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东初:天门的丧葬习俗

天门文艺 鸿渐风 2023-04-30

原创


请点击左上方鸿渐风关注我们


天门的丧葬习俗

文/张东初

殡葬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天门的丧葬习俗具有江汉平原独特的楚文化特点。


一、下榻


父母去逝了,称作“走了路”,或“家中老了人”。将死者停放在地上,谓之“下榻”。
死者在去逝前大多有一些预兆,如久病不起、气息奄奄等,家人会将这样的老人安排在靠前边的房间居住,或者在客厅的左前部分,给老人支一张简易铺,让老人从房间搬出来,以便父母去逝后方便下榻。过去居民家中的房子多为砖木结构,一般为三间砖瓦房,即正中间的客厅和两边的房间,房间又分为前房和后房,前房和后房以梁木为分界线,过去死者下榻时有“不过梁”之说,即死者下榻时,榻位应在客厅的左前方,其胸部所处方位不能超过房子中间的梁木。
若死者在后房去逝,不能直接从后房抬出,需将前后房间之间的隔墙拆除一部分,将死者抬着从原隔墙处穿越而过,进入前面的房间,再从前面的房间抬到客厅下榻。死者如果在后厢房(厨房)去逝,一般就地下榻,若后辈为了表示孝道,执意要将死者放在客厅下榻,则需把房子旁边的墙拆出一个洞,让死者从洞中穿墙而过,进入客厅下榻,不得将死者从房子的后门或大门直接抬入。如果死者在外地去逝,不能在家举丧,只能在屋外搭建灵堂操办丧事。
死者下榻的铺位是一张简易木板,或一床用芦苇杆织成的晒笸,经折叠后放在地下,死者头部朝大门方向,下方用一条侧着的长凳垫在榻下,另一端着地。
人死后,被理解为到另一个世界生活,因而要在死者下榻前为其沐浴、妆扮。沐浴的过程叫净身,俗称“抹澡”,抹澡所用的水,必须为堰塘之水或河水。给死者抹澡是个内行活,讲究的是前三后四,俗称抹“七袱子”(天门方言,袱子指毛巾),即给死者的面部及上肢各擦拭一毛巾,前面擦完后将其翻过身来,在后背两边及下肢各擦拭一毛巾,每擦一次,需将毛巾放在盛水的盆里浸透搓洗,拧干后给死者继续擦身。
给死者沐浴后,接着为其穿寿衣,由于人死后身体僵硬,四肢不听使唤,穿寿衣极为不易。尤其要防止在穿衣的过程中,死者的上肢突然垂落,打向给死者穿衣的操作者的脸,这是非常忌讳的,需十分谨慎。穿寿衣也讲究男左女右,若死者为男性,则为其左胳膊先穿上衣袖,若为女性,则先从右胳膊穿起。居民家中的客厅上方一般摆有神柜或条桌,神柜的上方是用来供奉先祖的,父母去逝,家中充满煞气,死者下榻前,用簸箕罩在神柜或条桌的上方,以示对祖宗和神灵的尊敬。

死者穿好寿衣后抬到榻上,用黄裱纸覆盖在脸上,表示对死者的尊重。为防止死者双腿叉开不雅,用白棉线将两只脚套住,让其保持相应的距离,套脚的棉线俗称“绊脚绳子”。死者下榻后上衣一般敞开着,在心窝处放置一个鸡蛋,若死者的心肺功能复苏,鸡蛋会随心脏的跳动而颤动,能及时发现假死现象,以免误葬,这种情况以往曾发生过。

如果正月间有年轻妇女去逝,会觉得不吉利,为了冲晦气驱鬼辟邪,下榻时在死者的腋下放置9个鸡蛋(必须为单数),“九”“久”谐音,寓意村中的厄运如同正月间孵化的母鸡,连儿带母永久离去。在死者的肩膀处放置一串棉纺白线,俗称“寿线”,寿线的根数与死者的年龄等同。同时为死者包上“太岁袱包”,太岁袱包的个数与死者的阳寿相同。袱包的封面上依次写有死者从出生到去逝的每个年号,年号必须用天干地支的名称书写,如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
死者下榻后,在其头部烧“落气纸”,榻前供桌上燃有一盏小油灯,俗称“长眠灯”,需要时时加油,不使其熄灭。供桌上摆有祭祀用的香和纸,每一位前来吊唁的宾朋,需给死者点上一柱香,烧几张黄表纸,然后双手合十,行三下叩拜之礼。
晚上为死者守丧,谓之“坐夜”,安排人员轮流陪伴在死者榻前,为供桌上的长眠灯加油,续点香烛。相传人刚去逝,如果有猫狗老鼠等动物,从死者旁边经过,就会引起“诈尸”,死者会一惊而起,如果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就是对死者和丧家的大不敬,另一方面也要防止老鼠啃噬死者遗体。



二、报丧与接“重夫


父母去逝,属百年归山,给死者送葬俗称吃“硬米饭”,也叫作“喜丧”、“白喜事”。据《礼记-曲礼》记载“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意思是邻里处于丧事期间,就不能进行生产活动,更不能嬉闹或者在巷子里唱歌。村中的人去逝了,大家都来帮助料理丧事,“人死大家丧”,这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习俗,乡邻纷纷赶到死者家中,为死者下榻,商量送葬事宜,如确定出殡时日及给死者的亲戚报丧等。
报丧也称作“把信”,过去通信交通极为不便,乡邻到丧家的亲戚去“把信”,一般徒步或骑自行车前往,一个人一天需跑好几家。出殡的前一天下午,由孝子(死者的长子)头戴孝帽,身披孝衣,腰间系一根草要子(用稻草勼成的草带子),到村中请给死者抬丧出殡的人员,俗称请“重夫”(也称“重丧”“冢夫”“丧夫”),重夫就是抬丧的人。
披麻戴孝的孝子由一位族人作向导,引领着来到各家各户的门前,此时的孝子不能开口讲话,更不能进入到重夫家中,只能由向导替孝子向重夫讲明送葬的时间等。送葬为大,到了出殡之日,重夫家中无论有多么紧要的事,都得撂下来,若家中主人外出,送葬之日回不来,这户人家则需找人顶替。一般湾子小的接8位重夫抬丧,湾子大的或孝子为了显示送葬场面热闹气派,请16位重夫抬丧,另请一嗓子好的重夫在棺材上或蹲或站,领唱送葬歌。被请到的重夫于当天下午聚在丧家吃晚饭,俗称喝“拢堂酒”,重夫们喝完拢堂酒后,留下一部分人为死者守丧,丧家一般会安排几桌纸牌或麻将,让重夫们玩耍直到天亮。
第二天,重夫们每人领到丧家发给的一双草鞋,现在多为“解放鞋”,若遇上雨天,则发给橡胶雨鞋。过去的草鞋每“一打”为8双,仿佛是特意为送葬的重夫准备的。草鞋晴雨天皆能穿,寓意重夫们穿着它抬丧时,逢山过山逢水过水。重夫们领到草鞋后,一部分人到坟地挖好坟穴,俗称“打井”,另一部分人在村中扎“丧架”。丧架也称“龙架”,扎丧架的地方一般选在平坦开阔的禾场,扎丧架的木头称为“龙树”,重夫抬丧的木棍为“丧棒”。丧架是用四根龙树扎成“”字形,直着的两根龙树长约4米开外,横着的两根2米来长,用4个 “托绊子”(耕地时与铁犁配套的辅助农具,长约50公分,中间有一铁钩)分别钩住丧架的铁环,托绊子系上绳子与重夫肩上的丧棒相连接,确保受力均衡,以免重夫在抬丧的过程中拉拉扯扯。有的地方为了省事,直接将耙田用的钉耙当作丧架,捆绑时钉耙的耙齿朝上,棺木直接放在钉耙上面,这样的丧架只适合8人抬丧。民间的乡俗丰富多彩,路隔十里,习俗不同。



三、哭丧与挂丧幛

哭丧是丧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死者的亲戚通过报丧得知噩耗后,纷纷于送葬之日赶来参加死者的葬礼,与死者较亲近的亲戚,如姑妈、姑父、舅舅、舅妈等,特别是死者的姊妹及女儿,在得到亲人去逝消息的第一时间,便赶来吊唁。
死者的亲戚一个个伏在遗体旁恸哭,如女儿哭母亲:“我那造孽的姆妈呀,你羌朗(天门方言,怎样、怎么的意思)舍得扔下你的儿女,独自撒手西归……”又如姊妹相哭:“我那叫不应、喊不醒的姊妹哟,世间道路千万条,唯有这黄泉路是有去无回……”哭声拉腔拉调,抑扬顿挫,有板有眼,一把鼻涕一把泪,诉说着死者生前的不易,让人动容。特别是死者的女儿,在哭词中除了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外,也会诉说一些个人的不幸,如抱怨自己在娘家书读少了,以及出嫁时的嫁妆不丰富,或诉说自己没嫁一个好人家等,将自己平时的郁闷之气随着哭丧一并发泄出来,那哭声如诉如泣、哀婉凄凉。



有些媳妇动不了真感情,大多做做样子,象征性地干嚎几声,有模样没眼泪,在众人面前显出孝道即可。有些做女儿的哭过一番后,遛到父母生前住过的房间,察看床铺下、衣柜内,查找父母有没有落下什么金银细软,如洋钱(银圆)、手镯、戒指及现金等,梦想在娘家趁父母去逝之时,最后分一杯羹。只有做儿子的哭父母无半点掩饰,虽不像女人般拉腔拉调的哭,但是情真意切。孝子第一时间跪在老人的遗体前,或在人们的搀扶下,捶胸顿足,先是哽咽一会儿,好像一口气透不过来似的,接着呼天抢地憋出:“我的姆妈、我的娘老子(或父亲大人)……”如雄狮怒吼,似山洪暴发,惊天地泣鬼神。民间素有“儿哭父母惊天动地,媳妇哭是虚情假意;女儿哭只为摸东摸西,女婿哭则是叫驴子放屁”的戏言。旁边人看哭的人累了,便上前将哭者扶起,安慰一句:“他(她)郎总是走了(去逝了),节哀顺变。”你方哭罢我登场,这一个刚哭完,又一个哭丧的来了,刚刚止住哭声的人又加入到哭丧的人群中去了。
上世纪90年代以前,办丧事有一个很独特的习俗——“挂幛子”。亲友奔丧吊唁时,到供销社扯上一块拿得出手的布料,作为人情奉上。布料一般为6尺宽,在死者下榻的一边的墙壁处,用竹竿或绳子将亲友送来的布料一匹匹相互重叠着挂起来,俗称“挂幛子(也称为挽幛)”,并在每块布料上用白纸条写上挂幛子人的落款及称呼,通过幛子上所贴的白纸条,可以看出来宾的姓名及与死者的关系。这里面讲究很大,丧家一般安排读过几年私塾的老者,充当“支宾先生”,专门撰写幛子上的文字及花圈挽联,同时负责清点客人数量及牵席入座等事宜。



四、抬丧


一个湾子一天内如果同时有红白喜事操办,则送葬为大,办红喜事的一方需让送葬的队伍先行,嫁女儿或娶媳妇的一方稍后,俗称“红压白”。中午12点钟左右,酒席散后便开始出殡。随着一阵“噼噼啪啪”的鞭炮声,重夫们将棺材抬进屋内,棺材的两头用两条长凳搁置好,准备将死者收殓入棺。此时的重夫和大多数亲友,皆身披3尺孝布,只有死者的儿女及舅侄所披戴的孝布为6尺或7尺长。过去父母百年归山,若一人先去世,其子女所披戴的孝布为6尺,待另一老人去世后,其子女所披戴的孝布则改为7尺,旧时懂礼数的人观其孝子所披戴孝布的长度,便知丧家父母情况。除来宾外,所有观看葬礼的乡邻,每人都得到丧家发给的一条孝布。
死者入殓前,先在棺木内铺上6尺白布,将死者脚上的绊脚绳子拿掉,寓意死者到了阴间好自由行走,然后由胆大的重夫将死者的头抱住,其余的重夫抱的抱身躯,抬的抬腿,在子女及亲友们的一片哀嚎声中,将死者抬入棺内。用布瓦(小青瓦)把死者的脚头与棺板的缝隙塞紧,俗称“蹬瓦”,若死者个子较矮小,则在头部也塞上布瓦,防止在抬丧的过程中,死者的身躯在棺材中滑动。布瓦塞好后,死者身体两边塞上相应的随葬衣物,同时棺内放上掩棺纸。
天门地属江汉平原,有不少湖区,大多地势低洼容易淹水,为了避免坟墓遭水患致棺木“散架”,合上棺材盖后,用铁钉牢牢钉上。一切准备就绪,重夫们用绳子将棺材的两头系上,将绳子的另一头背在背上,随时准备出殡。这时族人将死者生前吃饭所用的碗,倒扣在大门口,用锤子或斧头将碗敲碎,或将碗直接摔碎,俗称"摔碗"或"摔盆",寓意死者阳间禄满食尽,再也用不上碗了,也可理解为此碗曾是死者生前所用之碗,如今逝者已离开阳间,到阴间报到,特将此碗摔碎奉送。又是一阵鞭炮声,领头的重夫几乎在碗被敲碎的同时,在棺木上猛拍一下,大吼一声"起棺!"
重夫们用绳子将棺材背出屋子,此为“背棺”;还有一种起棺的方式为“走棺”,即死者下榻时其头部朝里屋,脚头朝大门方向,起棺时棺材的小头(死者的双脚)先出大门,这种起棺的方式比较少见。
当棺木背出屋后,人们迅速拿掉罩在神柜上方的簸箕,撤除屋内搁置棺木的两条长凳,以及下榻时所用的物品。重夫将棺木背至安放丧架的禾场,将棺木放在丧架上进行捆绑,此时的孝男孝女、里孙外孙及亲友皆披戴孝布,搬着花圈或手拿哭丧棒,跪在棺材前。族人宣读祭文(悼辞)后,孝子向亲友致答谢词。简短的仪式结束后,又是一阵鞭炮声,伴随鼓乐齐鸣,16个重夫将棺材抬起。如果死者为男性,则有一名领唱丧歌的重夫,站于棺材的头部之上,双手把持着一根系于棺木的绳子,以此撑握自身的平衡,这种方式俗称“站棺”;若死者为女性,领唱丧歌的重夫则不能立于棺木之上,更不能骑坐在上面,显得对女性不尊重,需一只腿蹬在丧架上,另一只跪在棺材上,或侧坐在棺木上,此为“蹬棺”或“棺”。



在抬丧的途中,领唱丧歌的重夫开始唱道:
太阳一出红彤彤
你骑马来我骑龙(龙架、丧架)
黄花哟,上前……
重夫齐声唱道
黄花哟,上前……

领唱者再唱
正月里来是山茶
满盆山茶迎春来
黄花哟,上前……
重夫齐唱:
黄花约,上前……

领唱
二月里来杏花开
杏花微雨燕双飞
黄花哟,上前……
重夫唱:
黄花哟,上前……

领唱:
三月里来桃花红
桃花含笑惹人醉
黄花哟,上前……
重夫唱:
黄花哟,上前……

领唱:
四月里来是牡丹
牡丹花开国色香
黄花哟,上前……
重夫唱:
黄花哟,上前……

领唱:
五月石榴红似火
红红火火好日子
黄花哟,上前……
重夫唱
黄花哟,上前……

领唱:
六月荷花满池塘
朵朵花开撒莲台
黄花哟,上前……
重夫唱
黄花哟,上前……

领唱:
七月茉莉花如雪
茉莉花开香满枝
黄花哟,上前……
重夫唱:
黄花哟,上前……

领唱:
八月里来是桂花
桂花飘香金风爽
黄花哟,上前……
重夫唱:
黄花哟,上前……

领唱:
九月菊花姿百态
菊花花开秋水寒
黄花哟,上前……
重夫唱:
黄花哟,上前……

领唱:
十月里来是芙蓉
芙蓉花开正上妆
黄花哟,上前……
重夫唱:
黄花哟,上前……

领唱:
冬月雪花飘万里
好似戴孝送亲人
黄花哟,上前……
重夫唱:
黄花哟,上前……

领唱者再唱:
腊月里来是梅花
寒梅傲雪斗冰霜
黄花哟,上前……
重夫齐唱:
黄花哟,上前……


送葬的队伍前呼后拥,热热闹闹。


葬的过程中还有一个习俗,称为“跪重夫”,即孝子要给重夫行跪拜之礼。送葬之日,重夫是最受人尊敬的,因为是他们将父母抬上了山(安葬)。当送葬的队伍走出不远,重夫们便停止前进,所有的送葬人员必须跟着停下来,搬花圈的人员立马转过身来,手举花圈跪在棺材前面,孝子手拿父母的遗像,来到重夫面前,逐一在每位重夫面前单膝跪下,磕三个响头,直至重夫说道“请起”,孝子方能移到另一位重夫面前,再行跪拜之礼。即使是下雨天,道路泥泞,孝子也得淋着雨水,在泥地里给重夫跪拜行礼。如果孝子对死者生前不孝道,重夫们为了惩罚所谓的孝子,让他们吃点苦头,故意三步一停,五步一歇,走走停停,让他们给自己多行跪拜之礼。送葬的队伍除了安排人员燃放鞭炮外,还有人负责为死者丢“佛钱纸”,佛钱纸也称“买路钱”,由竹篮盛着。装佛钱纸的竹篮称作“佛钱篓子”,佛钱篓子送完葬后随花圈及袱包一起被烧掉。



送葬的队伍吆吆喝喝奔向墓地,重夫们将棺材下葬,经孝子兜土掩棺等一番礼节后,孝子(一般由长子)手捧父母的灵牌,在鼓乐声中将父母大人的灵牌接送回家,俗称“回灵”,灵牌两边写有:
金童引路
玉女前行
中间则是父母的称呼。当孝子手捧灵牌回到家门口时,隔着门槛的媳妇(长媳)双手接过灵牌,同时哭喊一声:“(或爸)!”随后将灵牌供奉在准备好的供桌上,接着儿媳们一番痛哭,俗称“哭灵”,现在一般有江湖艺人及乐队的专业演职人员,代为哭灵,孝男孝女们给几个钱,作为彩头钱。

随着墓地挖土培坟结束,送葬落下帷幕。下午的宴席开始了,支宾先生将客人牵席入座,众宾客及重夫们一改送葬时的肃穆面孔,谈笑风声,孝子为了答谢大家,纷纷手持酒杯向诸位敬酒,大家推杯换盏,不醉不归,将白喜事演绎到高潮。



随着上世纪70年代末期火葬的逐渐普及,土葬己成为历史,在倡导文明治丧,简办丧事的今天,过去的丧葬习俗仍有许多沿袭到现在,这些习俗传承的不仅是一种民俗,更是一种丧葬文化,让我们了解过去,了解历史。

(责编:糊汤粉)


作者往期部分文章链接:
天门八字垴才女陈迦林
张东初:寻找蒋状元墓
张东初:远去的匠人
张东初:上梁记

公号近期文章链接:

默雷细雨:“瞎子算命”乱弹

一首被禁半个世纪的歌

姚伟均:《京山之味》序

陪床保姆

中国人曾有45个家庭出身代码

陈谢:小镇归来翻《诗经》

陈玉祥:岳口堤街:老照片里的绝世风华……

纪念辛亥革命  缅怀祖父伍正林

萧以敏:岳口“天门初师”搬校纪实

从青楼头牌到世纪传奇

儿时记忆:宝塔糖

小熬浆糊:泡澡的故事(上)

兰若:游回诗意的日常


敬请赐稿,本公众号投稿邮箱:449822561@qq.com。欢迎留言(公众号“发消息”处可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