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了十来天,有点实际感受。现在疫情吃紧,还可能有城市进入封城状态,这些想法,对其他城市也适用,甚至更重要。因为每个城市第一波总是最混乱与绝望的。早点想明白,早做准备才能避免悲剧屡屡发生。
急诊前先核酸,其荒谬让人惊异!这里的逻辑非常简单,现在上海没有一例因为新冠死亡,但因为急诊要求核酸报告耽误,已经死亡多人了。之前城市也有类似事件。在封控之下,能够出小区的,大多数已经是十万火急,既然已经是抢救了,既然已经是面对失去生命的危险了,那还有必要先做核酸吗?医生本就是做了防护的。难道医生给病人问诊一下,护士给病人输个液,比在方舱呆在一群阳性感染者中间更危险吗?更何况,艾滋病毒携带者、乙肝病人、结核病人,难道医生就拒绝抢救吗?急诊医生给病人紧急止血,也不要求先出艾滋病毒报告啊?在特殊时期,病人以及家属一定会愿意达成以下共识:“我进急诊,我不核酸,我接受其他病人也不做核酸,我自己承担感染新冠的风险”。病人肯定都会同意,因为减少手续时间等于活下来,而感染奥密克戎后面临的风险很小。可见,急诊要核酸检测报告,造成的损失远大于风险。在逻辑上,没有任何道理。事实上,已经造成诸多悲剧,不停止,未来还会再现。即便要检,也应用能立即出结果的抗原代替,即便假阴性高,风险也可接受。即便不能所有急诊都免核酸,也可设立免核酸报告的急诊点,医生做好防护,患者责任自负。
这里的边缘人,指在居委会管理边缘的居民。老人、精神病患者、独居未成年人。并不是所有人都在小区居住,也并不是所有人有呼救能力。以上海为例,上海是中国最早迈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之一,上海60岁及以上老年口约为581.5万人,占总人口的35.2%,独居老年人数达到了31.74万,孤老人数为2.49万人,他们是本轮疫情中最脆弱的人群。一个5栋楼,400家的小区,显然会比250栋楼,3000家的小区容易解封。但是,3000家的小区中,有1家阳性,就不能解封。这既不必要的增加了居民的封控时间,又增加了居民感染的风险,还增加了居委会、志愿者的劳动量。如果小区有多个门,比如三个门,可以用铁丝网、铁板,临时分为三区,先解封2000家出来,就能极大的减小居委会、社区志愿者的劳动量,减少居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四、伴随逐步解封,腾出更多人手,实行更多品种、更人性化的物资供给城市抗疫需要很多物品。居民需要消毒,酒精、紫外线灯、臭氧消毒器、防护服等等,都需要通过电商进入被封控城市。何为基本生活所需?现代生活很复杂。人要坚持足不出户,并不是只有食物就够了。月抛的眼镜、呼吸机的过滤膜、净水器的滤芯、肠瘘的粪袋、卧床老人的褥疮垫、血糖试纸、屏幕摔了要换,这都是现代生活必需。甚至键盘、显示器坏掉了,买不到新的,都会毁掉一个人的生计。水果算不算生活必须?似乎不算,但监狱也会供应水果。当然,如果长期封禁的小区,能分时段放风一下,就更好。随着初期混乱逐渐平息,供应体系有能力满足一个稍微有尊严,提高人们耐受度的物资供应。物资消毒问题,可以在社区找一间屋子封闭起来,加湿空气,用臭氧消毒1-2小时,臭氧分子无孔不入,对表面消毒,效果很好。0.05ppm和0.1ppm的低浓度臭氧,就能灭活新冠病毒。臭氧无污染,自然分解为氧气。臭氧对物品有氧化作用,需要注意,一般水果、瓶罐、外包装,表面被氧化也不要紧。具体技术细节,可以网上查询。
医用臭氧消毒。实际所需机器没有那么大,比打印机更小或许有人会说,需要这么多,都是矫情,武汉封了76天,没人要求这些。但是,武汉病人很多在ICU,身上密布管子,人们害怕。而如今,上海阳人,在方舱跳舞、刷手机、打羽毛球、吵架、抢救医生。当然,这会增加自愿者的工作量,所以,第五点......居委会、志愿者、物业为居民做了大量工作,他们是高尚的。其中,物业不属于政府机构,从法律而言,相当于是被征用。不能让他们白白流汗,天气渐热,越发辛苦,即便他们不为了钱,这也是他们应得的。就像有人到你家来做客,不是为了那一杯茶,但这杯茶不应该少,还应该是杯好茶、贵茶。未必所有人都高尚。一个工作,没有钱的时候,就有其他隐形的报酬。对高尚者,报酬是自我实现、道德感。但道德感会厌倦,甚至在遇到矛盾时,遇到居民质疑时,会变为一种居高临下的委屈、悲愤感,这就会激化矛盾。对不那么高尚者,权力感是一种隐形的报酬,而权力对象是居民,这就会激化矛盾。现在,网上有太多的视频都证明了这一点,无需多言。这两种隐形报酬,都应该用钱替代。钱发下去,为了获得隐形报酬的人,就会被新加入的人挤出,矛盾激化就会变得更少。一位医生和朋友去野外,朋友心脏骤停,医生常规心肺复苏无效后,在没有消毒设备的情况下,直接用锋利的小刀切开了胸膛,直接用手按摩心脏,几分钟后,心跳恢复了。随后,救援来了,病人被运走了。直接按摩心脏的案例挺多,但没有消毒,事后有人质疑:这么做不怕引发严重的感染吗?热文推荐
算个帐,上海能扛得住多猛烈的感染?
请停止使用“躺平”与“共存”这两个语言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