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少年科普、毕业生求职、破除论文SCI至上……新刊关注这些热点问题|新刊推荐

《教育家》编辑部 光明社教育家 2022-03-23

新刊推荐


《教育家》6月刊第1期伴随夏天的脚步来临。


本期“特别报道”,我们关注青少年科普。疫情之下,医学科普发挥了重要作用。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等专家,通过为公众科普“硬核”防疫知识,成了青少年心中的“偶像”。对于青少年而言,除了普及和传播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包括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思维、科学兴趣、科学精神等在内的科学素养。


“后疫情时代”,线上教育将如何改变未来教育格局?学校又该如何顺时、顺势而为?本期封面报道,我们探讨“后疫情时代”的未来教育。


也许你还记得那个“千里背母上大学”的孝子。12年过去了,已是贵州省望谟县实验高中的副校长的刘秀祥,将自己的所学、所得、所感,奉献给了无数像曾经的自己一样,在贫寒与无助中迷茫、挣扎的寒门学子。本期“寻找为共和国添彩的教育人”,邀您聆听他的故事。


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874万,与去年同比增加40万人。加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就业形势复杂严峻。毕业生们何去何从?本期“关注”栏目予以关注。


…… 


如需了解更多,欢迎订阅杂志。



本期目录


科普:比知识更重要的是素养
特别报道







有人预测,今年的高考将出现“医学专业填报热”。除了疫情的发生让青少年看到医学的重要性、被白衣天使的“逆行精神”所鼓舞外,医学科普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等专家,通过为公众科普“硬核”防疫知识,成了人们心中的“偶像”,也为医学行业吸引和培养了大量“粉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近年来,国家对科普工作十分重视,科普的内容、渠道日益丰富,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科普并不是让每个人都成为科学家。尤其对于青少年而言,除了普及和传播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包括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思维、科学兴趣、科学精神等在内的科学素养。科普应走出单纯传播知识的老路,回归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本质上来。本期特别报道针对青少年科普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汇集科研专家、一线教师、作家、导演等多个领域科普工作者的真知灼见和实践经验,探求如何用“科普之翼”更好地托起青少年的科学素养。



“后疫情时代”,让未来教育尽早发生
封面报道


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在线教育成了实现“停课不停学”的现实之举。疫情一度让诸多行业按下“暂停键”,而教育,却被按下了“快进键”。有人说,我们应把时下这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互联网教育实验变成未来教育的现实;有人说,渴望教育变革,呼唤未来学校,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最强音;还有人说,无论你愿不愿意,都已经搭上了未来教育、未来学校这趟列车,这不是疫情下的选择,这是时代的选择。“后疫情时代”,线上教育将如何改变未来教育格局?学校又该如何顺时、顺势而为?《教育家》线上圆桌论坛,邀请多位一线中小学校长,共同探讨未来教育发展之路。



用教育“唤醒”孩子未来
寻找为共和国添彩的教育人


提起刘秀祥,很多人想到的是多年前“千里背母上大学”的孝子。大学毕业后,刘秀祥选择回到家乡望谟县,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光荏苒,12年过去了,曾经在低谷中获得无数援手的刘秀祥,将自己的所学、所得、所感,奉献给了无数像曾经的自己一样,在贫寒与无助中迷茫、挣扎的寒门学子。


如今,刘秀祥32岁,已是贵州省望谟县实验高中的副校长,他的教育初心始终未变,要将一生奉献给乡村教育,用教育唤醒人们。“教育的关键在于唤醒。我希望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家乡的父老乡亲,尤其是乡村的孩子们:人生需要有希望和梦想,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对未来的追求。”刘秀祥的话语掷地有声,饱含着他对乡村孩子的关爱与期冀。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命门”
先行者



2019年秋季学期,由教育部统编的普通高中语文教材在部分省市投入使用,其中新添“整本书阅读”单元,学生须阅读整本《乡土中国》和《红楼梦》。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副主任朱于国透露,设置此单元是为了强化经典阅读,让学生“厚底子”“磨性子”。这体现出国家对学生阅读素养的重视,实践以来,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不小的挑战。阅读之于学生有何意义?阅读教学该如何展开?整本书阅读在教学方面有何侧重?针对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国家统编语文教材编写参与者余党绪。


从根本上破除论文“SCI至上”
 声音



《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为高校科研评价机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让人不由思考:对一些不会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基础学科,破了SCI,立什么?


破除论文“SCI至上”不能满足于就事论事,否则容易陷入“有破无立”或“破易立难”的尴尬境地,甚或转了一圈,又搞成了升级版的论文“SCI至上”,而需要从高校改革发展的大局去看待和解决这一问题。



874万毕业生,求职路上何去何从
关注


2020年5月18日,南开大学物理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秦朗收到了新东方终审面试的通知。在此之前,他已投出大概20份简历。毕业近在眼前,但与秦朗一样仍奔波在求职路上的学生还有许多。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874万,与去年同比增加40万人。加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就业形势复杂严峻。



爱,需要边界
家教



  • 家长是学生成长的关键利益相关者。与其他国家的家长相比,中国家长尤为关注孩子教育,甚至愿为孩子付出一切。在现代教育环境下,教育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都面临转型,家长也应转型为懂育人、能改变人和提升人的教育家,帮助孩子认清自我、形成梦想、学会学习,而不是简单教给孩子知识,或给孩子设计一个发展模板,更不是让孩子帮自己实现未了的心愿等。

 

  • 丧偶式育儿是指在未成年人(尤其是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夫妻一方(通常是父亲)教育角色缺失的家庭教育形态。狭义地说,丧偶式育儿是指虽然孩子在双亲家庭中成长,但父亲存在教育角色严重“缺位”的现象。更准确地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亲有质量的参与和陪伴。丧偶式育儿不是某个国家的特定社会问题,而是人类普遍存在的教育问题。2009年美国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三分之一的美国儿童在成长和生活中缺少亲生父亲的身影;在日本和德国也有数据显示,父亲参与子女教育的时间远远低于母亲。



别让色情品来书写青少年的性脚本
性教育课堂


年轻人在观看色情品的时候,色情品中所充斥的暴力和不安全的性行为示范(例如不使用安全套、群交等),以及关于身体外貌、性别气质、性别角色关系甚至种族等的刻板印象,在没有其他信息对观看者予以提醒的前提下,就被悄悄写进了他们的性脚本中。网上曾曝出一则新闻:某学校发生了14岁男孩实施的性侵案,当老师问他:“她都哭成那样你怎么还不停止”时,男孩说:“我从视频里看到过,女孩做爱的时候都是要哭的呀!”可见,如果教育者对色情品避而不谈,就意味着将书写学生性脚本的权利拱手让给了色情品。



零容忍:性侵未成年人者须重罚
视野


河南省漯河市15岁少女小娟在烤肉店打工时,疑遭该店33岁主管李某某性侵,不堪骚扰跳河自杀后被救;


绵阳市东辰国际学校初中部副校长吴建峰被多名毕业生在网络公开举报,称其猥亵、性骚扰女生;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10岁女童外出帮家人售卖百香果,在回家的路上被残忍奸杀;


……


近日,性侵未成年案件频繁被曝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无论是最新案例还是陈年旧案,都很可能只是这场强者对弱者单方面摧残的冰山一角,但也足以让旁人窥见其中的血腥与残酷。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很多国家纷纷采取措施,防范此类案件发生或惩处犯罪者。



 ……




如需了解更多,欢迎订阅《教育家》




相关推荐:
两会教育之声、高考焦虑应对之策、青少年法治教育……你关心的话题本期都有|新刊推荐

谁来撑起家暴目睹儿童的保护伞?|新刊推荐

互联网给儿童带来的性威胁|新刊推荐

疫情对于教育而言需要思考什么?|新刊推荐

和情绪做朋友,帮孩子找到幸福人生开启键|新刊推荐

谁才是值得青少年追的“星”?新刊推荐

“后疫情”时代的在线教育|新刊推荐

教育治理:关注每一位学习者的发展|新刊推荐

疫情之下,亟须补上科学教育这一课|新刊推荐

孩子,这个世界,与你有关 | 新刊推荐

战“疫”背后,危机教育刻不容缓|新刊推荐

疫情之下的武汉教育人|新刊推荐

隔离疫情,不隔离教育|新刊推荐





—  END  —



来源|本文系“光明社教育家”原创






“爸妈溺爱我20年,最后亲手把我送进监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