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知青 | 张亦嵘:那些日子不再有

张亦嵘 新三届 2019-06-26


老编的话:今年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50周年。本号开辟的“知青”栏目,将重点分享知青朋友的纪实性文图稿件,期待您的支持。本号对知青朋友“不堪回首”或“青春无悔”的争论不持立场,只愿提供一个网络平台,供大家回忆、再现、追思、反省那一段以身相许的苦乐岁月。


作者简介

张亦嵘,1968年山西祁县插队知青,后做过村小教员,县中教员,煤矿井下掘进、回采工,国家公务员,在政法记者任上退休。


原题

那些日子不再有

我们的集体记忆


作者 | 张亦嵘 



这是一支悲怆而高亢的歌。

这是一支苦难与幸福编织的歌。

这是一支高扬着理想和信念的歌。

这是一群北京知青书写他们青春的后记。


青春不再,那些高扬着青春旗帜的日子;那些什么时候想起来都能令我们心灵震颤的日子;那些我们想坚守,又亟欲逃离的日子;那些融入我们真情实感又令我们无比失望的日子永远走掉了,就像“老插”这个词,我们今天很少再提起一样。但那些日子和“老插”一样,都是我们这一代的历史,割舍不掉的历史;都是能常常提醒我们走过一段怎样人生的记忆。


年轻时,我们幼稚、轻狂甚至还有些玩世不恭,几十年过去了,经过自己和别人的锻造、锤打,我们的人生厚重了,不再轻狂,凝成了一代人成长的历史,以致于我们再使用“老插”这个词时,没有了轻狂和玩世不恭,有的是对人对己的尊重,想到的是对我们刚刚步入社会时给过我们教诲和帮助,塑造了我们独立人格的父老乡亲。


为什么要编这么一本书


2018年5 月底,有个以前在一个村插队的同学和我说,今年是咱们下乡五十年,大家想组织个活动,回县里看看,另外还想出一本书,你当过编辑,这事你帮着办办。我说,文字上的事,办就办吧。


第二天,接到原来我们公社北左大队知青王自端的电话,她说的就是编书的事。我知道王,和我一个学校,不一班,当时是个好学生,在学校没说过话,这辈子唯一的一次交集,是二十多年前,去县里采访,她给我联系的县委书记。记得那会儿,她好像是县计生委的干部,那次接触,她办事干练、利索,对她印象不错。关于编书的事,她说的简单,却完整。她说,让我先弄个编辑意图,再弄个方案,包括征什么样的稿子,序言、后记,征稿的时间,截稿日期等等。我说,我想想,想好了,见个面,具体定。她说:好。


放下电话,我就细想起这桩应下来的没有任何报酬的买卖,该怎么做?作为知青,我们已经淡出主流社会,但乡下的事情,还真没忘,记忆就像县里的那条昌源河总在缓缓流淌,不经意间,流过苦难的,艰辛的,甜蜜的,美好的,所有关于青春的记忆。


的确,我们的记忆也会淡去,但历史不会淡去,历史会告诉后人,曾经有过一群痛苦的、真诚的、可爱的、稚拗的、不屈的年轻人在这块土地上用他们的心和手稼穑桑麻,付出情感与力量,填埋着理想与现实间的鸿沟,完成了由不谙世故的小娃到成为家庭和社会砥柱的涅槃。在那个年代里,他们忍辱负重,他们自我牺牲,他们为这个国家做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个时代的卓绝贡献。


想是这么想,但要把我们的记忆,变成文字,还要提炼出编辑思想,这个思想的主脉应当是:作为共和国成立以来,经历过所有社会变革的我们,人生不可避免地在相互矛盾的语汇铺就的社会里挣扎,我们常常和这些词汇为伴:信仰和迷失;忠诚和背叛;正直和邪恶;守信和告密;尊严和屈辱;人格和逢迎;狂热与消沉;惶惑与挣扎、失败与成功;泪水与欢笑;这些相互纠结的语境一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因此,我们的人生和情感就有了和前人与后人不同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使愚弄、欺骗、阴谋同道理、善良、真诚纠缠在一起。这样,我们对友谊、爱情、忠诚和信仰这些通常伴随人生的概念就有了自己独特的认识,这认识的完成一直伴随着我们的生活。没有谁能涵盖我们的生活和经历。


就说插队,对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气候为我们选择好的道路,我们只是执行。这是因为,我们插队的时代是个意识形态重于生命的时代,在那个时代意识形态一直左右着我们的生活,左右着我们的思想,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伴随着各种标语和口号,好像我们就该活在口号里,就该由标语和口号主宰我们的命运。


是插队生活告诉我们,社会和人生,不是口号可以替代的,劳动才能感受到放开手脚的快乐;是插队的日子告诉我们,社会底层的农民有着摆脱贫困,过上衣食无忧生活的强烈诉求;是插队的茶饭告诉我们,汗水里不光有苦涩,也有甘甜,自己的命运应当由我们自己主宰。因此,我们这代人的经历对历史就更具有不可替代性,我们想要编撰的这本小册子就是要通过每个个体的生活经历展示我们这代人的成长特性,为社会留下一代人的标本。


于是,我把编辑理由和方案弄成文字,发给了王。王同意我的想法,并让我在和编辑们讨论时,讲给编辑听。


6月初,王叫来了几个也愿意无偿提供编辑劳动的前知青,开编前会,她把印好的方案发给大家。我说,我们现在就讨论,咱们要编本啥样的书?咱们都是老插,后来的工作和文字打交道的人不多,文字能力也参差不齐。因此,我有两个方案,供大家选择:其一,我们自娱自乐,来什么稿子我们发什么稿子;其二,要组织同学们写那些能够打动人,能够作为社会标本,留存下来的稿件。前者,我们省力,后者要下大力气。大家决定选择了后者。我想,到底都是老插,敢挑战,不屈服。


是什么在支撑我们?


当天,几个编辑做了分工,他们组织作者写出稿件后,进行第一道编辑工作,然后将他们编辑好的稿子,发给我,做第二遍编辑工作。


大概两个星期后,我接到了编辑发来的第一篇稿子,是张平同学写的,标题是《坎坷招工路》,这篇稿子讲述了一个她经历的关于招工的曲折故事。我读了稿子后,感到这正是一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有社会标本意义值得留存的稿子。故事讲述了过去时代,扭曲人性的“政审”折磨一个对社会毫无敌意,只想生存得好些的年轻人的故事。反映出当时社会不公平的用人制度对人性的压抑,在这个制度下,出身成了衡量一个人好与坏的标准,一纸档案上的几行关于他(她)上一代,甚至是上几代人的描写,就会决定这孩子的命运。这种封建时代特征十分明显的血统论,剥夺了人与人生来平等的人权。但在此境遇下,稿件的作者并不是一味地抱怨社会,而是尽自己的全力与命运抗争。同时,稿件也反映了尽管社会环境缺乏对人的关怀,但具体到作者的周围又有不少对其人文关怀的好人,贫协主席、招工师傅、公社知青广播员、妈妈身边的同事,这些小人物同情,甚至尽自己的可能帮助想改变命运的知青,便体现出人性的光辉,因而稿件又具有人生向上的积极意义。稿件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因而写出的故事又有真情实感。


以后,又陆续上来一些稿子,但都是些如何在村子里种地,生活如何艰苦,但却缺乏思想性的稿件。我就想,是不是我们的组织稿件工作有问题,没有跟大家讲清楚我们要什么样的稿子?与王沟通,她也有同感,但她说,她组织她插队的那个村里的同学正在写一篇有些份量的稿子。于是,我们决定在组织同学的稿子,和同学一起研究稿子的故事、主题和价值取向。


两天后,我收到了王永占同学的稿子《老插的情缘》,读过后,我立即给王电话。我说,读了这篇稿子,咱编的这本书算是踏实了,一定要当头条。王说,这么重要?我说,这稿子就是拿到国家层面的媒体,也是一流的。


故事讲述了作者一个陕北插队的同学,插队没几天,因上山打柴,摔下了山,当时不省人事,经过延安、西安、北京三地医院的救治,虽保住了性命,但终身残疾,腿瘸了,脑也残了。当时为救治他,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王震派出专机将他接到北京治疗,指示:全力抢救。为让这个同学得到更好的治疗,周恩来总理曾经批示,让延川县安置办尽快解决韩荣宪的生活问题。他出院后,延安方面积极妥善地把他安置在县政府,解决了他的生活问题。


1999年,由于他在延安的同学都陆续回京,他也就回来了,但他家被拆迁了,他的几个哥也不知在哪里。于是,他流落在海淀街头,靠在垃圾箱捡拾别人吃剩扔掉的食品为生,住在公共厕所里。这事,被他们班的同学发现,当即联系延安方面,延安马上来人,和这几个山西老插把这个同学安置在养老院。以后的二十年里,西颐中学 67 级五班的同学一直在生活上照顾着他。


当晚,我给这篇稿子写了编者按:用人类所有修饰美好情感的词汇来赞美这篇文章都不为过分。因为文章讲述的这个真实的情感故事,能够打动我们这个社会的每一个善良人,并且能让人相信做善事的国家领导人,老区干部和老插,没有任何功利目的。他们这样做仅仅出于对人的关怀,出于人性和友谊,而人文关怀、人性和友谊正是我们这个社会最为美好的情感。


我以为,有了这篇稿子的支撑,我们的这本书就有了眉目。


几天后,王保福发来了他写的《村民的老爷庙,我的知青院》。这是一篇情节简单却耐人寻味的稿子。两三千字的故事延伸了几十年。从作者下乡插队写起,写寄托老乡信仰和崇尚的老爷庙被搬倒,成了知青大院的建材,到几十年后,作者回到村子,听来的传说,知青大院被村干部买走,变成酒坊,最后干部卖了院子,去省城买了住宅楼,使远离城市的乡村完成了有钱为大的嬗变。


再后来,稿子的分量重起来。张世旺的《我给农民讨说法》讲述了他作为一个基层粮站的干部,为农民口粮过低,直接找到省粮食厅长,解决农民口粮过低的问题,体现了一个知青对农民的情感和敢于为民请命的精神;王晋冀的《我们的科研小组,我们的实验田》写了一个知青科研小组在盐碱地上种水稻的故事,这故事的结局是在从未种过水稻的村里种出了水稻,并且收获后,让同学们吃到了大米饭;李淑芳的《遥远的思念》写出了禁固年代,一个女知青对情感,对爱的渴望,反映出任何时代,年轻人的青春都是美丽的,有青春,生活才热烈,才有希望,才能使我们在逆境中扬起抗争的风帆,不屈服黑夜的压抑,向着光明的彼岸。李淑芳因为有了青春的思念,活得快乐,活得真实,活得让人羡慕,我们也因为有青春这张底牌,让单调枯躁的生活常常泛起明媚的波澜。所以,任何时代,任何人也阻挡不了年轻人对美好情感和浪漫生活的追求,《遥远的思念》体现了那个年代知青群体中不可或缺的人文色彩。


在征集稿件的过程中,我们收到了大家写来的回忆插队生活的一百来篇文章和十几篇诗歌,还提供了近千张插队时期的老照片。有了这些真实的、扭曲的、感人的和蕴含着历史和社会变革的故事,我们的初衷就有了实现的可能。我意识到,我们手里做下的这副大牌落停了,只等开和了。


于是,我们这些编辑又聚在一起,商讨为记录我们的青春发起的最后攻势。选题、作者落实到每个相关的编辑,我们不再犹豫,我们对我们正在进行的工作充满自信,就像当年我们常常要在昌源河滩用枯枝老藤写出: “相信未来”一样自信。


写给我们自己的书


人的生命不可复制,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干什么?几十年了,留下了哪些印迹?有意义的?还是无聊的?谁都要留下点印迹。我们感谢每个在我们生命过程中帮过我们的人,也感谢失败和挫折,失败和挫折可以焕发我们更为坚韧的斗志,不屈服命运带来的黑暗。这就是我们几十年里养成的执著,有尊严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如今,这执著用在了我们为我们自己写的这本书上。


我们写的这本书是一本关于昨天的书,也是一本写给明天的书,更是一本装在我们心里的书。


关于昨天,是因为拨去尘封在我们每一个人心头的雾霾,露出我们跳动的心,并且用这心为我们写就了我们的过去,那个时代,我就是我们,我们的个性缺失, “我”总是生活在我们的光环下,因而每个“我”写就的就是我们的集体记忆。


我们的过去快乐,也沉重,有喜悦,也有悲伤,有刻骨铭心的仇恨,也有一笑泯恩仇的豁达。那时的我们过早地进入了“大人的世界” ,过早地肩负起我们根本就扛不起的历史使命。所以,我们只能为生存,挣扎在那些境遇连我们也不如的老百姓中间,和他们荷锄上田;和他们祈天盼雨;和他们一起参与村子间现在看来不值一提的事由引发的械斗;也和他们兴高采烈地游走在年节祖宗留下来的各种“红火”里......


写给明天,是我们要告诉未来的孩子们,我们这代人像他们这个年纪时的真实生活,不撒谎,不掩饰自己年轻时的无知,不忌讳自己犯过的种种错误——可以原谅的和不可以原谅的。我们要告诉他们,我们是怎么长大的,怎么成熟的,怎么认识了苦难,怎么理解了幸福,又是怎么扛起了肩上的责任,社会的和家庭的。


我们还要告诉他们,这块土地上的主人是如何用我们这个民族最为博大厚重的传统美德哺育了成长中的我们,在那个生活必须品匮乏的年代,我们的出现,稀释了主人们碗中原本就不充盈的生存养份;我们的离去,也没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些许亮色。我们中有离开这片江湖走进庙堂的人,他也许忌违在属下面前提起这段经历,但过后他一定会记起某个房东或某个老乡的一个手势或一声乡音,因为这记忆已经融入了他的魂灵,是他永远凿不掉的烙印;我们中更多的是“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劳燕,他们知足城里的小日子,饭后茶余,他们可能会因为儿孙对物质生活的不满,说句当年我在插队时,怎样怎样......这是因为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始于步入这片土地。


的确,我们是共和国前辈和下一代人之间的生命纽带,我们结束了一个时代,开启了新时代,承上启下,连接两代人的命运。


装在我们心里,是因为从我们步入了这片土地,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情感就融入了这片土地,我们越来越感到这片土地的厚重,以至我们的生命无法承受土地给我们的重托。我们至今都承认:对土地的情感,我们不如土改后插上地桩的农民,那种情感是他家几辈人的血汗在黄土里熬出来的,这就是我们和农民的差别,因为我最终没能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但这并不能阻断我们对土地的情感,因为这土地养育过我们,我们曾和这土地上的人民共过患难。所以,我们知道,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进入现代文明社会的路还很漫长,我们这一代人,付出的青春注定只能是铺路的碎石,只是让后来人的路走得更稳当些;我们的青春只能是历史长河中流动的微澜,转眼就会被后浪掩去。


作为已经从主流社会淡出的老插,我们的人生之路已经将至尽头。我们说,这辈子,我们活过了,我们活得还算对得住自己。我们中有不少人的日子过得并不富裕,医保还不足以弥补因病痛付出的支出,但我们活得坚强,除了荣誉、责任和祖国,我们再也没有怕失去的东西了。因而我们活得坦荡,活得自在,活出了人样!这是因为我们喝过昌源河里的水,吃过晋中川里的粮,一碗浓烈的高粱烧,壮足了我们的胆,让我们无论窜得多高,跑得多远,也无论是在城市的角落,还是在大洋彼岸的小楼,我们内心深处都会因为有过这段经历,能守住活人的底线——道德的底线,法律的底线和良知的底线。


我们不会因为下岗后日子的窘迫,为外界的诱惑和生活的压力而动摇,做出苟且之事;也不会因为衣食无忧而轻慢路边遇上的乞丐,扔下几块碎银,摆出假贵族的姿态。这是因为我们在小小的年纪,就在这块祖先拓出的土地上经历了各种苦难,经历了老百姓给我们的温暖和庇护,没有什么经历比这种经历烙在我们身上的印迹更醒目,更鲜艳,更容易在茫茫人海中一眼辨出。因为,我们有激荡、苦难、艰辛的知青生活而炼就的独特而不屈的人格。套用一句伟人的话:你可以凭国际歌熟悉的旋律给自己找到同志和朋友。


我们在老百姓“活人”的教化下,修下了良善之心,我们学会了善待他人,善待自己,因为我们已经懂得了社会的民主、自由、公平、正义、幸福和美满是需要我们这代做出牺牲,是需要我们像当年的老百姓为我们做出牺牲一样,做出我们一生的牺牲。


岁月积淀,付出青春,换来了社会新生和历史进步。以后的日子,还会有人重新构筑这段历史,以告诉后人他们对这段岁月的解读,而我们——这段历史的亲历者,就是要把历史还给历史。


让后人认识真实的历史和真实的我们。


插队山西祁县的北京知青集体回忆《那些日子不再有》


本书全体编辑


当年我在汾河水利工地

 

延伸阅读

张亦嵘:我养的狗叫"契卡"

张亦嵘:我被保送上大学

张亦嵘:另类地主与熏"料料"的老八路

张亦嵘:我搞包工奖励写了检讨

张亦嵘:揭发斗得厉害,流浪狗忧伤看着我


图文由作者提供本号推送



喜欢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知青阅览室

韩晓秋:无法忘却的青春故事

庞沄:陕北插队老照片的整理与思考

庞沄:送别两位我最熟悉最钦佩的陕北老插

张虎生:蹉跎十年,恍然南柯一梦

萧象:再谈“青春悔不悔”

陶海粟:知青“青春无悔”辩

马小冈:跨越半世纪 重返杨家川

姜虹:知青岁月,我生命中刻骨铭心的乐章

陈鸿仪:几曾回首,我的知青生涯

王宗禹:我不相信因果,似乎也感到了天意

朱学勤:寻找思想史上的失踪者

李向前: 他们的名字叫"六九届"

邓晓芒:幸好我们还在,不然就死无对证了

 美国90后女孩:寻访中国知青"赤脚医生"

孙立哲:生命烈焰,在压力中爆发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征 稿


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

主题一:新三届人的高考之路

主题二:新三届人的大学时光

主题三: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

主题四:新三届人的上山下乡

主题五:新三届人的当兵岁月

主题六:新三届人的爱情故事

主题七:新三届中的菁英人物

主题八 新三届人的职业生涯

主题九:新三届人关注的话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