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考命题、答题、阅卷过程中隐藏的套路!


01
【命题】过程中的套路


套路一:一切以教材和大纲为准


中考出题时要求每一道题,无论大小,一定要在考纲上有相应的考点对应;其题意、描述、问题、解答都必须能够在教材上找到援引。考纲的内容每大块都要覆盖,而且要注重交叉,各有侧重。知识点的考频,也可以在《考试大纲》上查到。


也就是说,当复习接近尾声的时候,回归教材、仔细阅读《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甚为重要。


套路二:尽量不出怪题、偏题


命题人出题时会考虑该题对考生来说难度系数是否偏大,原则上不出怪题、偏题,主要在命题角度、方法、题型上下功夫


套路三:要体现选拔性和区分度


无论是中考出卷还是分析中考成绩,都会提到两个概念:难度系数和区分度。

如何理解难度系数和区分度?我们知道课改后,中考基本是初中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两者合一。所以中考既要检测考生是否完成“课标”所规定的初中学习要求,同时要为高中学校选拔合格的生源。

从这一角度来看,中考试卷的难度不会过大,试题具有一定的区分度。

一、什么是难度系数

全国很多地方衡量试卷的难易程度,都会采用难度系数这一指标。难度系数反映试题的难易程度,即考生在一个试题或一份试卷中的失分程度。那么难度系数是如何衡量?如何计算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难度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从公式中我们就可以很清晰看到,一份中考卷难度系数越大,可以认为试题总体越容易,反之难度系数越小,则表示试题难度越大。

那么难度系数反应试卷难易程度外,试题难度系数还有什么意义?

1、难度系数的确定,有利于平常教学的开展

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可以根据中考难度系数选取题目、开展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同时可以全面了解、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2、中考的目的不是把学生都“考倒”

难度系数可以控制基础的题,不至于让基础差的学生背负太大“分数压力”,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什么是区分度

不同学生去做同一份试卷,难度系数会不一样,那么怎么样才能合理看待难度系数,这个时候区分度就出现了。

所谓试题的区分度,就是试题的区别系数。区分度反映的是用试题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即是否能考出不同学生的各自不同水平,把优秀、一般等层次的学生真正分别开。

试题区别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通俗地说,那些让大多数学生感到为难的题恰恰抓住了多数学生在某一知识点上的短处,即所谓“软肋”,目的正是让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这也就是所谓的“区分度”。


中考也是选拔性考试,目的是把考生按成绩分层,便于学校挑选。平时的测验或模拟基本上是测试性考试,目的是检测掌握知识的程度,查缺补漏。


因此,如果没有深刻领悟、精做与中考平行的选拔性试卷,就常常会在考试中丢了这部分分数。


区分系数高的考试,优秀、良、及格、差等几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定比例,如果某一分数区间学生相对集中,高分太多或不及格太多的考试,区分系数则低。理想的区别系数以控制在1.5左右为宜。


02【答题】过程中的套路



套路一:拿到试卷通读一遍


首先拿到试题,要通读一遍,尽可能做到心中有数。在发卷后五分钟内不能答题,考生应先检查的名称、页码顺序有无错误,每一页卷面是否清晰、完整,同时一定要听清监考提出的要求及更正错误之处。


接着将试卷浏览一遍,了解试题结构、题型、分量,当读到熟悉而有把握的试题时,应暗示自己,这里可以得分,树立信心,切忌把注意力集中在吃力的试题上。


若通读全卷后尚未到答题时间,则应认真完成大题的审题,最好将试题多读几遍,语文科目可以先看一下作文题目,因为在前面的答题过程中,可能灵机一动,好的作文立意就有了,要及时写下来。


套路二:避免“分秒必争”


一般考生为了赶快做完试卷题目,于是就分秒必争,做完一题之后,马上做下一题。虽然时间对结果影响很大,但是这种不妥当。因为回答一个问题的思考模式并不一定适合其他的问题,必须让头脑冷静下来。


为了以新的思考模式去回答下一题,就必须暂停5秒钟,在心中暗示自己“又顺利解决一题”,同时认真地读下一道题,使头脑改变思路,这种表面上看来似乎是浪费时间的做法,实际上却是在节省时间。


套路三:实在答不出的问题,干脆放弃


“弃卒保帅”,答不出的题,磨半天也是徒劳,放弃它,而在会做的题上确保高分,才是中考获胜的战术。那么如何决定是否放弃呢?有经验的老师认为,决定放弃的时间是每道题所分配时间的三分之一。假如,每题有10分钟的解答时间,如果碰上该放弃的题目,大致做题约3~4分钟,仍然觉得无从下手即可决定放弃。


不过要强调的是,放弃并不是不作答,下文阅卷老师的套路中会有介绍:遇到不会的题怎么抢分。


套路四:想不出答案可以换一种思考方式


拐个弯解决问题,例如:在写英文时,如果想不出“直抒胸臆”要如何译成英文,就可以应用这个,“直抒胸臆”→“说话直接”,结果就能顺利写出句子了。像这样,只须改变角度,就能简单解决束手无策的问题。


无法答出问题时,还可预先列举与问题有关的一切条件,再配合需要来确认问题,将这些条件以各种角度来进行检查,也许能找到解题的“钥匙”。


套路五:答案不要只在脑中做比较


考试时一紧张,有些东西就会变得难以确认,遇到这样的情况不妨把答案都写下来比较,写成文字之后,每一个字都直接刺激眼睛,再以是否顺眼熟悉作为基准来判断,把握会比较大。


套路六:做不出来继续答下一个题目


一旦遇到难题无法再继续下去时,应暂时放弃,先做其他的题目比较理想,但是在做下一题时,先在做不出来的题目前做一个记号,可把题目所包含的信息要点和你已经进行的思考写在草稿纸上,下次再重新检查时,可节省重新阅读该题内容的时间,省去了重复的思考。


套路七:突然忘记时千万不要慌张


考试时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本来某个题目记得很清楚,可是突然什么也记不起来。这时切记不要慌乱,可以放松一下,也可以想想该项内容在书的哪一部分,这部分又有哪些等。这样的回忆会使你茅塞顿开。


套路八:抓住答题要点,不必赘述


有的考生答题时惟恐答不全,于是就把许多有关联的答案都“堆”到卷子上。其实论述题、简答题是按要点给分的,只要答案中反映出该题的要点,就会得到相应的分数,所以答题时要抓住中心问题,再拟出答题提纲,然后简单地一挥而就。


这样既能得高分,又能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


套路九:举棋不定时,坚持第一印象


考试中常会遇到一题有几个答案,而自己又不能肯定哪个是正确的情况,这时应选择先想到的那个。


接触一道题后想到的第一个答案往往是我们因长期练习而产生的本能反应,选择它,正确的概率会相对大一些。


套路十:先审题后落笔,先思考后回答


千万不要为了赶时间,没有弄清题意、题目所包含的全部信息以及所问的问题就急于下笔,结果答题出错或答非所问;或者看到题目与以前做过的题目类似,不认真思考就给出答案,其实题目的条件、问题、考察的角度已发生变化;对于一些答题,要先理清答题思路,再开始答题。


记住:稳扎稳打,欲速则不达。


套路十一:检查试卷时,要变换思路


采取另外的方法论证答案,同时要自信,不要无端怀疑自己,将原来正确的答案改掉,匆匆忙忙另做一套错误的内容。



03【阅卷】过程中的套路



每年中考完,都会有同学懊恼道:明明会做,结果也算对了,为什么分数那么低?明明答对了结果老师没看到?那是因为你没有读懂阅卷老师的心思!


中考阅卷工作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不少题目平均改卷时间只有数秒或数十秒。由此,迫使评卷人员不得不去寻找一种标准简易、阅题速度较快、评卷相对公平的方式进行评阅。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这是评卷工作的根本原则。


套路一:阅一道题时间紧张


据近几年参加中考阅卷的老师透露,中考评卷速度要求非常快,很多时候,改一道题平均只用几秒或几十秒时间,一个老师一天平均要改数百份甚至数千份卷子(只改其中一题)。


面对如此改卷速度,考生在答卷时就要有技巧,尽可能博得老师的好感。


首先,卷面要整洁,字迹要工整,层次清楚。其次,概念要准确、叙述要简明,让人一看就明白。


另外,要依题作答,不要乱涂乱画。考生万一答错只需要在错误答案上划条斜线即可,并在指定位置写上正确答案。


套路二:不约而同往平均分上靠


中考改卷电脑会将每份卷子同时发给两位老师改,如果两人的评分误差在规定范围内,改完的这份卷子就是有效卷。而每位老师所改的卷子中有多少是有效卷,电脑会即时体现。因此,在改卷过程中,不少老师为求稳,不由自主会往某个分数段上打。如果发现自己的有效率低了,就会慢慢往平均分上靠。


那么,如何突破平均分,让改卷老师眼前一亮,往高分上打?


专业人士的建议是:出现这种情况的大多是文科的答题,特别是作文,因此,思路就要尽量地与众不同,有创意,这样才能吸引改卷老师的眼球,才能得高分。


套路三:抓评分点成为阅卷关键


中考时,每小题的答案都会依题意设置若干个评分点,只有按规定的评分细则的采分点答题才给分。因此,阅卷过程中,许多老师往往把重点放在对评分点的寻找上,实际上就是对某几个关键词进行扫描,而忽略了句子的质量。


答题时,不论答多答少,首先要把答案的关键部分、关键词写出来,第二步才考虑句子的质量。这样,不论你怎么答,都不用担心失分。


政治、历史的论述题或者物理、化学的大题都是按照得分点给分,建议考生在答题时最好是分点作答,层次清晰地表明各点内容,不要整体一大段地回答一个面。


套路四:阅卷往往只盯住答对部分


由于评卷人员的注意力集中在关键词上,所以往往只注意答对部分,对于答偏答错部分常常无暇顾及。“答对得分,答错不失分”的现象非常普遍。


解答题给分方式是“踩点给分”,题目再难,每个题目中的条件总是可以推导出结论,实在不行,写出题中应该用到的公式,也可能有得分点。


很多大题是按照步骤给分,而且大题的前一、两个问题都比较容易,看到不擅长的内容就放弃,这样不合理。


同时建议考生根据分值多回答一个要点,因为阅卷是“不写不得分,多写不扣分”,所以三分的题目最好能回答四点,这样避免出现“踩分点”不全。


套路五:老师都喜欢条理分明的答案


每天要改数百份、甚至数千份的卷子,光是翻看页面,点击鼠标都已经十分辛苦,因此,在繁重枯燥的评卷过程中,条理分明,字迹清晰的试卷无疑给阅卷人员平添一份好感,都尽量给分。


答卷时,一定要注意条理分明,字迹清晰,让人一目了然。


套路六:重用语规范轻个性感悟


用语规范是中考试卷标准答案权威性公正性的具体体现,在各省市制定的评分细则中,对标准答案里关键词的近义词替换有明确的要求,符合就得分,不符合则失分,毫不含糊。


因此,那些个人感悟能力较强而用语欠规范的考生失分几乎成了必然。失分的原因绝不是阅卷人员的个人水平所致,而是近于死板的评分细则、近于机械的扫描造成。

 ·END·  

本文转自陈颖语文,贵在分享,侵删

往期推荐


家长教育孩子的12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成熟的标志:不愿和好,只想和解

学霸在持续性自律,你却在间接性自虐

那些在朋友圈晒娃的爸妈,后来都被啪啪打脸了吧……

家教中常踩的三个坑:父母付出所有,却养出了白眼狼

20条高情商社交潜规则:没人明说,但很重要

师生关系,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10年前,他高呼“多拿一分干掉千人”;10年后,他成了中国驻联合国外交官

同一个班级、同样的老师,孩子间拉开差距的20点原因(转给家长)

干货!人民日报公布30个培养孩子的细节,家长请收好

初中各科思维导图全汇总!涵盖三年各科所有知识点,考前复习必备!

小学一年级到高三:不同时期心理特点及沟通方式(建议收藏)

推荐阅读(直接点击打开)

[视频|备考冲刺]最值相关——一"题"打尽(阿氏圆、胡不归、费尔马…等"传说"的多个"模型套路"没有漏网!)[视频|中考冲刺]压轴专题——函数、方程与不等式综合(2)——拓展提升 思维突破训练(1)
[视频|中考冲刺]压轴专题——函数、方程与不等式综合(1)——基础巩固 强化提高
[图文|备考冲刺]2021福建石狮九下质检第10/16/24/25题(4道压轴)解析——中难强化提升组合训练(3)
[图文|视频]2021福建百校联考卷二中的第10/16/23/24/25题——中难强化提升组合训练(2)
[视频|中考冲刺]不可多得的4道几何最值试题——试试看!
[视频|中考冲刺]中难强化(4道压轴)提升组合训练(1)——福建百校联考试题
[视频|备考冲刺]最值问题与基本图形-解题探索与思考
[视频|备考冲刺]最值问题与辅助圆-例题解析
622分钟几何画板视频教程(完整版)《尖子生之路》共7册-视频解析
《贯通中考》-配套视频解析汇总
中考复习-系统/专题/压轴等文章与视频汇总
九下质检与中考模拟全卷视频解析初中数学电子课本—人教|华师|北师|苏科|浙教中考数学压轴按知识点详细分类汇总V2.0近四年(17-20)福建省九地市九下质检压轴汇总考前叮咛——数学规范答题要求

写给将参加中考的孩子

中考解题习惯训练—深度审题练习中考解题习惯训练—深度解题练习

有章可循的解题教学,直击中考

不为计算出错找借口,得计算得数学天下 

精心策划考前训练,稳中求进提升效益 

中考数学答题需提前训练与适应的几点建议

中考数学复习的几点建议与体会
初中数学延伸课堂最新图书了解与购买

《尖子生之路之路》共7册

扫码进店购买

《贯通中考》中考复习》

《中考选填(含大题计算)》

《中考数学压轴必刷题》

1.点击书名了解编写说明、详细目录、样章等.

2.关注本公众号,发送“视频”可得相关图书的视频解析汇总.

3.点击“阅读原文,阅读查看动态更新,详细分类(已细分100大小类),支持关键词搜索,如同百度,快速方便!

关注本公众号

相关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更多详细分类汇总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