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健康丨营养科主任告诉你:最普通最便宜的东西最养人

新三届 2019-06-07


第17届国际营养学大会提出了“食物是最好的药物”的理论,而食药兼用的理念,也贯穿中国几千年的饮食文化。看似简单的买菜做饭,却蕴含着丰富的养生奥妙。


今天,就让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主任、总后勤部卫生部保健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赵霖教授介绍一些实用的食疗方法。原来,最普通最便宜的东西才最养人,惊醒了亿万人!


五谷养命,多喝小米粥



《黄帝内经》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人要健康,就一定要吃五谷,五谷是养命的;五果是帮助消化的;五畜起到补益的作用。


中国自古以来就说“得谷者昌,失谷者亡,食五谷治百病”。可以说,拒绝五谷杂粮就是没病找病。


五谷杂粮中,小米味甘、咸,性凉,能益脾胃,养肾气,除烦热,利小便,是最理想不过的滋补品。


而小米熬粥也一直有“黄金粥”的美称,对于体弱多病,气血不足,脾胃虚弱的老人十分有益。难怪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科教授姜良铎直言:“小米最养人。



心脏不好:吃些土豆



土豆中的钾含量最为丰富,每100克土豆含钾502毫克,是少有的高钾蔬菜。专家说到:


心脏病特别是心功能不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浮肿,常服用利尿消肿的药物,易导致体内钾的丢失,导致低钾倾向。


因此,常吃土豆既可补充钾,又可补充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矿物质、维生素。



血压高:常吃莴笋



相比于各种降压药,其实一日三餐中多用点莴笋就能有效达到饮食控压的目的。莴笋的含钾量较高,有利于促进排尿,减少心房的压力,对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极为有益。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吴笛说:


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除了在医生指导下坚持用药外,在日常饮食上,可多吃具有降压、护心脏功效的时令蔬菜,莴笋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胆固醇高:每天吃两块红薯



根据日本东京大学一项关于食物对胆固醇影响的实验研究,发现红薯的作用是其他130种食物的10倍,可以成为胆固醇克星。所以,每天早晚两片红薯,对胆固醇的降低很有好处。


李时珍曾说过,“红薯食之使人长寿少疾”、“红薯能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充粮食延年益寿”,红薯的好处古来有之。中央保健委员会预防保健会诊专家赵霖嘱咐道:


红薯不宜生吃,因为细胞膜未经高温破坏,淀粉难以消化;二是红薯含“气化酶”,食之过多,会出现腹胀、烧心、打嗝等不适。


因此一定要蒸煮或烤熟,最好与玉米搭配,这样食之甘爽,保健益寿。



血脂高:吃点冻豆腐



日常饮食中也有能降低血脂的好东西,冻豆腐就是特别好的一种食物。冻豆腐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胆固醇。


冻豆腐的孔隙可以吸附油脂,有一定的清洁肠胃的作用。但冻豆腐最好在清汤中涮煮,否则它也会吸附汤中的油脂,反而不利健康。痛风朋友急性期不可以食用。



血糖高,可吃苦瓜



治糖尿病有个经典的六字方针:叫“管住嘴、迈开腿”。赵霖教授说:


曾经有一个患糖尿病老同志来求医,我告诉他每天买1根苦瓜,早上起来之后,把它切成丁,然后在开水里焯一下,把这苦瓜吃了,然后把焯苦瓜的水倒在瓶子里,拎着瓶子出去走一万步。


口渴了就喝苦瓜水,就这样,老先生吃了3个月的苦瓜,指标都正常了。



先喝汤后吃饭,血糖减一半



有顺口溜说:“先喝汤后吃饭,苗条又健康;先喝汤后吃饭,血糖减一半。”这也有一定的道理。


如果我们在饭前先喝汤,人吃的东西通常可以比正常食量减少三分之一左右,“七八成饱”的度就容易掌控了。


饭前喝汤的好处不仅仅是控制食量,还可以帮助我们防治多种消化道疾病。记住并坚持这样的用餐顺序,你就向健康长寿又迈进了一步。



防治腰腿痛:多吃栗子



现在很多中老年人腰腿疼,那么腰腿疼怎么治呢?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每天早晚各吃两个生栗子。怎么吃?


方法:必须把栗子嚼碎了,嚼成浆,这样吞下去,腰腿的感觉就会好很多。


栗子通肾益气,厚胃肠。因此古书记载,栗子能治肾虚,腰腿无力。但栗子生吃难消化,早晚一个就够了。 



老年人便秘:多吃菠菜



老年人便秘比较多,多吃菠菜可以通便。《随息居饮食谱》认为,菠菜能“开胸膈,通肠胃,润燥活血,大便涩滞及患痔人宜食之”。


同时,美国哈佛大学发现,菠菜对保护视网膜功能有非常好的作用。每周食用2—4次菠菜的中老年人,可降低患视网膜退化的危险。


常吃菠菜,还可增强抵抗传染病的能力,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对预防口角溃疡、唇炎、舌炎、皮炎、阴囊炎也有很好的效果。




食药同源是中西医共同认同的理念,最普通最便宜的东西才是最养人的!


大家平常可以多尝试这份中央保健委员推荐的食谱,身体会有很大改变的!记得也发给身边的人,值得人手一份!


文图选自网络,版权事务请与编缉联络



喜欢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健康系列

癌症不是病,它是一种身体的求生机制?

中老年人每天最多吃几个鸡蛋?

每天晚上抬脚15分钟,效果意想不到

适度吃些碳水化合物可降低早死风险

这些药在港澳和国外禁用了,你还当常备药?

我与癌症抗争的日子    睡觉不好是短命的事

1420名百岁寿星大调查:不生气就不生病

我要去养老院了!

一位离休干部的深刻感悟:不要期望过高

尿酸高,你害怕吗?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凶手?

中医名家教你平安度夏

素食是抗癌神药?然而结果却是......

所有中国人都要感谢的药神:美国默克公司

普吉岛游船倾覆的教训:

穿着救生衣为什么还溺死了?

丈夫突发心梗,妻子60分钟急救跑赢死神

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命交给医生?

见证美国的膝关节置换手术

一个杭州人在美国治疗癌症的经历

104岁澳洲科学家如愿安乐死

相恋73年,这对老夫妻在去世前几天,

做了这样一个意想不到的决定

琼瑶: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个问题

我们怎样才能有尊严的告别这个世界?

陈小鲁:亲身经历让我决心推动生前预嘱

陈老师最后一课:如何面对老年与死亡

空巢老人:没料到身体会垮得这么快

钢琴上87岁的资中筠,年轻得不像话

张国华:阎肃去世给老年人的警示

陈小鲁猝死的反思:退休了到底住哪儿好

陈小鲁猝死的教训:厕所是家中高危险地

陈小鲁猝死的警示:学点心梗的急救常识

骗人的长寿村!想长寿还是要在北上广

剩饭剩菜里就有最好的血管扩张剂

每天摄盐不超6克? 柳叶刀说了:净瞎扯

一位离休干部的深刻感悟:不要期望过高

卫生部原副部长王陇德:腰间盘突出、脂肪肝,

吃了两年药没用,做了一件事好了

一位失智症医生得知自己失智后,写下了这封信

2018全球医疗质量排行榜,中国表现如何?

中国最好医院排名,分享可以救命!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届2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征 稿


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

主题一:新三届人的高考之路

主题二:新三届人的大学时光

主题三: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

主题四:新三届人的上山下乡

主题五:新三届人的当兵岁月

主题六:新三届人的爱情故事

主题七:新三届中的菁英人物

主题八 新三届人的职业生涯

主题九:新三届人关注的话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