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家国情怀——刘仁文教授谈国家社科基金申报

法研在线 2021-09-17

来源:贵州大学法学院

2019年12月18日下午三时,我院有幸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刘仁文教授为法学院师生做“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培训”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法学院副院长宁立标教授主持。

刘仁文教授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刑法学重点学科负责人,学术成果显著,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著有《立体刑法学》、《死刑的温度》等专著20余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10余项课题,在国家社科基金等人文社科项目申报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讲座伊始,刘教授感触良多的谈到如何看待国家社科基金的申报这个问题,他提出了“家国情怀”这个看法,认为向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的课题一定是反映了国家社会的需要,是国家社会亟须解决的问题,如果能把自己的研究与其结合起来,为国家社会做一份贡献,那将是个好事!在后续的讲座中,刘教授讲授如何申报国家社科基金。他表示,申报课题一定要牢牢扣住“选题”、“论证”和“前期基础”三个要素。第一,关于“选题”刘教授强调,一定要在一个宏观的方向里找到具体的突破口与落脚点,从某个角度出发,选定题目,吸引评委。另外,选题最好结合自身所在的地域、专业与民族特色,这样更容易写出价值,写出新意。第二,关于“论证”刘教授指出,论证报告一定要充分、细致,将其当作一篇核心期刊的论文来对待,反复打磨、反复修改,力求精简,突出重点。第三,关于“前期基础”这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工作。前期成果充足,才会厚积薄发,有深厚的积累才会有明晰的思路,有明晰的思路才会有充分的论证。刘教授提醒大家,“申报课题,一定要和身边的人多交流;写论证报告,一定要反复打磨修改;写申报书,一定要严谨、谦卑、求实,尊重前人,尊重已有的学术成果。

讲座尾声,刘仁文教授还耐心地解答了法学院师生提出的有关申报课题、论文写作中的一些困惑。此次讲座干货满满,法学院师生也在刘教授讲述的幽默轶事中学到法学研究的技巧与经验,实在是获益匪浅.

文/董 瑾

图/曾文卿

北京市法学会不动产法研究会2019年年会暨第五届不动产法论坛举行
全国“法治人才多元化需求与法律硕士教育培养专题咨询会议”召开
行政法学:面向新的实践需求不断自我更新
刑法学:前沿问题回溯与展望
刑事诉讼法学:构建新时代刑事程序法治体系
第三届“天欣杯”裁判文书写作大赛获奖名单公示
关于全国法院第三十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评选一等奖结果的公示
山东大学学生法律援助中心获评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项目贡献突出实施单位
国家法官学院2020年度新课程研发指南
近9亿元!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公布
2019年度国家级/省级法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汇编,不少法学博士点未入选!
21家暂停/撤销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期刊一览
2019年度中国十大宪法事例发布暨研讨会议程
《探索与争鸣》第四届(2020)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征文公告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20年重点选题
第三届国家制度高端论坛议程:优化营商环境与公法学的回应
你在校期间的学术讲座听够了吗?
苏州大学周永坤教授应邀作“‘韦伯命题’论战的回顾与解析”主题的讲座
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主赛道获奖名单统计分析
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获奖名单
北京市法学会教育法学研究会2019年年会圆满召开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2020年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

关于国家公派特殊渠道项目申报的通知

《海商法》修改专题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全国模范法院全国模范法官候选对象公示
全国法院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候选对象公示
26个项目被终止;1个项目被撤项;2019年12月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结项情况
生态环境检察工作论文征集启事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好文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