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黔西北记忆(52) 毕节倒天河是怎么来的?

云上毕节 2022-03-30


毕节倒天河,在元代及元代之前叫“禄水”,在明清至民国时期叫“响水河”或“毕川”,又叫“落折河”。


▲碧波荡漾的河水库


清道光己酉年(1849)刊行的《大定府志·疆土志·山水记第四》记载:“落折河,夷(彝)书谓之录遮逸。逸(液)者水之讹转,故夷(彝)语谓水为逸遮则州之双声录遮逸即禄州水也。唐有禄州,盖置于此水之上,杜氏(唐代政治家、史学家杜佑)《通典》谓之禄火州,(火)盖禄水之坏字,此水殆本谥禄水也。禄水出县(即毕节县,今七星关区)北三十里龙官箐之龙洞,东南流至城东北五里出大桥下,又东南至城北三里,两崖束缚,自上趋壑,三叠而下,激石转流,声如隐雷,故又氏以响水也。龙洞届此,行三十里矣。折而南流,径东门外,民梁其上,谓之济川(桥),亦号晏公桥也。”


▲位于七星关区大新桥办事处的天生桥,横跨倒天河,建桥时桥的一边利用了天然岩石作桥磴基础,所以被称为天生桥,随着倒天河水库的扩建增容,如今该桥已被淹没。(聂宗荣摄影)


从《大定府志》相关记载中不难看出,落折河即禄水,禄水即今日之倒天河。倒天河在城北三里“两崖束缚”之处形成“激石转流,声如隐雷”的三叠瀑布,即今“响水滩”。


至于“响水轰雷”之名,则出自前贤游览诗文——明代毕节卫教授白经、清道光年间举人刘晸昌、同治年间海子街举人沈昭云,还有一些佚名士子,都以“响水轰雷”为题留下诗作。


“响水河”因“响水滩”或“响水轰雷”而得名。“响水河”河段比较短,仅为今响水滩至南关桥这一段。上游三十里,从发源地龙官箐之龙洞到响水滩,这一段叫“龙官河”。


20世纪的倒天河流经七星关城区,清洁透明,是儿童游泳的乐园。


下游从南关桥至头步桥这一段,叫“永清河”。再往下游,各段名称有异,依次叫德沟河、后河、保河、野鸡河、倮簸河、响水河、落脚河等,一直到白甫河。


“毕川”其名首见于明代官方修纂方志。明弘治年间(1488—1505),贵州官方设局修纂的第一部省志《贵州图经新志》,称今天的倒天河为“毕川”。


▲毕节市七星关城区人民的母亲河——倒天河晨雾(聂宗荣 摄影)


“毕川”河段远比“响水河”要长,从发源地龙官箐之龙洞(位于今七星关区野角乡百龙村河头组的老鹰岩脚下)到流至原大方县界之毕节段,皆曰“毕川”。除“毕川”而外,《贵州图经新志》中对该河流没有其他称谓的记载。


▲位于七星关区野角乡百龙村河头组老鹰岩脚下的倒天河源头活水(视频由翟显长提供


明嘉靖七年(1528),修建通津门月城竣工后,毕节卫副使韩世英写作《通津门月城记》,在文章中留下了以下记述:“(毕节)城之水,出自芒中,走城东,逼南隍,折而左,《志》所谓‘毕川’者是也。”


▲倒天河水库是七星关城区几十万人民最重要的水源地(聂宗荣 摄影)


毕节卫城建成后,著名的卫城“八景”就以“毕川”之名,冠名为“毕阳(毕川之阳)八景”。而明万历年间(1573—1619)《贵州通志·合属志》记载:“毕川,因响水河自东北逸治之南,因名。”据《乾隆邑志》记载:“明万历六年(1578),(毕节兵备道)佥事黄镆(修筑北镇关)建阁其上,题(额)曰:‘毕川胜境’。”


清康熙年间修纂的《贵州通志》称:“毕节扼滇蜀之咽喉,掣夷倮之肘腋,东自雪山(关),南至双山,地势平衍,几及百里。近城一水,俨若壕堑,昔人谓之‘毕川’,邑之得名以此。”按上述记载推断,“毕川”不仅是河名,还是毕节之所以得名“毕节”的重要依据。


蜿蜒在七星关区大新桥段的倒天河(聂宗荣  摄)


此后,道光《大定府志》,乾隆、同治、光绪《毕节县志》,还有咸丰年间毕节邑绅赵国英撰写的《振威将军李公纪功碑序》等文献中,都有对“毕川”的记载和描述。清代毕节诗人洪楷在《灵峰仙境》诗中,写下了“关外七星难嗣美,毕阳八景独称雄”的优美诗句。当然,也有一些方志、文献,将“毕川”“响水河”和“落折河”混杂记载。


民国时期,“毕川”河名使用较多,且多见于官方文献。1930年至1932年,官方完成了毕节县域行政区划调整,在县城设置东关、南关、西关、北关四镇,随后又将四镇合并为一个镇,因镇治所在地位于“毕川”北岸,而古人又以山南水北谓之“阳”,故将毕节县城命名为“毕阳镇”。


河水库


民国时期,萧吉人在担任毕节私立弘毅中学(今毕节一中前身)校长期间,根据教育改革方案编写了乡土教材《毕节地理述要》,让河名“毕川”进入毕节地理教材:“在毕节东二里,源出治北三十里龙官河之龙洞,东南流至城外东北五里之大桥下,激石奔流,声若殷雷……折而南行,经城外东关、南关……一名‘毕川’。直至流仓桥,又东南流二十里入大定界倮簸河。”



“倒天河”起名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毕节刚解放时,“毕川”在古城外面的“永清河”河段,仍是“禄水”的老河道,即从今南关桥绕行南门口,经桂花路至今“人民公园”内,再从今“爱民广场”流经五龙桥下至头步桥。


▲横跨在倒天河上的一座座桥梁(聂宗荣摄影)


那时候,今桂花路、“人民公园”一带,还是城外的大片良田。因“永清河”弯道太多,夏季洪水季节田土易被洪水淹没。


1953年,毕节不得不对城外的“永清河”河道进行改造。在规划河道时,决策者把南关桥绕行南门口、桂花路、人民公园至五龙桥这一段,改为从南关桥炸开沙石山,使河道直下五龙桥变成今“人民公园”门口之河道,并将“永清河”同上游的“响水河”一起更名为“倒天河”,写入规划书一同报批实施改造。河道改造成功,“倒天河”这个名字便沿袭使用直至今日。


▲倒天河水库


在中国传统民俗中,“毕”乃毕星,又叫毕宿,是民俗中的二十八宿之一。在天文上,毕星是一颗很明亮的星宿,其璀璨星光代表的是大吉大利!毕者,毕星也,“焯比云汉而开祥瑞之光”。川者,河流也,“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作者简介




周遵鹏  毕节市七星关区人。1964年3月生,1983年9月参加工作,大专文化,中共党员。现任七星关区史志办主任。贵州省中共党史学会理事,贵州社科智库专家,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已公开出版《七星关区蜀汉简史》《凯碑镌文》《翰林山庄路氏文化世家》《七星关区历史资料辑存》《七星关区前贤诗词联辑存》等专著。主持点校出版《毕节县志》(乾隆同治光绪志)、修订出版《中国共产党毕节县历史》,参与主编《鸡鸣三省文史资料辑》《七星关区史志人物选》《毕节市七星关区年鉴》等10余部地方文献,《毕节地区通志》副总纂。


作者简介




翟显长,毕节二中语文教师,贵州省作协会员,已发表文章逾百万字,编纂出版著作多部。


与母进炎教授合著《百年家学数世风骚——毕节大屯余氏彝族文学家族》《中国少数民族杰出文学家族研究:以贵州毕节大屯庄园余氏家族为例》;独力校注《余达父文集》余昭《大山诗草》繁体字版和光绪五年版《毕节县志》第一至六卷。参与《毕节之最》《磅礴乌蒙万里路》《毕节故事》丛书等的编纂工作;参与编著的《黔西北文学史》(主编母进炎)和《贵州世居少数民族文学史》(彝族)(主编王明贵)分别于2011年、2019年出版,获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二等奖。


2003—2004年,曾任北京中关村“汉唐阳光文化有限公司”文字编辑,现在是《毕节日报》特聘审读员、毕节市文联双月刊《高原》总校对。



文/周遵鹏   翟显长

图片除图注作者外,均为罗大富拍摄

编   辑:朱  薇

编   审:秦  恒

监   制:叶光良   

总监制:朱光伦

更多新闻

看完记得

点亮下方“赞”和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