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简报】印度政治简报 · 第44期
印度政治简报
2021年第4期 · 总第44期
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 · 南亚问题研究小组
编委会:孙上了、王思远、吴孟克、张潇予、施兰茶
责任编辑:马鹏恒、杜文睿
本期编辑:王鑫胜
【中印关系】中印外长通话同意建立沟通热线,专家称两国经贸关系难回过去,印度对中企FDI政策或难放宽
【政治风向】即将举行的东部选举或成为决定未来印内政风向关键一局,印人党选举失败或面临连锁“内爆”
【对华限制】印政府禁止政府采购系统购买来自中国的成品和服务,但印度仍高度依赖中国原材料及零部件
【新冠疫情】面对第二波疫情前兆,印政府增购检测设备并扩大疫苗接种规模,第二阶段接种将涵盖2.7亿人
外交动态
综合媒体报道,印巴两国军事指挥官通过热线联络机制通话,同意严格遵守全部协议和谅解备忘录,并自24日午夜起在克什米尔地区控制线沿线及印巴其他边境地区实施停火。双方在“自由、坦诚和友好的气氛中”审查控制线沿线及其他有关地区局势,就解决可能破坏和平、引发暴力的核心问题达成共识。双方重申,将利用现有的热线联络和边境会谈机制处理不可预见的情况和误解。有消息称,以印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为代表的印方团队自美国大选结束后就开始与巴方团队接洽,秘密谈判已进行三月有余。印政府之所以选择此时宣布,一是外交层面,印先后同中巴缓和,以弹性收缩之势应对美新政府,以更好准备对美外交调整;二是内政层面,在反巴情绪浓厚的古吉拉特邦地方选举后公布,可避免对印人党地方选情产生不利影响。阿联酋、伊朗和美国对停火表示欢迎,但国大党等反对党则表示震惊。印安全官员表示,未来数月,随着高山积雪融化,巴游击队越过控制线向印渗透可能性上升,或考验两国落实停火协议。同时,古吉拉特邦、北方邦等反巴情绪高涨地区2022年将迎来邦选,停火协议能维持多久尚待考验。
——摘编自news18、NHK、《印度快报》、《印度斯坦时报》
【印太战略】美日印澳举行第三次外长会,重申建立自由开放的印太区域愿景,但各方就域内问题立场不一
2月18日,美日印澳四国举行第三次外长会,这是拜登上台后首次召开的四国外长会。四国外长讨论了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气候变化、缅甸恢复民主等问题,重申建立“自由、开放、包容的印太区域”的共同愿景,明确支持东盟印太区域的中心地位,强调更好引导东盟、太平洋岛国、欧洲国家等利益相关方加入印太合作。然而,四国在对华态度及其他域内问题上仍缺乏一致性。美方新闻通稿表示,美国务卿布林肯强调“恢复缅甸民选政府”和“在更广泛地区强化民主弹性为优先事项”,这似乎表明拜登政府希望将印太机制从“遏制中国的平台”改建为“依照民主党价值观‘匡正’印太国家内政的法庭”。日本则致力于强调中国问题在印太合作中的“核心地位”,坚持“反对中国以武力改变印太地区现状的任何尝试”。日本外相茂木敏充会后对记者表示,日方严重关切中国2月1日起实施的《海警法》。印度则在新闻通稿中对缅甸问题措辞谨慎,仅重申维护法治和民主过渡的立场,未对美日关切做出明确表态。
——摘编自印度外交部网站、《印度快报》、《南华早报》
继2月20日中印第十轮军长级会谈讨论拉达克东部三个摩擦点(即戈格拉高地、温泉地区和德普桑平原)撤离事宜后,2月25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同印度外长苏杰生通电话讨论边界局势。这是2020年中印莫斯科会谈后双方外长首次通话。苏杰生表示,解决边界问题需要时间,但暴力行动干扰边界和平安宁,将不可避免地破坏两国关系。当前对峙局势对双方均无益处,双方应迅速解决拉达克东部实控线沿线剩余问题,为缓和双边关系创造条件。王毅表示,边界争议是客观现实,应予足够重视并认真对待,但边界问题并非中印关系全部,应置于双边关系中的适当位置。双方同意建立沟通热线,及时交换意见。随着中印边境局势降温,有消息称印政府拟放宽中企投资门槛。印有关专家表示,莫迪政府已认识到自力更生的重要性,而将边界问题与经贸关系挂钩是其对华政策基本立场,两国经贸关系因此难回从前。此外,印相关部门也澄清,即使两军脱离接触且中印紧张关系缓解,对华FDI限制政策也不会松动。
——摘编自中国外交部网站、印度外交部网站、《南华早报》
内政动态
【东部选举】印人党打响西孟加拉邦选战,投入巨量资源扩张组织、拉拢地方,拟在“异质文化带”开辟新局
尽管印人党仍为农民抗议所困,但其首要内政关切仍聚焦于东部西孟加拉、阿萨姆邦选。印人党在西孟邦投入巨量资源,总理莫迪、内政部长沙阿、党主席纳达、纺织部长伊兰尼等高层轮番上阵,自2020年以来已连番推出助选举措。一是大肆扩张党组织。收编前左翼政党和国大党党员;策动主要对手草根国大党(TMC)大量党员叛逃。二是拉拢边缘群体。攻关属于达利特的马图阿(Matua)种姓、聚居在西部和北部的拉杰邦西(Rajbongshi)人和廓尔喀(Gorkha)人,与外来打工的比哈尔人等。三是安抚地位显赫的孟加拉士绅(Bhadralok)阶层。印人党宣称其推崇孟加拉文化,并承诺执政后解决西孟邦政治暴力泛滥问题。四是动用政治工具谋取便利。通过中央调查局(CBI)调查TMC首席部长玛玛塔·班纳吉之侄盗采煤炭案件;利用对中央选举委员会的影响力,将选举规划为八个阶段,以便印人党开展活动;借助听命于中央政府的邦长攻击TMC等。
——摘编自《印刷报》《印度快报》《印度斯坦时报》
【选战胶着】印人党在西孟邦面临选民构成、政策冲突、组织内讧等不利因素,反对党紧抓“本土战略”反击
尽管声势浩大,但印人党在西孟邦仍面临一系列不确定因素。一是穆斯林占西孟邦总人口约30%,这意味着印人党须整合全部印度教选民才有可能胜选。二是政治操作过于复杂引发矛盾。为整合印度教选民群体,印人党在西孟邦针对各个社群出台空前复杂的政策组合,致使部分政策互相“打架”。例如,沙阿向马图阿社群(主要自孟加拉国迁徙而来)承诺将落实《公民法修正案》(CAA),但这与印人党在阿萨姆邦“反击外来渗透”的政治宣传相悖。为此,印人党被迫以“防疫需要”为由延缓落实CAA,又引发马图阿社群抗议。此外,印人党对部分边缘社群的配额承诺也相互矛盾,引发争执。三是西孟邦印人党组织内讧严重。历史上印人党从未在西孟邦议会获得过四个以上席位,因此必须依靠大量收编左翼党和国大党扩张组织,但新扩编部分不可避免地与以国民志愿服务团(RSS)为基础的旧部发生冲突。两派经常火拼,时有人员伤亡发生,甚至曾导致印人党总部被焚毁。四是孟加拉人,尤其是传统主导西孟政局的孟加拉士绅对本民族文化极为自豪,草根国大党(TMC)以此宣传本党代表孟加拉民族,而将印人党定位为“外来者”。
——摘编《印刷报》《印度快报》《印度斯坦时报》
【政治风向】即将举行的东部选举或成为决定未来印内政风向关键一局,印人党选举失败或面临连锁“内爆”
3月至4月,西孟加拉邦、阿萨姆邦、喀拉拉邦、泰米尔纳德邦和本地治里联邦属地将举行地方议会选举。本简报认为,此轮选举或将成为决定印国内政治风向的关键一局。尤其是位于印东部的西孟邦、阿邦,相较印地语地带“文化异质性”突出,“征服”该区域对于打造统一“印度教国家”的目标意义重大。拿下西孟邦,也可向整个右翼政治光谱证明,印人党有能力向“异质文化带”扩张影响力,对沙阿个人也意义重大。然而,如印人党在西孟邦选战结果未及2019年人民院选举(印人党在西孟邦拿下18个席位,40%选票),甚至在西孟邦和阿邦同时遭遇挫折,就可能叠加已爆出的弱点陷入困局。一是沙阿党内影响力过度扩张。2019年人民院选举以来,“沙阿势力”四处空降,已占据大多数邦的地方党组织领导层,引发诸多地方大佬不满。例如,拉贾斯坦邦瓦桑德拉·拉加(Vasundhara Raje)对沙阿空降领导层的抵制使印人党在2021年初的拉贾邦选中损失惨重。二是农民抗议久拖不决。抗议已与小商业、运输业等对印人党不满成分联动,严重削弱印人党在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和北方邦西部影响力,而负面影响还在向其他邦、网络空间和国际扩散。三是党内老组织派对印人党“腐化堕落”趋势不满。例如近期喜马偕尔邦印人党前首席部长尚塔·库马尔(Shanta Kumar)在新书中痛批印人党当下只顾追求政治利益、腐化堕落而忽略意识形态。总之,沙阿领导的印人党必须不断实现新“征服”以维持动能,一旦遭遇阻挡或面临连锁“内爆”。
——本简报综合分析
政策动态
【对华限制】印政府禁止政府采购系统购买来自中国的成品和服务,但印度仍高度依赖中国原材料及零部件
近日,印度财政部财政支出局在备忘录中要求,向政府采购投标的厂商禁止使用来自中国的商品和服务,但自华进口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不在限制范围内。投标厂商若想要提供来自中国的成品和服务,须先在由工商部牵头成立的注册委员会注册,并在内政部获得安全许可。值得注意的是,备忘录中并未直接提及中国,而是表述为“陆上邻国”。专家指出,此举不仅针对中国,与印接壤的巴基斯坦也在限制范围内。长远看,印政府旨在将中国产品和服务彻底剔除于政府采购领域,但由于目前印工业和服务业仍高度依赖自华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短时间内此目标很难实现。
——摘编自《印度斯坦时报》网站、《印度教徒报》等
2月25日,印政府颁布了《信息科技(媒介方针与数字媒体伦理规范)条例》(2021年)。《条例》包含针对数字媒体和OTT(Over The Top)平台内容的详细规范,并给予中央政府特殊情况下的紧急处置权。《条例》由印度电子与信息技术部、信息与广播部联合发布,设立三层申诉机制,同时赋予政府在紧急情况下审核任何信息的权力。印度信息与广播部长贾瓦德卡(Javadekar)称,在 “必要且紧急情况下”,他可直接向内容平台发出行政命令,而无需提前通知内容平台或与服务提供商协商。第一级别申诉机制在内容平台层面,各平台须在15日内回复申诉。第二级别申诉机制由各内容平台联合建立的独立审核机构负责,该机构将由最高法院一名退休法官领头。这一级别机构有权删除和撤销任何违反规定的内容。第三级别申诉机制将由政府新成立的跨部门委员会负责,该委员会职权与第二级别类似,但拥有超越现行法规进行紧急审核的权力。
——摘编自《印度教徒报》、《经济时报》网站等
截至3月1日,印度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1112万余例,累计死亡病例超15.7万例,单日新增超1.1万例,新增死亡病例80例,现有活跃病例近17万例。2月下旬,印度疫情再次抬头,马哈拉施特拉邦、旁遮普邦、中央邦、泰米尔纳德邦、安德拉邦等邦成为印度主要新增病例来源地。面对第二波疫情袭来的征兆,印政府紧急增购RT-PCR 检测试剂盒。与此同时,中央政府2月24日宣布,3月1日起为60岁以上老年人,及45岁以上伴有基础疾病的居民接种疫苗。第二阶段疫苗接种将覆盖约2.7亿人,通过一万个公立机构免费发放,同时通过两万个私立医院有偿发放。
——摘编自印度政府官网、《印度时报》网站和《印度教徒报》等
社会动态
【资源危机】印度地下水资源遭过度开采,严重威胁人民生计和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落后使问题难以有效解决
印度地下水的过度开采问题或导致数亿国民面临严重生计和粮食安全威胁。印度全国一半以上人口依赖农业为生,而地下水是其主要灌溉来源。2021年2月刊载于《科技进展》杂志上的论文指出,过度使用地下水将导致印诸多地区冬季粮食欠收,到2025年粮食总产量将下降三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印度粮食灌溉其他季节可依靠季风雨水,但冬季却严重依赖地下水,而冬季作物占全国粮食谷物播种总面积的44%。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印农民大范围挖掘地下深层水井用于粮食灌溉,以保证在没有雨水或充足地表水的旱季也可进行耕种。此类过度开发行为已导致印西北部和南部地区地下水严重不足。研究人员认为,如果无法妥善解决农业灌溉过度消耗地下水的问题,未来粮食减产最高可达68%。为缓解水危机,印政府已出台政策,推行自湖泊、河流转移地表水进行农业灌溉,但受运河等基础设施落后因素制约,灌溉效率难以得到显著提升,可弥补的水资源空缺极其有限。据专家估算,推广此类灌溉方式将致冬季收成下降7%-24%,这令农民难以接受。据报道,印水危机已持续多年。印国家转型委员会2018年发布的《水资源调查报告》显示,占全国总供水量四成的地下水资源近年来正在快速干涸,6亿印度人面临严峻用水压力,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用水困难,全国用水需求将于2050年翻倍。
——摘编自国家转型委员会网站和CNN
牛津词典将“自力更生”(Aatmanirbhar)评选为2020年度印地语热词。该词入选理由是其在印度公共文化空间的使用频次显著增加,尤其是在莫迪演讲中凸显出其在社会文化建构方面的主导意义。莫迪认为,“自力更生印度”这一概念并非使印度与世隔绝,而是要提升印度自主生产效率,同时制定公平性和弹性兼具的政策以维持国家发展。评论认为,“自力更生”虽在2020年才提出,但莫迪政府自2014年执政以来,该理念就贯穿于各项政策中。在过去七年中,莫迪政府共提高了4200项进口商品关税,2019-20财年更是加大力度,一举提高机械、金属、汽车零件、移动电话、家具、纺织品等111项商品关税。同期,印政府禁止中国生产的奶制品和电子烟进入印度市场,并限制电视机、空调、精制棕榈油和琼脂糖等商品进口。印度国家转型委员会副主席库马尔称,“‘自力更生’是升级版‘印度制造’计划,旨在振兴印度制造业,引进全球先进技术。该计划已充分提高印度在医药、医疗设备和手机领域的制造能力。”专家认为,长远来看,“自力更生”计划有利于印度发展,但若操之过急一方面会损害印普通消费者权益,另一方面将持续壮大传统财阀企业牺牲中小企业发展。此外,评论认为当前“自力更生”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基础设施落后,二是制造能力不足。因此,政府在条件不成熟时急于推进该计划是“走钢丝”式的冒险。
——摘编自《印度快报》和《经济时报》
往期推荐
印度经济简报 · 第36期印度经济简报 · 第35期印度经济简报 · 第34期印度经济简报 · 第33期印度经济简报 · 第32期
本期编辑:杜文睿 王鑫胜
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