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弹指二十载,维珍集团合作伙伴SpaceX从籍籍无名到重塑世界

Zhuo Ping Li 宏菱环球投资俱乐部 2023-06-09

 提示:点击上方"宏菱环球投资俱乐部"↑加关注与你一起成长

美国林氏集团纽约曼哈顿维珍酒店EB5投资移民项目介绍

上图:林氏集团林建中主席与英国维珍集团总裁布兰森爵士在纽约维珍酒店奠基现场

上图:维珍布兰森爵士与特斯拉CEO马斯克在一起



SpaceX 如今已经成为商业航天领域的绝对统治者,甚至还凭一己之力带动了整个行业的繁荣。


二十年的光景在人类科技史中不过片刻,但也恰恰是无数个“二十年”的累积才最终推动文明的进程大踏步前进。

 

作为最近几年全球最炙手可热的创业代表,马斯克不仅凭借着特斯拉的销量和市值双双站上高位而蜚声海内外。更可喜的是,他于整整二十年前(2002年3月14日)创建的SpaceX(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如今也已经成为商业航天领域的绝对统治者,甚至还凭一己之力带动了一整个行业的繁荣。

 

埃隆·马斯克于2002年3月14日创立了SpaceX,他们当时希望创造可重复使用的火箭、商用航天器和其他先进技术。马斯克曾表示,在航天机构仍然主导行业、太空硬件大部分是可消耗的时代,几乎没有人相信这是可能的,除了NASA的航天飞机及其固体火箭推进器等少数例子。20年后的今天,SpaceX成为了全球航天的绝对主导力量,他们的星舰综合性能甚至超过了美国宇航局最新的超重型登月火箭SLS。除此之外该公司正在建造42000颗卫星组成的强大的互联网星座,SpaceX还在加强轨道太空旅游项目,是美国唯一一家向国际空间站提供载人任务的机构,还是唯一一家真正完成高轨道载人太空旅游任务的机构或公司,590公里,3天时间。


20世纪50年代,德裔美国火箭科学家沃纳·冯·布劳恩与迪士尼等实体公司合作推广空间站和未来载人太空旅行,当时他领导的土星五号火箭在美国宇航局的阿波罗计划期间将人送上月球。20世纪70年代,随着阿波罗计划逐渐成为历史,NASA的预算大幅削减,该机构的载人航天重点转移到据推测低成本的低地球轨道任务,相比于登月,美国宇航局只是想省钱了,和这样的远大梦想相比,美国宇航局甚至变得很逊了。航天飞机是一台了不起的“火箭”,但它从未达到NASA想要的低发射成本任务的梦想。


2002年,eBay收购Paypal时,埃隆马斯克获得了1.8亿美元(约合今天的2.8亿美元)的收入,作为一名航天玩家,他拥有非凡的独立性。他将这笔财富的大部分投入到了SpaceX的开发中,从一开始他就谈到了人类进入行星际以减少灭绝威胁的必要性。他说,火星将是我们去的好地方,马斯克多次表示,他的目标是让人类成为一个多星球物种。


马斯克说,大约在2002年,他开始研究美国宇航局将人类送上火星的计划,但不敢相信,美国宇航局居然没有公布的时间表。(直到近年来,NASA才建议将2030年代作为一个目标。)当时马斯克表示,他设想了一项火星任务,以激发国家载人火星意志。与此同时,马斯克致力于在美国积累声誉和合同,以发射卫星、国际空间站货物和宇航员。花了数年时间,他证明SpaceX的可靠性可以与Arianespace和联合发射联盟等大公司匹敌,这离不开可回收火箭的支持。


近年来,马斯克和SpaceX将大量精力投入到开发Starship上。Starship是星舰和超级助推器的一种完全可回收性火箭的组合,旨在将人们送到火星和其他遥远的目的地。多个星舰原型在高空试飞中轰鸣,最终在2021年5月着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选择星舰作为其首次探索月球探测器的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人类可以重返月球,并在月球表面建造可持续发展的月球基地。然而,星舰仍有许多障碍需要克服。例如,该系统尚未进行轨道试飞。SpaceX正在等待监管部门的批准,然后才进行第一次尝试,可能在5月份左右。


太空旅游在2021实现了一个巨大的飞跃,个人甚至是残疾人都可以飞越太空,宇航员甚至不需要层层选拔。SpaceX,蓝色起源和维珍银河等等都成功的参与了人类的新宇宙探索时代。诚然,让超级富豪登上太空船存在道德问题。很多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一个只有富人或从富人那里得到好处的人才能参与的行业,这有什么用呢?但是,有一个Inspiration4的例子,它在2021年9月在SpaceX龙上飞到地球轨道上三天。Inspiration4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全私人载人地球轨道旅行,由亿万富翁贾里德·艾萨克曼资助和指挥,艾萨克曼为普通人提供了一个登上太空的机会,艾萨克曼想为圣裘德筹集数百万美元,他实现了这个目标,并进行了健康的宣传。艾萨克曼最近宣布,SpaceX将在北极星计划下执行一系列新的私人任务。艾萨克曼还没有为所有的机会命名机组人员,但他说,每项任务也将以慈善为重点。这次的轨道将达到1300多公里高度,这是人类除了登月任务之外,到达过得最高的轨道,任务就在今年年底,这将是人类太空旅游的巅峰。


SpaceX在太空旅游方面的成就不止如此,还有DearMoon项目,为此,日本亿万富翁前泽友作正在寻找八名宇航员,与他一起使用SpaceX的星舰进行绕月旅行。在近期,SpaceX将为总部位于休斯顿的Axiom Space公司的国际空间站为付费客户提供飞行服务,该公司已使用猎鹰九号载人龙系统预订了多项任务,其中的第一次任务Ax-1计划于3月30日发射。


过去和未来,SpaceX都值得期待,SpaceX没有因为现在获得的成就而沾沾自喜。

许多航天公司都有自己的航天广播,但SpaceX公司往往脱颖而出。多年来,数以亿计的人收看了该公司的广播节目,看到可回收火箭级在海上的飞船上着陆,还有一个穿着舱内宇航服的人体模型到达轨道,该人体模型是2018年2月猎鹰首次重型发射任务的明星之一。现役人类最强大的火箭顺利升空,它的三个第一级助推器在全球太空迷的注视下返回地球,这是自2011年航天飞机计划结束以来最重要的事情。当网络直播切换回太空视图时,猎鹰重型的上层出现了一个壮观的画面:一名人体模特宇航员驾驶着一辆特斯拉跑车。


SpaceX开始在广播中播放David Bowie的Starman,为这个人体模型配音,同时它开始了环绕太阳的旅行。SpaceX一直在提供火箭发射和回收的摄像机视图、发射和海上着陆时火箭的高清晰度一瞥,以及粉丝们喜欢在Twitter和Reddit等频道上解析的大量统计数据。从某种意义上说,该公司借鉴了NASA早期的经验,NASA其实早就在运行开放式电视广播,不过当时载人火箭的可靠性远远低于现在的火箭。


SpaceX的所有太空任务都极具未来现代感,比如载人龙飞船,SpaceX的载人龙飞船还配备了时尚的控制装置,其特点是触摸屏而不是拨号盘和开关。Crew Dragon控制台为NASA宇航员Bob Behnken和Doug Hurley提供了有趣的体验,他们已经习惯了航天飞机的控制系统,部分控制系统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尽管随着该程序的发展,很多控制系统已经更新。


未来,SpaceX还能够取代els为国际空间站提供的一些服务,例如定期提升轨道,以避免地球大气层的阻力将空间站拉回地球,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天鹅座货运飞船也在今年2月就测试了这种能力。


可重复使用的火箭和航天器技术是SpaceX公司发展的基础,美国宇航局监察长办公室2019年表示,SpaceX的载人龙号机组的每个座位成本约为5500万美元,比波音星际客机(预计为9000万美元)和俄罗斯联盟号(当时为8500万美元)大约低60%。从长远来看,SpaceX以6200万美元和90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猎鹰9号和猎鹰重型运载火箭,远低于其主要竞争对手的价格。例如,在2020年末,预订乘坐联合发射联盟的主力阿特拉斯五号火箭的费用略高于1亿美元,而且阿特拉斯五号还没有猎鹰9号强大。


低成本也比如延伸到未来的系统。例如,超重型星际飞船系统预计只需要价值90万美元的推进剂就可以进入地球轨道。马斯克在2019年提出,总体运营成本将低至每次飞行200万美元。如果是这样的话,星舰将是真正的革命,它将前所未有地大幅削减进入太空的成本。需要注意的是,所有这些成本计算中,有些是理论上的,而另一些可能会随着供应问题而发生变化。但总体而言,SpaceX的星舰是真正的未来可期。


2021年12月,SpaceX完成了第一百次火箭回收任务,目前,猎鹰9号和猎鹰重型火箭只能部分重复使用,发射后,它们的上层仍然被丢弃。然而,星舰将完全可重复使用,超重型着陆将是一个非常值得一看的。“我们将尝试用发射塔臂捕捉超重型助推器,使用网格鳍来承担负载。”马斯克在2021年12月30日说到。是的,SpaceX计划直接在发射塔上捕获超重型超重型火箭,然后直接发射。虽然马斯克之前已经讨论过这个想法,但新的调整增加了一些有趣的设计挑战。事实上,超重型助推器实际上不会着陆,因为它会在半空中被塔臂抓住。这一变化意味着超重型助推器不需要着陆腿。马斯克在12月30日说,“节省了腿部的质量和成本,并能够立即将助推器重新定位到发射架上——星舰可以在不到一个小时内重新充满燃料。”

马斯克反复强调,可重用性是使火星定居在经济上可行的关键突破。他最近估计,如果星舰的开发和测试进展顺利,SpaceX可以在2026年之前让人们登上火星表面。



那么,在这二十年间,SpaceX究竟创造了哪些无人企及的里程碑式成就?这一个个关键的节点又对后来者有哪些点拨和示范?

 

1. 猎鹰1号的成功首飞

 

对于马斯克来说,SpaceX的起步并不顺利。他们的第一枚火箭“猎鹰1号”(Falcon 1)的首次发射只持续了一分钟。第二次和第三次尝试也失败了。

 

然而,在2008年9月的第四次发射中,猎鹰1号成功进入轨道,使其成为“第一个由民营公司开发并实现入轨的液体燃料火箭”。根据SpaceX的说法,猎鹰1号总共发射了五次。

 


按照原本的计划,SpaceX公司可能会开发一款名为“猎鹰5号”的中型火箭,但后续这一计划被取消,整个公司开始将全部精力集中于猎鹰9号大型火箭的研发。

 

2. 龙飞船完成首次天地往返

 

除了以“猎鹰”系列为代表的运载火箭,SpaceX公司在飞船方面的研发也没落下,其最终的成果就是“龙”(Dragon)系列飞船。2010年,SpaceX公司用猎鹰9号火箭成功将龙飞船送入近地轨道。

 

2010年12月,无人驾驶的“龙”飞船返回地球,在距离墨西哥海岸几百公里的太平洋上着陆。SpaceX再次创造了历史,这是民营公司开发的航天器首次成功从轨道上返回。

 

3. 龙飞船首次停靠国际空间站

 

在龙飞船成功返回地球一年多后,SpaceX于2012年5月25日又将其发射入轨,并成功实现了与国际空间站的对接。

 

自那次任务以来,SpaceX已多次将“龙”飞船与国际空间站对接,为美国宇航局(NASA)的商业轨道运输服务(COTS)计划执行补给任务。

 


4. SpaceX首次实现一级火箭着陆

 

众所周知,马斯克最初创立SpaceX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为了开发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并借此实现航天发射成本的大幅降低。

 

而火箭重复使用的第一步就是要让一级火箭能够在起飞后实现再着陆。SpaceX在2015年实现了这一壮举,用猎鹰9号火箭的一级进行了历史性的首次垂直着陆。

 

5. SpaceX首次实现火箭海上着陆

 

在首次成功垂直着陆后仅一年,SpaceX公司又开始尝试在海上平台进行火箭垂直回收。经过几次失败的努力后,该公司在2016年实现了一级火箭在名为“Just Read the Instructions”的海上平台的首次成功着陆。

 

值得注意的是,之所以海上火箭回收颇受马斯克的青睐,是因为火箭发射后必须以类似于弧线的轨迹爬升才能到达轨道空间,这导致一级火箭在返回时可能无法以充足的燃料降落陆地发射场。

 


6. 首次发射“二手火箭”和成功回收整流罩

 

在SpaceX成功完成猎鹰9号火箭一级的回收后,外界就一直质疑这枚二手火箭再发射的可靠性。

 

2017年3月30日,SpaceX重新发射了这枚猎鹰9号火箭,运送一颗卫星进入轨道,并将其降落在大西洋的一艘海上平台上,再次实现成功回收。

 

不仅如此,在此次任务中,SpaceX还首次实现了整流罩的成功回收。

 

7. 龙飞船首次重复使用

 

在证明可以重复使用其火箭之后,SpaceX证明它也能够重复使用其“龙”飞船。2017年6月3日,该公司发射了一枚猎鹰9号火箭,火箭上搭载了之前使用过的“龙”飞船。

 

这是SpaceX公司执行的第11次为国际空间站运送物资的任务,此次使用的“龙”飞船最初被用于第四次国际空间站补给任务。

 

8. 现役最强火箭首飞,将特斯拉送入太空

 

2018年,猎鹰9号的增强型——“猎鹰重型”火箭首次发射升空。它有27个发动机,最大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63.8吨,是自执行登月任务的土星五号以来从美国发射的最强大的火箭,也是现役最强大的运载火箭。

 

此次发射最为令人印象深刻的除了两枚助推器返回并同时降落在卡纳维拉尔角相邻的着陆点上,还有一辆特斯拉Roadster红色跑车被送入了太空。

 


9. 猎鹰重型火箭首次商业发射

 

自从猎鹰重型火箭首次发射以来,它就成为了商业卫星发射市场的超级玩家。而直到2019年4月12日,猎鹰重型火箭才执行了它的首次商业发射任务。

 

在这次任务中,猎鹰重型火箭成功将沙特阿拉伯的Arabsat-6A通讯卫星送入轨道。不仅如此,SpaceX还打破了自己在火箭一级回收过程中的飞行距离纪录,这次机动让它重新进入地球大气层,飞行约1,240公里。

 

10. Starhopper的首次升空

 

为了追求更大的运载量以及更低的单位发射成本,SpaceX在推出猎鹰重型火箭后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大、更强、更便宜的“星舰”(Starship)发射系统。

 

Starhopper是Starship的MK1原型机,2019年7月27日,Starhopper成功完成了首次无绳点火起飞测试。在这一次腾空过程中,Starhopper最高飞到了20米的空中,然后成功着陆。

 


11. SpaceX的首次载人发射

 

在SpaceX完成其载人“龙”飞船的飞行中止测试后,SpaceX的首次载人发射就已经蓄势待发了。终于,在2020年5月30日,这次历史性的飞行顺利进行,并在一天后的5月31日与国际空间站对接。

 

尽管一切都很顺利,但两位宇航员Bob Behnken和Doug Hurley也坦言,乘坐“龙”飞船与乘坐NASA的航天飞机体验“完全不同”,而且这种体验比预期的要更不舒适一些。

 

12. SN5星舰原型机试飞成功

 

在Starhopper试飞后,SpaceX公司又进行了多次星舰原型机的试飞活动,但结果都以失败告终。直到2020年8月4日,SN5星舰原型机完成了一次大约150米的成功“跳跃”。

 

在这次成功的测试中,SN5星舰原型机使用了单台海平面猛禽(Raptor)发动机,而且SN5起飞后进行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平稳着陆。

 

13. SpaceX的第100次发射和第六次重复使用同一枚猎鹰9号火箭

 

2020年8月18日,SpaceX用一次发射达到了两个令人印象深刻的里程碑。SpaceX的第11次Starlink卫星发射是该公司历史上的第100次发射。更重要的是,这次任务也是SpaceX第六次重复使用编号B1049的猎鹰九号一级火箭。

 

14. 载人“龙”飞船正式全面运行任务

 

2020年11月15日,载人“龙”飞船将4名宇航员送入国际空间站,开始了它的首次全面运行任务“Crew-1”。这标志着其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经NASA认证的商业载人航天器系统。


 

15. 一箭143星打破发射纪录

 

2021 年 1 月 24 日,SpaceX执行了Transporter-1任务,一次性向太空发射了143个航天器,打破了单次发射最多卫星进入太空的纪录,这一纪录此前由2017年携带104颗卫星的印度卫星发射保持。

 

此次发射载荷包括133颗打包的小卫星以及10颗“星链”卫星,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是编号B1058的猎鹰九号火箭,发射地点为卡纳维拉尔角的SLC-40发射场。

 

16. 载人“龙”飞船首次重复使用

 

2021年4月23日,Space X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39A发射台利用猎鹰9号火箭成功发射载人龙飞船,执行第二轮商业乘员发展计划(CCDev-2)运输服务,实现世界首次载人飞船重复使用,以及首次复用火箭和复用飞船组合执行载人发射任务。

 

17. 首个全平民太空任务发射

 

2021年9月15日,SpaceX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完成又一次发射任务,搭载四位平民的龙飞船升空,开始了为期三天的环绕地球之旅。由于这是一次“全平民机组”航天任务,即飞船上没有任何一名专业宇航员。

 

这次的太空任务名为Inspiration4,所有费用由美国亿万富翁Jared Isaacman支付,他的同伴包括科学家和教育家Sian Proctor、医疗官员Hayley Arceneaux以及任务专家Christopher Sembroski。

 


这次飞行将为圣裘德儿童研究医院(St. Jude Children’s Research Hospital)提高知名度和筹集2亿美元的资金。

 

18. SpaceX估值超过1,000亿美元

 

2021年10月9日消息,据多位知情人士透露,在本周内部人士宣布二次售股后,SpaceX估值超过1,000亿美元大关。

 

这些知情人士表示,SpaceX已与新老投资者达成协议,将以每股560美元的价格出售内部人士手中最多价值7.55亿美元的股票,使该公司估值增至1,003亿美元。该公司目前并没有筹集新资本,此举只是对现有股票进行二次出售。

 

SpaceX的新估值使其成为世界上罕见的非上市“百角兽”公司(Centicorn) ,即估值达到“独角兽”(估值10亿美元)公司的100倍。世邦魏理仕的数据显示,SpaceX如今是世界上第二大估值最高私营公司,仅次于字节跳动,超越了金融科技公司Stripe。

 

19. 猛禽发动机室压创新高

 

2021年10月24日,马斯克通过个人社交媒体直播了猛禽2型发动机的第一次静态点火测试,显示发动机主燃烧室达到321bar的峰值压力,并在爆炸前短暂产生约245吨的推力。

 

两个多月后,马斯克表示,猛禽2型发动机的常规工作压力已经达到300bar,且没有出现重大问题,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在这种压力下燃烧几分钟后安全关闭。鉴于300bar是猛禽2型发动机在最大推力下主燃烧室的目标压力,这意味着猛禽2型发动机现在的“常规”运行已经达到SpaceX的目标。


 

20. 星链用户超过25万

 

2022年2 月 15 日,马斯克暗示称,其星链卫星互联网用户可能超过 25 万人。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真有25 万人使用星链网络,而星链的服务月费又为 100 美元,这意味着 SpaceX 的收入将达到每月 2,500 万美元,相当于每年 3 亿美元。



结语

 

二十年的时间转瞬而逝,正如马斯克在猎鹰9号首次成功着陆后不久描述的那样,将人类送上火星将是“有史以来最不可思议的冒险”。毫无疑问,从他创立SpaceX的那一刻起,他就把目光投向了这颗红色星球。

 

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无法确定SpaceX何时能到达火星,但专家们已经在寻找着陆火星的理想地点。SpaceX的首席火星开发工程师Paul Wooster最近也公开表示,该公司有望在2030年前到达火星。

 

毋庸讳言,当SpaceX最终到达火星时,该公司的历史成绩簿上将画上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上文由[宏菱环球投资俱乐部]诚意推荐,部分内容转载自【竞科技 】。



推荐阅读:

美国林氏集团纽约曼哈顿维珍酒店EB5投资移民项目介绍

2018年度回顾-美国林氏集团林建中主席获奖记录和重大活动记录

人类史上首台飞入太空的汽车,特斯拉Roadster现在过得如何?

林氏集团合作伙伴维珍旗下维珍银河完成首次满员太空试飞,明年开启“太空商业旅行”

今晚维珍银河创始人布兰森上太空!马斯克现场支持!附维珍银河完整PPT

宇宙第一富豪!维珍布兰森爵士好友马斯克身价达$2300亿,相当于盖茨和巴菲特总和!

人类首次商业太空之旅----维珍集团布兰森爵士的“仰望星空”

亿万富翁布兰森公布新计划:要在月球附近建太空酒店

维珍银河“太空船二号”完成今年首飞,年内将进行首次商业飞行

林氏集团合作伙伴维珍集团旗下维珍银河曝光其最新太空飞机“VSS Imagine”

维珍银河延迟下次试飞 正式飞行最快要等到明年

发动机故障 维珍太空船试飞中断

上太空的票价 25万美元!林氏集团合作伙伴维珍布兰森爵士首飞后将再开售,明年太空见?

林氏集团合作伙伴维珍集团旗下维珍银河太空船将搭载科学家进行太空飞行

船票 20 万英镑/张,皮特、小李子和比伯都买了,美国林氏集团

林氏集团合作伙伴维珍集团旗下维珍银河首次公布其超声速客机概念

林氏集团合作伙伴维珍集团旗下维珍银河公布宇宙飞船舱内设计图

林氏集团合作伙伴维珍集团旗下维珍银河公司将为NASA组织私人乘客前往空间站旅行

回顾2019——航天大事记

【头号玩家】第21期:维珍银河2020年Q1财报,布局太空旅行市场,致力开

林氏集团合作伙伴维珍集团旗下维珍银河将与NASA合作开发安全高效的高速航空飞行器

林氏集团合作伙伴维珍集团旗下维珍银河两位飞行员被授予“商业宇航员之翼”徽章

照片里的银河系,百万人的太空梦

林氏集团合作伙伴维珍集团旗下维珍银河成为全球首家上市的太空

林氏集团合作伙伴维珍集团旗下维珍银河获波音2000万美元注资

林氏集团合作伙伴维珍集团旗下维珍银河的第二艘商业太空船已初

3 年后,林氏集团合作伙伴维珍集团旗下维珍银河每 32 小时就能

志澄观察 | 维珍银河开启商业航天新模式

林氏集团合作伙伴维珍集团旗下维珍银河要把更多人送上太空

林氏集团合作伙伴维珍集团旗下维珍银河将和投资公司合并上市

氏集团合作伙伴维珍集团旗下维珍银河搬进新墨西哥州太空港基

林氏集团合作伙伴维珍集团旗下维珍银河公司首次载客飞太空

美国林氏集团合作伙伴维珍集团旗下维珍银河公司的“太空船二

林氏集团合作伙伴维珍集团旗下维珍银河成功完成了其“团结号

林氏集团合作伙伴英国维珍集团旗下维珍银河公司太空飞船2号成



关于美国林氏集团:

拥有40多年历史的美国林氏集团是集制衣、房地产开发、酒店建造、经营、管理及科技投资于一体的综合性集团,有30多年的房地产开发经验。在过去20年间,林氏集团已建成50多幢大厦,28家酒店,为当地创造了数以亿计的财富,近五年仅旗下酒店部门就创造了上万个全新的永久工作机会。林氏集团合作伙伴包括全球著名英国最大的私人企业-维珍集团、世界500强全球最大的酒店管理集团-万豪国际酒店集团、世界500强全球最大的连锁咖啡公司-美国星巴克公司


上图:林氏集团主席林建中简介


2015年9月25日由两位世界闻名的商业巨子英国维珍集团总裁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 Branson)美国酒店大亨林氏集团主席林建中(John lam)携手合作,投资五亿美金建造的纽约五星级维珍酒店于曼哈顿百老汇大道夹29举行奠基仪式。坐落于全世界最昂贵地段的维珍酒店将是纽约十大建筑之一,也是一个为帮助更多中国精英投资移民建造的最稳健最有实力的投资项目,创造3400多个就业机会,并提供200个宝贵的投资移民名额。


上图:纽约维珍酒店效果图


纽约维珍酒店将成为纽约最大、最时尚的,拥有近500个房间的五星级大酒店,还有购物中心,美食广场,运动场所,娱乐休闲等。比伦摩天大廈,世界最大的Macy 百貨公司,韓國城,年青人的創業商業中心區,Google總部。2014年底开始拆楼,经过近十个月的清拆,旧楼已全部拆平。2016年开始建设地基及主体,2019年02月中已经封顶并开始内外装饰。


上图:美国林氏集团董事局主席及首席执行官林建中和英国维珍集团总裁Richard Branson在维珍酒店奠基现场合影

上图:美国林氏集团亚太区总裁、纽约林氏区域中心总裁王泳珺(王晓华)与美国林氏集团董事局主席及首席执行官林建中及英国维珍集团总裁Richard Branson合影(从左到右)

林氏集团美国总部地址202 Centre Street,6th Floor,New York,NY 10013

亚太区总部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将台乡驼房营路8号新华科技大厦7楼EB-5项目地址1205-1227 Broadway, New York, NY 10036

如有咨询林氏集团曼哈顿维珍酒EB-5投资移民项目及海内外酒店&房地产、科技创投及公司IPO上市辅导(可垫资)、产业(股权)投融资并购、奢侈艺术品&大棕商品贸易等业务的请联系:

美国林氏集团中国区副总裁

鹤山市家乐居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

鹤山市沙坪镇宏菱电气自动化设备中心CEO

           李卓平  先生

手机:13725966319(广东)、13121897248(北京)

微信:lzhping

电子邮箱:1205252917@qq.com

网址:https://lamgroupnyc.com/


上图:中国区副总裁李卓平与王总裁在中国广州投资移民分享会的合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