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社融继续好,但M1快速回落
——2021年2月金融数据点评
(海通宏观 梁中华、应镓娴)
3月10日,央行公布2021年2月金融统计数据:21年2月新增社融1.71万亿元,同比多增8392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同比多增4529亿元。M2同比增速回升0.7个百分点至10.1%,M1同比回落至7.4%。我们认为:往后看,融资供给面临逐步压缩,社融增速回落仍是大势所趋。
----------------------------------------融资需求持续旺盛。2月新增社融1.71万亿元,同比多增8392亿元。受春节假期等因素影响,通常2月都是信贷社融的小月,而这次社融和信贷增量均创出了历史新高。社融存量增速也重新回升至13.3%,反映了融资需求的持续向好。具体来看,2月社融结构基本延续1月形势,主要拉动因素为信贷和未贴现汇票,而缺席的政府债仍是拖累。此外,由于去年的高基数影响,企业债券融资同比少增2588亿,也对社融形成拖累。信贷结构继续改善。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36万亿元,同比多增4529亿元,延续了12月以来信贷高增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近几个月贷款期限结构持续向好,当月新增贷款中,中长期贷款占比为111%,较去年6月提升35个百分点。尤其企业中长贷表现很好,同比多增6843亿元。由于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和房企有息负债的监管趋严,本轮企业贷款高增多数为制造业企业的贡献,意味着制造业高景气度延续。而企业票据融资则继续多减,结合社融中同比大幅多增的未贴现汇票来看,在银行信贷额度紧张的背景下,压缩票据贴现为中长期信贷让路的趋势仍显著,也对应着实体融资需求的高涨。居民中长贷也继续高增(同比多增3742亿元),一定程度上受益于去年疫情影响基数较低,不过对比2019年2月也有近1900亿的增长,也就是说房地产销售的景气仍高。再来看货币供给端,信贷大幅多增带动M2同比重新回升至10.1%。而财政资金的投放节奏也造成了1、2月M2增速的波动,也即2月财政支出反季节性加快,导致财政存款减少(同比多减8687亿元)、M2重新回升。春节后资金面的宽松或也与此相关。而M1增速则回落至7.4%,由于春节前企业部门多会给居民发钱,今年春节的错位是M1增速1月大升、2月大降的主因。但2月M1增速相比去年底继续大幅回落,或反映了房地产企业现金状况逐步偏紧的状况。M1往往是经济领先指标,也反映了经济或逐步面临下行压力。尽管1-2月社融数据超预期,但今年的政策大方向是要保持宏观杠杆率的基本稳定,而这种稳定并不意味着每个月都保持稳定,而是年度的稳定。所以信用政策收紧的大方向是确定的,尤其是对房地产领域的融资已明显加强控制。根据3.2%的赤字率目标倒推,今年名义经济增速预计为9.8%,当前13%以上的社融增速要趋于回落。我们认为,在经济存在结构性问题、地产和消费明显分化的情况下,今年央行加息和降息的概率都很低,而更多是定向收紧信用,尤其是对房地产领域,除了贷款集中度管理规定的实施外,今年以来各地调控政策仍在不断加码,而未来几个月房贷增速预计将趋于回落。企业方面,随着经济的逐步恢复,逆周期的支持力量也将逐步退出,信贷政策或也面临调整。我们预计今年货币政策会延续宽货币、紧信用的格局。近期数据点评:
同比高增,环比正常——2021年1-2月外贸数据点评(海通宏观 梁中华、应镓娴)
融资需求高增,供给逐渐压缩——2021年1月金融数据点评(海通宏观 梁中华、应镓娴)
大宗继续涨,消费继续降——2021年1月物价数据点评(海通宏观 梁中华、应镓娴)
加息概率并不高——20年4季度货政报告解读(海通宏观 梁中华、应镓娴)
非制造业明显放缓 ——1月全国PMI数据解读(海通宏观 梁中华、侯欢)
上下游利润分化,企业主动补库 ——12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点评(海通宏观 梁中华、侯欢)
出口韧性延续——12月外贸数据点评(海通宏观 梁中华、应镓娴)
一季度社融或明显回落——12月金融数据点评(海通宏观 梁中华、应镓娴)
通胀的两个“分化” ——12月物价数据点评(海通宏观 梁中华、应镓娴)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预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必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对本订阅号(微信号:梁中华宏观研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其它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团队或小组”及相关信息的其它订阅号均不是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官方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