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头号玩家栏目自2020115日起,每周三更新一期,将跟踪研究国外微软、苹果、亚马逊、谷歌、FacebookVisa、三星、万事达、英特尔、可口可乐、LVMH、迪士尼、百事可乐、Netflix、英伟达NVIDIA、甲骨文Oracle、赛富时Salesforce、耐克、特斯拉、SAP、好市多Costco、德州仪器、高通、星巴克、易昆尼克斯EQIXAMDShopifyUber、阿迪达斯、Zoom、怪兽饮料MonsterSeaSpotifyTwilio尼古拉Nikola、RokuPelotonLyftBeyond MeatBill.com、维珍银河等,国内华为、阿里、腾讯、台积电、中国平安、字节跳动、美团、拼多多、恒瑞医药、滴滴、美的、海天味业、格力、宁德时代、立讯精密、小米、好未来、顺丰、药明康德、大疆、安踏、比亚迪、韦尔股份、海底捞、腾讯音乐、闻泰科技、金山办公、舜宇光学、海尔、爱奇艺、吉利、农夫山泉、兆易创新、百济神州、芒果超媒、科大讯飞、中芯国际、哔哩哔哩、跟谁学、歌尔股份、李宁、卓胜微、浪潮信息、信达生物、阅文、金融壹账通、三只松鼠、传奇生物、君实生物、虎牙、新东方在线、良品铺子、蔚来、金山云、网易有道、斗鱼、宝尊、乐信、微盟、富途控股、有赞、嘉楠科技、老虎证券等,未来将持续拓展公司类型,随时对头号玩家组合进行优化调整,提升丰富度、前瞻性。

六合咨询第364家公司396篇研报
全文10,131字
预计阅读20分钟

公司专注商业载人航天,开发太空飞行器与太空旅行业务
 
维珍银河(Virgin Galactic)是英国维珍集团旗下航空航天子公司,主要开发太空飞行器与太空旅行业务。司是全球太空商业探索领域开拓者,专注开发、制造、运营太空船及相关技术,打造领先的商业航天系统,为高净值客户提供亚轨道(距地面20千米~100千米,处于飞机最高飞行高度与卫星最低轨道高度之间,被称为空天过渡区)太空旅行服务,创造独特、变革性的太空旅行体验,包括体验失重状态与在太空观看地球等。

维珍集团是英国最大私营企业,旗下有超200家公司,业务涉及航空、铁路、旅行、娱乐、金融等百余个细分领域;尤其在航空领域,维珍集团旗下维珍大西洋航空公司,凭借高品质服务与创新理念,成为英国第二大国际航空公司。维珍集团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 Branson),1950年生,17岁起家,是当今世界最富传奇色彩的亿万富翁之一,1999年被英国女王授勋爵士头衔。维珍品牌追求高品质服务,有助公司提升飞行器与太空旅行服务品质,并为公司带来大量潜在客户。
 

维珍集团业务布局
 
公司201910月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成为全球首家商业载人航天上市公司。公司2004年成立,总部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2019年10月通过与纽交所上市的投资公司Social Capital Hedosophia(SCH)合并,实现借壳上市,成为全球“太空旅行第一股”,代码SPCE;公司上市前夕,波音旗下风险投资公司HorizonX,宣布向公司投资2,000万美元,帮助公司开发超音速飞行技术。
 
截至2020年6月9日,公司股价16.64美元,市值35.01亿美元;公司上市以来,股价最低6.90美元(2019年11月25日,市值14.52亿美元),最高42.49美元(2020年2月20日,市值89.41亿美元),不到3个月最高涨幅超5.1倍;受公司股价短期上涨较多、疫情导致美股整体下跌等影响,公司股价从最高42.49美元,跌至最低9.06美元(2020年3月18日,市值19.06亿美元),不到1个月最大跌幅79%;之后最高回升至21.53美元(2020年5月8日,市值45.31亿美元),不到2个月最高涨幅138%。2020年5月,公司创始人布兰森累计出售公司2,500万股,套现约5亿美元,用于支持布兰森旗下其他受新冠疫情影响较大的航空、旅行、休闲等产业。
 
公司累计投资超10亿美元,致力构建可重复使用的载人航天系统。公司自成立以来,专注自主研发、设计、测试太空船及相关动力推进系统,为太空旅行业务提供自有技术与硬件支持,具备一体化航天开发能力与商业运营能力。2014年10月,公司旗下太空船在美国加州莫哈韦沙漠试飞时,因宇航员操作失误发生爆炸,2名宇航员一死一伤,公司业务一度陷入停滞。2016年2月,公司正式发布用于太空旅行的新版太空船,被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命名为VSS Unity(维珍太空船联合体),包括航天舰载机White Knight Two(白衣骑士二号,喷气式飞机)、太空船Space Ship Two(太空船二号)、混合动力火箭推进系统Rocket Motor Two(火箭发动机二号)、相关安全系统与支持设备等。
 
公司提供亚轨道太空旅行服务,创造独特、变革性的太空旅行体验。公司太空船联合体,每次最多可运送6名乘客与2名宇航员;太空旅行中,航天舰载机“白骑士二号”作为母机,搭载“太空船二号”从地面起飞,达到预定高度后,“太空船二号”从“白骑士二号”上脱离,之后依靠自身火箭发动机,载着宇航员与太空游客,继续加速爬升至距地面超80千米高度,完成太空旅行后自行飞回,最后像普通飞机一样落地。
 
太空游客整个太空之旅共5天,期间公司将提供参观发射中心、身体适应性训练、飞行宇航训练等服务;最后一天,游客将穿着公司特制宇航服,正式乘坐公司载人航天器,进行约90分钟的太空旅行;游客会在亚轨道飞行中体验失重状态,可解开安全带在船舱中漂浮几分钟,并观赏太空美景。
 
公司太空旅行服务中,最高飞行高度约80千米~90千米,超过美国空军定义的太空边界(距地面80千米以上),但低于国际航空联合会(FAI)规定的进入太空标准(距地面100千米以下活动被定义为航空,距地面100千米以上活动被定义为航天,距地面100千米的分界线被称为卡门线),因此公司太空旅行概念受到一些质疑,严格来说,公司提供的是亚轨道太空旅行服务。

维珍太空船联合体,中间机舱为“太空船二号”,两边机舱为航天舰载机“白衣骑士二号”
 
公司亚轨道太空旅行流程
 
公司有序推进载人航天业务发展,计划2020年进行商业载人航天首飞2016年9月,公司“太空船二号”完成首飞;2018~2019年,共开展5次试飞;其中,2018年12月,公司在美国加州莫哈韦沙漠进行试飞,“太空船二号”首次运载宇航员,到达太空边缘;2019年2月,在2名宇航员基础上,增加1名机组成员,同样飞行成功。载人飞行最关注安全问题,每一次飞行试验都极具价值,公司通过多次试飞积累丰富数据,对飞行器性能进行全面评估,也让宇航员收获宝贵飞行经验。公司目前专注商业载人飞行准备工作,及满足美国联邦航空局提出的核查与确认程序,计划2020年进行商业载人航天首飞,以后将开展定期太空旅行业务。
 
公司太空旅行业务进入销售阶段,拥有大量潜在客户。公司太空船票售价每张20~25万美元,截至2019年底,来自60个国家与地区约600名乘客,已支付定金或全款,预定公司亚轨道太空旅行服务,公司共收取约8,000万美元预付款,对应超1.2亿美元潜在收入。公司在2018年12月“太空船二号”首次飞到太空边缘后,关闭第一轮售票。
 
2020年2月,公司重新开放售票,并上线“One Small Step一小步”在线预订通道,客户通过支付1,000美元可退还押金进行预订,之后可优先购买正式太空船票;“一小步”模式推出后,注册人数从2020年2月23日的7,957人,增至2020年4月29日的9,160人,2个月时间增长约15%;截至2020429日,公司通过“一小步”模式,收到来自44个国家客户、累计超400笔定金,对应超1亿美元潜在收入。

公司第一轮售票与通过“一小步”模式售票,合计超1,000笔预订。公司预订客户包括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贾斯汀·比伯等好莱坞明星与商业大亨;公司CEO怀特赛斯也在加入公司前,为自己与妻子预订了2个座位。
 
公司预计未来太空船票价将先升后降,将持续增加太空航班供应。公司预计未来短期内,由于人类对太空飞行体验需求强劲及运载能力有限,太空船票价将大幅提升;但随着时间推移,太空船制造成本降低,公司拥有更多太空船,太空船票价会开始下降。公司计划2020年完成飞船测试阶段,并运送首批付费客户进行太空旅行,创始人布兰森有望成为首批乘客之一2021年提供115次太空航班,运送700名客户带来约2亿美元收入并实现盈利;2023年提供超270次太空航班,实现收入近6亿美元。
 
公司积极建设美国太空港,第2架太空船制造进展顺利。公司与美国新墨西哥州政府合作建设美国太空港(Spaceport America),是世界第一座为特定目的建造的商业太空发射场,占地1,800英亩(约1.1万亩)。公司投入超2亿美元,搭建发射所需基础设施,目前第一、第二层内部建设已完成,并开始建设第三层,第三层将主要用于宇航员培训与飞行准备活动。2020年2月,公司将维珍太空船联合体运送至美国太空港,公司运营人员也从加州莫哈韦,转移到新墨西哥州。公司目前第2架太空船的主要结构部件已组装完毕,第3架太空船研发进展顺利,公司预计2023年将拥有5架太空船。

美国太空港

公司与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合作,开发用于民航旅行的超音速飞行器,拓展业务发展空间。由于太空旅行小众性质及供给能力有限,公司计划基于自身航空航天技术积累,拓展超音速民航市场,即经由外太空与地球亚轨道的超音速飞行,助力提升公司业务规模与盈利能力;预计未来超音速飞机将以5倍音速飞越大气层,将使长途航班时间大幅缩短;例如,未来从洛杉矶到东京的10小时航班,将缩减到1个多小时。20205月,公司宣布与NASA签订《太空法》协议,双方未来几年将合作开发在地球上使用的高速旅行技术,助力美国生产技术上可行的高马赫(速度相对音速的倍数,音速约340m/s、1,224km/h)飞行器,用于潜在民用市场。

太空旅行市场兴起,业内玩家除公司外,还有SpaceX、蓝色起源等。公司CEO怀特赛斯预计,未来10年将有约200万游客想要飞往太空,这一需求超出目前商业航天公司供应能力。目前全球范围较有实力的商业航天公司,除维珍银河外,还包括特斯拉CEO马斯克创立的SpaceX、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创立的蓝色起源(Blue Origin)等。

SpaceX计划2023年实现绕月飞行,并致力殖民火星,也积极布局太空旅行业务,计划使用载人龙飞船,将旅客送往国际空间站,旅程为期10天,但据《纽约时报》报道,票价高达5,500万美元。蓝色起源计划2020年实现首次载人飞行,但目前尚未正式公布票价与售票计划,业界预计亚轨道太空旅行票价在20万美元左右,并计划2023年登月,为定居月球做准备。相比之下,公司与蓝色起源推出的亚轨道太空旅行,价格相对亲民,有利于扩大太空旅行市场客户群。

公司与业内其他知名技术公司合作,为客户打造极致舒适的从地面到太空旅行体验。公司目前商业合作伙伴有韩国科技公司Bloom Technology、美国高端运动品牌Under Armour、英国豪华汽车品牌Land Rover(路虎)等,分别在运输机研发、太空服制造、地面汽车装备等方面,向公司提供合作与支持。公司与Under Armour合作,专门为搭乘“太空船二号”的太空游客,提供整套太空服,是全球首款专为私人宇航员与普通太空游客设计的太空服,全套装备计划2020年发布;包括一套飞行服、一双太空鞋、一套训练服、一件限量版宇航员夹克,突出灵活、柔韧、舒适特点

公司与Under Armour合作打造的太空服(左起第3位为公司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
 
公司部分商业合作伙伴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六合咨询
 
公司致力拓展业务边界,实现航天技术在研究与教育领域潜在应用。公司利用现有太空飞行系统,为研究人员提供更便捷、可循环使用的实验系统。例如,低门槛太空旅行,使研究人员可现场监测其在太空中的实验;可循环使用的飞行器,能降低试验成本并支持多次重复试验;研究人员可在着陆后,立即进入试验室,进行后续研究等。公司2017年12月与意大利航天局,签署航空飞行研究意向书,旨在进行科学研究、亚轨道试验及运输一批意大利专家进入太空等。目前多个政府与研究机构,也表示有兴趣与公司签约。公司已进行8次与研究相关的飞行任务,未来研究支持将成为公司业务重要组成部分。
 

公司目前收入规模小,研发投入高,造成较大亏损
 
公司目前收入规模小,亏损幅度有所扩大。公司目前仍处于太空飞行系统的开发与测试阶段,目前收入主要来自运输用于科学与商业研究的物品进入太空、向分包商提供工程服务、赞助商赞助等,预计未来收入将主要来自太空船票销售。公司2017~2019年收入分别为175万美元、285万美元(+55.6%)、378万美元(+35.7%),2019年Q1、2020年Q1收入分别为178万美元、24万美元(-86.6%)。公司2017~2019年净利润分别为-1.38亿美元、-1.38亿美元(+0.1%)、-2.11亿美元(-52.7%),2019年Q1、2020年Q1净利润分别为-0.43亿美元、-0.60亿美元(-40.6%),亏损幅度逐渐扩大。
 
新冠疫情期间,公司收入、毛利率有所降低。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2020年Q1收入仅24万美元,主要来自为政府提供工程服务,比2019年Q1减少86.6%,主要因为2020年Q1没有进行飞行任务。考虑到新冠疫情将影响公司试飞计划与业务运营,公司预计2020年剩余时间收入,将是公司近年来最低水平。公司2020年Q1毛利6.5万美元,毛利率27.3%;2019年Q1毛利78万美元,毛利率44.4%;2020年Q1相比2019年Q1,毛利减少71万美元,减少92%,主要因为长期工程服务毛利率较低。
 
公司使用Non-GAAP(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的EBITDA(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不包括股权激励费用与非经常性交易成本,作为衡量业绩的关键指标。2020年Q1 Non-GAAP的EBITDA为-0.53亿美元,相比2019年Q4 Non-GAAP的EBITDA为-0.55亿美元,环比有所改善,主要因为公司管理层基于新冠疫情导致的近期经济状况,采取行动削减开支,包括减少奖金等。
 
公司历年财务简表(单位: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六合咨询
 
公司目前支出主要为研发费用,预计开启商业航天计划后,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将不断增加。公司研发费用由2018年1.2亿美元,增至2019年1.3亿美元,增长13%;由2019年Q1的0.31亿美元,增至2020年Q1的0.34亿美元,增长9%。研发支出主要是航天器成本,公司预计一旦完成载有4名乘客的太空旅行试飞,将在技术上实现太空旅行可行性,之后将开始减少航天器研发成本。
 
公司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由2018年0.51亿美元,增至2019年0.82亿美元,上涨61%;由2019年Q1的0.12亿美元,增至2020年Q1的0.27亿美元,上涨118%;预计随着商业载人航天计划开启后,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将不断增加。2020年Q1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相比2019年Q4减少0.1亿美元,主要因为2019年Q4支付与上市有关支出,及2020年Q1实现某些成本削减。
 
公司目前无法完全评估受新冠疫情影响情况,采取多种措施保障现金流充足。公司表示,现在要完全量化新冠疫情对业务影响,及其持续时间与严重程度,还为时过早。鉴于当前经济形势,公司将在继续维持健康资产负债表的同时,采取措施保持流动性,包括减少高管奖金、暂时降低高管与董事薪酬、推迟或取消不必要的雇佣与承包合同等。截至2020年Q1,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19亿美元;2020年Q1资本支出为400万美元,相比2019年Q4减少200万美元,资本支出主要用于美国航天港运营与航天器加工方面投资。
 

维珍银河2020Q1财报电话会议中高管解读财报纪要
 
202055日,公司发布2020Q1财报后,公司CEO George WhitesidesCFO Jon Campagna、执行副总裁Michelle Kley等,出席财报电话会议,并现场回答分析师提问。
 
以下为本次电话会议中高管解读财报纪要,来自老虎证券社区“直击业绩会”栏目:
 
CEO George Whitesides我们根据适用的政府指令,2020年3月开始暂停在加州莫哈韦航天航空港与新墨西哥州美国航天港的现场作业。在此期间,我们大约2/3雇员与承包商员工,能在家完成工作,这使许多关键工作得以继续,包括为VSS Unity(维珍太空船联合体)、VMS Eve(航天舰载机)、第二架太空船,进行工程分析与绘图、工艺与文件更新、员工培训等。
 
相应地,在此期间,大约1/3员工无法在家完成正常工作。2020年4月,由于部分业务属于关键基础设施范围,我们有限恢复一些现场作业,之后每周都加大恢复力度,修订操作与生产流程,使之符合最新的新冠病毒卫生预防措施。到目前为止,我们超90%员工,其工作需要现场进行。目前,我们鼓励那些能够在家工作的雇员,继续这样做,同时我们制定计划,让这些工人未来安全返回工作现场。
 
在我们的工作场地,我们正采取额外措施,确保员工健康与安全,包括提供口罩等通用面部覆盖物、保持社交距离、每日体温检查、定期彻底工具消毒等。我们也在为公司员工与承包商员工,做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与抗体检测。我们已通过外部检测公司做到这点,这些公司有高水平检测能力。截至2020年5月1日,我们已对579名员工进行检测,其中包括绝大多数被要求在现场工作的员工,及相当一部分仍在远程工作的员工。
 
我们很高兴地说,到目前为止,我们保留所有员工,甚至包括那些不能在家工作的员工。我们也一直致力,尽我们所能,利用我们的能力与资源,协助政府做新冠疫情救治工作。我们与NASA签订协议,维珍银河与太空船公司(维珍银河兄弟公司,帮助公司制造太空船等设备)的工程团队,正与NASA合作,开发创新解决方案,以解决医疗工作者在疫情第一线面临的一些问题。
 
现在来看,我们2020年Q1的具体业绩情况。2020年1月8日,我们宣布我们舰队中的第2架飞船,已完成一个重要的建造里程碑,完成许多结构与机械安装,这主要受益模块化建设模式与经验积累。这个里程碑,是对我们团队日益增长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的重要证明,并展示我们作为垂直整合的端到端航天服务商的实力。
 
2020年Q1,我们继续在建造宇宙飞船方面,取得强劲进展。我们还开始组装第2架宇宙飞船的飞行控制系统,并开始为综合地面测试做准备,这是飞船首次飞行前要经历的系列系统与结构测试。正如我提到的,我们正在重新制定许多生产流程与安全协议,以确保我们能够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继续运作。我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些新的流程将对生产速度产生何种影响,但我为我们承担起责任来保护同事们安全,而感到鼓舞。
 
2020年2月13日,我们将第1架“太空船二号”,从莫哈韦运送至新墨西哥州的美国航天港,在那里它被装载到我们的航天舰载机上。这为工程师提供一个宝贵机会,可以在高海拔与低温条件下,对太空船进行超3个小时评估,这比太空飞行任务历时更长。它还提供进行员工培训与熟悉情况的机会。

我很高兴地告诉大家,美国航天港已完全投入运行,可以进行试飞了。我们业务人员的搬迁工作已完成,使我们在新墨西哥州的工作人员达到178人。2020Q1,我们完成美国航天港一楼与二楼的扩建工作,在三楼建设方面也取得重大进展,三楼将用于宇航员训练与飞行准备活动。
 
早些时候,我们宣布,我们已与NASA签订《太空法》协议,双方未来几年将合作促进高速技术发展。我们通过与NASA合作,将助力美国生产技术上可行的高马赫飞行器,用于潜在民用市场。我们相信,我们可利用我们强大的先进技术平台、垂直整合设计、工程与制造能力、数千小时飞行训练经验,并与太空船公司一起,结合NASA能力,开发更多航天应用。这将推动新技术发展,提高美国竞争力,并探索潜在可持续解决方案,旨在为制定国家高速旅行战略提供支持。
 
我们相信,更高速度与推动技术在航空业应用方面,存在重大机遇。我们很高兴能与NASA合作,并认为这是个具有巨大增长潜力的领域,同时我们将继续投资商业太空旅行业务。我们相信,下一代高速旅行将为消费者提供以客户为导向、安全、高效、智慧的交通工具。
 
2020年2月26日,我们推出“One Small Step一小步”预订模式(客户通过支付1,000美元可退还押金进行预订),这是个重要里程碑,我们准备重新开放门票销售。这个项目对我们公司和客户都有好处,一旦我们能提供新的太空旅行名额,他们将首先接受服务。
 
在很短时间内,我们收到来自44个国家客户超400笔预订,超出我们预期。如果我们能转化所有这些客户,这将代表超1亿美元潜在收入,当然这取决于未来的票价。在2019年Q4财报电话会议上,我介绍了我们的销售概况,客户对太空旅行需求保持强劲。
 
2019年,我们取得系列里程碑式进展,包括我们的又一次航天试飞、美国航天港建设、客户太空服等,强调我们在商业服务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也得到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广泛支持。我们的雄心是,为太空旅行服务创造一个潜在客户池,我们利用新闻来鼓励那些可能有兴趣与我们一起飞行的人在线注册。2020年Q1,我们继续采取措施鼓励客户注册与预订,包括发起积极的社交媒体宣传活动,推广我们与太空旅行项目有关的新进展,这些内容我们也会定期发送给在我们网站上注册的用户。
 
“一小步”模式推出后,注册人数从2020年2月23日的7,957人,增至2020年4月29日的9,160人,2个月时间增长约15%。我们围绕“一小步”开展另一项活动,主要通过社交媒体进行推广,包括4部宣传短片,目前已被观看100多万次。这些活动带来超400名太空船客户完成“一小步”流程,代表他们已完成注册与预订。“一小步”模式下的太空船客户数量,正在迅速接近此前已签约的600名客户,我们很高兴看到我们在各销售渠道继续健康增长。
 
重要的是,由于我们与客户的良好关系与客户积极的参与意愿,我们没有看到客户的退款要求因新冠疫情而增加。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我们许多客户的财务状况良好,有助减少经济衰退对我们业务的影响。此外,我们的宇航员办公室,已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它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一些潜在帮助与服务,在这场危机中正常运作。
 
CFO Jon Campagna我们对2020年Q1的业绩感到满意,这反映我们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正不断进步。截至2020年3月31日,我们资产负债表上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19亿美元。我们2020年Q1收入24万美元,这是我们通过提供工程服务实现的。我们2020年Q1净亏损0.6亿美元,这是我们上市后的第一个完整季度,相比2019年Q4净亏损减少0.73亿美元。
 
Non-GAAP(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的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已进行调整,不包括股权激励与交易相关费用;Non-GAAP研发费用已进行调整,不包括股权激励费用。2020年Q1,GAAP(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的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为0.27亿美元,Non-GAAP的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为0.23亿美元。GAAP的研发费用为0.34亿美元,Non-GAAP的研发费用为0.33亿美元。2020年Q1 Non-GAAP的EBITDA(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0.53亿美元,其中不包括股权激励与交易相关费用,而2019年Q4 Non-GAAP的EBITDA为-0.55亿美元。2020年Q1,我们的资本支出为400万美元,主要包括模具成本和对美国航天港的投资,而2019年Q4资本支出为600万美元。
 
另外,我们在2020年4月13日完成所有未兑现的公开认股权证的赎回,符合认股权证协议。所有公开认股权证在那一天停止交易,所以我们现在只有普通股在公开交易。
 
我想再花些时间,浏览一下我们利润表上的一些项目,以提供更多关于这些数字背后的驱动因素与背景信息。首先,在收入方面,正如我们预期的那样,2020年Q1收入微乎其微,主要来自我们基于与政府的一些合同所提供的工程服务。展望2020年剩余时间,我们重点是执行我们的试飞计划,并考虑到新冠疫情大流行带来的挑战,我们必须确保工作人员安全。正因如此,我们预计2020年剩余时间收入,将是公司近年来最低水平。
 
接下来是研发,我想提醒下,我们的航天器成本,现在与未来一段时间都集中在研发支出,直到我们实现技术可行性。虽然可能会发生变化,但我们预计,一旦我们完成载有4名乘客的太空旅行试飞,我们将在技术上实现太空旅行的可行性,在实现技术可行性后,我们将开始减少航天器成本。
 
2020年Q1,我们的研发支出为0.34亿美元,比2019年Q4减少0.03亿美元;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为0.27亿美元,比2019年Q4减少0.1亿美元,主要因为2019年Q4支付与上市有关支出,及2020年Q1实现某些成本削减。
 
正如我在上次电话会议中提到的,我们使用Non-GAAP的EBITDA作为衡量业绩的关键指标。Non-GAAP的EBITDA不包括股权激励费用与非经常性交易成本。与2019年Q4相比,2020年Q1股权激励费用增加100万美元,达到400万美元,这是我们上市以来,发生这些费用的第一个完整季度。2020年Q1 Non-GAAP的EBITDA有所改善,主要因为公司管理层基于新冠疫情导致的近期经济状况,采取行动削减开支,包括减少奖金等。
 
接下来看现金流量表。2020年Q1,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0.61亿美元,与2019年Q4相比有所改善,主要因为与交易有关费用减少,及管理层采取行动减少现金支出。我们2020年Q1资本支出比2019年Q4减少200万美元,减至400万美元,主要因为我们在美国航天港运营与航天器加工方面持续投资。我们没有提供有关资本支出的具体指引,2020年Q1是我们作为上市公司的第一个完整季度,虽然资本支出有所减少,但我们也正在因上市公司相关成本而增加开支。鉴于当前的经济形势,我们在继续维持健康的资产负债表的同时,还在采取额外措施来保持流动性,包括减少高管奖金、暂时降低高管与董事薪酬、推迟或取消不必要的雇佣与承包合同等。
 
CEO George Whitesides在问答环节前,我想谈谈我们在2020年Q2及以后的优先事项。显然,对全世界公司与个人而言,这是一个前所未有、充满挑战的时代。
 
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保障员工及其家人的健康与安全,及我们所在社区的安全。我们将继续专注完成我们的试飞计划,并尽快为商业载人飞行做好准备。我们前不久成功完成“太空船二号”在美国航空港的首次飞行,这是个重要里程碑。正如我之前概述的那样,虽然我们在过去几周取得巨大进步,但我们仍在继续改进我们的生产流程与设施安全协议,以确保我们能够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继续运营。
 
现在要完全量化新冠疫情对我们业务的影响,及其持续时间与严重程度,还为时过早。我要感谢我们整个团队,感谢他们在这样充满挑战的时刻,仍保持激情与奉献精神。在这场前所未有的危机中,我们整个客户群体依然与我们在一起,而且我们的客户数量快速扩大,他们为了表达与我们一起飞往太空的愿望而付出金钱。这表明,在经济低迷时期,我们的客户基础非常有弹性,这将有助公司向前发展。
 
我也对我们与NASA,在高速飞行技术方面合作,感到非常兴奋。我真的相信NASA与我们自己,是民用高马赫飞行技术的领导者,未来我们的共同创造将是惊人的。最后,我们期待在未来几个月公布我们用于商业载人飞行的太空船客舱,我们整个团队仍完全集中在准备商业发射与进入太空。我期待在未来财报电话会议上,与你分享更多信息。
 
公司合并利润表(单元: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六合咨询

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单位: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六合咨询
注:公司未披露2017年资产负债表。
 
公司合并现金流量表(单位: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六合咨询

相关研报:

九宇资本赵宇杰:CES见闻录,开个脑洞,超级科技巨头将接管一切


【万字长文】九宇资本赵宇杰:5G开启新周期,进入在线世界的大航海时代|GBAT 2019 大湾区5G峰会


【2020回乡见闻录】20位90后2万字,特殊的春节,时代的集体记忆


【头号玩家】第20期:Beyond Meat,美国人造肉龙头,致力成为全球领先的植物性蛋白质公司


【头号玩家】第19期:Lyft 2020年Q1财报,活跃用户持续增长,助力应对疫情


【头号玩家】第18期:Roku,2年10倍,绝对的Tenbagger,美国流媒体江湖崛起的中立平台


【头号玩家】第17期:易昆尼克斯EQIX 2020年Q1财报,全球领先数据中心运营商,“自建+并购”抢占全球市场


【头号玩家】第16期:ZOOM 2020财年Q4财报,连续5个季度盈利,登美国区免费榜榜首,附创始人福布斯专访


【头号玩家】第15期:AMD 2019年Q4财报,CPU、GPU双线发力,“架构+工艺”优势明显


【头号玩家】第14期:高通2020财年Q1财报,借力5G开启新周期,与苹果和解带动业绩增长


【头号玩家】第13期:三星电子2019年Q4财报,半导体与消费电子业务驱动持续增长


【头号玩家】第12期:Uber 2019年Q4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纪要,平台月活消费者超过1.1亿


【头号玩家】第11期:星巴克2020财年Q1财报+独家原创翻译分析师电话会议纪要,积极发力外送服务


【头号玩家】第10期:Netflix奈飞2019年Q4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纪要,流媒体行业龙头,全球化扩张推动持续增长


【头号玩家】第9期:Salesforce赛富时2020财年Q4财报,全球领先客户关系管理服务商


【头号玩家】第8期:特斯拉2019年Q4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纪要,汽车、能源、服务多点开花,推动业绩再超预期


【头号玩家】第7期:英伟达NVIDIA 2020财年Q4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纪要,服务微软、亚马逊、阿里、百度等云计算厂商


【头号玩家】第6期:英特尔2019年Q4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纪要,转型“以数据为中心”,推动持续增长


【头号玩家】第5期:Facebook 2019年Q4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纪要,业绩受监管影响大


【头号玩家】第4期:谷歌2019年Q4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纪要,YouTube、谷歌云表现亮眼


【头号玩家】第3期:亚马逊2019年Q4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纪要,AWS、第三方卖家服务、广告业务是亮点


【头号玩家】第2期:微软2020财年Q1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纪要,“云为先”战略推动持续增长


【头号玩家】第1期:苹果2019财年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纪要,AirPods等可穿戴设备业绩亮眼


【重磅】年度观察2019系列合集:历时3个多月,超20万字近500页,复盘过去,展望未来,洞悉变与不变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29期:5G加速云游戏产业发展,谷歌推出Stadia入局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28期:智慧屏重新定义电视,引领新一轮客厅场景争夺战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27期:Oculus持续推动VR头显迭代升级,助力VR设备打开主流市场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26期:AR头显开启新浪潮,站在虚实融合世界的边缘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25期:VR推动多领域产业数字化转型,借力5G加速发展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24期:小米加速国际化,AIoT搭建万物互联网生态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23期:拼多多占据国内社交电商龙头,打造商品“上下行”产销一体化渠道,致力开创新电商模式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22期:美团以“吃”为核心,构建本地生活服务超级平台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21期:腾讯占据国内社交与游戏市场霸主,布局产业互联网打造新增长引擎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20期:阿里构建新商业操作系统,引领创造数字经济时代新商业文明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19期:华为全面布局“5G+AI”,迎接万物互联网时代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18期:Facebook构建多维度社交产品矩阵,开源AI硬件打造产业基础设施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17期:谷歌占据全球搜索与广告市场霸主,“AI优先”打开新成长空间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16期:亚马逊坚持长期主义,打造万税帝国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15期:微软大象跳舞,借云计算重获辉煌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14期:苹果软硬件结合构建护城河,可穿戴设备将成第二大硬件品类,附电话会议纪要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13期:行业完结篇,5G推动移动互联网提速换挡,短视频、直播电商、下沉市场亮点频现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12期:新消费时代到来,洞察电商消费新趋势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11期:深挖美团点评数据,洞察消费新趋势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10期:新时代消费被重新定义,世界级中国品牌崛起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9期:华为生态体系不断完善,“5G+国产替代” 打开产业链公司想象空间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8期:比特币第三次减半在即,区块链孕育新机遇,附中本聪论文《比特币白皮书: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7期:全球5G商用持续推进,开启万物互联网时代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6期:5G开启产业新周期,终端创新迭代升级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5期:短视频领跑泛娱乐领域,5G带来视频产业新机遇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4期:手游出海、云游戏、VR/AR游戏、BattlePass、区块链多点开花,引领游戏新方向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3期:电商发展模式求变,直播电商异军突起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2期:技术变革引领用户注意力转移,新广告浪潮蓄势待发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1期:移动互联网发展趋于稳定,5G开启新周期


【珍藏版】六合宝典:300家明星公司全景扫描,历时3年,210万字超5,000页,重磅推荐


九宇资本赵宇杰:九宫格分析法,语数外教育培训领域的道与术


九宇资本赵宇杰:抓住电子烟这一巨大的趋势红利,抓住产业变革中的变与不变


【重磅】22位“90后”2万字回乡见闻录,讲述他们眼中的中国县城、乡镇、农村


六合君3周岁生日,TOP 60篇经典研报重磅推荐


下午茶,互联网世界的三国杀


5G助推AR开启新产业周期,AR眼镜开启专用AR终端时代


新商业基础设施持续丰富完善,赋能新品牌、新模式、新产品崛起,打造新型多元生活方式


【重磅】得到:抓住知识服务本质,信用构建增长飞轮,以肉眼可见速度持续进化


【重磅】中国新经济龙头,赴港赴美上市报告合辑20篇


【珍藏版】六合宝典:200家明星公司全景扫描,历时2年,150万字超3000页,重磅推荐


知识服务+付费+音频,开启内容生产新的产业级机遇,知识经济10年千亿级市场规模可期


从APP Store畅销榜4年更替,看内容付费崛起


新三板,我们有个九宇会家族


新三板破万思考:新三板日交易量10年100倍?


九宇资本赵宇杰:科技改变消费,让生活更美好|2017 GNEC 新经济新消费峰会

 

九宇资本赵宇杰:创业时代的时间法则,开发用户平行时间|2016 GNEC新经济新智能峰会

 

九宇资本赵宇杰:互联网引领新经济,内容创业连接新生态|2016 GNEC 新经济新营销峰会


请务必阅读免责声明与风险提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