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教之外还有一门传承六千年的学问

JSWDG 京都闻道阁 2021-02-11

对话时间:2018年9月21日

对话人:易书生、陈道 

陈:近读书,觉得有一个学问蛮有意思。这门学问称之为“仙学”,乍一看好像是成就仙人的学问,想来,自古至今,但凡学道成仙之类多被称之为怪诞之谈,然,细细端详,这门“仙学”以“仙”为宏大目标,实际上求取的乃是祛病延年养生长命之术。

易:据我所知,仙学应该算得上是道家里面的一个教义体系,根源于上古追求长生之术。黄帝就曾明确地求取长生的问题,他咨询天师岐伯:“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黄帝还谈到与天地同寿之人:“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陈:大致如此,按照“仙学”的内容来说,仙学由来已久,甚至可以追溯到六千年前,但是,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却才是近百年的事儿。大家公认的近代仙学的创立者,是中国近现代道教领袖人物陈撄宁。

易:据说,有一种说法:陈撄宁先生还被道教界誉其为“当代的太上老君”。

陈:陈撄宁先生(1880-1969),安徽怀宁人,世居安庆苏家巷,原名元善、志祥,字子修,后因修习道教,改名撄宁,号圆顿子。他创立仙学的缘起也蛮有意味。他早年承家学修习儒学,考中过秀才,但是,到了十五岁的时候,却患上了童子痨,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肺结核,这在当时几乎是无药可治,是绝症。中医之法用尽,生命几尽绝望,儒家的,佛教的,道教的,各种养生保命之法都进行尝试,最后他认为道教的丹道最为适合,发掘出仙学修养之法,不知觉中,竟然慢慢治愈痨病,保住了一条命。故此,可以说,他创立仙学,不是偶然,是有亲身的实际体验。

易:道教真正以宗教形式出现在历史舞台,是在东汉末年,但是道教里面涉及的各方面内容,却可以往前追溯到上古甚至远古。道教产生之前,有黄老道、方仙道、巫鬼道等等。道教可以说是统一了上古的各个道门,我们现在看到的道教所涵盖的山、医、命、相、卜、法等等,都有其古老的源头,但是,无论多古老,最原始的状态,归根结底是人们想得到长生不老,永生不死的方法。正如广成子对黄帝所说:“得吾道者上为皇,失吾道者下为士。予将去汝,入无穷之间,游无极之野,与日月齐光,与天地为常,人其尽死,而我独存焉。”可以说,修命长生,是道教的精华之一,现在人所谓中国传统保健养生文化,实际上大多存在于道教经义之内。好在,现在人聪明,懂得取其精华为我所用,而不会因为“封建糟粕”而连孩子一起倒掉。

陈:道家作为中国本土宗教,其底蕴深厚,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总源头,而仙学则被看做是道家王冠之上的一颗最为璀璨的珍珠。按照陈撄宁先生所说的:“儒教中人也可以学仙,道教中人也可以学仙,佛教耶教回教中人,皆可以学仙,甚至一教不信的人更可以学仙。因为仙之本身。产生于学术之实验,不像宗教要依赖信仰。譬如一个人触了电,身体立刻就有感觉,不管你信不信。若宗教的性质,就与此不同了。你若信他,或许有点效验。若不信他,他就毫无功能。此乃仙术与宗教特异之处,不可不知!”在《仙学必成》的篇前,他明确指出:“此道虽与宗教、哲学、科学皆有关系,然而非单纯劝善的宗教,非空谈理论的哲学,非偏向物质的科学,研究起来简直是一种超人的学术,实行起来可称为人类中最高尚的事业”。他还指出仙学修炼的四个原则:务实不务虚,论事不论理,责逆不贵顺,重诀不重文。具体还有十条箴言,也是修仙学道之士应遵守之规则。即:学理——重研究,不重崇拜;功夫——尚实践,不尚空谈;思想——要积极,不要消极;精神——图自立,不图依赖;能力——宜团结,不宜分散;事业——贵创造,不贵模仿;幸福——讲生前,不讲死后;信仰——凭实验,不凭经典;住世——是长存,不是速朽;出世——在超脱,不在皈依。

易:如此直取根本,注重实用性,的确有别于宗教。

陈:陈撄宁先生认为:仙学是超出儒释道之上的学问。他说:“三教一贯、三教合参、三教调和、三教互摄、这些论调,我也会说几句。若果说出,想未必有人能够反对,不过我的良心上认为此种论调不适用于现代之时机。所以特地把神仙学术,从三教圈套中,单提出来,另成一派。对于儒道释,脱离关系,不受他们的拘束,然后方有进步之可言。否则永远被他们埋在坟墓中,见不到天日。”他还指出:“余本不反对儒释道三教之宗旨,但不愿听任神仙学术埋没于彼三教之内;失其独立之资格,终至受彼等教义之束缚而不能自由发展,以故处处将其界限划分明白,使我中华特产卓绝千古的神仙学术,不至遭陋儒之毁谤,凡僧之藐视,羽流之滥冒,方士之作伪,乩坛之乱真。”

易:陈撄宁先生的视野的确不凡,我倒觉得如同陈撄宁先生这般做学问才来的实惠,真正懂得扬弃,不为虚名所累,只取有用于我!我看网上对“仙学”有一个基本的定义:“仙学,就是研究人的卫生、养生、摄生和精神境界的净化提纯,乃至身与意统一、升华直至再生、长生的学问。”应该说:仙学之内容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长河之中已有六千年,陈撄宁先生借鉴西学学问方法,构建起仙学框架及基础,使之成为一门生命修为科学,这里之“仙”实际上已不是具体的指向,而是一种目标,即:如同仙人那样长生的修养性命的学问。老寿星彭祖曾说过:人保养得当,可以尽人道活到120岁,懂得一些养生之道可以活到240岁,加上药物服饵可以增加到480岁,通达养生保命之术则能长生不死。呵呵,真正管用的保命养生之术,的确可以让很多人心动。

陈:关于仙学的著作,并不是不传之秘,也不犯什么忌讳,比较容易找到,网络上的资料也很丰富。简单的地说,仙学作为一门学问,其内容包括三元丹法、中医针药与内家拳三大部分。所谓三元丹法,即天元、地元、人元三品丹法的合称;中医针药则因“医道通仙道”,丹丸膏散是必不可少;内家拳法出于道家,与修道是一回事,拳道合一,方为炉火纯青。陈撄宁先生能以仙学助己度过命劫,虽不能永寿,却能达九十岁高龄,已见仙学术法之功。继陈撄宁先生之后,仙学已经成为一门拥有不少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实用学问。当然,按照仙学者的认识:“佛家无法和宇宙定律相抵抗,眼见世间生老病死难以避免,故说“诸行无常”。仙家要推翻宇宙之定律,“我命由我不由天”,故说“长生不死”。佛家最后结果是涅盘,涅盘现象就是身体死亡,涅盘意义就是精神寂灭。仙家最后结果是飞升,飞升现象就是将重浊有生命的肉体化为轻清有生命的气体,飞升的意义就是离开短命的世界,而升迁到长命的世界,永不寂灭。”

易:我一直觉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个“仙”字是很有讲究的。古篆文、隶书之“仙”可解为远离一般的人,成为不一般的人,而人山之意,则是指那些“山人”,仙为山中之人。古人造字已经明确告诉你了,那些也都是活生生的人,你自己非要想的那么玄乎,非要迷而信之,怨不得别人。所以说,无论是“永不寂灭”还是“飞升”,实际上都是这一学问的目标,算是一种方向和牵引力,即使达不到这些目标,达到初级极端,能祛病益寿,就是好东西,有益于人类生命生活质量的提高。

陈:确是如此!著名道教学者李养正先生曾长期在陈撄宁先生身边工作,依照他所述:“先生所说的仙学,就是我国自古留传的神仙家养生学。养生的目的,就现实而言是延年益寿,最高境界就是企求长生久视。”能予人好处,便能称得上是善学问,因噎废食者不足取。

推荐阅读陈道其它文章:

感恩生命中有关键时拉你一把的贵人

不要身在宝山不识宝,霍金都以中国文化为他日常的灵感泉源

远离让你直觉感到不舒服的人

空之无物,方享得自在!

亡人还债(六个小故事)

对照这九个字看过去,一个人资质优劣与否基本了然

嵇康最后的绝响《广陵散》果真得自鬼灵所授?

读孙思邈养生铭才知养生如此简单

神强者长生,气强者易灭

什么“顿悟成佛”,假的! 

莫自欺欺人,建寺布施不是功德 

读懂《予学》,距离成功再近十步

古人“三锋”:舌锋、笔锋、剑锋

曹操是哪个组织的?

古代文人扶乩做诗文,端的是会玩

孔子《易经•序卦传》思维导图

穷天道之规则、究人道之循环的《道德经》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拜读《道德经》随札之二

汉代“卖官鬻爵”实为官场潜规则公开化

好尴尬,宋元时期民众眼里的古代王朝已然如此明确

中秋祭月


作者简介:易书生,闻到阁主;陈道,河南许昌市建安区人。

投稿邮箱:2259548970@qq.com,或从公众订阅号JSWDG8➟京都闻道阁➟投稿方法,直接发送至本平台;来稿一般在2000字以内。另,根据微信公众号管理方的邀请,本公众号近日获得一个赞赏的名额,暂以“JSWDG”微信号开通赞赏功能,作为本公众号文章稿酬统一来源,并从即日起试对获得赞赏的文稿计发稿酬。欢迎朋友们不吝赞赏、赐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