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干校 | 李卫英:回放50年前的黄湖旧影

李卫英 新三届 2020-08-17


作者档案


本文作者


李卫英,1974年高中毕业后到河北张家口万全县孔家庄公社上营屯大队当插队知青,1977年考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工程系,毕业后在北京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环境保护研究所担任工程师。1992年至2003年在日本冷冻食品研究所任研究员,2005年至今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任教。


原题

昨日重现,五十年再聚首!




作者:李卫英




2019年6月17日,凉爽宜人。这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在分别了近半个世纪后,我们团中央黄湖“五七”干校中小学的同学,从四面八方相聚在北京翠明庄宾馆。自从离开学校后,第一次有这么多当年的同学、老师们相聚。


同学聚会,让人有一种回归故土的感觉,“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平时,头一挨枕头就能睡着的我,昨晚竟然失眠了!既有一种期待的激动,又有一种莫名的忐忑和胆怯:我在无数次回想着当年同学的模样。我在想,这么多年没见,聊什么?尤其是还有一些50年未曾谋面的同学参加聚会,万一认不出彼此,是否会很尴尬?除了一些有微信联系的同学,从照片上还知道最近的模样。


果然,当我第一眼见到同学们的感觉是:如果走在大街上相遇,未必都能相互认得出来,很可能会擦肩而过。


的确,岁月在我们的脸上留上了道道皱纹,在我们的头上染上了层层白霜,如果有人要说“没变、你还是老样子”,那只能是自欺欺人。但是,乍看容颜非当年,细瞧神韵似昨天。这种陌生,很快便在相互交流中变得烟消云散,继而被熟悉所取代:每个同学的眼神依然熟悉,每个同学的笑容依然熟悉,每个同学的模样依然熟悉,每个同学的声音依然熟悉。


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掀开了一段段朦胧的往事,一声声亲切的问候,打开了一道道记忆的闸门。我脑海深处原本已经模糊的影像又慢慢地变得清晰起来。我不得不感叹:50年的岁月居然没有完全拉开我们同学的距离,我们依然一见如故!。


  

少年相识,老年相聚,这中间的跨度有点大,隔了整整一个青年和中年时代。五十年间,每个人所走的路不尽相同,有着各自的人生经历。如今,无论沉浮,无论贫富,无论成败,无论得失,在我的心里,在大家眼中,彼此之间超越世俗、至真至纯的身份只有一个:同学。同学,几十年聚散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此时此刻,和我的同学在一起,我似乎忘记了自己的年龄,感受到了青春的又一次回归和朝气的又一次光临。


现如今,花甲之年的我们,已不再是豆蔻年华,不再是青春年少,少了幼稚,多了成熟;少了天真,多了沧桑;少了浮躁,多了沉稳;少了轻狂,多了厚重;少了任性,多了宽容。我们渐行渐远的身影,又回到彼此双眸,面对我的同学们,我在傾情听,我在仔细看,我在用心体味着熟悉、亲切和自然,同学情触动了我心里长久不为所动的东西,那些逝去的岁月,就这样回了头……



这些泛黄的老照片,是唐晓芳同学收集整理的,弥足珍贵,在老花镜下变得清晰起来,仿佛昨日重现,我们又回到了青春岁月,回到了那不可复制的年代,每张照片都是大家人生宝贵的记录,每个画面都在传递光影中的故事……


  

我终于找到了我自己。细心的晓芳从哪里收集到的?

  

五十年前,我们一群天真无邪、不谙世事的孩子,跟随父母聚集到黄湖“五﹒七”干校,手捧“红书”,在“左右”的风波中经受洗礼和淬炼,在茫茫人海中相识和相知,注定了今生今世我们之间的同学缘分。从此,大家也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黄湖“五﹒七”中小学同学。


在黄湖那片土地上,有我们深刻的足迹和难忘的记忆,有我们启蒙的老师和成长的课堂。


在我的印象中,那时候我们在干校的日子里,上学时肩膀上的书包很轻,但是,参加收割稻、麦劳动时手持的镰刀却有点沉。那些日子,我们有遗憾也有收获,有苦涩也有温馨,有泪水也有欢笑。



在黄湖的三年里,我们曾经一起走过:曾经共同在简陋的教室倘佯于知识的海洋;曾经共同挥汗在麦田、稻田以及拉石头的路上;曾经共同体验苦辣酸甜;曾经共同见证了彼此的成长;曾经共同度过了不同寻常的时光。还有,曾经的泥巴;曾经的堤坝;曾经的池塘;曾经的你;曾经的我……


无数的曾经,原来,从未走远。昨天五十年太长,今天五十年太短。


黄湖的这三年,在人一生的长河中是非常短暂的,但是它是一种符号、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财富。


或许,正是因为有了黄湖这段特殊而丰富的经历垫底,日后我们才能砥砺前行,多了一分能够坦然笑对生活的资本。



这是白薇同学提供的照片。因为时间太久了,加上像素不高,连我都有些认不出自己了。




这是当年我们参加水田插秧劳动(王丽丽)。



这是师生们自己动手在砖窰烧砖,然后用这些砖砌成教室。




后排左起第三个是我妹妹。



这是小学生参加拾麦穗活动。



这是我们班的同学在为高我们一班的同学回京读初三送行。



这两张照片是1978年夏季(恢复高考之后)我们班同学在团中央的聚会合影。




  

这是当天聚会活动的总策划人王怀倜老师在做大会发言。


令人开心的是我们的很多老师,虽然已经80多岁高龄,也赶来参加聚会,思维清楚不乱,班上同学的名字竟然可以脱口而出。


干校的老师们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是我们成长进步不可或缺的阶梯,对我们的影响很大,很深!


  

王怀倜老师是我们班的班主任,后来是中国少年报社的总编辑。他践行“身正为范,为人师表”,是一位激情四射、带头吃苦耐劳的老师。当时,王老师在各种劳动中,汗流浃背的模样至今在我的脑海里依然有很清晰的画面感。记得临分别时,王老师应邀给一位同学写的寄语,满满的正能量,非常励志,感动了很多人,被班里许多同学纷纷转抄。


如今王老师虽然已经年近八旬(我的朋友说像40岁),但是依然坚持打网球锻练身体,从内到外焕发着朝气。他是我的榜样,希望我到了王老师的年龄也能像他那样有不老的身心,加油!



第二排右起第一人是当年的王怀倜老师。


  

这是当年南京大学的高材生顾志成老师。她是我在黄湖的第一位老师,对学生视若已出、和蔼可亲。还记得她对待我这样任性、有时甚至无理取闹的淘气学生格外包容,就像一位邻家的大姐姐,给予了我们最温暖的爱。她是我们班大家一致爱戴的老师。







  

这是我们最早来到黄湖的同学和老师们的合影。可惜,人不齐!




  

这是乐观活泼,刚正不阿、风趣幽默、深受学生喜爱的曾复胜老师,他是我们体育课的老师。在曾老师的悉心调教下,带出了很多蓝球高手。只可惜,我当年真的是辜负了曾老师,他那么用心地从三步上蓝教我们打篮球,可是篮球来了,我的第一个动作却是先抱自己的脑袋,也白瞎了我的身高优势。


 

这是曾老师与我们班李晓虹同学的弟弟章峻的合影。他妈妈患癌刚去世,曾老师担心他受精神打击太大,找他谈话安慰他,他的情绪稳定后,临别时在操场的合影。



这是曾老师和我们班的男生蓝球队成员合影。



这是曾老师和高我们一班的蓝球队成员合影。




这位是当年很著名的“动脑老爷爷”赵世洲老师。他是我们数学的启蒙老师,印象最深的的是教授我们如何“解方程”。这样的大腕教我们初等数学,是不是好比杀鸡用牛刀?课间休息时赵老师叼着烟斗的慈祥模样至今留在我的记忆中。



在这里我特别想多用一些笔墨提到一位因身体原因,今天没有能来参加聚会的曲春郊老师。他后来曾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当年他教我们语文课和历史、地理课。


曲老师博学精深,文化涵养很高,备课极为用心。上曲老师的课,我总觉得时间过得很快。记得他把历史朝代编成的顺口溜,如今几十年过去,依然一字不落地刻在我脑子里(三皇五帝夏商周,秦汉三国在其后,西东两晋十六国,南北两朝划鸿沟。隋唐统一三百年,五代十国又争斗。北宋统一南宋辻,辽西夏金各春秋,元明灭后清朝立,中华民国朝代休)。现在想想,曲老师能在当时“读书无用”的那种环境背景下如此用心地备课,真的很了不起。


说起我对写作的兴趣,也离不开曲老师的帮助。也许是我当时几乎得不到表扬,所以哪怕是一点点的夸奖对当时的我来说都如同“奢侈品”,会让我刻骨铭心。在我的作文本上总有曲老师的鼓励,我会反复看N遍。记得一次期末考试写作文,满分50分,我和刘北松同学得了最高的48分,让我喜出望外。于是我们互相读了彼此的作文,至今我依然记得她的那篇作文的标题、开头和结尾,我特别喜欢她那篇作文结尾点题、首尾呼应的奇妙构思......(她作文的题目是《金沙火花》,开头是:当我提笔写作文时,脑海里浮现出上周拉沙子......结尾是:想到这里,我提笔写作文,《金沙火花》。)

      

曲老师可能不知道,他的鼓励对于一个没有自信的学生意味着什么。遇到这样的老师是我们的幸运。  衷心祝愿曲老师早日康复!

      

恩师难忘!老师们的关爱,老师们的付出,老师们的苦心,老师们的品格和精神,让我们受益终生!谁能说这些非专业出身、并无教学经验却有着渊博学识和满满爱心的老师不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呢?!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能从人才济济的团中央抽选各方精英给我们授课,难道不是我们这些孩子莫大的荣幸吗?


您们不仅教会我们知识,还教会我们怎样做人,亲爱的老师们,请接受我们迟了半个世纪的感谢以及崇高的敬意。




我们班的绰兮班长。几十年过去,她的秉性未改,永远是做得多,说得少,低调做事,谦虚做人。



大家在尽情地交谈,尽情地欢笑,那是一种荡漾在脸上的谈笑风生,是一种弥漫在心底的情谊相通。但愿时光铭记,我们曾相识,曾相聚。


我在想,我们昨天是同学,今天是同学,永远都是同学,让我们珍惜这份宝贵的缘分。




这张照片很有趣,是我们班金平同学和发小丁品小时候(1958年拍的)的合影以及60年后聚会相遇时的另一张合影。金平的妈妈和丁品的爸爸都在中国青年杂志社工作。竹马之交,甲子之谊!



孙诚小我几岁,我们两家住楼上楼下,他的父亲和我的父亲既是中国青年报社的同事又是朋友。孙诚后来写了很多回忆“五七”干校生活的文章,非常不错,很真实。



这是原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王道义为孙诚的黄湖回忆文章题字。


  

特别致谢这次大聚会的总策划王怀倜老师以及为这次聚会默默付出辛劳的组织者王绰兮、薛谦、孙诚、唐晓芳、金平、秦佐、胡晓珊、刘晓茹等同学,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群策群力的筹备,周密细致的安排,才有了今天我们同学难得的大团聚,你们辛苦了!


  

到了离别的时刻。握着老师的手我突然觉得鼻子有些发酸。是因为对相聚的留恋?还是因为对分别的不舍?是因为对见一次少一次的伤感,还是因为自己软弱内心的使然?我不知道。


我真的希望多少年以后,我的老师们还能健在;我身边还有一些老同学,没有名利的牵绊,只有纯洁、高雅、温馨的情感......


唯一遗憾的是有的老师、同学已经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令人痛心、唏嘘。祝愿他们在天国里过得快乐,还有的同学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参加这次聚会,希望我的祝福能隔空送给他们。期待下次聚会,期待更多人参加!


“哪怕未来不再让人期待,至少我们还共同拥有一个温暖的过去。”


李卫英之窗

李卫英:老照片里的故事

李卫英:女儿渐行渐远的背影

李卫英:酸甜苦辣刻骨铭心的那年高考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干校专题

丁品:胡耀邦在黄湖农场被取名"胡彪贤弟"

陈创:黄湖五七干校的少年时光

叶扬波:亲到黄湖有几人

严向群:永远的苏阿姨

严向群:老培叔

杜欣欣:我在五七干校当猪倌

王和平:总参五七劳动学校亲历记

张伟光:五七干校上学记

1968年:中国"五七干校"之滥觞

邵学新:黑豆的“文化革命”

吕燕群:五七道路上的"逃兵"

马维:五七干校里的人情冷暖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

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

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

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

……

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

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

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