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经验做法

法研在线 2021-09-15

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结合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分别在招生评价、思政教育、课程改革、科研育人、国际合作、论文答辩、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不断深化博士生综合改革,逐步建立起“全过程”博士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探索招生模式,提升博士生招生培养质量体系。制定《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管理办法》,创新招生计划分配方案,明晰学院、导师在博士研究生招生中的权责,突出学术和科研导向;完善“申请-考核”制招考办法,扩大试点学院范围,提升学院和导师在录取工作中的学术评价自主权;创新试点哲学社会科学直博生招生制度,在哲学学科和工商管理试点招收19人,并在培养环节同时搭建导师组指导体系、联合培养体系、资助平台、学术平台等共同提升直博生培养各个环节的培养质量。

创新培养模式,优化博士生入学培养各个环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四年基本学制改革为基础,以国际化为突破口,以科研为导向,以提升培养质量为核心目标全面调整优化博士生培养方案;重视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开设“大师课堂”,编写《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读本》;探索“哲学社会科学卓越人才培养支持计划”培养模式,在哲学、商学等一流学科试点,通过统筹培养模式、招生计划、导师设置、资助体系、国内外联合培养项目设置等各方面政策和资源,首批选拔资助170名博士生,着力提升培养质量;完善博士点学科专业主文献制度,形成主文献共123卷,214册,覆盖我校全部125个博士点,并设立专业主文献研读课程,课堂教学质量得到学生广泛认可制定《博士生学科综合考试实施细则》,将主文献纳入博士研究生综合考试的主要内容,建立具有淘汰功能的综合考试制度;积极拓展渠道,培养博士生跨文化学术交流和沟通能力,通过各级各类项目共选拔资助300余名研究生前往世界知名高校学习,资助140余人次研究生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人才培养衔接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优秀博士生培养与学校储备人才支持计划的联动机制。

严把论文质量,全面提升博士学位论文水平。建立预答辩制度、构建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制度、匿名评审制度、学位论文答辩后补充修改制度,强化博士论文答辩后抽查制度和博士生导师约谈制度,发挥制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制定《中国人民大学关于加强责任意识,完善管理制度,全面提升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意见》,实施“博士研究生教育4321工程”,保障院系主体作用、导师主导作用,严把博士生选拔并与有关部门四个方面形成合力,牢牢抓住招生、培养、学位管理三个关键环节,重视国家教育督导部门和学校自行开展的两种事后抽检工作,开展博士学位论文评优,弘扬一种不忘初心、奉献学术的情怀。

强化导师队伍,推进实施导师提升计划。制定《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选用和考核办法》,改革原有博士生导师资格核准制度,建立和施行博士生导师资格备案制,从师德师风、培养质量、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等多方面考核导师资格,并鼓励学院形成适应自身特点的导师队伍学术成长和激励约束机制;推进“3+2+1”导师提升计划,通过开展新博导大会、导师业务培训和专业培训三种校内培训模式,鼓励国外培训和进修、开展专业实践课题两种校外培训模式,强化导师自身政治意识的一个核心要求;制定发布了《中国人民大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中国人民大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施办法(试行)》和《中国人民大学教职工纪律处分暂行规定》,并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度,从多个环节保障导师队伍质量。

中国人民大学全面深化博士生教育改革

2015-09-29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全面深化博士生教育改革,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制度配套为重点,取得积极进展。

推进招生模式改革。实施以“申请审核制”为核心的招生模式改革,将原有的“初试+复试”选拔方式改为“申请—审核—复试”,要求学生提交已有科研成果和科研计划书,突出学院及导师在博士生录取工作中的学术评价自主权。支持学院按专业设置学术团队(或导师组),按学术团队(或导师组)进行招生。在哲学院、法学院、商学院等学院先行先试的情况下,鼓励各学院实施“申请审核制”。突出博士生教育的科研导向,在博士生招生中严格控制在职生源的录取比例。

夯实人才培养基础。以四年基本学制改革为基础,以国际化为突破口,以科研为导向,全面调整优化博士生培养方案。适度扩大硕博直通研究生培养模式试行范围。加强过程管理,制定《博士生学科综合考试实施细则》,建立具有淘汰功能的综合考试制度。完善博士点学科专业主文献制度,强化博士生开题报告审核制度。拓展国际视野,培养博士生跨文化学术交流和沟通能力。建立优秀博士生培养与学校储备人才支持计划的联动机制。通过制度引导,激励博士生在学术积累、思想创新、研究能力、国际学术交流和论文写作等方面有明显提升。

确保学位论文质量。建立预答辩制度,通过专家组集体会诊的方式,对博士学位论文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审查,预答辩未通过的论文一般不能进入正式答辩构建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制度、匿名评审制度、学位论文答辩后补充修改制度,强化博士论文答辩后抽查制度和博士生导师约谈制度,发挥制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严把出口关,确保学位论文质量。

学制延长至四年 严控在职博士比例 博士论文全部盲评

人民大学19项改革“纯化”博士生教育

2015-06-25  来源:《中国教育报》

本报北京6月24日讯(记者 万玉凤)中国人民大学综合改革首个子项——《全面深化博士生教育综合改革若干要点》今天正式发布,此次提出的19项综合改革配套制度涵盖人才选拔、人才培养、学位论文质量保障、导师遴选与考核等内容。据了解,“学术本位、丰厚底蕴”,是此次人民大学改革的着眼点。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吴晓求介绍,该校将在部分学院试点的基础上,扩大实施“申请审核制”,改革“初始统考”过分注重分数的弊端,突出对考生的学术水平、品德及专业发展潜力的考核。

“申请审核制”要求考生在申请时提交已有科研成果和科研计划书,由学院和导师组对申请考生提交的材料进行集体审核评议,通过审核的考生方可进入复试阶段,复试阶段将进行综合考试,内容一般包含外语水平、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三方面,考核形式由学院自行确定。

吴晓求表示,选拔方式不搞“一刀切”,是否参与此项改革由学院自行决定,改革的目的在于下放博士生招生权力,突出学院和导师在博士生录取工作中的学术评价自主权。

为了突出博士生教育的科研导向,自2015年起,人民大学将严格控制在职博士生录取比例,除高校教师、科研单位研究人员之外的在职人员,占全校博士生的录取比例控制在10%以下。

此次改革的一大亮点是,从2016年起,人民大学博士学习基本学制从3年延长至4年。吴晓求表示,这并不仅仅是延长一年时间,而是强化过程管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提升国际性是四年制改革的核心环节之一,鼓励和支持博士生在学期间出国进行为期半年到一年的学习或联合培养,开阔博士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国家急需的国际化水准的高端人才。

“博士点学科专业主文献制度”是人大在博士生培养方面的重大创新,它以各博士点学科专业为基础平台,由责任教授牵头,整合学科全体教师的学术力量,对代表学科发展脉络和发展前沿的经典文献进行科学归纳和总结,并由此建立精品文献集。

吴晓求表示,改革方案也对博士论文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博士论文全部实行匿名评审、匿名评审淘汰率达到5%的基础上,学校今年将实行博士论文预答辩制。预答辩在正式答辩前半年进行,预答辩专家小组全面审查博士学位论文撰写和研究情况,并提出相应修改建议,为正式答辩奠定基础。预答辩未通过的论文不能进入正式答辩。同时,改革方案明确对抽检存在问题的博士学位论文,学院主要领导应对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进行约谈,并应尽快采取措施,督促学生修改并完善。如果连续2年被约谈,指导教师将被取消招生资格。

吴晓求表示,此次改革将通过突出博士研究生招生的科研导向,切实发挥各项制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分水岭和淘汰作用,引导博士生潜心致学,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

关于加快扩大我国博士招生和培养规模的建议,教育给出如下7则答复!
教育部答复加强西部高等教育改革支持力度的建议
关于汉语国际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部有话说!
教育部大力支持贵州省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学位授权点建设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经验做法(直博生比例增幅达到4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经验做法
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经验做法

女生比例已远超男生,教育部答复女博士招生问题(附考博经验交流群)

教育部答复支持西部地区高等医学教育事业发展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推进研究生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完善研究生激励制度

教育部关于支持广西、宁夏博士培养工作的答复

关于直博生,你知道多少?

教育部答复教育经费保障,中央高校生均拨款翻倍

教育部答复关于改革研究生招生中英语考试的提案

教育部答复支持贵州省、江西省高校新增博士授权点建设

致敬园丁:1998-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分析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公示

全国累计培养4万名法学博士,当前正常毕业率降至30%!22年数据分析报告出炉!

点赞中国高等教育:1998-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分析

奋进的自考生:1998-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分析

校均规模翻5倍:1997-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分析

不可或缺的成人高等教育:1998-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分析

1998-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统计分析(900多万研究生)

全国普通本专科招生数据:1998-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分析

2019年新当选两院院士名单出炉,各高校新增两院院士人数统计

15个问题直指申请考核制博士招生方式!

2019年新当选两院院士名单出炉,各高校新增两院院士人数统计

《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一期留给法学师生的十个问题

最新最全!全国600余所法学培养院系的简介都有啦!

2020年全国各高校博士招生简章汇编

非招生简章类信息汇总!

考博经验交流群

请扫码进入,严禁发广告

违者必踢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好文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