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热度】《自然》谈中国重组科技部(附原文)

学术plus 学术plus 2019-03-28


学术plus】 新添加号内搜索功能!

进入公众号→点击菜单【智库扫描】→【搜搜文章】

→输入关键词→一键检索您需要的文章。快来试试!


【兼职】神秘岗位正在向你招手,敢来么?

【厚度】学术plus年终巨献:2017年 你不可以错过的重磅报告们!(全文阅读链接)



编者按

2018年3月20日,《自然》网站发表文章“中国领导人组建超级科学部”,现全文编译如下仅供参考。

文中观点不代表本机构观点

英文原文请点击“阅读原文”


中国领导人上周公布了扩大国家科技部(MOST)权力的计划。强化了其监督科学政策和重大项目的职责,并将额外承担资助研究经费和招聘外国科学家的责任。政治家们表示改革将简化政府程序,但一些科技政策专家警告说,这些改变可能会削弱对基础研究的支持。


这一消息是在北京全国人大会议上公布的,政府宣布将有超过15个部委和机构合并、重组或撤销。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NSFC)将不再由国务院管理,而由国家科技部管理。其他机构的变化包括扩大监督知识产权局的机构,建立一个新的生态环境部门来监测污染并执行环境保护法律,个新的保护机构来帮助保护濒危物种,如普氏原羚羊(Procapra przewalskii)。


对于研究人员而言扩大国家科技部的计划将产生重大影响,而这种变化让许多中国科学家感到意外,包括一些部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提供了适度的竞争性补助。2016年其268亿元(合39亿美元)的预算占中国基础研究经费的近三分之一,为44,000个研究项目提供支持。


与之相比,国家科技部主要管理与国家战略目标相一致的大型科研项目。科学家经常批评该部门在政治和个人关系的基础上支持项目,而非专家建议。“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放在国家部下面可能会使这些任务复杂”中国宁波诺丁汉大学的科学政策研究员曹聪(音译)说。曹上周与科技部的同事进行了会面,他说许多人似乎并不知道改组的情况。


曹说,改组可能表明国家对2014年该国上一次重大重组的进展感到不满,因为他们试图精简竞争性资金。曹认为最新改革的效果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显现。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逐渐失去对基础研究经费的控制和影响,“如果是这样,整个科技界将不会高兴,”他说。自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在科学家中受到高度重视,因为它经由同行评议,并不太重视科学家的个人关系,它也是资助新博士生的少数仅有资金来源。


许多著名中国研究人员表示,中国的基础研究支出与其他国家相比实在太低了。2017年中国基础研究投入92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0.1%。美国将其GDP的0.2%投入基础科学。


上个月刚接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新掌门人李静海告诉《自然》,国家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整合细节“尚需讨论,并将在未来数月内明了”。但他表示国务院已经在1月份发布的一份文件中承诺为基础科学提供更多的资金。“我相信中国的基础科学将会得到进一步加强”他说。


北京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全国人大委员王贻芳对合并抱有很高的期望。他经常直言不讳地批评中国遴选重大科学项目的过程,认为评审人员有时在他们研究的领域缺乏专业知识。王希望中国像美国一样由专家组对项目进行评估,王说,“如果国家科技部和自然科学基金委能采取正确行动(behave correctly)”,就有可能在合并后的机构中形成这种机制。


环保主义者对创建新的环境部门表示欢迎。 他们表示改组后的机构可以减少相关部门之间的职责冲突。 例如在目前体制下,广阔的草原由农业部门管理,而草原上的野生动物则由国家林业局负责。 因此在中国青海省,在农业部资助建造新围栏的同时,林业部门则试图清除草原上的栅栏以连接被割裂的普氏原羚种群。 “这是一个生态系统,需要整体解决。“北京师范大学的生物学家张力(音译)说。


张指出政府机构之间缺乏协调使得中国的濒危物种名单十年没有更新。 如目前国内的名单指定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和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asiaeorientalis)为“易危”。 但过去十年间穿山甲数量由于非法狩猎锐减。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现将中国穿山甲列为“极危”物种。(学术plus注:1灭绝、2野生灭绝、3极危、4濒危、5易危、6低危、7缺乏数据、8未评估) 张认为严重濒危的江豚也应该加强保护—其数量已经下降到1200。他认为新的自然资源部将在不久更新中国的濒危物种名单。


(全文完)

英文原文请点击“阅读原文”



无人作战系统研究报告

无人潜航器系列研究报告(2)(3)(4)


《无人机研究报告》(2美国)(3美国)(4美国飞艇)5美国大型无人机)(6美国无人旋翼机)(7俄罗斯以色列)(8德国)(9日本土耳其)(10土耳其)(11伊朗)(12)(13



哈佛大学:《人工智能与国家安全》


第一部分:人工智能的变革潜力

(一)AI影响国家安全的3个领域,5个教训与11条建议

(二)AI变革潜力之军事优势:AI如何影响机器人自主化能力和网络安全能力?

(三)AI变革潜力之军事优势:AI技术改变军事实力的10个情景

(四)AI变革潜力之信息优势

(五)AI变革潜力之经济优势

第二部分:学习以前的变革性技术案例

(六)关键技术管理与政府的技术管理方法

(七)先前技术管理方法对AI管理的经验教训

第三部分:关于人工智能和国家安全的建议

(八)AI与国家安全的11点建议与结论

附录:变革性国家技术的案例研究

(九)核技术案例研究

(十)航天技术案例研究

(十一)互联网和网络技术案例研究




【厚度】学术plus年终巨献:

2017年 你不可以错过的重磅报告们!(全文阅读链接)


【兼职】神秘岗位正在向你招手,敢来么?


【重要】学报投稿必看!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官方严正声明




声明:版权归《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必究。文章观点不代表本机构立场。



  •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赐稿!投稿链接 

    http://kjpl.cbpt.cnki.net

  • 电话:010-68893411

  • 邮箱:dkyxuebao@vip.126.com


数据链中消息标准的标准化研究(上)美军数据链信息标准全解析

数据链中消息标准的标准化研究(下)美军数据链消息标准的管理以及对我军的启示

一种应用于多功能雷达的低成本收发系统设计

资源受限条件下的大规模网络构建方法

基于半实物平台的战场复杂电磁环境信号生成与实现:信号构成与实现方法

基于半实物平台的战场复杂电磁环境信号生成与实现: 信号生成方法与综合建模技术

美智库发布《首次打击——中国对美国在亚洲多个军事基地的导弹威胁》

美智库分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

美智库分析:新时代的来临(组图)

美智库分析:中国是否有能力进行一次先发制人的导弹袭击?

美智库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实施导弹打击的目标与所需库存评估

美智库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精确打击能力的建模与仿真

2017文章全收录(3月)一篇文章满足你

2017文章全收录(1-2月)

2016文章全收录 · 信息与电子前沿

DARPA的13个科研成果转化项目

DARPA2016年最受关注的10大项目

DARPA的关键研究领域:信息,生物,技术边界

只要内容过硬,其他都无所谓的,2016微信大调查

两院院士:评选2016年中国、世界10大科技进展

15张图看未来30年科技改变社会

未来30年,塑造社会变化的6个关键趋势

美国陆军报告:未来30年,影响世界的24个核心科技趋势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16年十大突破技术

新视点:漫谈面向未来之颠覆性技术

新视点: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发展进程概览

新视点:中美在网络空间如何达成共识:一种建构主义视角

新视点:特朗普大选获胜是颠覆式创新的胜利

新视点:透过数据看美国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三)

新视点:智慧城市就是更多参与

新视点:漫谈面向未来之战略前沿技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