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隔壁老王:京山人对天门人的地域黑

鸿渐风 2023-04-30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新市本土 Author 老王

请点击左上方“鸿渐风”关注我们


京山人对天门人的地域黑

文/隔壁老王


京山周边的县市很有几个:天门、钟祥、沙洋、随州、安陆、应城,京山不和其他县市比,就喜欢和天门比一比。
为什么呢?因为两地接壤的乡镇多,在京山有永隆、石龙、雁门口、钱场、永兴、曹武,在天门有拖市、张岗、渔薪、佛子山、石河、九真、皂市。这些乡镇都山水相连,只隔一条河,只翻一道岭。
京山人和天门人象亲戚,也象弟兄,上山下湖、常来常往。过去的岁月,天门人常到京山的山里来买柴火、贩窑货、收山货,京山人常到天门湖区去买白菜萝卜,贩花生豌豆,民间来往比较频繁。两地都有句俗话:亲戚只望亲戚有,弟兄只望弟兄无。说的是般般大的兄弟伙,一个瞧着一个,爱攀来比去。
京山和天门比什么呢?无所不比:天文地理、疆土区域、行政级别、风土人情、人文物产、百业经济……
历史以来,京山与天门,平起平坐、分庭抗礼、一时瑜亮。
民国时期,京山还牛得很,有国土面积3905平方公里,昔有“京山地土宽、管到多宝湾”民谣,多宝曾是京山的县佐,副首都,在此设有钱粮柜,派县丞(副县长)驻守,南乡的皇粮全部在此交纳,占据京山财政的半壁江山。
京山县西南属地抵达汉水左岸,从今钟祥市旧口金港口至潜江聂家滩以下,有汉江京山长堤45公里。民国,南部边沿聂家滩、吕家滩划归潜江县;1949年8月,西南永隆河以西385平方公里面积划出,其中多宝、南河、夏家场等地划归天门县;长滩埠、吴集、高集、陆家塞、罗汉寺等地划归钟祥县。京山不再滨临汉水,失去了“出海口”。自此,京山象折断翅膀的鹰,开始处在天门下风。
到得现代,天门更是弯道超车、昂首阔步,京山紧赶慢赶,相隔遥远。
1987年,天门成为县级市;1994年,天门市实行省辖直管。
1996年,京山县划归荆门市管辖;迟至2018年,京山才撤县设市。
据说京山在1960年代曾经有一次“翻梢”的机会。当时“二汽”筹建,在全国各地选址,来到京山,发现这里的山势地形非常适合战备的需要。但京山主政者因本地耕地短缺,担心大量人口涌入后出现粮荒,拒绝“二汽”落户,失去了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二汽”后来落户在同是山区的十堰,该地当年只是一个小镇的规模,今天众所周知,已成为湖北省排名靠前的中型城市。
近些年来,论起人口、交通、“鸡地屁”等各类统计数据,京山更是不能望天门项背了。现代化标志的高铁,天门早就设有站点;到今天,沿江高铁设京山南站,还只是传说,八字没得一撇。
凭什么昔日略胜一筹的局面,眨眼间差别咋就这么大咧?京山人心里不免酸溜溜的,不免要拿天门人的性格说事。
天门人多地少,水灾频繁,经营百业为生,不像京山人,环境优越,种植、农耕即可糊口。
两地民风差别很大,天门人为生计所迫,形成了精打细算、锱铢必较的商业社会民风。于是京山人便编排了许多段子,来讥讽天门人的民风个性。老王在此先声明一句,这些段子貌似查无实据,系民间杜撰,口口相传而来。我写出来只为逗大家伙乐乐,并无挑起两地互相歧视的意思,千万不可当真。老王在生活中,结识天门的领导、老师、朋友甚多,都是真诚正直之人。
第一个段子是“后天接您过早”,讲的是过去的事。
话说天门是平原湖区,田畴密集,几无空地,柴草资源相当缺乏。但凡牲畜牧草、人居烧柴,异常金贵。不足者,只好到京山来获取。好在两地相距不远,来去方便。每到秋冬季节,天门人成群结队,赶着牲口、拉着板车,来京山割草砍柴,费时十天半月。京山人淳朴好客,天门人多是找相好的人家住下,自带大米、腌菜,借主家锅灶炊煮饭充饥。日出而作,日入两息,收得柴草晒干成捆,积得一定数量,运回天门老家。来年的烧柴牧草便一应俱全,年年如此。
却说天门渔薪人某甲,每年进山割草砍柴,落户在京山雁门口太和集人某乙家中。两员男将都是当家主事之人,般般大的年纪,相处甚为投机。某甲出门在外,诸事不便,某乙照拂有加,见其每顿只吃腌菜,便将家中新鲜菜肴,馈赠某甲食用,各事多施方便。两人相处融洽,似家人兄弟。
有一年,某乙偶到渔薪卖柴,想到某甲,探听其住处不远,顿起思友之心,无奈柴禾未出手,分身乏术,使人叫某甲来柴市相会,估摸着某甲总得做个东道,叼扰他一餐酒饭,午后卖完柴草回家。
须臾某甲前来,見得某乙,寒暄叙话,语极亲热,足有半个时辰,临别对某乙说:
“哥,我这气有滴尕(ka)事,您今儿不走,明儿不走,后儿我腾出空来接您过早。”
某乙无言以对,寻思:尼玛,舍不得破费就直说!我若是等你后儿接我过早,今明两天的饭钱、房钱,卖了这车柴草也不够开支!
从此深恶天门朋友某甲,回乡后逢人便说此事。一来二去,天门人“后儿接您过早”的段子便流传开来。
再一个段子讲的是抗战时期的事。彼时,国民党杂牌128师王劲哉部驻天门、沔阳,自成独立王国,广招周边各县人扩充队伍。王劲哉其人脑后有反骨,谁的帐也不买,打日本人、打伪军、打新四军,连蒋介石派来的干部也活埋。对内也是喜怒无常,草菅人命。有一点好处,就是抗日坚决,多次对日死战,决不投降,颇有民族气节。
话说有一次王部攻打日军碉堡,由于缺乏重武器,久攻不下。王劲哉命令限时攻克,否则军法从事,带队军官无奈,只得派出两名战士舍命去炸碉堡。两人中,京山人天门人各一。两人几经辗转腾挪,避开日军机枪扫射来到碉堡之下,一看傻眼了,碉堡光光溜溜,炸药包无处安放。京山人正迟疑间,天门人说道:
“兄弟,你等在这儿,待我去找根木棒来撑住炸药包。”说完不待京山人答话,匍匐翻滚而去,兔起鹘落,跃进一个弹坑隐蔽不动,也不去找什么木棍。京山人左等不见人来,右等不见人来。此时,己方部队冲锋号吹响,再等不得了。王劲哉治军极严,完不成任务回去也是枪毙。横竖是死,京山人狠心用手托住炸药包,拉响导火索。临死前恨极天门人,挥手怒骂:“天门人**妈!”战后讲评,战友们都说京山人喊的是:为了胜利前进!皆因战场上枪炮声嘈杂,两句都是六字音节,腔调极为相似,误听很正常。王劲哉闻言大为感动,遂授予京山人“忠勇战士”称号。
这两个段子都系民间杜撰,毫无根据,大家伙千万不能当真。
京山人还把天门分成“上天门”和“下天门”。多宝、拖市、张港、石家河、佛子山、皂市、渔薪等靠近山区的丘陵地带地势较高,没有水患侵扰,几亩薄田可保衣食无忧,是为“上天门”。京山人评价上天门人,认为虽说喜算计,倒还不失忠厚。
干驿、马湾、麻洋、横林、卢市等滨湖地区地势低洼,水患严重,是为“下天门”,1957年部队围垦沉湖以前年年淹水,所谓“十年九不收”,百姓要活命,逃荒在外求生存是常态。
“下天门”的百姓,解放前个个都要学一点“手艺”:三棒鼓、碟子莲香、镶牙、打棉絮、敲麻糖、箍匠篾匠等等,这样才不会在荒年饿死……
所以“下天门”久而久之形成了独特的“江湖文化”,这中间可能会有一些负面的东西,但归根结底还是过去心酸的历史形成的。京山人则异口同声说下天门人更狡猾。
到今天,天门直属湖北省管辖,是内陆最大侨乡、中国蒸菜之乡,位列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已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市。这些都是京山目前比拟不了的,天门发展快,也来自于天门人的创造和积累。与其说天门人狡猾,不如说是头脑灵活,懂得利用天时地利找出路,想办法。
我在天门朋友中做过调查,天门人不和京山比,而是和仙桃、潜江比;也不编排京山人的段子。看来,天门在京山面前,充满自信。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天门人的长处值得学习!


(责编:糊汤粉)


作者往期文章链接:
隔壁老王:京山人与天门人

公号近期文章链接:

郭良原:开始——我的前六十年(连载之八)

忘忧草:我的三位语文老师

喻训天:竟陵陈家大院的“膏药爹爹”(下)

喻训天:竟陵陈家大院的“膏药爹爹”(上)

郭良原:开始——我的前六十年(连载之七)

隔壁老王:京山人与天门人

天、沔蒸菜之争与京山有关

郭良原:开始——我的前六十年(连载之六)


      敬请赐稿,欢迎留言(公众号“发消息”处可留言)。编辑部组建了《鸿渐风乡友群》,旨在增进编读沟通,分享信息。有兴趣者可在留言处告知您的微信号,编辑将邀您入群。本公众号投稿邮箱:449822561@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