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健康丨专家为高血糖人群膳食调控支招

新三届 2020-02-26


专家档案

扶雄教授


 扶雄,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1995年在四川大学攻读学士和硕士学位,硕士毕业后分配至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至今,1997-2002年在华南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3-2006年在华南理工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任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国家热带特色健康食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主任,中美功能糖合作研发中心主任,功能碳水化合物学科方向及健康食品工程团队负责人,兼任广东省食品学会副理事长、广州市食品行业协会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席。


原题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扶雄

为高血糖人群膳食调控支招





整理者:廖明山、苑世敏

原载《珠江晚报》2019-06-26



说起糖尿病,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因饮食不注意而引起的血糖高,从而患病。但为什么在控制饮食的情况下,还是免不了患上糖尿病?近日,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热带特色健康食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主任,广东省低升糖健康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扶雄带来主题为《高血糖人群膳食调控与低升糖健康食品》的讲座。他从慢性病是我国第一大健康威胁开始,阐述了糖尿病人在我国成年人群体中占比较高的成因,以及高血糖人群应该如何进行膳食调控等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



每9个成人中就有1例糖尿病患者


扶雄指出,“慢性病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健康威胁。”他说,我国有慢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3亿人,其中高血压2.7亿人,糖尿病1.2亿人,高血脂1.4亿人。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疾病风险急增。


“WHO报告显示,患慢性疾病的遗传因素占比15%,膳食占比13%,营养素失衡引发代谢紊乱与慢性病密切相关,因此,‘科学指导合理膳食,调整膳食结构’是预防慢性病的有效策略。”扶雄表示。



“中国有糖尿病患者1.2亿人,占全球患病人数的30%,居世界首位。我国每9个成人中就有1例糖尿病患者,成人50%为高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约5亿人随时可能发展成为糖尿病患者。整体来讲,慢性病患病率男性要高于女性,这跟生活习惯有关系。”扶雄指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慢性疾病的影响因素,第一个是遗传,第二个是膳食。对慢性疾病来讲,具体的表现就是营养素失调,现在的饮食越来越精细化,肉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要调整这种饮食结构,尽量吃一些健康的食物。”



实验表明“糖尿病跟吃糖没有关系”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稳定血糖,是防控所有慢性病的基础。为什么呢?一般情况下,血糖稳定,脂肪就不会高,血脂也不会高。血脂不高,各种疾病就会离你比较远。”扶雄表示,“糖尿病主要是胰岛功能消退所引起的代谢疾病,此外,它还涉及到多种并发症。糖尿病本身好像并不是那么可怕,但是因为血糖跟所有的脏器、器官都是有接触的,血液会流经全身,它对其他器官有负面影响。”


针对“糖尿病是吃糖引起的”的说法,扶雄通过一个实验予以反驳。两个同卵双胞胎的人接受实验,在一个月时间里,一个人主要吃高脂肪食物,包括肉包、牛排、奶酪、蛋黄等;另一个人主要吃高糖食物,包括面包、土豆、蔬菜、水果、甜食饮料等,“广义上的糖不只是指蔗糖,淀粉、大米都属于糖碳水化合物。”扶雄解释道。



这一实验结果表明:吃高碳水化合物的一方,也就是高糖饮食的一方,大脑更加活跃,吃高脂肪食物不吃糖的一方运动表现比较差。最重要的是,二者在血糖上的表现是只吃高糖食物的一方血糖是正常的,而只吃高脂肪食物的一方反而有了患糖尿病的风险。这是什么原因呢?


扶雄解释说:“因为当一个人吃低碳水化合物的时候,胰岛素的反应水平下降,比如说一个人很怕细菌,把他放在一个无菌的环境里面,他对细菌的抵抗能力就会越来越差。吃糖的测试者,因为经常吃糖,胰岛功能经常在用,胰岛就会比较正常;吃肉的测试者,基本上不吃糖,一个月的时间胰岛就基本上不发挥作用了。”



这个实验表明“糖尿病跟吃糖没有关系”,那么是不是说糖尿病患者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吃糖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得了糖尿病,就不能再大口地吃糖,应控制吃糖。”扶雄表示,“国外的研究发现,高血糖人群适量地吃糖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和糖耐量,能够提高胰腺能力,恢复其一定的能力。”


如何预防糖尿病?


既然吃糖不是患糖尿病的原因,那么患糖尿病的原因是什么呢?扶雄指出:“患糖尿病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遗传、肥胖、精神疲劳等,但是从膳食因素来讲,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以前吃粗粮,现在吃细粮,人们如今食用的大米都是表面那一层被打磨过的,其实谷物最好的东西是在胚芽跟表皮里面,现在却把它磨掉了;另外一个就是肉类食用量急剧增加。除此之外,根据大数据分析表明,油炸食品也可以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



那么,如何才能预防糖尿病呢?“首先人们要掌握正确的观念,还要多运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自我监测,时刻了解身体情况。”扶雄说。


针对高血糖人群的饮食,他提出建议:


第一就是吃动平衡,合理用药,达到或者维持健康的体重。一般一天运动30分钟左右,但是以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为主,像慢跑、太极拳或者是散步、爬山等。


第二是主食定量,粗细搭配,增加全谷物及杂豆类食物。


第三是多吃蔬菜,水果适量,食物种类颜色要多样。


第四是常吃鱼禽、蛋类和适量的畜肉。


第五是多吃奶类豆类食品。


第六是要清淡饮食。


第七是饮食要定时定量,细嚼慢咽,注意进餐的顺序,先吃蔬菜,最后吃主食。



文图选自网络,版权事务请联络编辑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健康之窗

中风的诱发原因很多, 你中招了没有?

抱团养老长寿楼,八十只是小弟妹

杭州89岁白发姑娘卖房环游世界

空巢老人自述:没料到身体会垮得这么快

我要去养老院了!

日本最大养老院逆天了!

印钞票、办赌场、老人们都抢着去

93岁老大姐在养老院,

化妆、赏花、走模特步,太佩服了

母亲:"我们去养老医院"  父亲:"你去,我去"

102岁的老爸要把75岁的儿子送进养老院

三种错误喝茶方式伤害肾脏

权威研究:常吃这种口味的人寿命更长不怕癌

吃饱就坐易长肉?没那么夸张!

"葛优躺"对背部有好处,能让肌肉放松

每天精力充沛,钟南山晒了一张自家早餐图

90岁医学泰斗分享自己的防癌处方

美国研究表明:老人多喝水,思维更敏捷

不吃海鲜不喝酒,16岁男孩为何痛风?

心内科专家跟你谈谈吃鸡蛋的好坏

中老年人每天最多吃几个鸡蛋?

维生素D能防癌 番茄汁降心脏病风险

从腹泻到死亡仅半天,这个病例敲响警钟

人体神奇的自愈力,读一遍受益终生

骨头汤不补钙,核桃不补脑!

 吃素还是吃荤,争论不如行动

BBC纪录片盘点全球N种最不健康饮食方式

全球一半食管癌患者在中国,与这个习惯有关

不吃米饭面食减肥降糖的名人死于无知

一"饿"治百病,但这种"饿"却是大病先兆!

营养科告诉你:最普通最便宜的东西最养人

吃菜时多了个动作,3个月后瘦掉10斤!

适度吃些碳水化合物可降低早死风险

素食是抗癌神药?然而结果却是......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

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

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

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

……

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

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

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