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概 要 ·
自2019年末新冠疫情出现以来,消费一直是经济复苏的薄弱环节,尤其是接触型、聚集型、流动型消费恢复偏慢。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与此同时,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近期人口流动也逐步开始恢复,对消费的改善形成有力条件。展望2023年,在外需降温,出口承压的背景下,消费有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那么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抓手在哪儿?中长期促进消费的方向从何出发?本篇报告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
扩内需:消费为何优先?
从海外发展的经验看,在经济增速换挡后,消费的作用往往会有所抬升。从欧美地区来看,自1960年以来,欧美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消费占GDP的比重始终维持在70%之上,且近20年间波动较小。从亚洲新兴经济体来看,消费占比均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这一变化趋势符合经济规律。在快速工业化阶段,投资和出口的重要性提升,消费占比相对减少;随着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消费重新成为增长的重要引擎。与其他经济体相比,我国消费增长的潜力仍有待挖掘。
从产业角度讲,制造业升级到了一定程度,进一步升级的速度放缓,三产服务业的占比会抬升。纵向来看,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服务业快速发展,2012年以来,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过第二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横向来看,随着人均GDP的不断增长,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均有所提升,2020年美国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80.14%。从消费结构来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服务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会持续增加。
回看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也在抬升,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在疫情出现之前的几年,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均保持在50%以上。2021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4%,相比之下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的贡献率仅分别为13.7%、20.9%。
从产业角度看,2016-2019年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保持在60%以上,随后受疫情影响有所回落,但是2021年仍然达到54.7%,高于第一产业的6.5%、第二产业的38.9%。进一步看,2019年批发零售、信息服务业、金融等行业对经济增长贡献较高。但是2022年以来,服务业的贡献有所减弱,尤其是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房地产行业的贡献回落较为明显。
从政策角度讲,决策层对于消费的重视逐步加深,尤其是在疫情之后。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看,关注促消费的政策方向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强调基础性作用。从规模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超投资、出口。从质量看,消费升级势必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二是,强化民生导向。扩大消费要和人民生活品质的改善紧密结合。三是,倡导绿色消费。消费方式要简约适度、绿色低碳。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这些方面进一步加深:“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围绕经济发展和民生急需,“着力消除制约居民消费的不利因素”。
政策上之所以多次强调促消费,主因2022年以来的消费增速受到了较大冲击。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0.2%,相比疫情之前2019年8%左右的中枢有较大差距。从单月情况看,社零增速自9月以来持续回落,并于10月份转负,在11月份进一步降至-5.9%,在2022年年内仅高于4月的-11.1%、5月的-6.7%。12月份社零增速降幅收窄,一方面,与居民药品需求增加有关。另一方面,2022年车购税减半政策即将退出,居民购车需求集中释放。但未来消费能否快速回暖,仍需进一步观察。此外,限额以上单位零售情况也反映了相似趋势。
2022年以来,消费承压主要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一,疫情扰动下,居民消费场景缺失,尤其是接触型、聚集型、流动型消费恢复偏慢。从限额以上单位的情况看,2022年,服装鞋帽和针纺织品的零售额同比增速-6.5%,其中11月单月更是降至-15.6%,远不及疫情前的水平。同时,餐饮收入同比增速-5.9%,而疫情之前这一中枢在9%以上,其中12月份同比增速降至-17.8%的低位。从近期情况看,2023年元旦假期,国内出游人次、旅游收入分别同比增长0.44%、4%,按可比口径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42.8%、35.1%,假期旅游的恢复程度自端午以来持续回落。从观影情况看,今年元旦档的票房收入约5.5亿元,同比2022年、2019年下滑45.7%、44.6%。
其二,房地产供需两端承压,对相关产业链的消费形成拖累。2022年限上单位商品零售增速1.9%,其中家具、建筑装潢材料、家用电器音像器材的增速分别为-7.5%、-6.2%、-3.9%,合计下拉0.37个百分点,降幅在各类商品中位居前列。12月份商品房销售降幅虽有所收窄,但是表现疲弱,相关商品零售额也随之低位运行。
其三,居民消费意愿不足,可选消费品的零售受到更多影响。从限上单位的情况看,2022年化妆品零售增速-4.5%,在疫情前2019年这一增速达到12.6%。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前5个月,汽车零售额增速一度降至-9.9%,随后在购置税减半的政策推行下,汽车消费降幅逐步收窄,但是8月份增速再度回落,并在11月份降至负向区间。我们认为,可选消费偏弱主因在于疫情以来居民收入受损,更多偏好储蓄而非消费。根据统计局的调查,去年4月消费者意愿指数骤降,至今仍在低位徘徊。
他山之石:消费如何复苏?
疫情之下,多数地区经济遭受冲击。为了推动消费的恢复,美国、我国香港地区的措施值得借鉴和思考。疫情之下,美国财政快速扩张。在疫情散发的2020年,美国共推出五轮财政刺激法案,规模达到3.8万亿美元,其中1季度约2.39万亿美元。这使得美国财政支出快速扩张,赤字随之攀升。2020年,美国财政赤字达3.35万亿美元,是2019年的三倍之多。通过转移支付,美国居民收入高增,推动商品消费恢复。长期以来,美国居民消费的增长和居民收入增长较为一致。但是在疫情爆发后,二者明显背离:美国消费增速大幅回落,居民收入不仅没有下降,反而一直高增长。主因在于,美国实施居民救助计划,通过转移支付使得居民的财富并未缩水。而消费之所以回落,主要受疫情防控的影响,尤其是服务消费形成较大拖累。相比之下,商品消费较快恢复,并且高于疫情前的水平。后来随着管控放松,服务消费也逐步复苏。
消费券的发放也是恢复消费的重要举措。疫情散发使得我国香港地区的经济遭受冲击。为了推动复苏,我国香港在2021年6月1日公布了大型消费刺激政策:对于拥有永久居留证的市民分别在8月1日、10月1日发放面值2000港元和3000港元电子消费券。截止2021年底,约有630万人成功申领消费券。根据香港中文大学官网,宋铮等学者对2021年我国香港的消费券政策效果进行了评估。他们发现自政策宣布起,消费券用户的每周支出平均增加约200港元,至2021年底共增加约5400港元。也就说消费券的发放使得居民额外增加支出的规模是面值的1.09倍,其中在非耐用品和服务类方面增加的支出占总支出增量的比重达到57%-63%。此外,当样本限定在政策推出前后消费模式较稳定的“活跃用户”后,消费券带来约4000港元的额外支出,即面值的80%。从政策的持续性看,在公告期间,消费者支出每周大约增加 29.3 港元,而消费券发送之后每周增加 248.4 港元。尤其是在第一次、第二次发放的当周,消费金额分别为600港元和900港元。在两次发放消费券的后两周,短短四周时间的消费增长占了总体消费券面额的一半左右。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政策效果并非替代效应导致,因为这并未减少未发放电子消费券的平台消费。此外,消费券政策还产生了溢出效应,即非消费券用户在电子支付平台的消费也有所增加。
恢复和扩大消费:抓手在哪儿?
当稳增长压力较大时,我国内地也曾积极推出促消费措施,主要集中于家电、汽车领域。对于家电行业,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居民消费低迷,经济增速放缓。为了扩大内需,商务部、财政部于2007年12月提出在山东、河南、四川等地区试点“家电下乡”政策,随后不断扩大试点范围,并于2009年全国推广。同年,家电“以旧换新”和“节能家电补贴”政策也陆续展开。对于汽车行业,2009年,国务院审批通过《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减征乘用车购置税措施,决定自2009年1月20日起,对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的车辆购置税由之前的10%减按5%征收。之后减税力度有所减弱,车辆购置税税率于2010年被调整为7.5%,并在之后恢复至原来水平。此外,还决定开展“汽车下乡”等一系列措施。2009年促消费广泛推行后,在家电行业,空调、冰箱、洗衣机的销量增速快速攀升,直到2012年才开始回落。在汽车行业,2009年汽车销售得到明显提振。这也推动整体消费回暖,2009~2011年均保持着约17%的高水平增速。需要注意的是,在政策退坡后,相关消费品的销量随之下滑,主因或在于促消费政策使得后期居民的需求提前释放。
2015年,随着内需回落,我国汽车市场表现疲弱,这使得车购税减半等相似的政策再度推行。尽管本轮政策对汽车销售的推动仍较为明显,但是效果不及之前。我们认为可能的原因在于,汽车消费的繁荣往往与居民总体需求扩张密切相关,而汽车优惠政策效果也受此影响。2009年我国地产销售强劲和汽车消费的繁荣较为同步,随后地产需求高位回落,汽车销售增速也快速下滑。2015年地产需求先行扩张,对下半年的汽车销售形成支撑,并且加快汽车政策效果的释放。2022年下半年以来,我国也推出了促汽车消费政策。在全国层面,从6月至12月车辆购置税减半。10月起,全国二手车经销企业可以反向开具二手车销售发票。在地方层面,各地积极推出配套举措,包括汽车限购地区增加增量号牌指标,20多个省市实施汽车以旧换新等补贴政策,多个省市取消皮卡进城限制。2022年8月1日起,相关地区取消国五排放标准二手车限迁政策。从政策效果看,我国汽车消费短期得到提振,但是随后开始减弱。究其原因,一方面,疫情扰动下,居民消费场景缺失。另一方面,居民收入受损,叠加地产下行,消费意愿不足。
从近期部委对2023年的工作表态看,我们认为消费受到的支持力度或有所提升。2022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随后部委层面针对促消费政策进一步表态。去年年底,商务部表示,汽车、家电、家居、餐饮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四分之一左右,是消费的“顶梁柱”。着力稳定汽车消费,支持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加快活跃二手车市场。支持餐饮等行业恢复发展,促进家电家居消费,推动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加快发展新型消费。消费发力离不开资金支持。银保监会表示,鼓励大宗商品消费,为新型消费和服务消费提供信贷支持和保险保障。在财政方面,我们认为对消费的支持力度也应有所提升。一方面,提高消费能力。加大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提高消费倾向高、但受疫情影响大的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另一方面,改善消费环境。提高消费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2022年4月国常会提出,将消费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纳入专项债支持范围,以投资带消费。我们预计今年地方专项债额度或在3.75万亿元附近,提前批额度或有所增加。这也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投资或进一步增加。
中长期角度,《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为我们明确了全面促进消费的方向。对于传统消费,汽车、居住领域仍是重要一环。在汽车领域,通过推动汽车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释放出行消费潜力。加强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加氢站等配套设施建设。对于居住消费,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促进家庭装修消费,增加智能家电消费,推动数字家庭发展。对于服务消费,在文旅方面,大力发展度假休闲旅游。养老方面,发展银发经济,推动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开发适老化技术和产品。医疗方面,着力增加高质量的中医医疗、养生保健、康复、健康旅游等服务。此外,促进群众体育消费,鼓励发展家庭管家等高端家政服务等。对于新型消费,可以重点关注线上线下商品消费融合、“互联网+社会服务”新模式、共享经济和新个体经济等新业态的发展。对于绿色低碳消费,促进居民耐用消费品绿色更新和品质升级,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规范发展汽车、动力电池、家电、电子产品回收利用行业。对于农村消费,推动农村居民汽车、家电、家具、家装消费升级。引导县域引入城市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考虑到去年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决策层对经济工作的部署和规划,我们认为接下来促消费政策或从以下方向出发。在对象上,以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为基础,近两年受损较多的领域有望得到更多支持。一方面,去年房地产供需两端承压,今年“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势必得到进一步落实,促进装潢、家居、家电等居住消费提升。另一方面,对于受疫情冲击较大传统消费,餐饮、文旅或得到更多帮扶。此外,符合长期战略规划的领域或将进一步强化。今年以来促汽车消费被部委多次提及,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为了加快促消费政策效果的释放,在结合国内外的经验后,我们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对于传统消费,去年上海等多个城市通过发放消费券,且以多档“满减”优惠的方式促进家电、百货等消费需求,但是相比我国香港地区,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提升幅度有限。未来可以取消核销率较低的券种,适当提升优惠力度,提高消费券发放规模。其次,对于居住消费,房地产的供需承压是主要拖累。鉴于此,一方面,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仍需发力,为保交楼贷款、住房租赁贷款提供有力支持。另一方面,因城施策保障地产平稳运行。我们认为,对于有需求支撑的大城市来说,面对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可以进一步降低房贷利率,适当调整限购政策。对于需求不足的中小城市来说,房价继续调整或才能看到需求端的好转。再者,对于服务消费,释放超额储蓄。过去三年疫情期间,教育、文娱、交通通信等消费规模明显低于潜在规模。主因在于疫情的压制,但是也使得居民超额储蓄提升。未来要提升居民消费意愿,我们认为要推动供给和需求良性循环。政策端可以提高对服务业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提振企业信心,加快消费场景的恢复。最后,扩大消费最根本的是促进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因此,我们认为今年可以适当提升个人所得税减免力度,加强社保补贴,以此提升居民消费意愿。其他报告(点击链接可查看原文):
财政“四本账”:核算与联系——财政分析框架之一(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人民币汇率如何走?——汇率研究框架一(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
“低欲望”中的新消费——再议日本的后地产时代(海通宏观 李林芷、梁中华)
美国中期选举临近:需要关注哪些?(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宏观”研究失灵了?——论几点研究感悟(海通宏观 梁中华)
地方财政:哪里压力更大?(海通宏观梁中华团队)
房地产:需要多少资金?(海通宏观梁中华团队)
如何解决就业问题:关键是服务业“政策”(海通宏观 梁中华)
日本消化地产泡沫:为何用了10年?(海通宏观 李林芷、梁中华)
汽车消费刺激:作用有多大?(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多少经济可以恢复?(海通宏观 梁中华)
如何预测社融与信贷?(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
转机——2022年海通宏观中期观点(海通宏观研究团队)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梁中华宏观研究)为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预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必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
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对本订阅号(微信号:梁中华宏观研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其它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团队或小组”及相关信息的其它订阅号均不是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官方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