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沉迷“垃圾快乐”的孩子,大脑严重受损:请警惕孩子世界里的上瘾性行为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男孩派 Author 男孩派

用陪伴代替手机,用关心填满孩子的人生,给予孩子精神的富足和真实的快乐,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虎妈


﹏﹏
﹏﹏
作者 | 番茄妈
来源 | 男孩派原创(ID: boy666dj)

这几天放假,我带着孩子去朋友家做客。

期间大家坐在一起吃晚饭,朋友喊他家9岁的儿子吃饭,结果喊了半天都没反应。

直到朋友进屋批评了他几句,他才不情不愿地上桌,一边吃饭一边紧紧盯着屏幕里的直播,没吃几口就放下筷子躺在沙发上玩手机。

朋友尴尬地笑了一下:

这不孩子月考进步了,为了奖励他,就把手机给他玩几天,没想到玩的这么专注。

我小心观察了一下那个孩子:

眼睛浮肿,满脸憔悴,眼神呆滞,一看就是作息极其不规律。

不禁想起了那句话:

毁掉一个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让他沉迷于“垃圾快乐”。

沉迷垃圾快乐的孩子,大脑“受损”严重

知乎上有个问题:哪些是年轻人不能碰的东西?

最高赞回答是:所有获得短期快感的东西。

放到现实中就是游戏、短视频、直播、肥皂剧等一切碎片化的娱乐。

这些产品背后有强大的运营团队,他们善于把握受众心理,刺激人体感官,让你欲罢不能,心甘情愿沉迷其中。

成年人尚且难以抵抗,更何况大脑尚未发育完整、意志力薄弱的孩子。

一旦孩子误入其中,便会沦为垃圾快乐的俘虏,一发不可收拾。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一项研究显示,每天看电子屏幕超过2个小时的儿童,在思维和语言测试中获得的得分较低。

而每天使用电子屏幕超过7个小时的儿童的大脑皮层,则显著的出现变薄的现象。

也就意味着,常玩手机的孩子感官灵敏度会下降,变得迟钝,注意力不集中。

就在去年疫情过后,复学的第二周,13岁的男孩田田突然看东西重影。

有一次吃饭的时候,田田甚至右侧肢体活动障碍,连筷子都拿不稳。
父母连忙带他去医院,一检查才发现竟然是多发性脑梗死!
原因就是因为孩子平常手机不离手,前天夜里几乎玩了一晚上手机。

每当节假日过后,医院都会接收到不少出现中风、脑梗、癫痫等情况的孩子,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假期孩子们过于放纵,沉迷垃圾快乐。
垃圾快乐让人获得了短暂的快感和满足,却收割了人们最宝贵的时间与精力。
它正在腐蚀着孩子的大脑,轻则变呆变傻,重则严重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垃圾快乐,正在杀死孩子的上进心

同事芳姐曾和我抱怨:
之前放寒假的时候,因为自己白天上班,晚上要准备考试,为了防止孩子打扰她,就把手机丢给了刚上小学二年级的孩子玩。
结果才短短十几天,孩子就对手机里的短视频上了瘾;
吃饭时也要刷,走路时也要刷,结果最后一大半寒假作业都没有写完。
最糟糕的是,开学以后,孩子在家里只要一看到手机就扑过去玩,拉都拉不住。
老师也专门找过她,说孩子现在上课经常走神、心不在焉,学习效率直线下降。
她说真是悔不当初,早知道垃圾快乐毒害如此之深,她说什么也不能把手机给孩子。
孩子毕竟是孩子,面对诱惑很容易失去自制力,一不留神就会上瘾。
曾经对一幅漫画印象深刻:
一个孩子正在读书,旁边放着一个手机,孩子看了一眼手机,然后放了回去;
过了一会,孩子又看了一眼手机,然后放了回去;
第三次,孩子拿起手机,再也没有放回去,彻底把书丢在了一边......

是的,垃圾快乐就是这样一点点地吞噬掉孩子的专注力,瓦解他们的意志,甚至夺去了他们对学业的关注。
看到一则让人唏嘘的新闻。
去年,来自西南交通大学的6名本科生,因为过度沉迷游戏等,导致挂科太多,最终被做退学处理。

这样的新闻绝非个例。
曾以632分被南京大学录取的男生王志豪,因为在大学里沉迷游戏“挂科”太多,心态崩溃,不得不申请退学。
这些孩子脱离紧绷的高中生活,身处大学轻松自由的氛围,面对诱惑很容易就一头扎了进去。
十年寒窗苦读,却因为一朝沉迷垃圾快乐,蹉跎了大好青春,更毁掉了本来的大好前途,实在是令人扼腕叹息。
垃圾快乐,正在以势不可挡之势杀死孩子的上进心、浇灭孩子的自律。
当一个孩子沉迷于垃圾快乐,就会对周围一切事物失去感知,又何谈努力读书,展望未来?


千万别让孩子一时的放纵,酿成一生悔恨

前不久,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20年12月,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73亿,其中大部分都是青少年用户。
地铁里、大街小巷,更是随处可见沉迷于手机的孩子。
总听到身边有父母说:

就让孩子玩一会嘛,能有多大事?


我相信我家孩子有那个自觉性,不会上瘾的。

殊不知,垃圾快乐就仿佛是包裹着糖衣的毒药,看似甜美,实则一点一滴伤入骨髓。
一位知乎博主发帖讲述自己的经历:
他小学的时候成绩很好,基本都排在年纪前十名。
结果上了初中之后,他开始沉迷于一款网游,并且一发不可收拾,逃课去网吧也是家常便饭,成绩就此一落千丈。
他的父母则因为长年在外面做生意,很少管他。
等到高二下学期,老师因为他成绩差频繁给他父母打电话,他们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该骂的也骂了,该补的课也补了,可是落下了那么多的课业与时间,又岂能一时半会补得回来。
结果博主高考只得了350分,只上了一所普通的专科院校,毕业之后找工作更是屡次碰壁。
博主这才懊悔不已,大声疾呼:
垃圾快乐,毁我青春,垃圾游戏,毁我前途!
可是一切都已为时已晚。
写到最后,他无奈地说:
“希望各位父母能够引以为戒,别再让孩子沉迷网络了,多关注一下身边的他们吧。”
千万不要高估孩子的自制力,也不要低估垃圾快乐对孩子的侵蚀。
网络世界千变万化,动感的音乐、华丽的生活,远比书本中枯燥的知识有吸引力得多,轻而易举就会把我们的孩子从学业中越拉越远。
如果家长没有及时制止、干涉,孩子就会沉迷其中,一步步沉沦。
为人父母,千万别因为自己一时的放纵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毁掉美好的未来。 

看过一个教育短片《听,孩子们在说》,里面的一幕让人印象深刻。
10岁的女孩满脸落寞地坐在沙发上,一言不发。

周围环绕着嘈杂手游声、还有追剧的台词声。
原来,女孩的爸爸在一旁玩王者,而妈妈则在一旁追剧。
身处这样的“垃圾”环境,又怎么指望孩子能自觉、自律,好好学习呢?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沉迷垃圾快乐,根在家庭,因在父母。
想要让孩子远离垃圾快乐,父母一定要守好这三道“闸门”:
  • 以身作则,制定规矩

孩子小的时候缺乏自觉能力,千万不要指望孩子能自觉远离。
每个自律的孩子都需要父母“逼”一把。
想让孩子远离垃圾快乐,最好的方式,就是从根本解决问题,根据不同的年龄给孩子制定相关规则。

6岁之前,父母尽量不要让孩子接触手机等电子产品,就算是用的话也要删掉游戏、短视频等娱乐APP;


6-12岁,不宜过度打压,可以与孩子协商规定玩手机的时长、次数,并且严肃立下使用规矩,如有违反必须接受处罚;


12-18岁,青春期的孩子一般自我意识较强,父母应该适当管理、酌情引导。

与此同时,父母一定要做到以身作则,不要一边禁止孩子玩手机,一边自己沉浸其中。
连你自己都无法做到放下远离电子产品,孩子又怎么做到不受垃圾快乐荼毒呢?
  • 用陪伴代替虚无的快乐

李玫瑾教授讲过一个故事:
一位爸爸发现儿子在高二的时候迷上游戏,他没有一味制止,而是带着儿子在暑假报了一个乒乓球班。
每到周末,爸爸就要求和儿子比赛。结果为了赢爸爸,儿子不得不加倍努力练习,也渐渐摆脱掉了网络游戏。
其实,当孩子与其他人和事建立了亲密链接,从现实世界中获得了乐趣,他就会忘记虚拟世界中那些短暂如泡沫般的快感了。
所以,父母不妨丰富孩子的生活,培养孩子一些兴趣爱好,鼓励孩子在生活中多结交朋友。
周末多带孩子外出,爬爬山、逛逛公园,体验大自然的美妙,孩子的眼睛才能住进别的色彩。
多关心孩子、陪伴孩子,用爱和温柔填满孩子的人生,才能让孩子获得真心的快乐。
  • 爱与包容永远是最好的良药

假如我们的孩子已经沉迷垃圾快乐了怎么办呢?
一位中科院的博士曾讲述过和爸爸的一段往事。
他从小沉迷游戏,叛逆、厌学,在他14岁网瘾最疯狂的时候,有次父亲悄悄去网吧找他,默默地在角落注视了他10分钟,又一言不发地走了。
第二天早上,他在缝纫机上看到了父亲留给他的一封信,写道:

儿子,爸爸昨天去网吧了,看到你打游戏,知道你在同学们前面要面子,没敢打扰你。


我回来一整夜都没有合眼,脑袋里全是你小时候的样子。不知道小时候听话的那个儿子哪里去了。

你的班主任打算放弃你了,你妈也说听天由命吧,但我是你爸,我养的儿子我清楚,你只不过是迷路了,爸一定把你领回家....

他不知道自己看到信后哭了多久、又扇了自己多少耳光。
他也难以想象,一位父亲看到此情此景时,心中是怎样的愤怒和失望。
可是父亲没有发火、而是选择用无尽的爱与包容给迷途的孩子引路。
此后,这样包含深情的信就一直没有断过,把他漆黑的人生一点点照亮。
“十多年过去了,这些信纸张已经泛黄,但却是我青春和成长路上最温暖斑斓的颜色。” 
爱与包容,永远是治愈一个孩子最好的良药。
当孩子沉迷垃圾快乐无法自拔时,粗暴的打骂,不仅会使孩子越发叛逆,更会让亲子关系变得恶劣。
无论何时,请和孩子站在一起,肩并肩去打败问题。
只有用爱灌注力量,让孩子感受到人世的温暖和美好,体会到更高级的快乐,才能真正拉回我们的孩子。
点个【在看】,愿我们都用爱和温柔守护好我们的孩子,给予他的世界一片万里晴空。
本文来源于男孩派(ID: boy666dj),关于养育男孩的干货,这里都有;关于养育男孩的苦甜,这里都懂;家有小男孩,欢迎关注男孩派。

如果你和你朋友的孩子正在初中学习阶段……

推荐阅读(直接点击打开)
[视频|备考冲刺]最值相关——一"题"打尽(阿氏圆、胡不归、费尔马…等"传说"的多个"模型套路"没有漏网!)
622分钟几何画板视频教程
(完整版)《尖子生之路》共7册-视频解析
《贯通中考》-配套视频解析汇总
中考复习-系统/专题/压轴等文章与视频汇总
九下质检与中考模拟全卷视频解析
八下数学各章节重点知识专项训练汇总
七下数学各章节重点知识专项训练汇总
初中数学电子课本—人教|华师|北师|苏科|浙教
中考数学压轴按知识点详细分类汇总V2.0
近四年(17-20)福建省九地市九下质检压轴汇总考前叮咛——数学规范答题要求

写给将参加中考的孩子

中考解题习惯训练—深度审题练习中考解题习惯训练—深度解题练习

有章可循的解题教学,直击中考

不为计算出错找借口,得计算得数学天下 

精心策划考前训练,稳中求进提升效益 

中考数学答题需提前训练与适应的几点建议

中考数学复习的几点建议与体会

含参计算—中难—综合汇总(实时更新)

合理安排时空,高效有序进行中考适应性强化训练
面对现实 从容备考—中考冲刺阶段需注意的几点
[视频|备考]最值问题与基本图形-解题探索与思考
[视频|备考冲刺]最值问题与辅助圆-例题解析

热门含参计算—中难压轴—综合汇总(实时更新)

往期推荐


比尔·盖茨突然离婚!比8414亿财产分割更令人震惊的,是他俩的离婚理由

熊孩子一脚踢坏“天价屏幕”,面临巨额索赔:这件事真正可怕的地方是什么?

据说,五一收假后,各科老师的表情是这样的,不许笑!看有你的没!

孩子学习开窍的三个黄金时间点,请家长务必把握好

家庭的格局很重要:培养一个优秀孩子,每位成员都要努力!

中考备考-冲刺前,家长能为孩子做点什么?

五一假期出游的老师们都怎样了!哈哈哈哈哈!

考试从来就没有粗心这回事,真正的原因而是这4点!(转给家长)

父母砍向孩子的十把刀,刀刀致命,看看你“抡”过几把?

初三,就是要玩命拼!一个差生创造的中考奇迹

衡水中学抖音最“疯狂”视频!看过能激励孩子整个2021年!

给迷茫的初中学习建议:语文多"看",数学多"问",英语多"听"!

初中数学延伸课堂最新图书了解与购买

《尖子生之路之路》共7册

扫码进店购买

《贯通中考》中考复习》

《中考选填(含大题计算)》

《中考数学压轴必刷题》

1.点击书名了解编写说明、详细目录、样章等.

2.关注本公众号,发送“视频”可得相关图书的视频解析汇总.

3.点击“阅读原文,阅读查看动态更新,详细分类(已细分100大小类),支持关键词搜索,如同百度,快速方便!

关注本公众号

相关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更多详细分类汇总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