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低空调研|深圳通航:打造低空经济增长新极点

中国民航报 通航圈 2023-12-24
导读

近日,国家发改委、证监会等七部门发文推广深圳创新低空经济发展新机制等经验(国家发改委、证监会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再次推广借鉴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的通知》)。11月29日,《中国民航报》在第8版整版发文报道作为低空经济发展高地的深圳充分利用政策环境、空域条件、基础设施、专业资源等优势加快推进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深圳作为低空经济发展示范引领之城背后,有哪些创新举措及典型经验让其通航发展乘势而上下面然我们一起来学习下:


作为低空经济发展高地,深圳充分利用政策环境、空域条件、基础设施、专业资源等优势,加快推进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凭借创新探索、主动发展,深圳无人机产业生态链不断完善,通用航空市场规模和综合效益显著提升,成功入选了2022年度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所在地通用航空发展工作督查激励城市名单

从跨境直升机到航空救援,再到无人机物流,通航企业在民航系统的政策、技术、试点支持下以及深圳市政府多措并举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指导下蓬勃发力,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通航业态更加丰富。作为振翅高飞的先行者,深圳把握国家战略机遇,已经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与创新生态,步履不停地向着低空经济“万亿蓝海”挺进。低空经济发展示范引领之城背后,有哪些创新举措及典型经验让其通航发展乘势而上?


东部通航深圳市马峦山直升机基地

多点开花  打通链条


“无人机送外卖真的好酷炫,就好像科幻电影场景在眼前!”在深圳,无人机忙碌在各条低空航线上,穿梭在城市之中,将外卖餐食、日常用品、生物制剂等各类产品通过“空中快速通道”按需送达。

美团为代表的无人机企业在华侨城世界之窗、锦绣中华、东部华侨城等深圳人口密集区域开通了常态化无人机航线采用超视距、轻小型无人机建立了“3公里、15分钟”的社区即时配送模式丰翼科技则在构建起低空无人机城市物流配送网络基础上,正开展深圳至周边城市的城际物流运输服务,不仅能够运输海鲜,还能提供生物制剂运输服务

深圳上空正变得越来越热闹。截至今年10月底,深圳新建设起降点69个,新开通无人机航线74条,累计开通航线153条,完成载货无人机飞行42.1万架次。

深圳无人机在实际运行中积累经验,依靠的是具备无人机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与机构牢牢把握着飞控系统、智能识别、跟踪、数据传输、云台系统等关键技术。其中,美团无人机配送中心完成了从产品研发到系统部署,再到全流程测试的“三步走”,拥有为城市无人机末端智能配送场景设计研发的飞行平台、地面设施及后台管理系统;顺丰无人机团队已获得相关专利300余项,通过无人机物流配送应用试点工作的开展,在深圳建立了一套可推广、可复制的物流无人机运行与安全管理模式。

通过各方不懈努力,2022年,深圳市1500余家无人机相关企业产值达到600亿元,出口的消费级无人机占全国总量的90%工业级无人机占国内市场份额的60%。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无人机产业链形成过程中,深圳十分看重无人机的研发、应用与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深圳通过吸引大疆创新、美团、顺丰等重点企业入驻深圳,不断开展测试飞行,持续优化无人机应用;另一方面,我们正在筹建深圳低空飞行服务中心,通过增强低空飞行的通信导航监视能力,进一步保障无人机飞行服务的安全运行。”

在深圳低空,不仅有无人机穿梭,还有直升机、固定翼等通用航空器的身影,它们一同打造出深圳多样化的通用航空业态。


深圳宝安机场直升机基地候机楼 


深圳市警务航空队与通航企业构建了空地无缝救援对接体系,由深圳宝安机场至香港赤鱲角机场、香港信德码头直升机跨境飞行服务已实现常态化运营……海上石油、医疗救护、低空游览、应急救援、城市巡查等公共服务类及市场消费类飞行发展态势迅猛,已呈现出规模化发展态势。


空客160医疗救援直升机


自今年初以来,深圳地区飞行作业超18800小时。在民航局有关政策支持下,深圳还在持续丰富通航新业态、新航线,积极构建广深经济圈快速空中交通网络。


创新引领  政策驱动


2020年5月21日,民航局印发《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明确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区深入开展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点工作。深圳作为“中国无人机之都”,具备包括产学研用在内的完整产业链资源,也是全国首批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首个跨军地部门的无人机管理试点地区,顺理成章地获批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

来之不易的机会,只会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让深圳在体制机制、政策法规等方面先行先试,搭上了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快车。

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建设深圳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并开展试点工作,一方面把握智能时代发展先机,引导产业发展,培育产业生态,创新无人机产业体系,巩固深圳在无人机行业的领先地位;另一方面为无人驾驶航空运行理论研究、风险评估、技术应用等提供试运行平台,积累运行数据和运行经验,探索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发展规律,为民航管理部门制定针对性强、可推广复制的适航、飞标、空管等标准及准入规则提供参考,促进深圳完善无人机飞行管理制度。”

正是这样积极的态度,将深圳打造成为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全国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全国通用航空旅游示范基地、国家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单位、全国通用航空分类管理试点单位……为明确深圳市通用航空发展先行示范的定位,深圳市印发《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抢抓低空经济产业密集创新和高速增长的战略机遇,加快推动深圳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

在创新精神背后,是深圳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健全通用航空协同管理机制的创举一方面,深圳积极联络各方建立协调机制,通过民航局与深圳市人民政府召开通用航空先行示范发展座谈会,支持深圳建设通用航空发展先行示范区,与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签署了《关于建立深圳通用航空发展协调工作机制备忘录》;另一方面,深圳主动承接管理职能,加快低空经济发展,成立了深圳市低空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编制《深圳市低空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方案》

除深化央地合作外,深圳还积极协调应急、公安、交通、城管、水务等部门,发布了《深圳市航空医疗急救网络医院管理规定》《深圳市航空医疗救援机构建设若干规定(试行)》《深圳市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2022-2025年)》《深圳市支持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若干措施》等文件,保障通用航空发展,为打造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释放出地方政策红利。


东部通航深圳宝安机场直升机母港


先行先试  稳扎稳打


今年11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再次推广借鉴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的通知》。深圳推广借鉴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有22条,其中《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是创新低空经济发展的新机制。《方案》通过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三个大类的详细谋划,推动深圳低空经济以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

作为海陆空综合交通的一部分,深圳与香港的跨境飞行也为深圳市低空经济发展添上了一抹亮色。深圳市不仅推动增设直升机通关口岸工作,还创新在深圳湾口岸试点“一地两检”便捷通关模式,致力于多方合作打通跨境飞行中“跨境+飞行”两个方面的堵点。目前,蛇口邮轮母港增设直升机航空口岸深圳湾口岸直升机场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

在城市空中交通领域,深圳市盐田区规划布局了国内首个基于直升机与无人机融合空域管理支撑的综合运行保障基地,搭配重点规划建设的101个公共服务类直升机起降点与7处A类直升机场、11处B类直升机场,初步形成了通用航空地面设施体系,进一步支撑深圳市通用航空城市空中交通模式创新。(发展低空经济,深圳盐田区如何“飞”在前面?

在企业端,以无人机物流场景为代表的产业生态、运行规则、运行模式等概念如今愈发清晰,从研发到应用多点开花;在服务侧,深圳市独有的“深穹”无人机管控系统全国首个无人机综合监管平台UTMISS(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信息服务系统)结合行业大数据对无人飞行进行规范管理。

一个个融合创新发展的案例得益于不断建设的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支撑深圳市低空经济的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四张网”正在成型,深圳市走出了一条通用航空发展的独特道路,同时也是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低空经济发展之路。

在先行先试取得成绩后,深圳仍在步履不停地加快通航产业发展。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还将支持企业开展无人机末端智能配送、旅游景区航线、生物制剂运输服务等试点,同步建设无人机空管服务系统到2025年,深圳争取保持低空经济发展全国领先地位,不断在产业规模方面迈上更高台阶,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建立健全监管机制,让低空经济产业链成型成势,成为深圳市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极点。”(中国民航报 记者张人尹)


专家点评


抢抓机遇 谋篇布局

低空经济大幕渐起


深圳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国家经济中心城市、改革开放窗口,发展低空经济呈现出一贯坚持的善谋、敢闯与实干特征。


谋的智慧。产业集聚是低空经济发展的不移“根基”。我国发展低空经济的底气在于低空经济产业链完整——借助在新能源、电子信息、数字通信与云服务、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基础产业优势,我国低空经济底层技术自主可控并嵌入全球产业链,低空制造业的技术与成本优势将为我国低空经济注入源头活水。低空经济在深圳具有不小于全球任何城市的产业化发展潜力深圳在辨识与开发战略新兴产业方面已经形成一套可资借鉴的成熟经验,研发5G通信的华为、新能源汽车的比亚迪、消费级无人机的大疆都是被深圳长期培育而成长为扎根深圳、服务全国乃至全球的“链主”企业。低空经济被深圳市认定为“拉动有效投资、创造消费需求、提升创新能级的新领域新赛道”,扶持“链主”企业、集聚产业生态,深圳引育并举,大疆、东部通航、顺丰、美团、峰飞、Lilium……参与深圳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全国、全球头部企业正在集聚。


闯的勇气。改革创新是低空经济成长的不变“基因”。发展低空经济,没有先例可以借鉴新一轮航空变革全球同时起步,深圳只能勇闯“无人区”。深圳市主动承担了通用航空试点示范任务,健全了协同融合管理机制,营造了便捷完备的飞行运行环境。从首条直升机跨境航线开通,到首个城市无人机适飞空域划设,再到起草首部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深圳将敢为人先的闯劲延伸到低空领域。低空经济的实质是航空技术的转轨升级技术创新九死一生,而深圳敢于在技术创新上投资与发力。数字空域、数字底座、低空操作系统,到智慧空中交通、通用航空与无人机智能融合飞,深圳以全国乃至全球少有的支持力度投资低空经济核心技术。


干的定力。真抓实干是低空经济起飞的不竭“动力”。低空飞行器制造、应用场景开发开放、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建设都是紧迫性与长期性兼具的系统工程。深圳发布《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明确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和责任制,只争朝夕与久久为功相互支撑,有条不紊推进产业发展。深圳有效利用先行示范区的改革优势,统筹军民地监管协同、部委与地方试点联动、市区两级政策互补,低空经济发展展现出层次感与渗透力。深圳将低空经济从人工智能统计项中独立出来为低空经济打造专用“速度表”和“温度计”。深圳提出“要成为全国乃至全球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最丰富的城市”,利用我国快递包裹全球业务量占比过半的市场优势,优先发力无人机物流配送,2022年快递运输量超过30万架次,2023年1月~10月快递运输量超过42万架次,成为全球无人机发展的一抹亮色。

(作者:吕人力,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通航系主任)


地方自评

在低空领域,深圳正按照系统谋划、整体推进的原则,构建“1+1+1+N”工作体系。


●组建深圳市低空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高位统筹推动全市低空经济工作。


●健全军民地常态化沟通机制,民航局空管办将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深圳建设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


●印发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实施方案,提出夯实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培育特色应用场景、健全规则制度体系等重点任务。


●率先启动低空领域立法工作。《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草案)》正在征求意见过程中,预计将于2024年正式颁布实施。


●制定统一的低空运行规则与标准以大量低空应用为牵引,面向真实场景,推动规则与标准的制定和完善。


●搭建多个推进低空经济发展的服务平台,包括组建深圳市低空经济专家委员会、成立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协会


●支持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一期的核心是建设低空经济发展的“大脑”——智能融合低空系统(SILAS)


此外,一系列低空空域经济相关政策的制定也在推进中,未来深圳将在确保安全可控的基础上,探索高效的数字化空域管理和飞行管理,提高低空运行效率,充分激发低空产业发展活力。


(本文刊载于中国民航报2023年11月29日8版)

来源:中国民航报 原标题《深圳通航:打造低空经济增长新极点》

PS:最近微信平台推荐机制调整了,可能有些朋友会收不到我们的推送,大家伙儿别忘了给(通航圈)加上星标,以免错过更多精彩!
延伸阅读

需要进入通航圈交流群的朋友,
关注本公众号后,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关键词:入群。

免责声明: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文章之观点,皆为交流探讨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公众号作者也不负有更新以往文章观点之责任,一切以最新文章为准。用户根据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其他观点进行投资,须风险自担,责任自负。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众号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平台综合编辑文章,转载本文请在作者处注明为通航圈,并在文首醒目位置注明“来源:通航圈(微信ID:tonghangquan)”,文末放通航圈二维码,侵权必究。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合作及商务合作:publicvoice@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通航圈:一个行业的跌宕起伏
欢迎通航圈内企业约稿、圈内人士投稿
邮箱:publicvoice@qq.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