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郭淑云 鲁 嵬 2018-05-25

      李振华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之一,其临证建树颇多。笔者有幸随其侍诊,获益良多。

    李老讲湿热证可见于黄疸、痢疾、泄泻、鼓胀、暑温、湿温等多种疾病,起病有急缓,病势缠绵,病多难治。由于湿热证病机复杂,临床多有误治而使病情加重者。湿热证虽有外邪致病的病因,然其本在于土德不足,脾虚生湿,湿阻气机而化热,终成湿热互结之证。其病机由于脾主运化水湿,脾气亏虚,失其健运则生湿;湿为有形之邪,属阴、属寒;湿阻气机,气有余则化热;热为有形之邪,属阳、属热。脾属本虚,湿热为标实,如此虚、实、阴、阳、寒、热,实质不同的病机矛盾交织蕴结在一起,又可在不同的病位出现不同的疾病,故成为棘手难治之证,稍有不慎,极易出现失治、误治。所以叶天士有云:“湿热难缠,病难速已。”李老根据其多年的临床治疗经验,强调对湿热的诊治应注意以下几点:

    1.湿热证病机上的虚、实、寒、热、湿互结,在临床中不是对等的,应先注意湿和热的偏盛及病人不同年龄、体质和用药而出现不同的演化,临床观其脉症随证治之,是治疗湿热证的指导思想。

    2.湿热证以清热祛湿为基本原则,根据病程的不同阶段、湿与热的侧重,而辨其热盛于湿或湿盛于热。湿为阴邪,湿和热病机实质不同,用药必须适当。清热需用苦寒之品,过用则热祛寒生而伤脾气,可转为寒湿,加重病情,临床中因过用清热药物而失误者多见。祛湿当温阳利湿,佐以芳香淡渗,然不可过用温药以致助热而使病进。

    3.湿热的证治,治偏热、偏湿用药严谨者,最早可见于张仲景。如治疗黄疸病,热重于湿者,用茵陈蒿汤。方中茵陈、栀子、大黄均为苦寒之品,因苦能燥湿,寒能清热;湿重于热者,改用茵陈五苓散,虽然仍用茵陈以清热退黄,但去栀子、大黄,以苦温之白术和辛温之桂枝,同时配以淡渗之猪苓、泽泻以祛湿、退黄,防其清热过度,伤脾助湿而转为阴黄。清代名医程国彭在《医学心悟》中用茵陈术附汤治疗阴黄,虽然也用茵陈以治黄疸,但仅以白术、桂枝之温已不足以化去寒湿,而用附子、干姜之热以温阳化湿。乃见其卓识,收效甚佳。

    此外,仲景在治疗黄疸热盛于湿证,在用苦寒清热药物时,还重视不同的兼症而选择用药。热盛大小便不畅者,用茵陈蒿汤以通利大小便而退黄祛热;心烦者用栀子大黄汤,内加枳实、豆豉以理气除烦;若热盛大小便不通者,用大黄硝石汤,即加芒硝配大黄攻下以治热结于里;若初期有表证之恶寒发热,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由此可见仲景随证选药之妙。临床上除二便情况外,还应注意汗出之多寡,发热之有无,面色之晦明,食欲之强弱等兼症,细察舌苔、舌质、脉象。


    在治疗一般湿热证时,李老还特别强调湿热证之病位和苦寒清热药之归经。如治疗湿热证在上焦肺者多用黄芩,在中焦胃者多用黄连、黄芩,在下焦肾与膀胱者多用黄柏,在肝胆者多用栀子、茵陈、龙胆草等

    4.李老在治疗湿热证热盛于湿时,在祛湿药物中喜加理气而又不过燥之品,如郁金、枳壳、乌药等,因气行则湿行,不仅促进祛湿的功效,同时湿祛而热无所依存。此外,清热祛湿还应重视运用健脾和胃之品脾健胃和则从根本上祛除湿热而防其复发,又可防止湿伤阳气而转为脾胃下陷之变证。湿热病治疗后期热势渐清,而湿不能速解,加之脾气未复,往往表现为余邪缠绵不尽,脾虚不运等证,旧病易于复发,其时仍需继服健脾益气调治,巩固疗效。饮食亦需清淡易消化,不可饮食过多或食用生冷、膏粱厚味以加重脾胃负担或损伤脾胃导致食复。

    典型效案:李某某,男,62岁。长期患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肝炎。已出现腹水,被诊为肝硬变合并腹水。用多种西药治疗不见好转且日渐严重,全身黄疸,由昏睡转入昏迷,已12天未解大便,近2日未解小便,已下病危通知。刻下深度昏迷,全身黄疸明显,面色青黄,靠输液维持生命,舌质红,舌体肿大,苔黄腻少津,脉滑数。辨为鼓胀,黄疸,昏迷。治当急用荡涤热结,理气活血。桃仁承气汤加味:桃仁10g,生大黄10g,枳实10g,厚朴10g,茵陈15g,芒硝10g(晚煎)。1剂,水煎鼻饲。嘱用药后3小时左右若大小便通,神志逐渐清醒,再诊断调药。

    二诊:用上药3小时后大小便已解。当晚鼻饲2煎,翌日神志清醒,但仍不能进食,舌质偏红,舌体胖大,舌苔腻而微黄,脉弦滑。治以健脾利水,疏肝利胆。药用茵陈四苓散加味:土炒白术10g,茯苓20g,猪苓10g,泽泻15g,茵陈12g,炒香附10g,醋炒郁金10g,柴胡6g,玉米须20g,白蔻仁10g,桃仁10g,甘草3g,7剂,水煎服。

    三诊:服上药后,腹水及黄疸大减,大小便正常,已能进食,并日渐增多,精神好转,舌质淡红,舌体稍胖大,舌苔白腻,脉弦滑。热象大减,上方不变,加桂枝6g以通阳利水,助膀胱之气化,14剂,水煎服。

    四诊:腹水及黄疸消失,饮食尚可,精神好转,已可下床少量活动,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细。治以疏肝健脾,理气活血以标本兼治。药用当归10g,炒白芍12g,土炒白术10g,茯苓15g,柴胡6g,炒香附10g,砂仁8g,醋炒郁金10g,鳖甲15g,青皮10g,炒薏苡仁20g,太子参15g,厚朴10g,甘草3g。上方连服一月余,饮食精神佳,鼓胀基本痊愈,出院调养。5年后追访,鼓胀病未再复发。

    鼓胀病湿热蕴结为难治之重病。湿热互结以致昏迷,除急救可用苦寒之大黄、芒硝荡涤热结,急下存阴外,一般宜慎用。热结解后可按病机之变化辨证用药。危症解后以舒肝健脾为主,尤以健脾为要。健脾利湿当以温药和之,忌用苦寒之品以伤脾,同时切勿局限一方而失辨证用药之法则。所用方剂均为临床常用之名方,但据症加减,常收满意之效。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第2897期 

作者/郭淑云 鲁 嵬 河南中医学院

摘自/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200803/2100/0508.htm





今日荐读


【人文频道】

1.2017年全国卫生计生系统"最美天使"摄影大赛征稿火热进行中...

2.【南方农村报】潮安村医张仲林立德行医 治疗痒疹胃病有口碑

3.潮安村医张仲林56岁生日贺文集锦

4.清明思父(外二首)

【皮肤频道】

1.国医大师禤国维:从临证实践谈中医皮肤病学科发展

2.国医大师禤国维:皮肤病人需注意这些饮食禁忌

3.岭南医家国医大师禤国维的临症体会

4.国医大师禤国维的几点临证见解,让人受益终身啊

5.国医大师皮肤圣手禤国维:给6类皮肤病患者开方

6.国医大师禤国维:应用桔梗治疗皮肤病经验介绍

7.国医大师禤国维的8个医案:消痤汤治痤疮,消炎止痒外洗方治皮肤癣病,小儿湿疹方治小儿湿疹以及皮肤解毒汤,脂溢性脱发方等治……

8.国医大师禤国维:谈“引火归原”治法的奥秘

9.禤国维皮肤病治疗经验交流 | 国医大师临床经验传承与研习班·广州

10.跟着国医大师“皮肤圣手” 禤国维教授学护肤之道

【胃病频道】

1.国医大师脾胃病国手李振华:摆脱胃痛的困扰,就该这样治疗!

2.【问道国医大师】李振华:脾胃病防治九字法--脾宜健,肝宜疏,胃宜和!

3.国医大师李振华:慢性胃炎验方--香砂温中汤 沙参养胃汤

4.国医大师李振华:消化性溃疡验方--理脾愈疡汤

5.国医大师李振华:健脾温肾治溃疡性结肠炎


友情支持

《潮安健康》微信公众号(ID: e19620228 )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百拇医药网,由张仲林( ID:e41121 ) 推荐发表,图片来源于网络 。张仲林( ID:e41121 ) 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并注明作者和转自张仲林( ID:e41121 ) 。

编辑:寒香医路 。

温馨提示


张仲林( ID:e41121 ) 所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张仲林( ID:e41121 ) 平台无关,仅供临床与研究参考,非医务人员请勿试药。


张仲林


张仲林,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共产党员,退伍军人,长期致力于胃病,痒疹的治疗研究,三代行医,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潮州日报》《南方农村报》作了通讯报道.名列 《中国当代中西名医大辞典》.现为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张厝巷村卫生站主要负责人.

张仲林(微信号 e41121)

投稿邮箱:zhonglinzhang@126.com

您好师友!张仲林欢迎您关注!

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敬请指导,健康快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