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年认知评估与外语口译 | 老龄化社会来临,远程视频口译能何为?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广外高翻 口译教育与研究中心 Author 谭诗忆



老龄化社会来临,

远程视频口译能何为?


无论是受最初多语言国际机构的推动(Pöchhacker, 2015: 346),还是受当下疫情的影响,远程口译正成为越来越多用户的选择。当远程视频口译和老龄化社会碰撞在一起,会产生何种反应?各方对远程视频口译评价又如何呢?

今天就让我们来品品这杯有关远程口译的下午茶!

在开始品鉴前,我们先看看茶里有什么小料。


※我的养老(My Aged Care):如果澳大利亚的老年居民希望获得澳大利亚政府资助的养老服务,他们可以在My Aged Care网站上提出申请。

但在获得服务前,评估员会前往申请人家中开展评估,以确认其资格和需求。

按照规定,如果申请人的英语水平不足以确保准确的评估,就需要口译员出场。


※认知评估:居家评估的一类。本研究的认知评估借助罗兰通用痴呆症量表(Rowland Universal Dementia Assessment Scale, RUDAS)和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 GDS)筛查老人是否患有痴呆症或抑郁症。

在小料中我们看到,申请人的英语水平不足时,需要有译员在场协助评估。可是问题来了:

❗符合条件的译员不好找啊,澳洲正缺少这类医疗口译员,在一些偏远乡村地区更是难以找到译员。

❗如果口译服务在市区,一些口译中介也不会为自由译员提供交通补贴。

所以,要找到合适的口译员前往申请人家中提供口译服务可谓是难上加难!


但就在“山穷水复疑无路”之时,远程视频口译(video remote interpreting,VRI)给出了答案。

 

借助远程视频口译,口译员不需要到申请人家中,只要有联网的电脑或其它移动设备,就可以提供口译服务。这不仅解决了口译员短缺的问题,而且也方便了口译员。

 

听起来是不是很顺利?如果这样就万事大吉了,那我们今天的下午茶喝到这里就结束了。

 

但事情往往没有那么简单!远程视频口译本身就存在争议,得到的评价褒贬不一。比如有人提出远程视频口译会加重口译员的焦虑、压力、疲惫和孤独感,远程视频口译可能也并不合适认知已经受损的老人等。

所以,选文作者采用混合研究方法进行了一个研究,选文聚焦该研究的定性研究部分。


在定量研究中,每位申请人会先后接受两次痴呆症和抑郁症评估,一次借助面对面口译完成,另一次借助远程视频口译(评估员和申请人位于后者家中,口译员在口译中介提供的远程口译室,通过平板或笔记本电脑交流)完成。

 

研究者发现,使用远程口译和面对面口译的评估分数不存在显著差异,也就是说两种口译工作方式在评估准确性上没有显著区别(Hwang et al., 2020: 7)。


基于这个发现,为调查认知评估涉及的三方(申请人、评估员、口译员)对远程视频口译的看法,选文提出三个研究问题:

1. 认知评估中,各方对远程视频口译的接受程度如何?

2. 远程视频口译应用于老年认知评估的合适程度如何?

3. 在获得口译服务方面,远程视频口译有何意义


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研究者是如何煮这杯茶的。

研究设计

数据收集方法:半结构化访谈

 

研究对象选取:

1. 受访者来自定量研究,但他们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参加访谈。

2. 在进行了25个访谈后,研究者发现没有新的、重要的主题出现,访谈数据已经饱和,于是停止访谈。

3. 最终有6名申请人、9名评估员、10名译员参与访谈。

 

Tips:我们在做研究的时候可能都会思考样本量的问题。在定性研究中,因为访谈更注重质量而非数量,所以通常有两个标准判断访谈量是否足够(赛德曼, 2009: 60-61):

1. 充分性(访谈量是否能充分反映受访者所在地点和人群范围的情况);

2. 信息饱和性(访谈员听到了相同的重复信息,不能再获得新信息)。


访谈形式:面对面访谈或线上访谈。

 

访谈时长:20-60分钟不等。所有访谈从2019年1月开始,持续到同年4月。

 

访谈问题:三方需要描述自己在两种口译工作方式中的体验、谈谈远程视频口译带来的挑战与益处。

 

数据分析方法:采用质性分析软件Nvivo 12分析访谈转写稿并编码。

以上就是整个煮茶过程,接下来终于要品茶了吗?别急,先来一块甜点。😁

 

刚刚的数据分析虽然一笔带过,可在实际研究中,分析访谈数据却糊弄不得。


根据Hale & Napier(2013: 102),访谈数据分析方法可分为三种:

1. 内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

2. 主题分析(thematic analysis)

3. 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传统的访谈数据分析几乎都是纯人工完成,但现在有了不少计算机辅助定性数据分析软件,发挥着文本数据管理、编码和回溯等作用(邓津、林肯, 2007: 865-866)。当前比较常用的定性分析软件有Nvivo、Atlas.ti和MAXQDA。

 

好了,甜点就到这里,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细细品味一下这杯茶吧。🍵

                                       

研究发现和讨论

回答研究问题1:接受程度

大部分受访者表示更倾向于选择面对面口译,但基于译员短缺的现实,远程视频口译也是可以接受的,而且和电话口译相比,他们也更愿意选择远程视频口译。    


优势

VS

劣势

有些译员发现远程视频口译可以让他们与口译用户保持职业距离感,可以避免闲聊和不必要的肢体接触(社恐译员此时大舒一口气)。


1. 三方都提到了远程连接的视频音频质量较差的问题。

2. 接受评估的老人普遍认为使用面对面口译比使用远程视频口译更简单,在远程视频口译中有时可能听不清或看不清,注意力需要更集中。

3. 译员遇到了对方家中有噪音、光线不好、易受对方环境干扰等工作条件问题。

4. 评估员认为远程视频口译相对难以促进三方建立互信,而且因为评估员和老人需要对着同一台设备,有时会坐得很近,引发尴尬

回答研究问题2:合适程度

评估员和译员普遍认为将远程视频口译应用于认知评估是可行的,但可能不适合认知已经显著衰退或患有痴呆症的老人,因为这些老人很可能难以理解别人的问题、保持专注或是理解译员的手势与表情。

在合适程度方面,受访者一致认为:面对面口译>远程视频口译>电话口译。


远程视频口译在不同认知评估工具中的适用程度可能也有所不同。

※译员认为远程视频口译不适用于罗兰通用痴呆症量表(RUDAS)。这一量表评估老人的认知能力,要求完成数数、移动身体和画画等任务,而译员在线上有时难以看清其动作,导致译员无法及时协助评估。

※评估员则认为远程视频口译不适用于老年抑郁量表(GDS),其中的一些敏感性问题和跨文化问题可能不太容易翻译。译员若在现场,评估结果可能更准确。


此外,认知评估只是养老评估的一个方面,其它方面可能更不适合使用远程视频口译。比如想要对老人的需求有全面了解,可能要在其家中来回走动,而远程视频口译一般需要把设备固定在某处,不如面对面口译灵活


还有一些问题,如评估员到达老人家中,却没有译员协助前期沟通,远程连接设备让老年人分心、评估员和译员在评估前缺乏简要交流,都可以说明远程视频口译应用于认知评估并不绝对合适


回答研究问题3:远程视频口译应用于认知评估的意义

受访者整体表示在译员数量有限的情况下,远程视频口译可以能让人们更加便捷获得口译服务

※译员可以从远程视频口译的发展中获益良多,比如节约时间和成本、减少出行、接更多口译活儿等等。

※评估员认为远程视频口译可以满足日益增多的口译服务需求,尤其是市区以外偏远地区的需求,避免评估推迟


研究局限

选文研究者自己提出了三个局限。

1. 译员都来自同一家口译中介,译员的同质性较高、代表性有限。访谈的另外两方同样存在这一局限。

👉改进:采取异质性抽样方法,如从不同机构和专职译员群体中招募译员。

 

2. 在与部分老人的访谈中有译员在场协助访谈,可能会影响老人的回答。

👉改进:使用双语访谈员


3. 访谈中各方都谈到了认知评估中的一些细节,但由于未对也很难对认知评估过程录音或录像(涉及道德伦理),无法结合访谈和两种口译工作方式下的认知评估做更多分析。


我们在选文中还捉到了另外两个bug💥:

1. 访谈问题没有说明任何设计依据,也未提到是否在正式访谈前进行过试访谈、修正访谈问题。

2. 访谈持续了四个月,时间相对较长,时效性可能不够。尤其是对于老人而言,评估和访谈的时间间隔越久,他们的记忆可能越模糊,影响访谈内容的准确性和深度。


学习外语口译,也能为老龄事业做贡献,是不是?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广外高翻口译教育与研究中心”


相关阅读



  1. 老龄社会与老年语言学:《语言战略研究》专题研究栏目
  2. 老年语言学 | 老年语言学研究的语用维度:视角、方法与议题
  3. 老年语言学 | 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话语的非名词性资源蚀失
  4. 老年语言学 | 日本老年护理沟通研究之文献综述
  5. 老年语言学 | 什么是Elderspeak?
  6. 老龄化社会呼唤老年语言学的出场
  7. 《语言战略研究》| 侯柏村,罗昊,王刚石: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的现状与思考
  8. 《语言战略研究》| 顾曰国:老年语言学发端
  9. 《语言战略研究》| 黄立鹤  王晶  李云霞:阿尔茨海默病言语障碍表现及相关神经心理学量表
    编制问题
  10. 分享 |《东亚语用学》:痴呆症老年人话语语用研究
  11. 观点 | 老年人口语 “呃”类填塞语研究
  12. 观点 | 老年人认知退化或与听力损伤有关
  13. 观点 | 老年人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现象学研究
  14. 观点 | 信息化时代的“老年孤独”
  15. 观点 | 赫琳等:我国老年人语言能力问题及语言服务路径研究
  16. 观点丨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亟待解决
  17. 观点丨何谓老年:从“居室适老化改造”谈起
  18. 观点丨迟暮之年的人脑及语言(王士元著 王筱瑒 冯韵译)
  19. 观点丨人口老龄、老年学与老年语言学
  20. 观点丨基于叙事医学理论的老病死叙事话语探析
  21. 观点丨蒋燕、顾曰国:老人上当受骗案:调查、语用和决策推理分析
  22. 观点丨言语幽默的认知老化及其神经基础
  23. 观点 | 马东什么?什么冬梅?瞬时性遗忘究竟咋回事?
  24. 观点 | 构建中国特色适老语言服务与产品供给体系
  25. 视点 |《忘不了餐厅(第二季)》:同济老龄中心约您见证宝藏老人温暖回归
  26. 重磅!国家卫健委发布《探索老年痴呆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
  27. 消息 | 上海已在这些街道启动“适老化改造”
  28. 专访 | 上海电视台、上海教育电视台报道同济大学老龄语言与看护研究中心
  29. 正式出版!顾曰国 黄立鹤:《老年语言学与多模态研究》
  30. 合作丨同济大学老龄语言与看护研究中心参与上海四平路街道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
  31. 一图读懂《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
  32. 我们需要你!同济拾忆团队开展老年人语言认知健康社会实践并招募志愿者
  33. “拾忆”公益服务团队会员大会暨老年语言学培训会举行
  34. 同济大学与四平路街道共建的上海市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项目启动
  35. 上海市语言文字会议召开:加强针对视听障碍、老年人口等人群的语言服务
  36. 同济大学组织第十七届国际语用学大会“老龄化与老年人语用交际”专题会议
  37. 资源 | 香港理工大学语言认知神经科学中心“认知退变及语言”参考文献平台
  38. “老而不衰”的大脑,你的认知功能到七十岁仍未达到巅峰
  39. “语言增强认知 拾忆为老服务” 同济“拾忆”团队暑期实践成果总结
  40. 同济大学老龄中心携手《忘不了餐厅》开展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主题活动
  41. 重磅!2020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发布
  42. 会议议程 | 第九届全国认知神经语言学大会(线上免费)
  43. “拾忆认知”系列科普视频第三集《如何自我评估认知健康状态》
  44. 第五届全国特殊人群话语研究求索论坛暨第三届老年语言学讲习班顺利举行
  45. 会议通知 | 第十届全国认知神经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第1号通知
  46. 同济老龄语言中心研制的语言干预课程获上海市督导评估工作组高度肯定

  47. 关注老年语言认知健康 | 黄立鹤译《变化的头脑 语言如何延缓衰老》出版

  48. 向未来、启新程:2021年度中国老龄社会十件大事

  49. 赠书 | 你有写作障碍吗?阅读虚构作品真的能长寿?

  50. 主持人语 | 黄立鹤:语言与健康研究的发展与创新

  51. 周德宇、张惟 | 语言与健康的关系:标记、媒介与资源

  52. 马博森,倪文君,曾小荣:自闭症儿童与正常儿童的他发自我修正策略对比研究

  53. 会议通知 | 第四届全国认知神经语言学高层论坛(第1号通知)

  54. 黄立鹤,杨晶晶,刘卓娅:认知障碍老年人语用补偿研究

  55. 线上讲座 | 认知老化与词汇提取困难 When words fail us (Nichol Castro)

  56. 会讯 | 第四届全国医学语言与翻译学术研讨会(第1号通知)

  57. 征稿通知(1号) | 第八届全国话语语言学学术研讨会

  58. 陆烁等:面向语言障碍筛查的汉语儿童言语交际水平评估系统研发

  59. 实践 | 同济“拾忆”老龄公益社开展寒假实践活动

  60. 会讯 | 2022年第六届中国心理语言学国际研讨会(3号征稿通知)

  61. 加强老年语言认知健康,拾忆在路上:《关于全面加强老年健康服务工作通知》发布

  62. 会讯 | Digital Meeting for Conversation Analysis (DMCA)

  63. 会讯 | 第六届全国特殊人群话语研究暨第四届老年语言学研究求索论坛

  64. 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