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演生离死别,宝宝是真的讨厌幼儿园吗?
这个开学季,有不少读者和我提到宝宝要上幼儿园了。我看到纠结的妈妈还挺多的,有的是担心宝宝第一次离开家、会拒绝去幼儿园,也有的宝宝已经在幼儿园一段时间了、但还是分离焦虑,尤其是每次假期过后、又要好一段时间才能适应幼儿园生活。
我特别理解那种苦闷:早上看着哇哇大哭的孩子、自己转身离开,会让你一整天都备受煎熬、焦躁不安。
姐俩小时候的入园焦虑的问题曾让我焦头烂额,现在她们大了,但幼儿园时期那种扎心的感觉我现在都还记得,作为过来人,我也曾饱尝这种适应期的考验,所以想把我的体会分享给你。帮助宝宝克服入园焦虑的方法有很多,我也写过不少:
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先了解宝宝的心理:那些入园焦虑的宝宝,内心都经历着什么?
幼儿园期的妹妹Sula
1. 孩子抗拒上幼儿园,是因为年纪太小吗?把她“抛弃”在幼儿园,是不是太残忍了?
先讲讲我的经历。Suki和Sula都是一岁半入园的,这个年龄入园在英国很普遍。一开始她们入园时间比较短,每天两三个小时,后来时间逐渐延长,一周三天。
我们都被“入园焦虑”暴击过,姐姐和妹妹都有大约两三周的时间,每天清晨上演生离死别。那是我非常痛苦的一段日子!她俩都属于大嗓门、百折不挠、哭嚎起来摧枯拉朽的倔脾气类型。刚入园的一阵子,早上分离时,宝宝恨不得将胳膊和腿都卷在我身上、鼻涕眼泪都抹我脸上,固执地在我和老师之间来一出撕扯大战,用摧毁式的嚎叫控诉着妈妈的无情。
初入园时,离开妈妈就会大哭
每次我听着哭声走出幼儿园大门,都感觉心如死灰,觉得辜负了孩子,心灵受到了重创一般。没有什么事比这样开始一天更糟糕了!我一整天都无心工作,在焦虑和不舍间彷徨,在怀疑和负罪感中沉浸,有时难受得直想哭。我还不停地打电话骚扰幼儿园,挖空心思获得孩子的讯息。
我那时总在问自己:我的孩子这么小,这么讨厌幼儿园,我真的该送她去吗?我是不是太残忍了?
但是,熬过了心如刀绞的适应期之后,我忽然发现,这种“生离死别”的场面在两三周之后就消失了。再之后,姐妹俩不仅都爱上了幼儿园,还从中获得了有益于她们整个童年的友情与集体生活,在语言与认知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她们在满满的爱中长大,幼儿园生活是我们这几年最珍贵的经历之一。
我这才知道:孩子抗拒的不是“幼儿园”,而是对“未知世界”的恐惧,对“失去妈妈”的假想焦虑。而这份恐惧,只有妈妈和孩子一起去面对和经历才能化解,并没有其他的捷径。
姐俩的幼儿园生活是最开心的记忆
我看到不少妈妈给我留言,当孩子有入园焦虑的时候,她们都和我一样满心疑虑:认为是孩子年纪太小了,还不适合上幼儿园,如果把孩子“抛弃”在幼儿园,自己会充满自责。
事实上,入园焦虑并不一定是年纪小的缘故。很多幼儿园老师会告诉你,小宝宝很可能会适应得更快,因为她的注意力更容易被转移;反而是大些的宝宝,会更容易陷入在自己的情绪和假想里。
如果是因为孩子抗拒去幼儿园就把宝宝再在自己身边多留一年,那么你必须考虑到:孩子大一些时再入园,你面临的“入园焦虑”问题不一定会更轻松哦。
事实上,英国的中产妈妈们大多是要回去工作的,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宝宝一岁去幼儿园,比较起国内的情形,这个年纪真的是很小了。
但是英国的妈妈们并不会因此充满了负罪感,觉得自己是自私的妈妈。除了妈妈需要工作时间和个人时间的原因以外,更重要的是,好的幼儿园会有非常有益的早教功能,是童年滋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姐姐Suki在幼儿园里专注游戏
(1)首先,孩子需要学习和适应妈妈不在场的环境,这是成长的重要一步。
(2)幼儿园能够提供家里不容易实现的那些为幼儿设计的环境和早教活动,会帮助宝宝发展认知、理解世界、开发潜能,尤其是语言方面,会让她突飞猛进。
(3)社交技能和情商的发展,可以说是幼儿园带给宝宝的最大收获之一了。在家阅读再多的绘本,也不如在与同龄伙伴的实际交往中,能让宝宝体会出更多的社交技巧。有了小伙伴,孩子才能体验冲突、矛盾和争斗,才能学习原谅、分享和尊重,才能懂得同理心和自我保护。孩子也需要与爸妈以外的成人接触,有了集体,才能更好地理解规则与礼仪。他们会在每天幼儿园里的各种“社交实战场”上积累非常多的经验。
Suki和Sula都是入园以后很快结交了好朋友,有了信任的老师,因此心智飞快地成长。在混龄的环境中,她们学会了如何与大孩子相处、向他们求助、并在其中建立自己的存在感,同时也学会了如何领导小宝宝、并耐心照料她们。
Sula上幼儿园后有姐姐Suki照顾
2. 为何告别时她总是哭天抢地?是有性格缺陷吗?是缺乏安全感吗?
姐妹俩三周左右战胜入园焦虑,我知道已经是个快捷的胜仗了。不是每个宝宝都能幸运地快速适应。比如Suki的好朋友Otto就有近半年的分离焦虑期,他每天早上都哭嚎到让妈妈沮丧得想要撞墙。这种胶着的状态很久才有所好转,他的妈妈很纳闷为什么孩子会这么“憎恨”幼儿园呢?
在幼儿园的门口,别的孩子似乎就能自信满满地和爸妈告别,自己走进教室,为何自己的宝宝总是考拉状地不肯撒手?是性格有什么问题吗?是没有安全感吗?
以前我也经常问自己这个问题,因为我家老二Sula特别粘妈妈,她慢热、内向、不喜欢陌生人、很抗拒新环境,所以兴趣班一类的活动都进行得特别挫折。我也担心过:她和Otto这种类型的孩子,是不是因为性格内向敏感,所以格外没有安全感?
幼儿园老师给Sula编的头发
但是在心理学进修课上学了“依附理论”以后,我就明白了,分离焦虑强烈的孩子并不是在表达对幼儿园的憎恶、也不是因为没有安全感,而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和妈妈有更深刻的依恋,这其实是一件好事。
我在这篇文中里有详细讲述:妈妈一走,孩子就哭,这是缺乏安全感吗?在幼儿时期与妈妈特别依恋、难分难舍的那些孩子,其实也是安全感建立得最深刻和扎实的,长大以后,反而心理上更会有一份安全和笃定。
但困难在于,入园时期,这些和妈妈深深依恋的孩子,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把这份依恋关系转移,她需要将这份依恋感,建立在新环境的人物和事物上,也要战胜“失去妈妈”的假想的恐惧。这份转移对妈妈来说是辛苦的,但对于孩子是有价值的,会带给孩子更大的世界,更多探索的机会和勇气。
所以,不用担心是孩子性格有问题或者安全感出了状况,而是需要找到技巧帮助孩子建立新的“情感依附”,并让孩子相信“她永远也不会失去妈妈”。
Suki毕业时,所有老师和小朋友都印手印留念
3. 孩子抗拒幼儿园,其实是需要自己的不安心情被看到、被接纳
不光是入园时期的焦虑,孩子的整个幼儿园期间,爸妈都可能遇到孩子的抗拒情绪。而想要理解情绪发生的原因,就要去探析孩子的心理。
事实上,姐姐上学后,我就遇到了难题,来自老二Sula。
姐姐Suki上学后,不能再在幼儿园陪妹妹。对于这件事,我们从很早就开始给Sula做心理铺垫,她一直比较平静,看起来能够接受。
但是姐姐上学的第一周,没有Suki的幼儿园,还是给Sula带来了情绪冲击。
那天,爸爸开车送Suki去上学,我如同以往一样早上陪Sula滑着滑板车,走过小公园去幼儿园。但是到了半路,Sula忽然就开始沮丧了,低着头不肯再走,她说“不想去幼儿园”。
当我回答说“不可以回家”,Sula忽然就崩溃了,拉也拉不动、劝也劝不动、抱也不让我抱,躺在公园的地上哭了半个小时,哭到我的心都扭成了一团,多少路人投来了怜悯的目光。我只好坐在旁边等着、安慰着,可问她什么她都不回答,哭烦了就默默在地上躺着。半个小时之后,她才终于爬了起来,低着头跟着我去了幼儿园。告别的时候她也是失落的表情。
Sula在公园小路上躺了半小时
这样的分别,让我一整天都揪着心,无比难过。
当我去幼儿园接她时,看到她又活蹦乱跳了,和好朋友正玩得开心,我松了一口气。她看到妈妈,小鹿一样蹦跳着过来,抱住我亲吻。老师说,Sula早上入园的时候,一直情绪低迷,不肯参与任何活动,就坐在一旁看着。于是老师坐在她旁边和她谈心。
老师告诉她:这个时期幼儿园里有很多人离开、很多人来、有很多变化,就连作为老师,心理都会不太适应,都会有舍不得的人。有寂寞不安的情绪、舍不得的情绪,这对大人和孩子都是正常的。
老师问Sula:你是不是有想念的人?
Sula点头,她说她很想姐姐Suki,然后坐在老师身边哭了一阵。
这样哭完了,表达完了,Sula就忽然恢复了,和好朋友们去玩了。而通过一场情绪的释放,她也终于从舍不得Suki的心情里解脱出来,这几天又高高兴兴地去上幼儿园了。
老师的做法让我感到很释怀。很多时候,孩子不是“倔强”和“不乖”,她是需要想办法理解自己身体里产生出的情感。如果老师或者爸妈能够用语言帮助她解释情绪、梳理思绪,她就会知道,自己并不是抗拒幼儿园,而只是需要了解和接受自己的负面情绪,这样心结就可以解开。
需要帮助孩子解释情绪、梳理情绪
4. 为什么宝宝在幼儿园是天使,在家里是恶魔?
在早上宝宝的生离死别之后,妈妈总是一副破碎的模样离开,魂不守舍地去上班,一整天都陷入在负罪感与担忧中。但你可能没想到,早上哭成泪人儿的宝宝,妈妈一走,转眼就平静下来了,而且一整天跟天使一样乖乖的。
每次老师如此告诉你,你可能都不敢相信:是老师在夸张和粉饰吧?我的宝宝明明很讨厌去幼儿园呀?她明明是个跋扈任性的小恶魔啊?
比如Sula在小公园发脾气躺地哭了半小时,我元气大伤地送她到幼儿园之后,和老师说了这件事,老师们都一副特别吃惊的样子:Sula在幼儿园里从来不发脾气,根本无法想象啊!
真是,到底为什么孩子在幼儿园的行为表现,总是和在家里不同呢?为什么家里的恶魔,会在幼儿园变成天使?
其实,他们发脾气往往不是因为抗拒幼儿园,而是在“离自己而去的那个重要的人”面前做的戏。发脾气是亲密关系的表现之一,依恋关系最深刻的妈妈,往往就要承受最多的坏脾气!
Sula在妈妈面前脾气很大
在你被折磨得伤痕累累地离开之后,宝宝却在幼儿园变成了天使,原因有这么几个:
(1)在幼儿园里,孩子更倾向于模仿大多数孩子的举止。研究发现,即使对幼儿来说,从众心理也是强大的,如果别的小朋友都安安静静地,你的宝宝也不好意思一直哭到天昏地暗!
(2)在家里,孩子发脾气往往是为了得到爸妈的关注。但是在幼儿园,老师的这份关注是有限的。发脾气的孩子被抱起来,老师往往还要同时忙着做其他事。发脾气这么费精力的事情,却得不到本来期待的关注量,宝宝心里明白还不如少花点力气呢!
(3)幼儿园里有太多好玩的事会转移注意力了!在家里,孩子只有一个游戏室、一些玩具,但幼儿园的整个空间都是为孩子的玩耍和游戏设置的,每天都会有不同的有趣游戏、好吃的食物、好玩的玩具、好听的歌,一直哭的话可就错过了呀。老师同学又不像妈妈那样会一直等着,所以想要不错过有趣的事情,宝宝就只好赶快擦干眼泪,整理情绪,加入到游戏中。
所以,那个哭得快要昏厥的宝宝,和她分离以后你也不用太担心,在幼儿园里,她往往会很快发现哭泣和发脾气是吃力不讨好、得不偿失的无聊行为,有太多更有趣的事情在等着自己开心互动。因此,在你看不到的时候,她很可能更像一个快乐的天使。
写了这么多,希望能让有顾虑的妈妈们更放松和放心:宝宝会比你想象的更爱幼儿园哦!
转眼已是8月底,姐俩很快要开学了,也有很多孩子要投入幼儿园的怀抱,祝愿所有人都顺利,大家一起加油!
安潇 2021年8月 于伦敦
前文推送:
微店里正在团“My First Discoveries我的第一次发现”的8个系列原版书,它是法国国宝级科普绘本,姐俩从1岁半读到现在。内容跨越很大:动物、植物、国家、地理、文化、历史、航空、医学、工程、建筑、交通、天文、气象,无所不包。它采用了半透明的双面胶片印刷设计,用如同幻灯片的“透视眼”,和可以照亮秘密内容的“手电筒”,给孩子非常新奇的阅读体验,大开眼界!
购买点击这个链接,或者下面的图标:
最新文章
最近微信改版了,很容易走失,请别忘了“星标”我的公号,这样就能再次遇见你了!
安潇曾是建筑学生和摄影记者,伦敦艺术大学美术硕士,后成为英国获奖动画导演,现在是两个可爱混血娃的妈妈。公号专注于游戏式早教、项目式学习,素质教育与学术同行,分享英国育儿和生活的点点滴滴。微信公众号@安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