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无人机研究报告(十三)无人机发展特点和趋势丨无人机报告全链接

2018-01-23 学术plus 学术plus


学术plus】 新添加号内搜索功能!

进入公众号→点击菜单【智库扫描】→【搜搜文章】

→输入关键词→一键检索您需要的文章。快来试试!


【兼职】神秘岗位正在向你招手,敢来么?

【厚度】学术plus年终巨献:2017年 你不可以错过的重磅报告们!(全文阅读链接)




《武器与装备研究选编》

第三部分:无人机研究报告




(十三)

无人机发展特点和趋势

(无人机报告完结篇)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创新与扩散,赛博战的出现,恐怖极端分子威胁增多,电磁频谱环境复杂性增大,从而导致未来的作战环境日益复杂,这要求无人机在未来的作战中能够满足多任务需求,多种传感器、系统、有效载荷、平台之间相互兼容,并进行数据传输与分析处理,这需要在通信系统、频谱、数据安全性、高性能计算、特定武器、无人机生存力、载荷模块化、标准化等方面取得进步。


无人机将不再发挥单一的作用(Stand-alone)UAV(Unmanned Aerial Vehecle),而是在未来联合战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UAS。未来战场上,在战场监视系统(ISR)、精确攻击系统(PGM)、指挥控制系统(C4I)的三圆重叠系统中(如右图),无人机可实施立体的、一体化作战。


未来的无人机应该具备下列特点。


(一)协同化、系统作战的无人机

无人机向与有人机协同作战方向发展,把无人机与无人机、无人机与有人驾驶飞机以及无人机与其他武器平台之间连接为一个整体。其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当前在无人机使用过程中普遍发生的飞行任务重复且效率低下的现象。


未来无人机的强大战斗力不是单个表现出来的,而是通过整个战斗网络的集成效应体现的。这需要解决作战系统内有人系统与无人机之间的互联和协同作战问题。未来的无人机系统需要进入能够实现交互操作、响应好、可持续的战术网络复杂巨系统(SoS),这一战术网络系统将是分布式的、可升级的和安全的。战术网络系统作为独立的小型战斗子网,相互联接并接入全球信息栅格(GIG)。这种结构的优点是无人机系统实现全球实时信息分发,其操作手可以获得全球实时信息。


(二)自主性提高的无人机

通过发展无人机感知与防撞技术,未来的无人机在地面战场上可以识别地形,避开山地和城市障碍物。舰载无人机能够实现自主起飞/弹射、着舰。通过对无人机认知行为的深入研究,使无人机具备跟随/来/去能力的综合操作;无人机可以成为具备类人战术行为的自主“僚机”;通过智能无人系统编队实现无人系统在竞争环境下的自主作战;无人系统具备与有人平台联合作战的能力。


未来的战争中,一个作战集群内可能只有一架是有人驾驶飞机,其它均为采用忠实僚机技术编队飞行的大型无人机。这些无人机可以根据战场态势迅速做出判断,提高作战效率。


(三)通用机体+模块化+开放式结构的无人机

美国希望在通用机体构型的基础上,通过软件可编程接口、通用载荷适配器提高无人机的互操作性,最终实现多重输入/多重输出的系统和子系统。美国空军计划到2020年,使MQ无人机系列成为一种在通用的核心机体构型基础上建造的、自主性更高的、模块化、开放式结构的网络化系统。该类无人机采用具有相同机体构型、携带不同任务载荷模块。构件和载荷也是模块化的,所携带的传感器是可互换的,因此有效载荷可根据所分配的联合任务进行优化,集成多种新能力。武器接口均采用开放式结构,可使用各种空地和空空武器。


(四)具备多任务、大型、空战能力的无人机

各国都高度重视多任务大型无人机的发展。美国空军正设想研制具备ISR、电子战、通信、空运机动、攻击功能的MQ-L大型无人机系列,能够执行目前大型有人驾驶飞机所执行的任务。MQ-L大型无人机具备合成孔径雷达(SAR)/地面移动目标指示(GM-TI)的先进信号情报(SIGINT)能力,利用自主性和模块化技术,实现空运机动、力量投送、空中加油、电子战、多信息ISR、战略进攻、全球打击、近距空中支援、空中封锁和人道主义救援行动。


这一构想将产生能够优化多无人机任务效能的合作系统,目前美国正在研发和验证相关技术,预计2020年具备一体化攻击的能力,2025年具备防空能力。


(五)隐身、高速、长时、全天候的无人机

无人机系统根据需要可以具有的一些极端性能,如超长航时、高超声速飞行、隐身功能等。目前正在研发的超长航时平台,包括高空气球或大升力面无人机,近期或中期可能投入使用。高超声速无人机系统是技术上最具挑战性的无人机系统。尽早的开展高超声速无人机的研制,实现快速发现、快速打击功能对取得未来战争的胜利至关重要。美国新研制和正在研制的无人机都有很强的隐身性。例如,X-47B机体具有“全身全频谱”隐身性能,机体设计采用类似于B-2隐身轰炸机的无尾形状,前端雷达目标截面积(RCS)值最小,尾部和顶部以桁条配置,对低频雷达有更好的隐身效果。


(六)复眼与蜂群战术的无人机

复眼战术是指在无人机平台上加挂小型雷达和光电侦测设备,相互以数据链和卫星信道通信,一次部署七套以上形成集群。各平台功能简单,控制相对容易;且各平台小而分散,敌人难以全部定位和摧毁,攻击代价也将比较高。


蜂群战术是指加挂导弹、制导炸弹等空战武器的无人机群,通过数据链或者卫星信道获得同一目标坐标并对同一目标同时实施饱和攻击,形成一个可遮蔽一定空域的火力群。在同时饱和攻击中,蜂群较容易突破防御严密的体系,对敌关键部位实施致命打击。





文章来源:《武器与装备研究选编国际防务科技丛书(2015年第5期,总第15期)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管理研究中心编译/ 图片来自于原报告或互联网。



《武器与装备研究选编》

第一部分:美国航母研究报告


美国航母研究报告(一):美国航母的过去与未来

美国航母研究报告(二):航母信息网络环境与CANES

美国航母研究报告(三):航母的眼睛——航母预警探测系统

美国航母研究报告(四):航母通信系统→卫星远距离通信

美国航母研究报告(五):航母通信系统→战斗部队战术网

美国航母研究报告(六):航母通信系统→数据链系统

美国航母研究报告(七):航母武器系统→海麻雀与密集阵

美国航母研究报告(八):航母武器系统→海拉姆与高能激光武器

美国航母研究报告(九):航母武器系统→美海军电磁轨道炮


《武器与装备研究选编》

第二部分:国外预警机研究报告


国外预警机研究报告(一):发展历程+预警机地图

国外预警机研究报告(二):美国E-3系列“望楼”预警机

国外预警机研究报告(三):美国E-2C,E-2D舰载预警机

E2系列舰载预警机概览  E-3预警机发展历程  强势对比:E2C与E2D作战能力大公开!

国外预警机研究报告(四):俄罗斯A-50系列与澳大利亚/土耳其/韩国E-7A预警机

国外预警机研究报告(五):以色列“费尔康”与G550“湾流”预警机

国外预警机研究报告(六):瑞典“爱立眼”与 英国“海王”预警直升机

国外预警机研究报告(七):俄罗斯卡-31与意大利EH-101“灰背隼”

国外预警机研究报告(八):现役预警机雷达设计

国外预警机研究报告(九):世界在研预警机现状

国外预警机研究报告(十)E-2D预警机作战性能分析:电子信息系统组成

国外预警机研究报告(十一)E-2D预警机作战性能分析:E-2D与E-2C·作战性能对比

国外预警机研究报告(十二)E-2D预警机作战性能分析:E-2D预警机关键技术

国外预警机研究报告(十三)E-2D预警机作战性能分析:E-2D与NIFC-CA系统

国外预警机研究报告(十四) 预警机典型作战应用:预警机在网络中心战中的作用

国外预警机研究报告(十五) 预警机典型作战应用:预警机与海上编队协同作战样式分析

国外预警机研究报告(十六)预警机典型作战应用:预警机与空中编队协同作战样式分析

国外预警机研究报告(十七) 预警机发展趋势

国外预警机研究报告(十八) 启示与建议


欢迎大家评论


【厚度】学术plus年终巨献:

2017年 你不可以错过的重磅报告们!(全文阅读链接)


【兼职】神秘岗位正在向你招手,敢来么?


【重要】学报投稿必看!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官方严正声明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本机构立场。


 

  •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赐稿!投稿链接 http://kjpl.cbpt.cnki.net

  • 学报电话:010-68893411

  • 学报邮箱:dkyxuebao@vip.126.com

数据链中消息标准的标准化研究(上)美军数据链信息标准全解析

数据链中消息标准的标准化研究(下)美军数据链消息标准的管理以及对我军的启示

一种应用于多功能雷达的低成本收发系统设计

资源受限条件下的大规模网络构建方法

基于半实物平台的战场复杂电磁环境信号生成与实现:信号构成与实现方法

基于半实物平台的战场复杂电磁环境信号生成与实现: 信号生成方法与综合建模技术

美智库发布《首次打击——中国对美国在亚洲多个军事基地的导弹威胁》

美智库分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

美智库分析:新时代的来临(组图)

美智库分析:中国是否有能力进行一次先发制人的导弹袭击?

美智库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实施导弹打击的目标与所需库存评估

美智库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精确打击能力的建模与仿真

2017文章全收录(3月)一篇文章满足你

2017文章全收录(1-2月)

2016文章全收录 · 信息与电子前沿

DARPA的13个科研成果转化项目

DARPA2016年最受关注的10大项目

DARPA的关键研究领域:信息,生物,技术边界

只要内容过硬,其他都无所谓的,2016微信大调查

两院院士:评选2016年中国、世界10大科技进展

15张图看未来30年科技改变社会

未来30年,塑造社会变化的6个关键趋势

美国陆军报告:未来30年,影响世界的24个核心科技趋势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16年十大突破技术

新视点:漫谈面向未来之颠覆性技术

新视点: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发展进程概览

新视点:中美在网络空间如何达成共识:一种建构主义视角

新视点:特朗普大选获胜是颠覆式创新的胜利

新视点:透过数据看美国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