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9年6月28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中国的抽水马桶,是如何实现自给自足的? | 短史记

谌旭彬 短史记 2018-09-30

文 | 谌旭彬


抽水马桶是人类生活史上一项极其伟大的发明。


这项伟大发明在中国的普及,并不容易。


周谷城的“抽水马桶之梦”



1933年,上海的《东方杂志》推出一期“新年特大号”,邀请社会名人及普通市民畅谈“新年的梦想”。共收到来自巴金、冰心、郁达夫、周作人、朱自清等人的回信160余封。


在邹韬奋看来,这些回信中,以历史学者周谷城的梦想最为有趣:


“我梦想中的未来中国,首要之件便是:人人能有机会坐在抽水马桶上大便。”


晚年的周谷城,曾言及,自己之所以会有这样一种梦想,与现实如厕环境的不如意直接相关:


“我从小生活在湖南农村,所谓厕所根本就没有听说过,种田人就在茅草屋旁搭一个篷子解手,或者就根本‘敞向大自然’,要如何‘方便’就如何方便!后来我到上海教书,住在老靶子路一个叫‘三德里’的一间极小的‘亭子间’里。我是在不能适应上海居民的‘传统’:放一只木桶在房子里的过道上,用块布帘子遮一下,或者就在房间里放只木桶,大小便很随便,不文明更不卫生。为什么?因为太穷,饭都没有吃,怎能想到厕所间抽水马桶?”②


图:周谷城


周谷城做“抽水马桶之梦”的时候,距离国人首次见识抽水坐便器,已过去了60余年。


那是1866年,奉命前往欧洲游历的京师同文馆学员张德彝,在轮船上见到抽水马桶,感觉十分新鲜有趣,遂将其运作机制,写入了自己的著作《航海述奇》:


“两舱之中各一净房,亦有阀门,入门有净桶,提起上盖,下有瓷盆,盆下有孔通于水面,左右各一桶环,便溺毕则抽左环,自有水上洗涤盆桶,再抽右环则污秽随水而下矣。”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抽水马桶成了一种让有机会出洋的中国人十分艳羡的东西。


怀念抽水马桶,也是晚清来华的洋人们的一种共同的“乡愁”。


在清廷提供给总税务司赫德的四合院里,曾安装过一尊抽水马桶,乃是大清海关驻伦敦办事处主任金登干特意为赫德定制,不远万里送至北京。不过,清廷没有现代自来水系统,也没有现代下水道系统,所以,并不是所有来华的洋人,都可以如赫德般拥有自己的抽水马桶。到了1904年,上海租界的部分商户尝试请求允许安装抽水马桶时,仍因为下水道系统不够完善、担心污染水源,而被工部局多次拒绝和制止。③

 

图:赫德


进入民国后,抽水马桶才开始成为一种真正的社会风尚。


梁实秋在清华就读8年,1922年,终于住进有抽水马桶的宿舍,然后感慨“临毕业的前一年是最舒适的一年”。1920年代末装修的南京国民政府办公楼内,如国民政府主席办公室的卫生间里,也配有自美国进口的浴缸、洗脸池和抽水马桶。今天庐山“美庐”里的蹲坑,在1930年代,也曾是抽水马桶。


当然,这种风尚只能够存在于上层社会。1933年南京北河口水厂局部建成供水时,最初的用户只有29户。自然,有能力铺设自来水和公共下水道管线的住户,也不会太多。没有自来水和公共下水道管线,自然也就不会有抽水马桶。


中国跃居卫生陶瓷产量世界第一



1949年后,抽水马桶在京、沪等大城市,仍长期只是一种少数的存在。


1957年,针对南京市约600户出现痢疾患者的家庭的一项调查显示,“用马桶者在本市比较普遍,并相沿成习,计501户,占调查户数的85.49%;其次是用抽水马桶计42户,占调查户数7.17%;再次是粪坑,计26户,占调查户数4.44%。”


1985年的另一项调查显示,约37%的城市居民必须与他人共用厨房,76%的居民家中没有独立卫生间。


1993年,已经用上抽水马桶很多年的周谷城,应《文汇报》之邀,刊文回忆自己60年前的“抽水马桶之梦”,仍如此感慨:


“今天我把60年前‘中国人人都能在抽水马桶上大便’的梦想讲给家人听,家人都笑得前俯后仰,只可惜60年过去了,梦想并未实现,就是在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也还没有完全消灭用木马桶。”⑤


其实,周谷城毋须遗憾自己的“梦想并未实现”——1993年,中国的卫生陶瓷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而抽水马桶三件套(坐便器、水箱、反水弯),恰是卫生陶瓷领域的核心产品。


图:现代卫浴设施中的抽水马桶


这个“卫生陶瓷产量世界第一位”的得来,并非易事。


虽然中国号称“瓷器之国”,但长期难以独立生产包括抽水马桶在内的卫生用瓷。


这与抽水马桶用瓷不同于一般生活类用瓷(如碗碟)、装饰类用瓷(如花瓶),有直接关系。它长时间浸泡在水中,故吸水率必须很低;作为洁具,表面的异物吸附率必须很弱;须承载人的重量,所以还要求拥有可观的强度。所以,中国现代卫生陶瓷的生产,始于新兴的工业城市唐山,而非景德镇这类传统瓷器生产中心——1914年,唐山启新洋灰公司聘请德国人汉斯·昆德父子为技术师,从德国进口原料,开始生产卫生陶瓷。二战爆发后,德国原料断绝,启新瓷厂改用中国原料生产,成品率和产品质量均出现了下滑。


简言之,卫生陶瓷的大规模生产,必须依赖高度的工业化,包括原料的机械化开采、生产工序的机械化控制、以燃煤燃油燃气为燃料的高温保证等等。所以,尽管欧美城市住宅在二战前就已全面流行抽水马桶,但在1949年的中国,仍只有四家工厂或作坊能够生产卫生陶瓷,总产量仅有约6000件,其中3件套的抽水马桶的数量,无疑更是屈指可数。


1949年后,在长达约3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卫生陶瓷生产,并未发生质的变化。1984年,上海电瓷厂卫生瓷分厂的一位技术人员曾刊文披露:


“我厂生产的主要品种——福州式坐便器,又称虹吸喷射式坐便器,是唐山两家卫生陶瓷广在五十年代生产的式样。老福州式坐便器接配件多,整只便器要接三块挡板一个圈,由于装接零件多,工人在接修时如配件和坯体软硬程度掌握得不当,含水率不适合,半成品在干燥过程中就会收缩不均而开裂。另外接缝越多,也给成型上带来一定困难。我们以前生产这种便器时,定额低,质量又差,半成品合格率一般都只有75%左右


“这种虹吸式坐便器的冲水性能好劣,一块S形的挡起主要作用。然而,最难解决就是一块二挡,它的定形和接粘时上下间距离,全部由操作工人凭自己经验决定。如果二挡装得略高或偏低一点,就会直接影响冲水功能。我厂曾经在八0年全国行业联检中,抽10件坐便器做冲刷性能检验,结果只有二件用13公升水而勉强通过,其余的耗水量全在13公升以上,用户意见大。”⑦


上海电瓷厂卫生瓷分厂,是上海城市住宅抽水马桶的主要提供者。很显然,该厂在上世纪80年代仍近似于一家手工作坊。


1986年,该厂与美国公司合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购入了一套年产36万件的中高档卫生洁具生产线。这场合作,使该厂实现了蜕变——1989年,生产线建成投产,该厂的抽水马桶终于卖出了国门。⑧


自80年代开始的技术(如微压注浆成型、微风干燥、立式浇注、窑炉微机控制、低温快烧)、设备(如注浆机、干燥器乃至全套生产线)引进浪潮,是中国卫生陶瓷工业迅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并在1993年跃居产量第一宝座的关键。

 

图:机械化施釉


当代中国厨卫大变革



中国的抽水马桶实现自给自足之日,也是卫生间重回中国城市居民住宅之时。


任志强曾如此回顾卫生间在中国当代的变化:


“20世纪60年代背景的‘社会主义大院’仍然是公共卫生间和公共厨房的筒子楼,至今不得不拆除重建。70年代后期直至80年代初期标准建筑图纸中厕所所占不到一平米的位置。邓小平参观北京前三门的新建筑之后,为了不增加建设的成本,提出了压缩和降低楼的层高,将省出来的钱用于增加厕所和厅的面积。90年代初计划经济的管理中,每户的建设面积仍是控制点重要指标,厕所在居住建筑中仍然处于一个生活中的配角地位,仍然停留在以解决排泄功能为主的认识水平中。当中国住房改革将商品房推向市场之后,人们才发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家庭住宅中厕所已不再仅仅是茅房,而在随着人类生活的进步完善着自己的功能。‘茅房、厕所、卫生间、盥洗室、化妆间……’,仅仅从人们在称谓的改变上就可以看出其中的变化。”⑨

 

图:现代卫生间,早已突破传统“厕所”的概念


这样的变化,累计至1999年,成就了中国城市居民在厨卫方面的一场悄然的大变革。


该年的12月13日,为“提高住宅质量”,建设部等四部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新建城市商品房淘汰一系列“落后产品”。其中多项涉及厨卫,比如:


(1)“自2000年1月1日起,在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中禁止使用螺旋升式铸铁水嘴”,改用陶瓷片密封水嘴。 

(2)“自2000年12月1日起,在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中,禁止使用一次冲洗水是在9升以上的便器。推广使用一次冲洗水量为6升的坐便器。”⑩


这是国家关于住宅建设的第一个淘汰产品的文件。


淘汰螺旋升式铸铁水嘴的主要原因,是该产品工艺落后、质量低劣。


这种水嘴于上世纪30年代自日本传入中国,长期普遍使用于城市住宅,虽然价格低廉、维修容易,但密封性能很差,易漏水,且使用寿命很短,不过1~2年。1999年前后在北京市场上抽检的结果显示,这种水嘴的合格率几近于零。


相比之下,上世纪60年代初于国外出现的陶瓷片密封水嘴(用高性能陶瓷加工成上下两个圆片,各有出水孔,旋转90度可出水),就没有上述问题,其使用寿命可高达30~60万次开闭。可惜的是,因时代因素,这种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未能被引入中国。


市场经济,才是推动技术更新最大的动力。


上世纪90年代初,九牧厨卫推出“九牧家用水龙头”(1993年)、北京建材集团五金科研实验厂推出“菱形密封水龙头”(1994年),率先抛弃传统的“生铁橡胶旋式水龙头”,改用陶瓷片技术。普通中国城市居民家中,才开始较普遍地出现以铜质零件为主的陶瓷阀水龙头。⑫


图:1993年,改采陶瓷片技术的九牧家用水龙头


稍后,鉴于铜制陶瓷阀水龙头中的黄铜,为便于切割往往会加入少量的铅,水龙头铅含量虽有国家标准可依,但民众的“恐铅”心理终究不易消除,九牧厨卫又推出完全无铅的“硅黄铜水龙头”,并改造了生产线,成为“第一家全面用硅铜为原材料生产制造厨房及面盆水龙头的企业”,产品的安全环保指标,早于、高于行业的国家标准。同期,九牧还响应产品智能化潮流的市场需求,推出了感应水龙头。这种水龙头伸手来水,离开闭水,无需人体直接接触,可以很有效地防止细菌交叉感染。 

 

“9升以上的便器”遭到淘汰,则更多是因为节水的需要。


长期以来,中国的抽水马桶因技术落后,“一次冲洗水量在15L的比较普遍,甚至还有17L的”,较之国外的普遍标准6L,可谓相当费水。80年代抽水马桶数量有限,浪费尚不显著,90年代抽水马桶开始普及,问题即开始凸显,2001年,《南方周末》曾刊登报道,标题就直接叫做《抽水马桶与南水北调》,可见劣质马桶造成水资源浪费的严重程度。


真正推动革新的,并非政策,仍是市场。


2001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如果北京的生活用水保持每立方米2元钱(含0.4元污水处理费)的价格不变,也没有任何政策补助,大多数市民并不会选择拆掉自家的较为费水的马桶。但一款更人性、舒适、明显能够提高生活质量的抽水马桶,可以做到这一点。毕竟,改革开放最核心的原动力,即在于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真正的市场经济,它的嗅觉是非常灵敏的,可以很迅速第捕捉到消费者的需求,然后很自然地致力于向市场提供更美好的产品。2008年前后,中国开始零星出现“赴日本买马桶盖”的现象,在此之前,2007年,国内的九牧等企业,就已经开始在着手研发智能马桶。

 

图:九牧智能马桶


为适应中国国情,除了常见的坐垫加热、温水洗净、暖风干燥及杀菌等功能外,九牧还研发出了低水压(解禁零水压)下仍可冲厕的技术,让那些居住在水压低的老旧楼房的用户也可以改用智能马桶,且将冲水量节省至4.8L。


为减轻家庭主妇的工作量,九牧研发的“免刷马桶”,陶瓷渗水率只有0.1%,远低于国际标准0.5%,釉面厚度则是普通釉面的3倍,独特的管道冲水结构,可以实现0.5秒极速冲洗。


显然,只有真正的市场经济,才能够实现周谷城的那个梦想——不但“人人能有机会坐在抽水马桶上”,而且可以坐得很舒适,很惬意。


 图:2018年2月,九牧发布G6智能马桶


注释

①邹韬奋,《<生活>周刊第8卷第2期漫笔》。

②周谷城,《我为何梦抽水马桶》。

③冯肃伟、章益国、张东苏/编著,《厕所文化漫论》,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第40~42页。

④南京市卫生防疫站,《南京市1957年痢疾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总结》,收录于:《全国急性传染病学术会议资料选编 (下册)》(1959),第113页。

⑤周谷城,《我为何梦抽水马桶》。

⑥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编,《中国工业五十年 新中国工业通鉴 第9部 1949-1999》,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第651页。

⑦叶来发,《关于虹吸式坐便器的一些改进》,《陶瓷》1984年第06期。

⑧《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第212页。

⑨任志强,《从卫生间的变化看中国住宅的进步》。

⑩《建设部、国家经贸委、质量技监局、建材局关于在住宅建设中淘汰落后产品的通知》,1999年12月13日。

⑪梁小青,《国家首次在住宅建设中淘汰落后产品的意义》,《房材与应用》2002年第2期。

⑫高文、晓陵,《从“螺旋式铸铁水嘴”到“陶瓷片高档水嘴”:我国水暖五金配件的技术发展变化管窥》,《建材工业信息》2000年第10期。




相关阅读


1978:这一年,万千沉默心流,拉开了自由表达的序幕


1979:“青年人爱美是正当的”,这句话来之不易


1980:上亿人为何轻易成了“气功大师”的俘虏? 


1981:口红在中国,是如何解禁的? 


1982:安全套历尽了波折,走进了中国的千家万户


1983:感谢港剧,让大陆文艺界体验了一番“观众用脚投票” 


1984:中国民众首次被允许合法拥有私家轿车


1985:为了一本《一千零一夜》,排队一天零一夜


1986:中国的公共体育设施,与日本相比差太多太多


1987:越过长城,抵达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1988:李雷与韩梅梅,如何遇上Jim、Lily 和 Lucy


1989:股市在中国,是如何彻底解禁的?


1990:汪国真在这一年爆红,有一些特殊原因


1991:曾经,我们是如此地难以接受“外商广告” 


1992:“南巡讲话”后,企业终于有权管理自家的司机了


1993:引进一部好莱坞大片,被骂成“外国买办” 


1994:我们需要拥抱真正的市场经济 


1995: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公司,曾粗暴对待它的网民 


1996:自由自在打麻将,倏忽已有二十年 


1997年,法律不再裁决爱情的真伪


1998:二十年前的梦想——房价约等于家庭年收入四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