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钱穆先生《中国文学史》结论

錢穆先生 文字研究 2021-10-27


錢穆先生《中國文學史》結論


以上讲诗、赋、散文较详细,讲词、曲、小说则时间较少。

读文学史,先要通文学才好。


文学史这一门课在西方亦是近代才产生,较中国早些,但仍是一门后起学问。


中国至今尚无一本好的文学史①。中国有别的史,有通史、文化史、经济史及社会史等,可以说,都尚未有好的教本。如今有的只是参考材料而已。


史是应该有生命的,如讲文学史,必须从内部找出很多问题。现在连通史的普遍性问题亦不普遍存在,今日只有共同的意见,而无共同的话题。我在一年来是提出了一些共同的问题,至少可作为将来研究问题中心的研究之用,答案固属私人,但此类问题应承认其有。


当复习时,我们不必注意材料,而应注重答案与问题以及讲的重心。因材料在各处都可找到。讲到人文科学,可说中国的材料最为完备。“中国文学史”是中国人比日本人还写得迟,至于社会史、经济史亦然。因日本人同时读中国与西洋的,而中国人却只读西洋的,而忽略了自身的。但日本对其本国却无可研究,所以研究中国的。


中国人如果将来要在学术上有地位,必须要懂得三方面,便是中文的、西洋英文的以及参考日文。

今日代表汉学的反而是日本了,因为西方人只知道日本重视汉学。事实上,日本确实是重视研究汉学。

王国维撰写的《宋元戏曲考》,只写到元代,元以下则未有。故日本续下去讲元代以后的。


鲁迅曾在北京大学开讲“中国小说史”,顾颉刚说,鲁迅讲的材料是参考日本的。后来顾颉刚为鲁迅所痛恨,即此一点,我们在中国人文科学方面也有不如日本的。这实在令人感到惭愧。不过,关于中国的诗、赋与散文,确实日本人所不敢讲的。


讲中国文学史,论到文集之完备,自《诗经》起,历三千年,自《楚辞》起,历两千三百年左右,材料充足,且每一部集的注释有多至一二百种的,又有批评,如诗话、词语、曲话等极多,即文学批评的书亦很多,又对作者及作品的考订极详细。可以说,古人为我们做的工作极多,材料均预备好了。


现在我们不去整理古人给我们准备好的材料,日本人实在勤奋,它们在努力整理。


今日日本人的商业道德亦很好,这是民族的美德,因此会富强。

又如,住在日本皇宫的皇族人士亦想学中国的园林艺术,由京都大学的教授们陪同去玩去看,但原来教授此前并没有去玩过,可见有书呆子的精神,连附近都没有去玩过,这使我们感到惭愧。


我们研究中国文学史的材料极多,主要的是看法与观点如何。日本人的缺点是它们还没有独立的精神,只是跟着别人的意见走。

日本对西方文化的重视,是英文不重讲而重看,重阅读研究。

大学教授代表学术地位,外交官代表国家。故对外国文并不需要讲的好。日本人研究中国文化亦只是跟着走,并不具备独立精神,如中国wusi运动时的疑古,又如讲“ZUO”倾的Marx哲学,都是跟着我们的中国走,且很少超过我们,日本没有灵魂,并不起带头作用。

wusi运动到今天都是偏的,并没有科学方法,也不讲证据。学术应该讲知识而不能用意见,学术是根据知识而并非对意见的投票,与政治有所不同。

今日中国讲民主政治,但古代的中国亦并非专制,不能光喊口号做政治运动,做文化学术运动应埋头去图书馆,意见可以问人,但思想不要问人,只讲意见不讲知识是错误的。

wusi运动以前,中国文学史的材料,我们只抄袭日本人,wusi以后,也没有好的材料。

今日如有人说,某人思想落伍了,这不对,意见可以说落伍,可有反对、不同的;但知识是真理,是永远存在的,而“落伍”“潮流”等口号只是政治运动的玩意儿。

中国几十年来在文化学术上的毛病是:一是意见的偏;二是功夫的偏。

有只研究一种的,而忽略了其他的重要方面。如胡适之研究中国的《红楼梦》,其占中国文学史的地位极小,不解决此问题,对文学史没有影响。


几十年来,有要做专门学问的偏见,只重钻牛角尖的小功夫,却忽略了大的。

观看手有两种看法:一是仔细地看手指纹,但另一种是看整个手。不能说只能由小处看手,当然用细功夫也是可以,但大功夫也是值得,今日中国最缺乏。应该学了西方的以后,再用于研究中国的,不可看了西方来骂中国的,因中国国情不同,否则成了出主入奴。


中国的学术界,今日是无政府主义,而没有权威,必定要师严而道尊。

我希望我们大家听了这门课以后,再去图书馆研究。其次是以后有从事研究中国文学史的人,并不一定要进研究所,主要是立志。立志的人必要具备牺牲精神,这是一个愿,没有愿就不成功了。做学问就是要献身,要贡献出来,这是一种牺牲。

上帝对人是平等的,生在外国有便宜之处,也有吃亏之处;生在中国亦然。


我们应该回想以上所讲的重点何在,启发在哪里。


我所讲的并非标奇立异,乃是有根据的。wusi以来硬是要新奇,要创见,这只是无知识。

如果我们努力去做学问,就会感到时光不够用,到此状态时,就进入了做学问的大门,到了年龄一大,就会感到精力不够了。

有了好学之志,出了大学,习惯已养成,就可造学问了。

一个人的本领与长处要自己去发现,但不要表现。不发掘本身内有的本领是可惜了,冤枉了。不要吝啬自己,怜悯自己。

今天中国学术界有待开荒,早已无人栽种,故如有人花了心机去研究学术,必会有所得。

我这番话是启发鼓励大家去从事创新著作的大方针。

 

① 叶龙按:钱师开始讲此课程时,是1955年秋。 


文字輸入 吴君濯

文字校對 胡非才

 


◆相關閱覽


◆钱穆先生:中国文字不代表语言而控制着语(方)言

钱穆先生:文化中之语言与文字

◆钱穆先生:谈甲骨文字

◆钱穆先生:中国民族之文字与文学

◆钱穆先生:中国文学论丛再序

◆钱穆先生:中国文学史概观

◆钱穆先生《中国文学史》序  叶龙教授

◆钱穆先生《中国文学史》序二  陈志诚教授

◆钱穆先生:中国文学的起源

◆钱穆先生:无师自通中国文言自修读本之编辑计划书

◆钱穆先生:唐代考试为何重诗赋?

◆钱穆先生:孔子诞辰纪念讲词

◆钱穆先生:教育的第一任务

◆钱穆先生:如何解脱人生之苦痛?

錢穆先生:国内人则倡言全盘西化,却未注意到丁龙

◆钱穆先生:究竟中国文化最要处在哪里?

◆钱穆先生:中西接触与文化更新(节选)

◆钱穆先生:由“耶诞节”说起

◆钱穆先生:中国人极重冬至

◆钱穆先生:我坚信我们的民族,还有其更伟大光明的前途

錢穆先生爲何字賓四?


◆余英时先生:寿钱宾四师九十

◆余英时先生:《国史大纲》发微——从内在结构到外在影响

◆余英时先生:理学传统在清代并没有忽然失踪

◆余英时先生《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目录

◆余英时先生《论戴震与章学诚》目次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