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余映潮​《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九上18课)课堂实录

更多”初中语文“类文章,请点击阅读

黄厚江《猫》(七上16课)教学思路及点评(附课堂实录)

程翔《中国石拱桥》(八上18课)教学实录

程红兵《我的叔叔于勒》(九上16课)教学实录

余映潮《孤独之旅》(九上17课)课堂实录

余映潮《永久的生命》(八上16课)教学设计

程翔《我为什么而活着》(八上16课)课堂实录

钱梦龙《故乡》(九上15课)课堂实录第一课时

钱梦龙《故乡》(九上15课)课堂实录(第二课时)

余映潮《故乡》(九上15课)课堂实录

余映潮老师《白杨礼赞》(八上15课)设计思路与特点

肖培东《走一步,再走一步》(七上14课)教学流程及评析(附教学实录)

余映潮《走一步,再走一步》(七上14课)教学流程

徐杰老师《昆明的雨》(八上17课)教学设计及评析——兼谈自读课文的教学策略

余映潮老师《诫子书》教学设计(七上15课)

黄厚江老师《背影》课堂实录(八上13课)

余映潮老师《背影》教学设计(八上13课)

魏书生老师《背影》课堂实录(八上13课)

七上14课《植树的牧羊人》教学思路(肖培东老师执教;附视频)

七上13课《纪念白求恩》课堂实录(王君)

七上12课《<论语>十二则章》课堂实录(徐杰老师执教)及评析

徐杰执教《论语十二章》(七上12课)课堂视频 (上)

徐杰《论语十二章》 (七上12课)教学视频(下)



余映潮老师


 余映潮《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九上18课)

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好,这是一篇议论文,是驳论文,再放开一点看是杂文。这篇课文我们大家已经学过了,我们先考虑一个问题,这篇课文我们已经懂得了什么?
      学生看书思考。
      师:大家进一步思考你懂得了哪一点?写出关键词。
      学生再思考。
      师:好的,我们再交流一下,向大家介绍你读这篇文章,读懂了哪一点?好,举手。好,谢谢你!
      生:读了这篇文章,我懂得了中国有不失掉自信心的人在,我们从第七段可以看出来。
      师:OK!
      生:它写到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些都——他们是脚踏实地为民请命积极奋斗的人,也就是说中国还有一些不失掉自信力的人在。
      师:很好,懂得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中国人从来都没有失掉自信力。有自信力的中国人大有人在。懂得了全文关键的问题。——好,继续。继续发言,还读懂了什么?
      师:好,谢谢你!
      生:中国人并没有失掉自信力。
      师:也懂得了一个问题。好,继续说。
      生:中国人失掉的是自欺力和他信力。
      师:还有吗?好,请坐!又懂得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有人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因为中国人——有的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他信力,或自欺力。这里面我们还可以补充一下,那就是作者所使对方混掉的手法,这个问题会不会再展开。好,还有没有发现什么?——好,谢谢你的发言。
      (该学生没有发言)
      师:好,可以思考一下,我们请最后一位同学发言。
      生:明确指出中国人的绝大多数没有失掉自信力,极大鼓舞了中国人的志气和民族自信心。表现了作者一颗拳拳爱国之心。
      师:好,他读懂了全文的表达的目的,那就是作者写这篇文章就是为了激励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力、自信心。你看,三个同学的回答,解决三个重要的问题,第一,文章的一个很重要的观点: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第二:作者所使用的方法是什么。第三,全文的表达目的是什么。
      我们读一篇文章一般要解决三个大的问题:第一,这篇文章为何而写,刚才同学回答了。如果要深入一点说明,就需要练习上时代背景: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中国东北沦陷,中国国民党的官僚政客和社会“名人”,却在北京等地多次举行“法会”,祈祷“解救国难”。还有人甚至 “求佛菩萨来保佑”,说什么“今则人心浸浸以衰矣!非仗佛力之加被,未由消此浩劫”。1934年8月27日,当时颇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也发表《孔子诞辰纪念》的社评,散布“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的失败主义论调。资产阶级走狗文人,也一口一声狂吠“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究竟是什么样的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呢?同年9月25日,鲁迅先生写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予以有力的驳斥。(板书:为何而写。
      第二个问题是是何主旨:那就是中国人从来就是有自信力的。板书:是何主旨。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有何妙处?这篇文章好在哪里?它为什么七十年后还出现在我们的教材里面呢?为什么很多教材都选择了这篇文章?下面我们集中精力解决这个问题:这篇文章有何妙处?看课文思考这个问题。同学们可以交流切磋。(板书:有何妙处。
      学生思考。
      师:好的,刚才的两分钟,大家把课文熟悉了,现在把目标再集中,思考,选择你感兴趣的内容来准备:第一,课文的标题妙在哪里?第二,全文的结构妙在哪里?第三,驳论的方法妙在哪里?第四,课文立论部分好在哪里?第五,全文用词造句和语言表达好在哪里?第六,立论部分朗读起来,我们会觉得好在哪里?六个问题,自选一个,开始准备!
      学生进一步思考。
      (5分钟后。)
      师:很满意,全神贯注在思考问题。下面请同学们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交流。看我们的自信力了。
      师:好,我们来欣赏。开始交流吧,哪位同学先来?
      生: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是国民党和一部分人的论调。而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为题目,鲁迅提出自己的质疑,驳斥了错误的论调,他从情感上对国民党进行痛斥。
      师:再简洁一点,妙在哪里呢?
      生:他一开始就提出质疑,语言清楚明确。
      师:妙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了能够指正对方观点的论点,没有敷衍,没有委婉,直接了当,读起来给人爽快的感觉。——好,接着来。
      生:本文先提出对方错误的观点进行反驳,然后提出自己的正确观点,从反面论证,使自己的观点更加具体明确。
      师:驳论是驳对方的观点,立论同样也起着驳对方观点的作用,先驳再立,层次非常清楚,非常有逻辑。
      生:本文妙就妙在驳论方法,本文的方法是驳对方的论据,而对方的论据根本不能支撑观点,多以驳对方的论据就可以了。
      师:驳斥的角度非常的巧妙。
      师:本文的层次非常的分明。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从自夸到地大物博,到哀求国联多求神拜佛,这是第一个层次。第二个层次是从对方的论据出发,论述中国发展的是自欺力。第三个层次是论述中国人并没有失掉自信力,这恰恰是中国的脊梁。
      师:还有吗?
      生:没有了。
      师:好,如果我来分的话,我可能是这样:第一个层次是驳论(其中有一个过渡段),第二个层次是立论,最后一段是小结。我是这样分的,看看角度怎么样?
      生:本文思想深刻,鲜明地体现出了鲁迅作为思想家的魅力,而且语言犀利,生动,比如第三段,直接批驳敌人的观点,还有六七段的间接批驳都写得非常明显深刻。
      师:你谈了两个妙处,直接的批驳和间接的批驳,分析得很好。——标题呢,有没有欣赏标题的?
      生:标题用反问,实际上是自己在回答,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师:标题含有多种因素,我们把它分开来看。“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含有立论的观点,也含有驳对方的意味。读起来,我们分明的感受到其中内在的愤懑的情感。一起来读一下。
      学生齐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师:没有力度,软了,硬一点。
      学生再读。
      师:质问依然没有读出来,情感读出来了。标题的好还有一个地方,这个标题实际上是一个悬念,我们一看这个标题,就想写什么内容呢?就会往下看。标题的妙处是很多的。
      师:好,还有两个问题没有谈到,有没有同学回答?
      学生思考。
      师:这两个问题都比较难,可以选择一个段落或一个部分来谈。
      师:没人回答,看来真的很难。那么我们来看课文,看立论的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字字有力,观点明晰。因此读起来,这一句就给我们自信,就让我们有扬眉吐气的感觉。好,一起来读一下。
      学生读。
      师:“我们”两字要稍微停顿一下,“中国人”三字要读出自豪感。再读一遍。
      学生再读。
      师:第一个地方没读好,第二个地方读好了。
      老师范读,学生再读。
      师:好,再看下一段。排比句,因此要读得顺畅、流畅。
      学生读“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师:“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几个字要读出力度来。再读。
      学生再读“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师:多好啊!继续来。“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注意最后一句话,要读出愤怒的情感。
      学生读“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师:你看,情感出来了吧。注意一个字的读音,“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中的“为”是“weí”,是被的意思,《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如果读成“weì”,就有一种?在里头。好,再实践一下。
      学生再读“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师:好,很好。我们再来看刚才所读的部分。论点、论据、论说,层次极为清楚,条理极为清晰。是一个小小的写立论文的范本。我来给大家再读一遍,体会它的论点、论据、论说,感受其中的感情、情感。
      老师范读“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那简直是诬蔑”。
      师:老师读得好不好。
      生:好!
      师:谢谢!你们也一样读的好,再来一次。
      学生朗读“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那简直是诬蔑”。
      师:读得真好!下面做批注。“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论点。批上“论点”两个字。第二段,“我们从古以来……”这一段——论据。第三段——论述。在论述里表达情感,同时批驳对方。
      学生批注。
      师:好,继续勾画,把这几个词勾画下来。“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前仆后继”。
       学生勾画。
      师:好,继续做注释:“为民请命”的含义是替老百姓说法。“舍身求法”指为追求真理而奋不顾身。这两个词的含义,跟我们上面读的内容联系起来,实际上就是我们说这篇文章有何妙处,就是驳论据。论据不足以支撑它的论点。这样的说法比较复杂,我们把它简单化,作者使用什么样的高妙的手法?三个字:析概念。(老师板书:析概念。
      师:我再举个例子。1949年,毛泽东同志写了一篇文章,标题是《友谊还是侵略》,他说有位美国人在中国生活了很多年时间,叫艾奇逊,艾奇逊说我们对中国人从来都是友好的,我们在中国盖了很多学校,我们给中国人很多钱等等。我们这些都是“友谊”的表现。毛泽东说你这个词语用错了,不是“友谊”,是“侵略”。就把“友谊”这两个字给驳倒了,艾奇逊的论点都错了。鲁迅用的就是这样手法。“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国人”三个字很明显的部分中国人在里头,全体中国人在里头。鲁迅并没有驳这个地方,那是在哪个地方呢?是在刚才我们朗读的那个地方,巧妙在说是部分中国人不是去全体中国人。那么鲁迅先生重点分析的是哪个概念呢?是“自信力”。在敌论里面,不管是说我们中国人是相信“土地”,相信其他的东西,相信“国联”,是“他信”。“他信”这两个字不是“自信”吧?“自欺力”这几个字不是“自信力”吧?都是错的!所以课文里这样说“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中国没有一点自信力,所以“自信力”这三个字在敌论里面他们有意地用错了,驳斥他们概念的错误。如果我们把这个驳论的技巧稍微地用一下,是很有魅力的。比如说“台独”,台湾是可以独立的对不对?那么它的概念是错的,“独立”这两个字的概念是错的。分析“独立”这两个字,它的论点就破掉了。所以我们把问题变简单,我们掌握知识内容就方便一些。
      好,这一课,老师再给大家总结一下,大家把它记下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妙点可以用如下的句子来概括:深刻地揭露,热情地讴歌。完美的结构,明晰的层次。敌论的荒谬,立论的高扬。生动的手法,激情的语言。精短的内容,思想的光芒。民族的自尊,中国的脊梁。
      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谢谢,下课。

     【余老师说课】(根据笔记整理,或有出入)
       如果是完整的课例,应解决三方面的问题:为何而写,是何主旨,妙在何处。这三个问题即是教学的创意
   这样的设计是因为本文的难度较大、比较难上。所以目标不能太高,学生能懂就可以了。(正常的话,铺垫需要6分钟,通过铺垫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化解难点——是何主旨——这是通用的教学视点。)真正的难点在:好在哪里?这对欣赏、对阅读能力的培养最有利。(但平时我们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不够,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也不够。)
      我的课其实很简单,就是:主问题、诗意手法、板块教学、话题式交流。这一堂课也是一样,是现场生成的课,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