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萧兴国、范齐家:西江义河载厚史 一河两岸典故多

萧兴国、范齐家 鸿渐风 2023-04-30

请点击上方“鸿渐风”关注我们


今日天门河


西江义河载厚史  一河两岸典故多

文/萧新国  范齐家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这是唐代茶圣陆羽著名诗篇《六羡歌》的名句。
天门河,古称澨水;唐称汊水;后称天门河。流经天门县治的河段,称西江、义河。
西江:上自江家河口起,至下游曾家小河口(截河入口处),长约二公里。
义河:上自曾家小河口起,至下游红花港剅口(大巷口南),长约二公里半。
西江、义河,沿河水埠密布,屋宇栉。解放前,临河背水居家多筑吊脚楼。水面船舶如阵,河岸帆樯如林。河床水族繁衍,资源丰富,盛产鱼鲜,著名的“义河蚶”闻名遐迩。义河蚶形如短剑,或乌黑如墨,或灿灿如金。肉体肥硕,色呈鹅黄,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天门河是一条秀美的河,明洁的河,生动的河。“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细说义河
《宋史·王彦超传》详细记载了一则关于义河的故事。“建隆二年(961年),太祖皇帝幸作坊宴榭,酒酣,顾王彦超 (曾任复州防御使、刺史)曰:‘卿曩在复州,朕往依卿,何不纳我?’彦起降阶顿首曰:‘当时臣一刺史耳,勺水且可容神龙乎?使臣纳陛下,陛下安有今日?’上大笑而罢。”竟陵镇,五代时曾为复州州治,史考,宋太祖赵匡胤当年确实到过竟陵。
明代《古今图书集成》载:“义河,世传宋太祖微时,常渡此;遗舟人钱,不受。后特蠲鱼课,赐今名。
义河,得到了严肃史料的确证。

俯拍竟陵
二、细说沿河码头
保安巷码头
因保安巷得名。始建于明末清初,供舟楫、生活两用,原有石阶三十余级。后被圈为竟陵镇傢具厂范围。
仁里巷码头
始建于清代。天门船闸建成后,曾作为船闸上首天门轮船站,停靠天门至汉口客轮码头。现废。
雁叫关码头
始建于明代。据旧《天门县志》记载:“雁叫关水埠石路,天启元年(1621年)喻正置,刊有碑。”后被圈为天门酒厂范围。现废。
义水关码头
始建于清光绪元年(1876年)前后,为知县邵世恩整治南湖时所建。
龙潭湾码头
此处,河南、河北两座码头相望,并称龙潭湾码头。据旧《天门县志》记载,此处为义河渡口之一,南北皆有青坂石级。乾隆、光绪年间,曾由当地民众捐资维修,码头一侧立石碑记其事。

龙潭湾码头
熊家巷码头
始建于清代,有宽3米的青石阶22级。民国三十年曾予维修。
渡口头码头
此处为义河古渡,始建于宋代,历代曾多次进行维修,两岸原有石碑数通记其事。原名“永济埠”。对河码头,称官路上。
鸿渐关码头
位于沿河路中段,鸿渐关南端,始建于明代初期,有石砌阶二十余级。解放前,设新民轮局趸船,每日停泊与汉口对开的客货轮。是城区的主要货运码头之一。
瑞兰码头
位于竟陵大道中段的瑞兰巷南端。清代乾隆年间由淑女袁瑞兰捐资兴建,原有青石阶二十六级,里人江汉有碑记其事。曾设福和轮局。
夏家巷码头
位于竟陵大道中段,原县中医院对首。始建于清初,筑有青石坂阶二十级。1956年至1978年,为天门轮船站客运码头。
庆云关码头
位于天门大桥北桥头东测处,始建于清初,筑有青石阶二十余级,历经多次维修。居民生活及货运两用码头。
杜家巷码头
位于竟陵大道东段,现竟陵教育组西侧,始建于清代。
大巷口码头
位于竟陵大道东段,大巷口南端,始建于清代,筑有青坂石阶三十级。居民生活及货运两用码头。
文昌阁码头
位于文昌阁,因文昌阁而得名,主要用于两岸人渡。
自上而下,另有西寺巷、邱家巷、张公碑、火神庙、周家巷、肖家巷、罗家短巷码头,不及细载,沿河共有码头21处。

胡家花园对面老渡口头
三、细说沿河里巷
张公碑巷   位于竟陵大道西段,北起街口,南至天门河。据旧《天门县志》记载,乾隆五年(1740),襄河洪水决堤,浊浪滔滔,直逼西寺。当时,大雨倾盆,洪峰汹涌,堤岸塌方崩裂,情势万分危急,堤上民工惊恐万状。时任知县张特进率衙役与民工一道奋力抢救,终于化险为夷。后民众立张公德政碑,表达敬仰。
雁叫关水巷  位于竟陵大道西段,原巷口有跨巷而筑的品茶楼,楼上供奉有陆羽圣像。楼上有一名联:
品水雅意不在酒;仙子高风只是茶。
熊家巷  位于竟陵大道中段,北起堤街口,垂直于沿河路,全长120米,清末民初,邑人熊纪朋及其子在巷口西侧开米行,乡人俗称熊家巷。其东侧为胡生记,从前开布庄、花行。解放后,胡生记改设国家粮站。
孝子里  位于竟陵大道中段,即今之胜利路。据乾隆版《天门县志》记载,里人唐宝字惟善,为明代嘉靖年间痒生,幼年丧母,父复娶张氏。张氏生一子,偏爱甚,而虐待唐宝。父怒,欲休张氏。唐宝恳求其父:“母存一子寒,母去二子单。”父忍痛作罢。父病死后,由继母主持分家,有意厚此薄彼,唐宝不予计较。唐宝成家后自立门户,每逢初一、十五,总携妻前往拜望请安,张氏却不以为善,而唐宝孝敬继母不改。后张氏子与人诉讼,唐宝奉继母命代弟质拘于官府,被囚于狱。后经邻里明冤获释,出狱后仍孝养继母如初。嗣后,唐宝变卖自己所得之家财供其弟读书成家,复割让地产供其弟造屋。继母病,唐宝日夜照料于床前,煎药递水,无微不至。时任知县李仲撰录其事上报;后任知县罗应鹤题制“孝子里”额,悬于牌坊上,予以嘉奖。

今日孝子里
瑞兰巷  瑞兰巷南即为瑞兰码头。
瑞兰,为清代乾隆年间太学生袁士表之幼女,又名袁五姑,居于此巷西侧。据乾隆版《天门县志》记载,袁宅攻向有一狭窄古巷,晴雨难行。“瑞兰和女工,缺赀财,谋诸父兄,裁损已基,计阔五尺,长三十丈有奇,通铺以石,遂便往来。”后瑞兰病危之际,嘱其父兄,用她的积蓄充资,修筑河岸码头。父兄明其志悯其行,代瑞兰实现遗愿,码头告竣。乡里为纪念她,将巷道和码头以名“瑞兰”,并在巷口建女祠,以示景仰。
红花港  曾为“东湖八景”之一。著名诗人吴丙炎有诗赞曰:
水国凉生漾晚风,红花港畔蓼花红。
霜天谁予争秋色,一抹斜阳两岸枫。
文昌阁  前临义河,始建于明末清初。嘉庆间,天门卢市蒋场人蒋立镛,状元及第后于阁内建有状元楼。清人曾继祖有诗赞曰:
杰阁岧峣独自登,风光无处不峻嶒。
山川故园思郧子,烟月何人爱竟陵。
兴到每沽邨市酒,诗成犹剪佛龛灯。
百年不尽悲愁泪,况是苍茫第一层。
民国时期,有高僧驻锡其中。日寇侵占后,毁作仓库。
魁星阁  位于文昌阁东,前临义河。明崇祯年间始建于西塔寺旁。清乾隆庚午(1750年)移建于此,后增修垣墙石岸,立石狮于阁前。素为文人学士聚会之所,近似今日之“沙龙”。1939年为日寇所毁。
四、细说临河关坊
竟陵县城自明代重建后,在城外先后设关坊八处,始有“四门八关”之说。四门,即县城的东阳门、西成门、南熏门、北拱门。八关中近河的则有长庚关、雁叫关、义水关、鸿渐关、庆云关等;另有日升关、来福关、紫霞关,共八关
长庚关  原在西城外西湖堤西端,旧名巾关、西关,建于明代。清末重建时,以西方星辰“长庚”命名。
雁叫关  位于西城门外西湖堤上,临雁叫关巷。相传唐代茶圣陆羽出生后,即被弃于附近湖滨,群雁喧集翼复,为龙盖寺智积禅师收育,故名“雁叫关”。始建于明代中叶,关高耸于湖堤之上,揽义水风光,雄伟气派。

重修之雁叫关
义水关  因建于义河岸而得名。康熙中知县钱永(1880-1891)在任所创建。
鸿渐关  关名“鸿渐”为茶圣陆羽字号。此关为明代嘉靖中知县杨应和(1542-1544年)在任所创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专员石毓灵重建。仿汉口“武汉关”,设置标准钟,并题写“鸿渐关”名。
庆云关  在东阳门外河堤上。清乾隆间,由里人李凤来、关柏山等创建。正面题额为“庆云关”,背面题额为“含巾吐柘”。天门河自上游渔薪镇西来,称巾水、柘江。故有“含巾吐柘”的典故。
另有东堤街首的日升关、北门上街的来福关紫霞关

注:周末特邀市侨联杨体文先生驾车从竟陵堤街义水关到孝子里胡家花园拍照。以让乡友了解竟陵古城沿河街巷码头现存遗迹,惜因老街限行,所拍有限,相关遗址图片待以后补充完善。

(责编:糊汤粉)

作者往期文章链接 :
天门美食辩证:义河蚶与热细粉
萧兴国:百年源流说花鼓
范齐家  萧兴国:天门是个戏码头(外二篇)
竟陵古镇新春雅玩:押诗韵
范齐家 萧兴国:八龙贺岁闹新春
范齐家、萧兴国:荆楚年俗二题
范齐家 萧兴国:鲁谷记的“响铃肉包”

公号近期文章链接:

飞鱼:后疫情时代(组诗)

齐传贤:抗疫纪事——纪念亡妻余深源

汉滨旧客:“ 西 江 水 ” 别 解

因荷藕然:我与“刘伶”们混江湖的日子

小熬浆湖:幽韵萧深海岛风

郑福平:天门四十八牌坊

张明:“笑面人”的悲惨世界

四巷子:谋(小说)



敬请关注,敬请赐稿,欢迎留言(公众号“发消息”处可留言)。编辑部组建了《鸿渐风乡友群》,旨在增进编读沟通,分享信息。有兴趣者可在留言处告知您的微信号,编辑将邀您入群。本公众号投稿邮箱:449822561@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