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行者 | 童润棣:埃及女导游和金字塔下的警察及混混们

童润棣 新三届 2020-08-25


作者档案

本文作者


童润棣,1954年出生于南京,1966年小学毕业,1969年初中,1970年参加工作,7年间干过机械操作(刨)工、装配钳工,后调入科室,从事统计、设备管理和生产。1984年通过坚持5年业余学习日语,经社会招聘,调离原工厂从事专业日语翻译工作,直至退休,期间于1989年~1991年被特聘去香港某公司,专司对日贸易工作。


原题

埃及女导游和金字塔下

的警察及混混们




作者 | 童润棣



去埃及旅游,当地二十多岁的女导游初见面自我介绍时说,为了方便中国游客的称呼,她给自己起了个中文名字——花木兰。她的真名叫卡玛勒,在埃及国内的大学汉语专业毕业后,曾作为不懂汉语的舅舅的翻译,随其来中国义乌经商一年,再后来便回国当上了中文导游。

 

卡玛勒告诉我们,她本来准备继承母业当一名药剂师的,高考时因微弱劣势而未能如愿。母亲对她说:“你就学中文吧,今后对中国有很多事可做的。”于是,她改弦更张选择了汉语专业。卡玛勒学习中文很认真,向我们介绍埃及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的间隙时间,她都会问些汉语学习中的问题,或要我们教她说些时下的中文流行词语等。看得出来,她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以至于“吃豆腐”“二百五”“三八”这样的市井俚语和“笑一笑,十年少”的俗语都能信口说出。

 

由于她是在国内跟埃及老师学的中文口语,“z、c、s;zh、ch、sh”和“四声”说出来难免有些混乱,对此,我们一行人里的“老中青”都给了她热情的“指教”。而每次上车清点人数后,她都会说一句“各位们,大家好!” 这“各位”后的“们”显属蛇足,虽听起来别扭,却感到有些好玩,大家也就未予纠正而任其自说自话了。有人问她“你的中文名字花木兰的故事,你知道吗?”“当然知道!”卡玛勒不无自豪地说。她说她还知道林黛玉呢!


 

在埃及当导游是排在医生、药剂师后名列第三的好职业,政府规定非本国人不可担当,官方认为这样才能保证导游维护国家形象,更好地将古老文明的埃及介绍给外国客人。

 

卡玛勒以敬畏之心从事着她的职业。那天,旅游团成员中一女孩在车行途中总是呕吐,卡玛勒打电话问她母亲有什么特效药后,买来药物让那女孩服用,一路上关心有加,令其家长不胜感激。在古都卢克索参观完气势宏大的神庙后,她自掏腰包请我们品尝了当地特产——醇美甘甜的甘蔗汁,那应该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在开罗,去著名的汗哈利利集市时,她告诉我们如何与店主砍价以及可砍价幅度,得益于她的“点拨”,一团友以18埃磅买到了开价150埃磅的物件。去金字塔观光时,下车分散自由活动时前,在车上,她非常郑重地提醒并教我们如何防范被人敲诈和挨宰。后来,她事先善意提及的事项,一一都得到了应验。

 

真诚对待外国旅游者,尽职敬业的卡玛勒,是在我与妻子历游欧亚澳非的导游中少见的一位。


 

我们“走进非洲”旅行团二十多人的旅游大巴,到达吉萨高地,下车参观胡夫大金字塔前,卡玛勒郑重提醒我们:见到牵着骆驼招人照相的,不要理睬,更不要将照相机交到他人手里,避免遭遇敲诈。她还强调了一句:“大家记好,下了车我就不再做任何提醒了。请大家理解!”我们鼓掌表示感谢后,下车。

 

因为在前面游程中,有卡玛勒的精诚服务,各人对她的提醒都非常重视,绷紧了防范的神经。谁知提防脚下湿滑,不料脑袋却撞墙上了。


在我给妻拍照时,一浅褐色中年男子跑过来冲我又是摇头又是摆手,示意我变换取景角度后,在我按下快门的同时,冷不防他站到了我妻身边还打出了“V”字手势,闯进了相机的镜头。


随后他取下自己的薄纱头巾,往我的额头上缠绕,还要从我手上拿过相机为我们照相。这让我想起导游“相机不要交给他人”的提醒而警觉起来,忙不迭说“不用了,谢谢!谢谢!”紧攥着手中相机并欲抽身离去.


孰料那男子开口说:“倒拉,倒拉(‘美元’的发音)。”我问“为什么?”他指指自己又指指相机,我猜想他大概是说我把他照进了相机。我表示可立即将其删除,而他用双手食指摆出个“×”(不行),并一个劲地叫唤“倒拉、天倒拉(10美元)”。我指着不远处走动的警察对他说:“Police……”以为他会就此作罢。


“Police?”他先是冷笑,继而说道:“ OK,Please!”意思是说“想叫警察吗?OK,你请叫啊!”


见此情形,妻说:“破财消灾,就给他点钱吧!”就在我拿出十美元急欲脱身时,从旁又来一男子,左右开弓打了前男子两耳光后,翘起拇指指着自己的鼻子说:“Boss,吞梯倒拉!”此番“苦肉计”明显示意我们,前一个男子的“天倒拉”开价低了。“我是老板,我说了算,要20美元才行。”


好在我事先进行了“坚壁清野”,百元大钞另放别处,掏出钱包给他二人看,里面只有一张5美元的了。“老板”摊开双手说:“OK,OK”,近乎抢一样的拿了我15美元又去寻找下一个猎物了。



接下来,我们看到:一头上不情愿地被裹上阿拉伯风格头巾的年轻亚裔女子,让一埃及汉子纠缠着了好一阵子,最终用100美元换才回了自己的相机;两个埃及男人从两个中国男游客手中拿走两张百元人民币;还看到一警察尾随游客,追着喊“Money、Money”的。

 

游览了金字塔回到车上,听同行的L女士说起一警察热情帮其一家按下快门拍了合影后,被强行索要了50美元的事。她说,虽然记住了“花木兰”提醒的注意事项,只提防着“混混”了,却没想到警察也干起了这样的勾当。

 

上车坐定,不由使我想起甫抵开罗第一站,参观位于开罗北部解放广场上,陈列有埃及新王国时期第十八王朝法老图坦卡蒙棺椁的埃及博物馆时,那值守警察主动打开用绳索圈起的禁入区,“网开一面”让我近距离拍摄遗存古迹上的文字后,盯着我伸出右手,用拇指搓食指做出数钱动作,我不解其意未有任何反应而走开的情形。至此方恍然大悟——难怪金字塔前这些“混混”们目无警察,原来无良警察与“混混”们早已猫鼠同道了。


警察和“混混”们搞钱方式所不同的,只不过一个是巧取、一个是豪夺罢了。


在岗位上打瞌睡的警察


童润棣阅览室

童润棣:旅居德国的美好回忆

童润棣:日本有一条"算命街"

童润棣:与日本人打交道三十年

童润棣:中国的派出所是日本"带入"的

童润棣:父亲被造反派封为“三开分子”

童润棣:那个口水四溅专唱高调的指导员

童润棣:家有千万,补纳一半

童润棣:走进达豪集中营

童润棣:还债


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部分图片选自网络。版权事务请联络编辑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行者无疆

阿拉伯大饼:穷人的救命草 , 社会的稳定剂

阿拉伯男人真的都有四个老婆吗?

阿拉曼:未曾忘却的纪念

穿越岁月的瓦砾,寻找昔日的美

——约旦以色列浮光掠影

陈小鹰:以色列高价导游伊萨卡

陈小鹰:瘸腿走马代

伊斯兰国度的基督文明——以弗所寻古

访寻长眠坦赞铁路的中国英魂

走进非洲or走出非洲

米述杭:在西南非洲处置车祸伤亡事故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公 号 征 稿


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

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人生  

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

……

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

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

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