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
中美军事合作秘闻:
曾集中合作反坦克等武器技术
作者:山旭
原载瞭望东方周刊 2013年11月18日
原标题:中美军事合作秘闻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美关系史》记载,当时,经过高层推动,中美武器技术合作集中在反坦克、火炮、防空和对舰反潜四个方面
“军事交流是中美关系的晴雨表。”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美国研究所研究员陶文钊此前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说。这位《中美关系史》作者认为,中美之间的军事合作与交流远比人们想象的稳定。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上世纪80年代,中美两国在军事领域进行了实质性的合作。今天重述其中的一些情节,仍令人对“历史的窗口”颇多感叹。
耿飚乘坐“海骑士”直升机降落到“小鹰”号航母甲板上
历史性的第一次
中美两军的第一次公开交流是1979年末中国国防大学代表团的美国之行。此后短短两年间,两国军事交流合作方面的诸多“第一次”纷纷登场。
1978年1月,时任美国国防部长布朗访华。布朗抵达北京后不久,苏联入侵阿富汗。时任美国总统卡特立刻致电代表团,同意向中国出售非致命性军事装备,比如来自“陆地卫星”系统的侦察照片。
“陆地卫星”地球观测卫星系统的首星于1972年发射,当时有两颗在轨,每一颗都以18天为一个周期环绕地球运行,能够提供当时最好的卫星照片。一直到1985年9月,“陆地卫星”系统的发射和管理才由美国政府部门移交给商业公司。
其实,中美之间的情报合作可以追溯到1979年之前。曾任美国国家安全顾问的布热津斯基在回忆录中写道,他于1978年访华时就向中方提供了驻扎在中苏边界附近苏军动向的信息。此后,中央情报局还曾提议与中国建立联合观察所。
在刘华清、耿飚历史性地率团访美之前,1980年3月,美国决定将对中国的出口级别上升为P类,即“友好的非盟国”。1983年,这个级别又上调至V类,与西欧盟国相同。
刘华清参观美国海军的舰载反潜直升机
1980年9月,由分管工程与研究的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率领的军事代表团抵达北京,宣布可以向中国出售先进雷达、运输型直升机、电子侦察装置以及带有先进军事软件的计算机。
1981年6月,美国最终决定取消对中国出售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限制。一个月后,一名美国陆军上尉到北京大学学习。他于两年后回国,并在1980年代末出任美国驻华使馆官员。
1983年末,美国重新放宽了对中国出口武器的限制,将出口武器、技术划分为红、黄、绿三类,只有可能会对美国产生威胁的先进进攻性武器才被划分到红色区。
里根在1984年访华时说,一个强大的中国符合“美国的利益”。
而根据原国防部部长迟浩田回忆,1983年9月,时任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访华。“当时美苏争霸,美国在战略上对中国有所求,但在谈判桌上,却处处表现出一股霸气,似乎中国离开美国就活不下去了。”张爱萍当即予以驳斥,同时批评美国肆意干涉别国内政的行径,“并对发展两军交往在巩固两国友好关系中的作用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
后来当张爱萍率中国军事代表团访美时,一位美国将军带着质问的口气问道:1950年代初,你们为什么出兵朝鲜?
张爱萍回敬说:“那你们为什么跨过太平洋出兵朝鲜呢?……炮弹落到我们家门口了,还想让我们坐以待毙吗?你们出兵是干涉别国内政,我们出兵是保家卫国。”
据迟浩田回忆,“随后,爱萍同志又对美方在台湾问题、核试验问题上的挑衅性行为进行了坚决的回击。”
美好的1985年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美关系史》记载,当时,经过高层推动,中美武器技术合作集中在反坦克、火炮、防空和对舰反潜四个方面。
张爱萍于1984年6月访美,两国签订的军事技术合作协议,使中国获得了“陶式”反坦克导弹、“霍克”防空导弹,以及穿甲弹、高爆火药等的生产技术。美国武器和技术人员纷纷来到中国。
最早抵达中国的美国装备之一就是“黑鹰”直升机。“黑鹰”自1980年代成为美国军队的通用直升机,一直服役至今。中国得到了24架单价600万美元的民用型“黑鹰”,加上配附件和人员培训费用,共约1.5亿美元。
据解放军陆军航空兵著名飞行员亚森·斯迪克向本刊记者回忆,当时他们部队的一名副团长、一名副大队长曾被派往美国学习。1985年春天,“黑鹰”抵达乌鲁木齐。
斯迪克说,当时还对“黑鹰”进行了改装,使习惯了苏式直升机的中国飞行员能更便利地操纵。
“黑鹰”在近7000米高空载重1吨以上的能力让中国飞行员惊讶。正是由于它的出现,解放军直升机巡逻阿里高原边境成为可能。
《美国与中国——迈向新世纪的回顾》一书则描述,1985年底,一个包括波音、福特以及洛克希德等大型公司的美国代表团访华。时任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执行副主席沙利文说,这次访问不是为了出售武器,而是建立一个机制,其最终结果是建立美中合作的军工企业。
在火炮方面,美国最终同意向中国出售价值6200万美元的四组反炮兵雷达以及无线电等支援系统,它们可以在炮战时快速测量对方的火炮阵地。
为了熟练使用这些装备,一些解放军官兵在俄克拉荷马州塞尔要塞的炮兵学校进行了学习和训练。
1988年,美国陆军训练和理论司令部指挥官率领的代表团观摩解放军实战训练时,解放军战士熟练演示了如何使用这些装备。
上述情节出现在美国海军陆战队决策参谋部主任、中校马伟宁在复旦大学的博士毕业论文中。他认为,这些装备奠定了中国火炮定位雷达事业的基础。
《中美关系史》还介绍说,有7名解放军学员到佛罗里达的奥兰多海军武器训练中心学习如何使用“MK46—2”型鱼雷。中国购买了4枚这种鱼雷,价值大约800万美元。
“MK46”型鱼雷是美国专门设计用来攻击高速潜舰的轻型鱼雷,也是美国海军存量最大的轻型反潜鱼雷,同时是北约现役标准武器。
“和平珍珠”
在所有这些合作项目中,最著名的莫过于航空领域的合作。
首先是“和平珍珠”计划。根据协议,美国将为中国提供55 架次“歼8Ⅱ”战斗机改造的装备和武器,主要是雷达和火控系统。这样它就可以拦截从北方入侵的高空轰炸机。
最终两架“歼8Ⅱ”运到美国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空军飞行试验中心”,另有多名中国技术人员到纽约长岛格鲁门公司、代顿空军基地受训。
“歼8Ⅱ”是仿制苏联的“米格21”制造的,马伟宁认为,在中美合作后,它的后期型号也带有美国“F4”战斗机的影子。
而格鲁门公司当时还在与中国进行另一项合作:“超7”,也就是超越“歼7”的意思。在合作结束后,它最终演变成为“枭龙”战机。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飞机设计师屠基达在回忆录中说:“当时,格鲁门在和我们合作‘超7’的同时,正在从事由他们公司承包的‘歼8Ⅱ’‘和平珍珠’项目。这项目安排在与11厂房相邻的厂房工作,故每天上下班,我们与沈阳的同志经常遥遥相望,但相互不来往。”
“超7”最初是通过嫁接美国“F20”战机机头等办法,升级“歼7”并向巴基斯坦出口,后来新加坡也表示了浓厚的兴趣。
据屠基达回忆,他们第一次抵达格鲁门公司的工厂就安排了三天参观和接待,“其比较开放的姿态,初步给我们一个‘有合作好的愿望’的印象,因为在此之前,还没有哪一批中国人在这个公司看到那么多。”
除了进入贴有“外国人不得进入”门牌的工作室,中国人还参观了刚刚准备列装美军的“F14”战机,“是敞开给我们看的,公司还专门派人给我们拍参观照。飞机很大很高,不愧是重型战斗机,对我们习惯于轻小歼击机的人来说,很难联想这庞然大物在空中身手仍是十分灵活矫健的。”屠基达感叹。
参观生产线后,他们甚至看到了先进的前掠翼飞机“X29”的试验机。这种飞机只制造了两架,使用通用公司的F404发动机,按照计划它也会被用于“歼8Ⅱ”改装和“超7”。
后来通用公司又邀请他们去参观工厂,“装在发动机左侧的电子控制系统盒子只有一本32开精装书那么大,很是精巧。参观完毕,为了优待贵宾,特意让我们在一台完整发动机前合了一个影。”
很快,惠普公司也邀请他们去参观,推销自己的发动机。
从屠基达的回忆中可以看到,美国公司对中国订单充满了兴趣。当中国人后来想再参观一次“X29”时,“格鲁门又组织我们去看。因为飞机上的F404发动机本已拆除,我们又提出能看到发动机,他们答应予以研究。”
屠基达还谈到,在与格鲁门谈判“超7”研发经费时,“原来‘和平珍珠’项目中,我国买了美国不少硬件,我国就有30%的补偿贸易权,而要做成这些补偿贸易额度,格鲁门要花费占补偿贸易额度1/15的工作费用。所以中方如果放弃一些补偿贸易权,格鲁门就可节省出这笔工作费用来转入‘超7’初步设计用”。
“中止”之后,局势突变
在持续10年的互访中,美军高级将领不仅参观了青岛的中国海军基地和核潜艇部队、西昌卫星发射基地,还访问了南京的电子工业部14所等科研单位。这个机构正参与中国战略预警雷达的研制,后者专门用来侦探可携带核武器的战略导弹发射情况。
1989年4月11日,中国海军训练舰“郑和”号由北海舰队司令马辛春中将率领访问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总部珍珠港,这是中国海军军舰第一次访美。一个月后,美国太平洋第七舰队旗舰“蓝岭”号及另外两艘军舰在舰队司令的率领下回访了上海。
此前在1986年11月,美国第七舰队的三艘军舰访问青岛,这是美国舰队第一次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港口,也是中美两军第一次大规模的面对面接触。有3000多名美国海军官兵穿着军服进入青岛市,好奇地参观了这座城市。
1989年北京政治风波后,美国宣布停止一切对华军事交流合作。除了中断高层互访,当时直接受到影响的就是即将运往中国的6架“支奴干”直升机。这是一种多功能、双引擎、双螺旋桨的中型运输直升机。
屠基达注意到,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中止一切中美政府间军售和商业性武器出口,中断中美军事领导人之间的互访活动……”“这个中止原词即suspend,注意这个中止不是终止,是暂停的意思。”
“和平珍珠”和“超7”都在中止之列。格鲁门公司于6月8日晚通知在那里的中方人员,第二天不必去上班了,“但今天还可去办公室取回一切资料、用品。大约因是公司间的合作,格鲁门网开一面,5日即与沈泳沅打招呼,6、7两日中方可抓紧问要问的问题和索取相关的数据资料。而‘和平珍珠’项目则事先未打招呼,7日下班前一小时通知说,8日不能进办公室”。
“超7”后来先后向欧洲和苏联寻求合作,最终于2005年面世的“枭龙”安装了英国的火控雷达和俄罗斯的发动机,
这时它的编号已经是“FC1”即“中国战斗机一号”(Fighter China No.1),而且是与“超7”完全不同的两种飞机。
其实到1989年10月,格鲁门公司国际部还借北京航展到中国洽谈“超7”。“带了一份关于‘超7’工作的现状和建议给我。格鲁门客人表示,初步设计未用完的钱仍保存着,待美政府解除禁令后可继续合作。他们对参加‘超7’第二阶段工作仍有兴趣。”
当年12月,格鲁门公司还专门写信给美国国务院,希望解冻“和平珍珠”、“超7”。
也就是在1989年10月,美国允许中国技术人员和军事官员回到美国,继续“和平珍珠”计划,之前的7月,布什政府也曾对4架波音757出口中国的合同解禁,其中包括军地两用的导航系统。
随着冷战结束,所有推动上世纪80年代中美军事合作的要素,在进入90年代后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中美共同面对的威胁不复存在,而这恰恰是支撑两国军事合作的基础。
同时,中国在政治、经济领域实力增强,这被认为对美国的全球性主导地位构成挑战。
而更为重要的是,两年后海湾战争爆发,美国展示出的先进的军事力量和军事理念,促成了解放军深刻的自我反思。
到1993年克林顿入主白宫,中美军事合作交流虽然出现回暖征兆,却发生了意味深长的转变——基于“安全管理”或“危机管控”的军事接触,成为双方都力图推进的重要机制。
美政府曾千方百计想售华武器,
中国差点连F-16都买到了
今日头条2015-07-23
西科斯基的“黑鹰”直升机,雷声公司的AN/APG-65机载雷达,歼-10上用的美国液晶显示屏和1553B数据总线,这些原汁原味美国货出现在解放军的武器装备里,本身就很令人惊讶。然而当年中美蜜月期内美国向对中国军售拥有更大的雄心,甚至曾经计划出售F-16给中国,这就是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大武库”计划。
1972年,中美双方领导人在敏锐的感觉到国际局势动向后,审时度势的打破了中美关系的冰河。随着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友好的大方向已经敲定,西方和美国的大门逐渐向中国打开,美国正式宣布废除“中国差别”,双方的“蜜月期”随之开始。与此同时,中美逐渐展开了秘密谈判,在1975年底的谈判中,基辛格提议以购买中国的原油和向中国出售武器的方式支援中国的军事建设。但由于当时美国法律禁止中国等国家出售武器,美国政府为了游说国会想到了一个办法。
1978年5月布热津斯基(当时的国家安全顾问)访问中国,要中国开个武器采购单。中国一下子列了46项,布热津斯基转手就交给西欧国家,说:“我们不能卖,你们可以卖。”两年一过,美国政府就理直气壮地向国会说,“看看现在西欧都在向中国出售武器,我们自然不能落在后面”,就这样,美国放开了对中国的武器出口限制。
1979年1月1日,中国正式与美国建交,出于对主要威胁是苏联的判断,我国实行了“一条线,一大片”的外交政策,让对苏联日渐头疼的美国兴奋不已。原来陷入两线作战捉襟见肘的美国忽然逆转局势,让苏联一下子陷入两线作战,在战略上包围了苏联,这样天上掉下来的好事,美国岂能放过。
1980年代初,五角大楼搞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要建立对抗苏联的东方包围圈,因此必须武装中国作为前沿战力,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大武库”计划。计划涉及到空中早期预警系统、电子侦察机、空中加油机、大型运输机、高性能歼击机和以“爱国者”导弹为主的地面防空系统各项合作。美国而F-16也正在计划之列,而中国也乐于接受这种援助,双方进入了蜜月期,中国一时间被美国甚至称为“准北约成员国”。
因为中国当时的战机主要以米格-21等为主,完全无法防御苏联的武力入侵,这将导致战时美国无法利用中国的空域和基地作为对抗前沿的苏军。于是他们计划向中国出售F-16战机,初次见到F-16的中国人被先进美国货惊呆了,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当时中国还很穷,经费奇缺。
美国人又提出了一个方案,他们要同时向台湾出售F-16战机,并且要让中国接受这个现实。此外,美国为了游说国会议员接受这项军售,还要求让美国能在中国修建监听苏联的技术侦听站,这些条件是当时的中国所无法接受的,它伤害了中国的主权。
国内许多人认为,“大武库计划”会让中国变为苏联的第一打击对象,对中国十分不利,F-16计划就这样被搁置了下来。不仅如此,“大武库计划”也因为这些原因而被迫缩减为后来的规模小很多的“和平珍珠”计划。“和平珍珠”计划里最大的一项内容就是对中国的50架歼-8Ⅱ飞机进现代化航电系统的改造,然而就在一切都进展顺利时,风云突变导致中美断绝了一切军事交流,关系再次跌入冰点,改装项目随之而终止。
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中国再次和苏联合作购买苏-27飞机对抗美国,这种变故就发生在10年之间。中国就是这样在强国的夹缝中不断的寻求生存空间,科学家则利用一切争取来的机会,摸索外国先进技术为己所用。最终,在不断的努力下,跨越式的完成了自身工业体系的建设和现代化。他们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延伸阅读
1980年代中美秘密合作
在1980年代,美国中央情报局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武器出口最大的买主之一。洛杉矶时报资深记者James Mann在他关于中美关系的新著《About Face》一书中披露了这一惊人内幕。
1983年,中美之间关于台湾问题的纠纷已告一段落。双边关系开始缓和。随着苏联在阿富汗战争的步步升级,中国和美国开始全面加强秘密合作,以实现打击苏联的共同目标。早在1978年苏联入侵阿富汗之际,美国中央情报局就已经开始展开自从二战以来美国规模最大的秘密活动。通过巴基斯坦渠道,中央情报局大规模训练和资助阿富汗游击队,借他们之手打击苏联。从一开始,中国就是这一行动的主要合作夥伴。为此,当时的中央情报局局长Stansfield Turner曾于1980年秘密访问北京。
但是中美之间大规模的秘密合作还是在1981年里根上台之后。就在里根入主白宫之际,阿富汗前线出现了新的情况。由于苏军已经控制了主要道路和天空,阿富汗游击队大量使用牲畜,利用熟悉的山间小路在夜间行动和运输物资。但是随着战事日益激烈,阿富汗人意识到在他们的国家里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四条腿动物。阿富汗游击队不得不向中央情报局求援。
中央情报局立即制订了一个“宏伟”的计划——空运美国活驴进阿富汗。但是这个计划没过多久就被枪毙了——运输困难,无法保密,美国驴不够强壮,而且谁也不知道美国驴能否适应当地气候。 (真无法想象,这么一个形同笑话的计划会被提出来,并且居然被认真对待,美国人真有意思!也未免太死了!) 中央情报局很快就想到了中国人。
使用CIA提供的经费,中国情报人员在国内购买了几千头骡子。 这些骡子沿着昔日的丝绸之路从新疆进入巴基斯坦, 然后肩负机枪、火箭筒、子弹等等装备进入阿富汗战场。(写到这里,不由得觉得那些骡子真够倒霉的。)
这笔骡子生意不过是个开始。等你看完下文,你一定会同意这样的观点:阿富汗的那场战争是美国出钱,中国出枪,巴基斯坦出后勤支持,阿富汗出人,共同对付苏联的一场绞杀战。
从1978年到1985年,美国一直保持着只提供苏式武器装备给阿富汗游击队的政策。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美国此时仍然不愿公开介入阿富汗战事,阿富汗游击队可以直接使用缴获的苏联弹药,利用苏式装备价格便宜, 还有一样美国人不大愿意承认的——苏式的步兵武器,例如AK-47自动步枪,比同类的美国货强得多。
CIA动员在全球的关系网搜罗武器。埃及同意把库存的苏制武器卖给美国; 以色列提供了在中东战争中缴获的武器;CIA甚至动用了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情报网走私武器提供给阿富汗人。 但是,这些来源不过是小打小闹而已。从1983年起,中央情报局开始大规模购买中国军火,然后投放到阿富汗战场上。在整个战争期间,CIA提供给阿富汗游击队的军火绝大部分来自于中国。
在巴基斯坦的卡拉奇港,整船整船的军火从一艘艘中国货轮上卸下来,从步枪、手榴弹到地雷、小钢炮、反坦克火箭,应有尽有。从武器本身到运输供应,所有一切费用全部由中央情报局承担。
据巴基斯坦直接负责阿富汗事务的Mohammed Yousaf将军估计, 仅1983年一年,中央情报局和中国方面就联合向阿富汗游击队提供了10000吨军火。武器供应量逐年增长,到1987年已高达65000吨。Yousaf将军估计,在这段期间,中央情报局每年支付给中国的经费不下数亿美元,事实上已经成了中国军火出口最大的买主之一。
1985年,苏联开始全面加强对阿富汗游击队的进攻,阿富汗战局日益险恶。在战斗中,苏军大量使用武装直升机,给阿富汗游击队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和伤亡。华盛顿开始被笼罩在紧张和不安的气氛中。在国防部,以Michael Pillsbury为首的一批高级官员终于提出打破不提供美制武器的界限。 他们的手中捏着一张王牌——美国最新的“毒刺”式肩扛式防空导弹。包括国防部长温伯格在内的许多人态度谨慎。他们非常担心如果一些导弹丢了会有什么后果。同时他们注意到,巴基斯坦对提供导弹并不热心。
1986年初,Michael Pillsbury和他的一批同事飞抵北京。 他们和北京的朋友们再次一拍即合。中国方面不仅支持他的方案,而且保证向巴基斯坦施加影响促成此事。 随着巴基斯坦总统齐亚-哈克改变态度,华盛顿的反对意见也就烟消云散了。
从1986年起,中央情报局向阿富汗游击队提供了上千枚“毒刺”式导弹。没过多久,苏联人的直升飞机就开始一架接一架的从天上掉下来了。据统计,被这些“毒刺”式导弹击落的苏联直升飞机大约有400多架。
阿富汗并非美国中央情报局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合作的全部。在那个蜜月时期里,中美秘密合作南及柬埔寨的丛林,北到新疆、蒙古的中苏边境地区。从已经公开的消息上看,这些行动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而全部真相也许永远不会为世人所知。
评论:上述文章所提合作基本属实,在共同对付北极熊及其小兄弟疯狂扩张的年代,中美站在了一起,而这种秘密合作早在197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比如在安哥拉,中美支持的萨文比安盟游击队与苏联支持的古巴军队不断作战,中国不仅提供了军火支援,还培训了大量游击队员,包括萨文比本人。当然还有著名的新疆监听站项目,最近媒体又重提这段旧事,令很多不熟悉当年中苏大战一触即发,北方边境长年紧张这种历史背景的年轻朋友自然感到一头雾水和不理解。道理很简单,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至于1980年代在柬埔寨,在支持对抗越南军队的游击队时,则是各有分工,中国支持西哈努克国王领导的游击队以及“红色高棉”游击队,美国支持宋双领导的游击队。
文图选自网络,版权事务请与编辑联络
百年潮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永远的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