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美之殇(28):证券分析师:极力唱多,却不担责
康美之殇(28):证券分析师:极力唱多,却不担责
研报的准确度,21%
上市公司年报涉嫌财务造假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类似康美药业发布公告自我揭露的例子可谓绝无仅有。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看穿财报上的数字异常并非易事。而对于券商等专业机构来说,无疑是检验其水平的时刻。
券商发布的行业研究报告、个股研究报告是投资者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投资者的买卖决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高,看得更远。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有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4月20日,总共有83家券商发布了46523份研报,其中个股研报有14953份,相当于每天几百份研报出炉。
这些研报中肯定有花费了研究员多年心血总结的,但也肯定有相当套模板粗制滥造的,作为专业的证券研究机构,扮演着不可描述的角色。
2012年12月15日,中能兴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在共同进行了数月的研究与调查之后,在《证券市场周刊》发布了《康美谎言》,质疑康美药业土地使用真实性、虚增资产、隐瞒关联交易等问题。
中能兴业直指康美高成长背后,很可能是由造假、融资、再造假、再融资所支撑的谎言。这时候,申银万国(申万宏源前身)医药首席分析师罗鶄站出来了。
这位金牌分析师,在2005-2010年的新财富医药榜中,除了2007年位居第二以外,剩下的年份全都是第一名,是当年医药板块当之无愧的“一姐”。
屡次推荐康美的罗鶄针对《康美谎言》,迅速组织公司和投资者开沟通会,然后公开指责中能兴业利益驱动、动机不纯。
她发表一封内部信——《这个市场怎么了?我们还是专业的研究和投资机构吗?》,文中呼吁投资者理性的看待质疑康美药业的相关文章,如文中提到:“一家没有证券咨询资质的公司,写了一份报告,再联合了媒体,竟牵动了我们所有专业机构的神经,让我们全部围着他们写的东西转,这正常吗?我们还要被他们牵着鼻子走吗?我们就如此不相信我们的上市公司吗?此前我们是怎样研究的?我们如此不相信我们自己的研究水平?我们又为什么要投资呢?”
“今天,我们在此做一些感想,是围绕近期事件,发给我们机构客户看的,或许这篇文章很快被挂上网,或许我们会损伤一些人的利益,从而被人攻击,说我们是康美的“喉舌”,甚至我们的人身安全都可能没有保障,但我们不能任由一股不利于专业研究的势力在引导这个市场,作为长期在这个市场奋斗的研究团队,我们的客观性和独立性有目共睹,同时我们也希望是一个负责任的团队,在上市公司出现研究观点分歧时,会快速反应,履行我们的相应职责。”
然后罗鶄在几天后发布的最新康美药业的研报中,对康美药业仍是“买入”评级。罗鶄更是在研报中称:投资康美实际是在投资整个中药材产业,投资其以溯源和质量为核心的全产业链盈利模式,而其背后的市场是全中国人的“大健康”。
一姐一吆喝,招商证券、国信证券、光大证券等纷纷站队一姐,持续看好,甚至写出了“全中药产业链一体化效应逐步显现”、“增长亮点颇多”、“现金流强劲”等溢美之词。
作为投资者,应该相信谁?答案似乎是明了的吧。
但一位曾经实地走访过康美的分析师,当时就提出了质疑:
整个调研期间给我的感觉是十分不对劲。首先,股东大会没有投资者交流环节,整个会议就是走过场;
除了许冬瑾,管理层和底下员工所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完全不像是一家200多亿市值,并立志成为国内中药饮片行业龙头的企业所应该具备的素质。
最让我感到失望的是申银万国,申万的江湖地位毋庸赘言,罗老师更是我此前最尊重的卖方分析师,但这次她的拙劣表演势必严重影响申万整体的声誉。
不过不知道为何,罗鶄在《康美谎言》之后不久就离开了研究一线,现在她的名字经常出现在健康行业投资公司的名录上。
中能兴业的质疑,金牌分析师的力挺,众多券商的站队,康美药业分别于2012年12月17日、2013年3月4日和9日连续三次澄清,逐一进行解释和反驳,再加上保荐机构广发证券专门针对质疑事项出具了《专项核查意见》,帮助康美药业涉险过关。
不过遗憾的是,2013年中能兴业这个机构神秘地消失在了市场中,连雪球里的帖子也都只停留在6年前。
在中能兴业公开质疑康美药业的当年,还抓住过一个风头正盛的家伙,叫乐视网。
6年后,康美药业终于结束了多年的马拉松裸泳,一丝不挂地上岸,自爆财务造假;而乐视,也到了和资本市场说再见的时候了!
自康美药业2018年4月26日披露2017年度报告之后,中银国际、西南证券、东兴证券、华泰证券、辉立证券等多家券商相继发布研究报告,给予康美药业“买入”或“增持”或“强烈推荐”评级。
2018年5月,国信证券发布研报,预计康美药业2018-2020年收入318.8亿元、382.5亿元、454亿元,增速20.4%、20.0%、18.7%,净利润49.6亿元、59.7亿元、71.6亿元,增速20.9%、20.5%、19.8%,EPS为1.00元、1.21元、1.45元,认为彼时股价对应PE为22.4、18.6、15.5X。考虑公司是饮片行业的绝对龙头,同时不断推动中医药全产业链升级,构建创新商业模式创造新增长点,业绩持续高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西南证券则在2018年8月发布研报称,预计康美药业2018-2020年EPS分别为1.00元、1.21元、1.45元,对应彼时股价估值分别为21倍、17倍和14倍,且公司未来3年归母净利润将保持21%复合增长率。公司为中医药行业龙头企业,在国家大力弘扬中药背景下,公司发展前景广阔,维持“买入”评级。
辉立证券2018年9月底发布研报称,康美药业加大投入建设城市智慧药房,打造覆盖患者、在线及线下医疗机构的移动医疗闭环,预计将进一步推动饮片业务持续增长。同时医疗器械流通业务将随着覆盖网络扩张保持高增速。预测2018-2019年每股盈利为1.04元、1.24元,目标价25.97元,给予“买入”评级。
中银国际证券则更为疯狂,在2018年5月至7月之间,连续发布至少4篇研报唱多康美药业。研报称康美药业的业务增长从主要由单纯的中药产业拉动变为了多业务协同并举的局面,仍然是大市值医药股中成长性最好估值最便宜的标的之一,持续推荐为“买入”评级。
在被证监会正式立案调查后,华泰证券的代雯于2019年1月17日发布了针对康美药业最新一期的研究报告《监管风险抬升不确定性》。研究报告指出,
近期公司股价大幅下跌,考虑到控股股东康美实业质押比例较高,公司存在控股股东被动减持的风险。同时证监会对公司立案调查,目前尚无进展。我们暂维持此前的盈利预测,预计2018-20年归母净利49.7/59.8/69.5亿元,EPS1.00/1.20/1.40元,同比增长21%/20%/16%,但考虑到市场对经济下行的预期与潜在的监管风险,下调评级至“中性”。同时,鉴于公司近期面临监管风险,我们将停止对公司的跟踪覆盖,在公司基本面明朗后,我们可能择机再次覆盖。
市场上针对康美药业的财务指标真实性的质疑一直不断,有关存贷双高、募投资金的真实性、募投项目的合理性等似乎揭示着康美药业疯狂融资背后可能潜藏的投资风险。然而,如此多的券商极力唱多康美药业,力挺其不可估量的投资价值,推荐投资者“买入”或“增持”,这也不由得让人怀疑,那些将康美药业市值推上千亿巅峰的研究员们,是否真的认真研究过这家公司,抑或只是无操守的勾兑。
证券日报刊文指出,从个股机构关注度方面来看,康美药业一年以来共被7家券商发布12篇研报推荐。其中,中银国际证券给予康美药业最高目标价37.64元/股,华泰证券给予其最低目标价21.6元/股。而截至6月6日收盘,康美药业的收盘价仅3.41元,距离券商给出的目标价相差甚远。如今,券商投研实力屡遭“打脸”,相较于那些选择销声匿迹的券商,有些券商能及时跟进,为投资者提供及时、专业的判断,实属不易。(证券日报:那些“力荐”康美药业的券商们你们研究基本面没?)
研究报告需要以科学性和专业性为宗旨,才有存在的价值。研究报告应建立在正确的逻辑起点和逻辑推理之上,用数据作证,报告所提供的投资建议,是基于前述基础上的一个自然结论。
在A股市场,券商研究所发布的研报遭“打脸”并不鲜见。券商是专门从事有价证券买卖的中介机构,券商研究所作为券商的智库,其服务质量的高低、服务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随着不少券商发布的研报频遭质疑,券商研究报告的价值备受投资者诟病,甚至唾弃。
作为炙手可热的大牛股,方大炭素(600516)在2017年7月初至8月上旬的不到40天里股价翻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某家券商发布了该公司“年化盈利能力将达70亿元”等极其乐观的研报。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方大炭素在其随后回复上交所的问询函中直言:券商研报预测的盈利能力过高,与事实不符。
“个别券商的投研服务对专业性的要求有所降低,存在投其所好的现象。这是由行业的盈利模式和个别券商短视的服务态度所决定的,也造成了当前券商投研服务的"囚徒困境"。”当前对于券商投研而言,缺的不是技术手段,而是研究所和分析师能否秉承客观中立,在工作过程中努力发现价值、提升价值、实现价值。(券商研报:不看“颜值”看“研值”,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温济聪)
一位来自主流研究机构、有16年经验的研究主管坦诚:“分析师就像是娱乐行业,注水则是行业潜规则。”研究员对多数问题的分析,往往都是偏乐观,都尽量以最佳结果为判断依据,扩大最乐观情况出现的概率。
财经媒体市值风云曾就券商研究报告的可信度进行过大数据统计,统计了2013年至2017年区间内(内含一个完整的牛熊市)的85902份个股研究报告。这85902份研报分别来自75家券商和2119位研究员,覆盖3096家上市公司。将研究报告的评级结果或推荐结论与研报发布后个股6个月内的市场表现比较,“经过统计,在所有研报中,判断正确的共有18123份,总体正确率仅为21%”、“在全部83593次正向预测中,竟然有42527次的结果为负收益,错误率高达51%。”(《市值风云》:券商研报正确率的大数据统计:5年,负面报告199篇,看多报告85700篇,2018年5月4日)
根据大数据统计的结果,作者的言外之意就是:不用看个股的研究报告啦,你直接扔硬币的准确率(50%)都远远高于研报的正确率。
准确率低也就算了,关键是券商的研究报告还不用承担责任。
任何一份研究报告的末尾,都会有字体相对较小的“免责申明”,各家机构的措辞和表述不尽相同,但基本意思都一样。
“本报告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报告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能会发出与本报告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同时,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关键词: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关键词:据此报告的任何投资及后果,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对研报采用的信息和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做保证,只管唱多,推荐甚至强烈推荐投资者买入或增持,而一旦投资者买入后遭遇亏损,这些报告发布者还不用承担任何责任,这个行业以及这些研究员,都神一般的存在着,并且还很专业……
那些给予康美药业“买入”或“增持”或“强烈推荐”评级的研究员们,面对现在天天跌停的股价,你们的专业,和良心,何以安放?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