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汇率的波动:利差的视角(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

梁中华、应镓娴 梁中华宏观研究 2023-09-22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概 要 · 

去年美元快速大幅加息,美元与其他货币间的利差迅速扩张,美元指数走强。而今年以来,美元的加息速度及预期放缓,相比之下欧元和英镑等货币依然保持较强劲的加息步伐,与美元之间的利差重新收窄,支撑这些货币的表现。今年以来,日元和人民币继续保持低利率,与美元的利差有所扩大,所以对美元汇率存在一定的贬值。往前看,对于日元来说,日本通胀压力较大,日本央行YCC政策进一步调整的概率较大,一旦政策调整或将推动日元走强。对于人民币汇率而言,从中长期来看,我国经济有较大的增长潜力,如果这种潜力能够释放出来,对汇率就会构成重要支撑。从短期来看,央行已经明确表态“用好各项调控储备工具”,“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我们认为人民币汇率有望保持稳定。

风险提示:海外政策不及预期。


1

主要汇率走势的“背离”

自去年底疫情防控优化以来,美元兑人民币价格整体呈现一个V型走势。先是人口流动逐步恢复、稳增长政策发力,带动国内经济增长预期明显向好,人民币汇率走强,美元兑人民币在1月13日达到本轮高点6.71。而之后人民币汇率波动有所加大,到8月中旬一度徘徊在7.3附近。

美元指数在去年四季度持续回落后,今年以来基本在100-105区间震荡。但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出现一定程度的上行,与美元指数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背离。

今年以来,日元走势也和美元指数存在一定背离。比如以1月13日为阶段性的起点,日元兑美元的下跌幅度约为12.6%(截至8月30日)。

而欧元、英镑、瑞郎几种货币汇率基本跟随美元指数变化。同期,他们兑美元的汇率有小幅的升值。其中英镑兑美元上涨4.1%,欧元兑美元上涨0.4%。


2

理解汇率的利差视角 
一个决定汇率变化的关键因素就是各国之间利率的相对变化。结合利率平价理论和购买力平价理论:如果资本能够自由流动,两国之间名义利差决定了汇率的预期变化;如果商品能够自由流动,两国的汇率变化预期应该等于预期通胀的差异。那么如果资本和商品都能够自由流动,在这种理想状态下,两个国家的实际利率应该相等。所以理论上,决定两国相对汇率的,应该是实际利率的相对变化。
但这毕竟是理想状态,从现实情况来看,名义利率也会对汇率产生影响。最典型的,如果A货币的利率明显低于B货币的利率,那么投资者就倾向于“借A买B”来进行套息交易,套息交易自身也会对汇率产生影响。

去年美元快速大幅加息,带动其与其他货币间的实际利差迅速扩张;美元指数走强,非美货币则承压贬值。而进入今年以来,美元的加息速度及预期放缓,相比之下欧元和英镑等货币依然保持较强劲的加息步伐,与美元之间的利差重新收窄,支撑汇率表现。

具体来看,为了抑制疫情后出现的高通胀,2021年下半年开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态度逐渐转向鹰派,于11月开启Taper。进入2022年3月,美联储开启本轮历史最快的加息周期,截至今年7月已累计加息11次,加息幅度共525个基点,其中22年年内就加息达425个基点。迅猛的加息也带动短端和长端美债利率快速上行。
相比之下,欧央行的加息启动则落后了4个月。2022年7月,欧央行也决定开启加息进程,不过2022年内加息共4次,累计加息幅度落后美联储175个基点。英国央行开启加息的时间则比美联储还要更早些(2021年12月),不过在加息前期幅度都很平缓。再加上从经济基本面看,欧元区和英国经济受能源短缺等影响,整体陷入类滞胀的状态,进一步拉大了与美元的实际利差。

而今年以来,美联储放缓了加息进程,但欧央行、英央行加息的步伐依然不减。这很大程度上受到通胀的影响:相比于美国核心CPI同比已拐头向下,英国、欧元区的核心通胀还在高位。也因此,欧元、英镑等与美元的利率差距在今年转而收窄,明显支撑了当地汇率表现;反过来,对美元也构成一定压制。
对于人民币和日元,今年以来继续保持低利率,与美元的利差还在扩大,汇率走势有所不同。
例如,受宽松货币政策影响,10年期日债利率尽管有所上行,但仍是在0.3%-0.7%的低位区间波动。随着4月以后10年美债利率从3.3%上行突破4.3%,美日的名义利差又有明显扩大。

日元维持低利率,主要原因在于日本央行还处于通胀观察期,暂时不去大幅调整货币政策。二季度日本实际GDP季调环比增长1.5%,按年率计算增幅为6%,比疫情以前几年(2016年-2019年)的水平都要高。物价方面,日本的CPI同比在2022年期间从1月的0.5%快速上行至年末的4%。其中剔除掉新鲜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今年仍在继续走高,截至7月达到4.3%。


3

人民币有望阶段性稳定 

站在当前时点,治理通胀仍然是美联储的首要目标,美元利率或维持在高位。近期美联储偏鹰的表态也使得市场加息预期反复,非美货币可能仍会面临一定压力。

对日元来说,我们认为,通胀压力下,YCC政策进一步调整的概率较大,届时或将推动日元汇率走强。当前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日元弱势的主要原因,而日本央行后续货币政策变化的关键是日本通胀。从核心CPI走势看,当前日本通胀的粘性逐步显现,日央行也在7月28日发布的经济与物价展望报告中,将对2023年核心CPI(剔除能源与食品)同比增速的预期大幅上调至3.1%-3.3%(4月的预期为2.5%-2.7%)。我们认为,尽管日本央行还在等待,但YCC政策进一步调整的概率仍然较大。一旦YCC政策或者政策预期调整,日本国债利率或能够进一步上行,从而日元汇率或将企稳。

对于人民币汇率而言,从中长期来看,我国经济有较大的增长潜力,如果这种潜力能够释放出来,对汇率就会构成重要支撑。从短期来看,央行已经明确表态“用好各项调控储备工具”,“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我们认为人民币汇率有望保持稳定。

风险提示:海外政策不及预期




------------------
更多报告(点击链接可查看原文):存量房贷利率:怎么调?影响多大?(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

与“货币”的赛跑——海通宏观研究框架(海通宏观梁中华团队)

日本房价下跌后:日元为何升值?——对1990年代日元升值的思考(海通宏观 王宇晴、梁中华)
美国制造业在回流吗?——中美欧产业链的变化(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90年代日本消费的新机会(海通宏观 李林芷、梁中华)

高货币、低投资的原因和出路——中国经济的几个背离思考1(荀玉根、梁中华、应镓娴)

“一带一路”:进展如何?(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美国的超额储蓄:还能支撑多久?(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宽松未通胀,钱都去哪了?(海通宏观 梁中华)

冲突一年多:乌克兰经济如何?(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分化的通胀,分化的复苏(海通宏观 应镓娴、贺媛、梁中华)

“五一”消费:哪些亮点?(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国企改革重点:有何变化?——国企研究系列一(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经济到底怎么样?(海通宏观 梁中华)

印尼经济:投资的机会在哪里?——新兴经济研究系列之四(海通宏观 李俊、王宇晴、梁中华)

房地产现状如何?(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出口的结构:还有哪些亮点?(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

经济复苏如何?海外风险多大?——2023年二季度宏观展望(海通宏观研究团队)

后地产时代:存钱,还是买股票?——居民财富“迁徙”研究三(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

翻开财政账本:今年怎么看?(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风险消除了吗?——对海外中小银行风险的定量测算(海通宏观 李俊、王宇晴、梁中华)

海外经验:消化地产泡沫,需要多少年?——长周期房地产研究系列一(海通宏观 李林芷、梁中华)

美元再起:原因?走向?影响?(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印尼经济:消费和大宗如何驱动?——新兴经济研究系列之三(海通宏观 李俊、王宇晴、梁中华)

扩大内需:哪些具体政策?(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俄罗斯经济:现状如何?(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中国居民资产负债表“重构”:利率的倒挂——居民财富“迁徙”研究二(海通宏观 梁中华)

中国的核心通胀:压力多少?——2023年通胀研究系列一(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

消费的“疤痕”:修复多少?——2023年消费研究系列二(海通总量 李林芷、梁中华)兔年春节:错峰“返乡”,集中“返城”(海通宏观 梁中华、侯欢)
扩消费: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2023年消费研究系列一(海通总量 荀玉根、梁中华、侯欢)中国居民的“超额储蓄”测算:到底有多少?——居民财富“迁徙”研究一(海通宏观 梁中华)

通胀和利率:选哪个?——2023为何要关注日本央行?(海通宏观 李俊、王宇晴、梁中华)

2023:货币与通胀,能否“和解”?(海通宏观梁中华)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梁中华宏观研究)为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预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必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

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对本订阅号(微信号:梁中华宏观研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其它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团队或小组”及相关信息的其它订阅号均不是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官方订阅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