.5%(全文链接:药明巨诺公布倍诺达®的最新临床数据)。

15、近日,博生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其开发的靶向CD7的CAR-T细胞注射液(PA3-17注射液)收到欧盟授予的孤儿药资格认定,用于治疗复发难治的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16、近期,斯微(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斯微生物”)自主研发的编码新生抗原mRNA个性化肿瘤疫苗治疗肝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研究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顺利启动(全文链接:全球首个肝癌术后编码新生抗原mRNA个性化肿瘤疫苗进入临床)。

17、12月15日,云顶新耀宣布,其用于暴露后预防的mRNA狂犬病疫苗项目在免疫原性等临床前研究中取得了积极结果。该新型候选疫苗是云顶新耀与Providence公司应用经临床验证的mRNA技术平台研发,二者各拥有一半的全球开发和商业化权益(全文链接:云顶新耀mRNA狂犬病疫苗临床前结果积极)。 

四、前瞻性研究

1、近日,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叶海峰课题组在Advanced 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了表题目为An optogenetic-controlled cell reprogramming system for driving cell fate and light-responsive chimeric mice的研究论文,报道了一种光控体细胞重编程体系(简称LIRE)。通过远程、无痕光控内源转录因子Sox2 和Oct4,可以实现小鼠成纤维细胞(MEF)重编程成为多能性干细胞(iPSCs)(推文链接:华东师大叶海峰组开发光控体细胞重编程体系和光控嵌合体小鼠)。

光控体细胞重编程体系设计原理及应用。

2、从再生模式动物斑马鱼的心脏再生“开关”中获得启发和灵感,中国科学家开发出新型基因疗法。通过设计斑马鱼心脏再生“开关”与不同基因的组合,在成年哺乳动物的疾病模型中试验并见证了其“再生”超能力的重现。简单来说,该“开关”组合能够精准控制哺乳动物受损部位基因的时空表达,即组织受损时启动基因表达,完成组织修复后关闭基因表达,“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的精准调控方式,为人类再生医学研究又解锁一条更安全更有效的新路径。近日,相关研究以 An enhancer-based gene-therapy strategy for spatiotemporal control of cargoes during tissue repair 为题发表在 Cell Stem Cell杂志上(推文链接:睿健研发副总颜若蓉博士开发出基于组织再生增强子新型基因疗法)。

斑马鱼调控序列 TREE 可快速响应损伤信号

并启动基因的时空性表达。


五、其它进展

1、近日,辉瑞制药公司在投资者报告中表示,预计到2030年,其mRNA疫苗产品组合带来的年营收可能达到100亿至150亿美元,这一预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对新冠病毒疫苗需求预期下降和专利到期对其营收造成严重打击的担忧。得益于全球市场对其新冠疫苗和口服药物Paxlovid的强劲需求,该公司今年的营收预计将超过1000亿美元,是新冠疫情前的两倍多(全文链接:辉瑞预计2030年mRNA疫苗将带来100亿至150亿美元年营收)。

2、近日,据英媒报道,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大奥蒙德街儿童医院发布声明称,一名罹患白血病的13岁女童艾莉莎在今年5月接受了碱基编辑技术治疗后,现在身上已经检测不到癌细胞。不过医生们也表示,她未来是否不再出现相关症状尚有待观察(全文链接:里程碑突破!13岁白血病患者被碱基编辑治愈)。

六、每周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与任何公司组织无关,欢迎指正交流):

现在企业需要思考疫情放开后如何布局。个人(王沁萌)主要有以下几点思考:

1、明年疫情的影响会逐渐减弱。乐观估计明年上半年会是医疗企业和投资机构的调整期,然后在下半年逐步开始恢复。但是无论对于企业还是机构,如何度过这一段漫长的调整期,是需要首先思考的问题。

2、疫情过后投资逻辑会发生较大变化。机构可能会以更严格的条件和标准要求企业和创业者。这意味着一方面创业者可能需要放弃多铺管线的‘撒网式’打法,转而专精于某一项管线,优先做出可以验证的数据才更易于获得融资。但这又反过来提高了对创业者的选品能力要求,导致市场对于创业者的容错度在下降。一但首个产品的实验数据不如人意,很有可能就会陷入资金断裂的风险。

3、除了投资机构外,企业也应该多思考一些新的‘开源’途径。有些企业会选择将自己的产品/技术license out给其他的大型药企。这样一方面获得的授权费用可以缓解企业的现金压力,另一方面大型药企也可以形成很好的技术背书,更利于企业融资。

本文内容主要由张爱龙与王沁萌等人搜集汇总整理。

E.N.D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下方视频号


往期文章推荐:

九天生物创新AAV眼科基因治疗药物获批开展临床研究

首款国产CD19 CAR-T疗法上市申报获受理

首款膀胱癌基因疗法获FDA批准

mRNA癌症疫苗2b临床成功,股票大涨

实体瘤和异体CAR-T破局在即,看好本土突围

里程碑突破!13岁白血病患者被碱基编辑治愈

如此昂贵的细胞治疗产品,你能接受吗?(附上市产品价格表)

细胞培养基行业深度报告

国内TIL疗法竞争格局

汇总|国内IND申请获批的14款AAV基因疗法

基因编辑进入迷你时代

汇总|全球已上市的43款基因治疗药物

细胞治疗药品综述报告

一文读懂:CRO、CMO、CDMO的具体差异

2022年10月基因编辑技术最新研究及应用进展

2022年干细胞治疗行业研究报告

NK细胞疗法未来的方向

CAR-T 细胞治疗行业研究报告

AAV制备工艺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2)

一文尽览 | 2022国内企业实体瘤CAR-T疗法进展

一文览尽:中国干细胞药物注册申报和受理

AAV基因治疗领域专利调研报告

碱基编辑器及其临床相关研究进展

声明:本文旨在知识共享,所有内容仅学术交流研究,不构成任何建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