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关注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
陆滨芊,曾为下乡知青近三年,煤矿工人两年,北京医学院药学系77级,军事医学科学院药物所81级研究生,药物合成,获医学硕士,1993年参加世界知识产权组织PCT培训,并参加“国家科委新药管理赴美研修团”,在FDA、南加大、耶鲁大学医学院学习“新药审批管理”,获得中国专利局专利代理人资格和律师资格,长期从事新药研究科研管理和专利代理及律师的工作。
原题
拜谒耀邦陵园
作者:陆滨芊
早就想来共青城,从得知耀邦长眠在这里那天起就希望能来拜谒。终于,2019年3月21日,我专程来了,实现了多年的愿望!
一个伟人的名字与一座城市紧紧相连,是这个城市的荣光。来之前我做了大量功课,这是百度地图。耀邦陵园位于江西九江市共青城的富华山上,俯瞰鄱阳湖。下面这是全景照片。
天下着雨,所以先来到耀邦生平纪念馆。发现雨停了,赶紧到室外,要找墓地去祭拜。
富华山不高,却是共青城市的最高峰。原名富阳山,耀邦夫人李昭改的名,寓意“富我中华”。植物组成的“耀邦陵园”四个大字,庄严,有气魄。
胡耀邦逝世不久,夫人李昭向中央报告了其生前遗愿:“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都进八宝山”。李昭提出将耀邦的骨灰安葬在他生前寄于热切希望的共青城,得到了批准。
据说在勘选墓址的那天,下着雨,胡耀邦的亲属和共青城的领导一起冒雨踏勘了几个地方都觉得不理想。当来到富华山时,雨突然停了,露出了太阳。登高环视,地势开阔,大家一致赞同陵园就建在这里。
说来神奇,自从耀邦的英灵来此安息后,这座本来山体裸露、红土映目的荒山,逐渐变得郁郁葱葱。现在四季常青的树木密密麻麻地从山顶一直延伸到湖畔。
耀邦1985年写给共青垦殖场同志的信
富华亭,肖克将军题名
从陵园入口处到墓碑前,有两条弯绕的墓道,均铺有73级石阶,象征着胡耀邦73年人生的曲折道路。一路上都听到《好大一棵树》的歌声,令人怀念光明磊落的耀邦。
墓地座西朝东,永远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耀邦的骨灰安葬在一座巨碑下,碑由九江地区的特产花岗岩所制,重73吨,高4.43米,底座10米,高洁而肃穆。整个墓碑像一面直角三角形的旗帜。碑石正面的耀邦浮雕像,清癯而刚毅。左上方自上而下排列着共产党党徽、共青团团徽、少先队队徽
黑色大理石的墓碑,横跨陵墓的底部,用金色的字体刻写着耀邦的生平和评价,落款是中共中央委员会。
墓碑的周围有98棵松树,为了纪念98位当年建设共青城的上海知识青年。旁边一块大石头上镌刻着李昭写的“光明磊落,无私无悔”,这是胡耀邦追悼会上李昭献的花圈上的八个字,浓缩了对胡耀邦的一生评价。
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因突发心肌梗塞逝世。那一晚,时任央视文艺部主任的邹有开,在列车广播里听到胡耀邦离世的消息后悲痛难抑,遂而写下:欢乐你不笑,痛苦你不哭,撒给大地多少绿荫,那是爱的音符;好大一棵树,绿色的祝福,你的胸怀在蓝天,深情藏沃土。
后广被传唱的《好大一棵树》是如此而来。
苏区红小鬼
为蒙冤者平反,都是大案要案。没有勇气是不敢承担此重责的。人们应该永远牢记这一组数字:300多万人因胡耀邦得以从冤假错案中平反,55万“右派分子”因其而被正名,1703个县曾留下其考察调研的足,3000封普通百姓的来信,在其6年的高位任期内均被亲自批阅。
1977年12月15日,有人自发在中组部大楼燃放鞭炮,因为胡耀邦上任中组部部长。此后,“受了苦,找中组部;有冤枉,找胡耀邦”便成为人们熟知的民间俗语。
刚上任的胡耀邦明确表示:现在要真正拨乱反正,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全面落实干部政策,平反冤假错案,把“文化大革命”颠倒了的干部路线是非纠正过来。
在鞭炮炸响的冤屈与希望中,胡耀邦阻力重重、步步艰难。当其不断强调着“建国以来的冤案、假案、错案,不管是哪级组织,哪一个领导人定的、批的,都要实事求是地改正过来”时,便总有强问横出:“毛主席批的怎么办?”“照样平!”,胡耀邦回答道,斩钉截铁。
这些和群众在一起的照片亲切自然,显然都不是摆拍,每张都令人对他心生敬意。
李昭原名李淑秀,1921年生于湖南宁乡,与胡耀邦1941年冬喜结良缘。夫妻四十八年,相敬相爱。
新中国成立后,李昭一直在北京市工作,担任市纺织局局长兼党委书记。1981年起胡耀邦任中共中央主席和总书记的6年多时间里,李昭始终平易谦和,没有“第一夫人”的颐指气使,也从不在公众场合露面,只默默干着自己的工作。李昭和胡耀邦有着共同的情趣:读书。胡耀邦喜欢读中外历史,李昭则喜欢读经济类和技术类书籍,对服装设计之类的书籍,兴趣尤浓。他们还爱好书法,每天工作再忙,也要挤点时间练练字。李昭和胡耀邦共有四个孩子,三男一女。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非常严格。
胡耀邦和他的哥哥
临别时敬军礼
1990年12月5日,胡耀邦逝世一年又八个月之后,他的骨灰由李昭率子女和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温家宝陪伴,专程护送到共青城,并举行了安葬仪式。
找到骨灰安放录像,却发现不仅没有观众,也没有工作人员。大概没宣传,参观者多不知道。幸亏以前听同学汝小美讲过,我才执意找到这里。在园区一角不起眼处,自己摆弄遥控器一会,不得要领。终于找到工作人员,观看是收费的,我看了“包场”。这位工作人员问“你是北京来的吧?”
录像未经剪裁,真实感人。我几度哽咽。
正是在朋友们的介绍下,我才在这里更深切地真正了解了耀邦。这些朋友是校友谢思敏律师、战友张锐、校友作家张曼菱、我先生的校友糊糊……
延伸阅读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80世代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关注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古方甘化清
清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