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5周年纪念丨老山师长忆松毛岭大捷:一天歼敌3000余人

新三届 2019-08-28


老编的话1984年7月12日,云南文山麻栗坡老山前线,解放军陆军第40师在炮兵支援下,激战14个小时,彻底粉碎越军一个加强师规模的进攻,歼敌3000余人。此次老山轮战10年中最为有名的战役,中方史称船头地区防御作战,也称为7.12大战,民间俗称松毛岭战役。越方则称之为“MB-84”(北光行动,“第二军区河宣渭川进攻战斗”。


叶剑英元帅看过当时的战场录像,看到满山被毙的越军士兵,惊叹说:“自淮海战争之后,就没见过一个山头上有这么多尸体。”


值此松毛岭战役35周年之际,本号编发中越两军战场主官的回忆,以志不忘。



老山首战师长刘昌友

讲述“7.12大捷”

仅炮兵就消耗3400多吨炮弹





刘昌友将军讲述老山作战往事


  1984年4月28日,14集团军40师师长刘昌友指挥他的部队,经过三昼夜的血战,收复了被越军非法占领达五年之久的我国神圣领土——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地区,并在此之后的数月内,击退了敌军数十次的反扑,牢牢地守住了老山,谱写了一部人民军队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诗篇,为中华民族捍卫领土主权的历史谱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打最漂亮的就是“7.12大捷”。


  越军指挥这次反扑的是二军区司令武立,这个武立是个中国通,上世是五十年代中期曾在南京高等军事学院学习过。他和我们昆明军区前指的黄德懋将军是同学,对我军的战略战术可以讲是烂熟于心。越军非法入侵老山地区的五年多的时间,他苦心经营,把老山地区建成一个综合亚热带山岳丛林地带特点、现代化防御工事和火力配合,由王牌军驻守的强大战略支撑点。这家伙曾经在作战会议上吹牛:“如果中国军队攻上老山,我这个司令不当了!”但他作梦也没有想到,我只用了三天就把他那支曾经战胜过美军的王牌部队和永固工事打了个稀巴烂,收复了老山和松毛岭高地和那拉地区。


刘昌友将军接受记者采访。据传当年邓小平获悉刘昌友指挥40师收复老山后说,我看他可以当军长嘛,于是刘师长就变成了刘副军长

  

我军攻占老山、松毛岭等地后,越军先后组织了数十次的进攻,但都被我军击退了。大概越军高层和武立觉着这种“零打碎敲”的方式不能解决问题,想来个一战定输赢。拼血本孤注一掷制定“MB-84北方战役计划”,又叫“北光行动”的作战计划(北光是越北的一个地名)。


  我为什么说他们是孤注一掷呢?首先看他们投入作战的兵力:此次“北光行动”越军参战兵力有4万多,有一些部队都是从侵柬兵力一线部队中调回的精锐之师,因而对我军形成1.67:1的兵力优势。大口径火炮为1:1.1(我方略占优势),炮弹近10万发,这几乎是其国内大口径炮弹战略储备的一半。



  对于这计划武立还是信心满满的,在5月25日的作战会议上他说:“各位,我们的作战计划是两侧牵制中间突破……我这个司令还是要当的!” 


  我们的部队也不是“吃干饭”的,通过各种侦察手段,已经明确获得敌军的动向,备战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


  从各种渠道得来的情报表明,敌人发动大规模进攻的日期已经迫在眉睫了。7月10日,军区前指又在磨山召开紧急会议,张铚秀司令员和军区的主要领导都出席了。马上可能就要开仗了,得先行一步,前指的会还没完,我就让师作战科长把师所属部队军政主官先叫到师指挥所等候。他们刚到不久,我和陈培忠政委就从磨山赶回了师部。在会上我传达前指的会议精神和敌情通报及我军最新的军事布署。为了对付越军的进攻,在船头地区(八里河东山、老山、松毛岭、那拉口子等都在船头地区内)。我军除了继续保持强大的炮火优势外,总兵力也达到3万人以上。我们师的任务是负责泸江以西地区的防御作战(即老山、松毛岭高地和那拉口子地区)。


收复老山作战的战前动员

  这次作战任务是非常艰巨的。如果把八里河东山和老山作为船头地区的两扇大门的话,那么松毛岭、那拉山口就是这两扇大门上的门坎,没有门坎大门就关不上!越军肯定要在这里和我们死拼,对此必需要有充足的思想准备。而这一带的形地不如老山,不是地形险要易守难攻,而是易攻不易守。


根据各种情报汇总,敌人极有可能在这几天发动进攻。部队必须在11号凌晨前作好一切战斗准备,白天三分之一、晚上二分之一的战斗人员进入前沿阵地,其他人在掩体内休息。武立不是准备打三天收复失地吗?我们准备和他血战五天。具体兵力使用:119团打两天,撤下休整,由118团接替,118团已在曼文待命;118团打3天,休整后,119团再把三个营并为两个营再上(在当时的情况下不可能马上为119团补充未经训练的新兵)。


师里决定把直属队的驾驶员和其他后勤人员编为三个连,已在平寨展开军训,作为预备队。我们要坚决打好这一仗,不惜战到最后一个人,也不能让越军得逞。



  这次打敌反扑的作战,一定要充分发挥我们的炮兵优势,以火炮歼敌为主。除了阵地现有的炮弹储备,后勤再抽调200台汽车抢运炮弹。每门迫击炮至少要准备3根撞针,一根弯了换上再打!122毫米榴弹炮计划每门炮打7吨炮弹(54式122毫米榴弹炮炮弹全重,包括弹丸、发射药筒重约30千克,7吨约有240发炮弹),66式152毫米加农榴弹炮打8吨(约合130发炮弹),59式130加农炮打9吨(约合200发)。


在短时间内打出这么多炮弹,要超过教程的两倍还多,炮管会打红了。我讲了打红也得打(后来炮战最激烈时,炮管上的烤漆都迸落了,炮管打得通红,战士们抽烟往炮管上一按就着了)。如果按教程打,这个仗就没法打了。战后有人说我不按规矩“出牌”,我说什么叫规矩?规矩是人定的,是实战中打出来的。


炮兵在战斗间歇中,用打红的炮管点烟。1980年代我军开始在前线为战士供应香烟,从大重九,大前门,牡丹到中华烟都有


我们师老山地区防御作战战例后被选入解放军国防大学和美国西点军校的教材,炮兵作战使用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这不就成规矩了吗?当然这是后话。在那次会议的最后我强调指出:炮兵不打掉三分之二以上的敌人,不算完成任务!战后统计,敌人伤亡的百分之八十都是我们火炮打的。


  让我高兴的是,我们师的易副师长是个老炮兵,很有两下子,前段攻老山,炮就打得很好,这回我对他也充满了信心!


  聊完了炮兵再讲讲包打前两天的119团,这支部队和118团一样都是从抗日战争走过来的英雄部队,前身是山西抗日“决死队”,参加过1979年初的自卫反击作战和1984年4月28日攻占662.6高地(松毛岭)的作战,善打硬仗。团长张又侠虽说是开国上将张宗逊的儿子,但绝不是坐火箭升上来的,而是从列兵、班长、排长走过来的,具有丰富作战经验。4月28日以后,他身上长了不少小瘤子,我几次催他看,他都不动窝儿。后来我急了,跟他嚷嚷了好几回:“你再不去,就赶不上打大仗了!”并亲自把他“押到”医院。也是凑巧,7月11日他病好出院赶回部队,这让我对打赢这场仗更有信心。


在老山参战的86式152毫米加农炮,当时该炮尚未定型,属于战场试验性质


  7月11日夜,越军持续不断的炮击突然停了,师电台台长向我报告,敌人的无线电联络中断了。参谋人员用有线电向各前沿观察所询问,回答也是一样,敌人没有任何动静,多年的军旅生涯直觉地告诉我,马上就要打仗了。


  7月11日入夜,越南二军区司令武立,副司令“密”、副参谋长“胜”坐阵那顿督战。三一三师、三五六师、三一六师师长也分别在八里河东山、清水、老山这三个方向督战。我119团两个营的防御正面上有越军的两个主力团,在师作战会议上,我提出“敌打我阵地,我打我前沿”。具体讲就是敌人炮火炮击我阵地时,敌人步兵在阵地前方冲锋,这时我军火炮就应该炮击阵地前沿,消灭冲上来的敌军。我把炮火分为4个层次:60炮、82迫击炮应该打击我们阵地前沿300米地段,300米~1000米用122毫米榴弹炮,1000米~4000米用107毫米、130毫米火箭炮打,第四层敌纵深地带则由152毫米加榴,130毫米加农炮打。整个我防御正面敌人的前沿纵深都在我军的强大炮火控制之下。


40师119团是松毛岭战役主力团,团长张又侠为开国上将张宗逊之子,1968年的兵。现为中央军委副主席、上将


  7月11日半夜我给张又侠团长打电话,问他如果他当越军指挥官,假定凌晨3点发动进攻,部队应该在什么位置?他回答说应该在阵地前600~800米处,我接着说:“那好,你的部队在这个位置,我就打这里!你告诉赵扣斌(炮群指挥)准备开炮吧。”凌晨2:45分,我师监听电台里,又传来了短时间电流的沙沙声。然后听到越语的呼叫:“3点钟开饭完毕”。


  凌晨3点钟,我下达命令:各团炮群开始对表。倒计时1秒时我下令:“炮火准备开始!”


  刹那间,700余门大炮同时开火,天崩地裂,震耳欲聋,在曼棍洞师指挥所都能看到敌军阵地升起的火光浓烟,闻到随风飘过来的硝烟味儿。



  首轮炮击以后,居然没有动静,监听电台也没有听到越军的反应。据后来抓到的俘虏供述;我军的第一轮炮击就打得敌人死伤惨重,两个营长都被炸死了,但越军的基本战斗队形没有乱,战前上司交代谁乱动枪毙谁!


  在我二轮炮击过后,越军顶不住了,监听台里传来越军的一片慌乱呼救之声。本来按照越军的如意算盘是让突击队秘密运动到我前沿阵地,然后再猛烈炮击,部队一拥而上拿下我军阵地。但没想到我军先发制人,这一顿炮弹把越军拦腰斩断,救护、后勤、预备队(战后发现这些预备队的枪还都背在身后)都被消灭,走在最前面的突击队成了孤军。



但越军毕竟也是久经战阵的。武立从慌乱中清醒过来,马上下令其炮兵开始准备,隐蔽的敌军远程重炮群的炮弹纷纷落在我军指挥所和炮阵地上,造成了一定伤亡。“有来无往非君子”,敌人一开炮也暴露了目标。我下令远程火炮急速还击。只打了20分钟,监听台就听到越军在向上面报告:“中共军队的炮打得太准了,已经有27门重炮被击毁!”敌人的火炮老实了。


激战到7月12日中午,前沿指挥员和120团团长谢圣明向我报告,在南戛山凹处大约有一个营的越军正在休息待命。我一想,如果这个营投入作战,对我松毛岭部队威胁极大。于是我果断向易副师长下达炮击命令,我师的一个122榴弹炮营,配属我师作战41师榴弹炮营及130火箭炮共32门炮发出的炮弹劈头盖脸地砸向越军,越军被打得死伤惨重,完全丧失战斗力。


在松毛岭战役中牺牲的李海欣烈士,1984年9月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在7月12日防御战斗中,119团8连3排代理排长李海欣指挥14名战士,与十倍之敌浴血奋战,直到生命最后一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的高地,被称为“李海欣高地”


“每门炮再打6发!”我再次下令。越军的一个营就这样全报销了。7月12日这一天,我军炮兵共打了3400多吨炮弹!仅一炮连就发射炮弹1983发,平均每个战士装填炮弹打13.1吨!


  火炮要打得准,炮兵侦察是主要的,在现代化炮位侦察雷达还不能普遍应用的情况下,炮兵侦察员目视侦察就是很重要的。这些炮兵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为我们的炮弹“长眼睛”发挥了重要作用。老山地区地形复杂植被茂盛,为了发现敌人目标经常要爬上大树。指挥排长魏兴成和班长王心安,就是藏在大树上发现了好几处敌人的榴弹炮、加农炮和迫击炮阵地。并指挥我军重炮及时消除这些对我军威胁很大的炮兵。但敌人也不是吃素的,我军的炮兵侦察员是他们的眼中钉,王心安班长就死在越军的高射机枪下,前胸被打了个茶杯大小的血洞!


这是纯爷们干的活,炮弹壳包饺子,使用56式85毫米加农炮的铜质药筒


  我们的炮兵神勇,步兵也是真正的英雄钢铁战士,从7月12日凌晨开始,越军不顾我军火炮给其造成的重大伤亡,按照原定方案向我119团所坚守的各个高地发起了几十次排、连、营、团规模的疯狂进攻,均被我军击退。


  军民鱼水情,800多台民用车无偿运炮弹。打7.12大反扑时,一线的炮弹消耗得很多,单凭军区的后勤车辆已难保障了。在炮战最紧张时,我们昆明军区张铚秀司令员亲自出马,下令在公路拦截民用车辆,无论你拉的什么货,就地卸下,保证你不会损失。然后派人押车,到建水燕子洞(昆明军区最大的炮弹储存库)拉炮弹。前后可能共征用了800多台民用车辆。那时,战区的百姓,尤其是司机们觉悟还是很高的,他们不要报酬,任劳任怨,冒着危险把炮弹送到了最前沿的炮兵阵地,受到了战士们的一致好评。


陈尸阵前的越军士兵


  1984年7月12日19点50分,老山地区从凌晨开始的隆隆炮声渐渐平息下来了。越军在付出3000多人死伤的惨重代价之后,连我们的一个高地也没夺去!


  越二军区司令武立在总参谋长黎中逊面前羞愧难当。不过这位参谋总长还算“大度”,他对武立讲道:“你就是没抓紧时机,再早20分钟进攻,情况就不是这样了。”


  其实就是越军早进攻两个钟头、两天,他们也打不赢我们!当然此仗我们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伤亡了500多人,其中的一个连队最后只剩下32个人。“军队的伟力在于民众”,云南边疆各少数民族群众,民工、民兵也为作战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7月12日以后,敌人虽然仍不时骚扰我们的阵地,但再也没有进行大规模的进攻,武立三天收复的计划,仅7月12号一天就把他们彻底打服了!



  战后的日子,如何处理敌军尸体成了大问题,有的地方的敌人死尸堆了好几层,天热又不下雨,都腐烂了,用白酒、消毒液带两层口罩都不管用,那个味儿离着老远就闻得见。让他们按照我们的要求来收尸,白天空手打着白旗来,可他们不听,晚上打着手电来,那我们就不“客气”了。后来只好由我们去处理。我军烈士有的残肢断臂也很惨,我们找了80多个木匠,昼夜赶制棺材,按照烈士军帽、衣服和鞋底的编号姓名一一装殓好装棺入葬。


  7月30号以后,我们师把老山防务交给11军32师后,撤到马关地区休整。1984年底我到14军任副军长。1989年我调云南省军区,又到云南前直到1991年初老山地区作战结束,可以说14军老山作战由我开始,也由我结束。1992年5月我又担任云南边境扫雷指挥部总指挥长。



多年的战争,敌我双方埋了数以百万颗的地雷和各种爆炸物,给我们边民造成了重大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扫雷和打仗一样责任重大,我兢兢业业干了几年,在一线战友的艰苦努力无私奉献之下,我们创造了世界扫雷史上的多个第一:扫雷部队未死亡一人,速度比外军快3倍,外军扫雷每平方米耗资2美元(约合16元人民币),而我们只花费人民币4分钱。


扫雷任务完成后,我去国防大学进修了一段时间,又任云南省军区副司令。现在我虽然退休赋闲在家,但我仍关注着军事和国家安全,如果有需要我这个老兵,我还会发挥余热,挥戈上阵的。


(文|兵器知识   部分图片|田戈)


刘昌友将军与老山主攻营营长臧雷在麻栗坡县天保口岸国门


刘昌友将军(前排右五)在麻栗坡烈士陵园祭奠英烈

 

越军高官回忆老山战役:

换谁来都守不住




作者: cpcliusi



原作者按:2012年(根据youtube视频上传时间判断),越南作家范曰陶(烈属,其弟在7.12反扑中阵亡)就1984年的老山(越方称1509高地)作战采访了时任越军313师副师长兼参谋长的裴尼乐。裴尼乐在访谈中讲述了313师及兄弟部队当时的一些作战情况,对于我们研究那段历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根据裴的谈话,结合我军与越军的相关资料,进行一个粗浅的解读。



1、313师的基本情况


越军313师于1979年3月在河宣省北光县组建,系由344生产师和第二军区抽调部分人员编成,组建之初,下辖步兵247团、266团,由于部署在河江地区西昆岭山区一带,故以“西昆岭师”为别称。之后陆续调入步兵第14团和步兵第191团,并新建炮兵第457团。当时越军总部曾计划将其编入新组建的第6军(后改称29军),遂于5月初将其调至黄连山省保安地区,但5月中旬又从保安调至河江地区,直属第二军区。


1980年下半年,247团脱离313师建制改隶河宣省军事指挥部,原河宣省军指下辖122团编入该师。1982年,191团撤销番号,兵员补入其余各团。313师调驻河江地区后,一直担负河宣省边境一线防御任务。122团部署在我老山地区当面,266团部署在我八里河地区当面,14团部署在我扣林地区当面,457炮团部署在郎首、朗屏地区。


为改善防御态势,该师1984年4月前,控制了边境线上1426高地、老山、662.6高地、34号高地四个骑线点。时任师长阮雄良(即裴尼乐所称“两”),我军收复老山地区后,阮雄良调任河宣省军指参谋长,师长一职由杜清池(即裴尼乐所称“池")接任。


2、裴尼乐简历


裴尼乐(我方资料译为裴如乐)1982年到313师任职(副参谋长?),1984年晋升为大校,任副师长兼参谋长,杜清池离职后接任师长。1998年退休,时任第二军区副参谋长。


3、老山地区防御在地形上的三个难点


裴尼乐认为,由于特俗的地形条件,担任老山地区防务非常困难,列举了三个理由:①、老山是边境线上的骑线点,前面没有防御阵地,一旦遭到攻击,主阵地就直接暴露在中国军队的威胁之下。②缺乏防御纵深,从老山到清水河,很远的地方才有一个二线阵地。③受制于山地地形,支援防守的手段受到限制。所以一旦中国军队集中力量直接攻击主阵地,就很容易失守。


裴尼乐讲的这三点是符合实际情况的。首先,老山主峰作为中越两国边界线上的骑线点,在它的前方并没有越军的防御阵地,我军一旦发起进攻,即可直接威胁其主阵地。在实战中,我军以118团3营在左,2营在右,对老山主峰形成东西夹击之势,经过5个小时艰苦战斗,于4月28日中午11时50分全部攻占老山主峰地区8个高地。其次,老山地区越军的防御纵深的确极为有限,从老山主峰到1072高地,直线距离仅有1.3公里。第三,老山地区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山岳丛林地,地形与植被复杂,不便于部队机动、展开、组织通讯联络和协同动作。


除去地形因素,最关键的还是越军兵力火力处于绝对劣势。其一线兵力为122团,266团和14团各一个营,而我以一个加强师(14军40师配属步兵122团、炮4师5团欠1个营,军炮团、军高炮团37炮营、工兵营、41师炮团122榴弹炮营,并指挥边防15团5个连)进攻,在兵力火力上占了压倒性优势。敌我步兵兵力对比为1:4.35,炮兵兵力对比为1:2.85。



4、对我军情况极不了解


裴尼乐说,我们无法判断敌人的意图,无法判断敌人有多少兵力,打法、攻击方向我们束手无策,无法知道。因此我们在第一仗就直接遭到突然袭击。


这样的说法就有些自我贬低的嫌疑了,越军的战备工作水平并非如他所说的那么低级。我们先来看看越军防御作战的准备进程:越军二军区在1984年春节期间就判断我将攻打老山、1426高地等骑线点,为此313师停止休假,转入24小时戒备。二军区司令员武立率工作组到313师、河宣省军指等一线各部队检查战备落实情况。2月21日,越军掌握了我40师步兵一部及师炮团到达麻栗坡和文山的情况。


随着我军活动的加强,越军判断我可能于2月底3月初发起拔点火炮击作战,总参下达紧急战备指示,令一线部队立即转入最高等级战备状态。313师补充兵员装备,展开占领阵地。3月3日,二军区机关工作组再次到河江地区检察战备落实情况。中旬,武立又到313师审修该师作战方案。


3月31日,我麻栗坡当面一线越军奉总参命令全部转入战斗状态。接下来就是从4月2日开始的,持续26天的炮战。大战在即,是任何一个人都明白的。


再看看越军的战术手段,我军缴获的文件表明,1979年我军自卫还击作战之后,越军对我拔点作战的各种可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制定了种种预案。其老山、662.6高地、者阴山防御决心图显示的情况与我攻击时的兵力、主、助攻方向和穿插迂回方向基本一致,我进攻部队伤亡较大,与此有直接关系。


综上所述,裴尼乐之所以把越军的战备工作说得一无是处,估计还是出于为自己和部队辩护的目的,以减轻丢失老山地区的责任。实事求是地说,越军对我作战企图的大方向是了解的,不足之处在于对我具体行动摸不清,直到27日还反映我步兵活动正常,体现了其情报保障工作水平的低下。从这个角度讲,说遭到解放军突然袭击也不无道理。


5、老山兵力问题


范曰陶问,在1509我们有多少兵力?裴尼乐回答,只有一个连。


范曰陶这个问题问得极其业余,裴尼乐乘势借坡下驴,进一步给人以越军兵力相当薄弱的印象。而实际上,老山战斗是指整个老山地区的战斗,而不是主峰那几个高地的战斗。整个作战地区,包括老山、662.6高地、那拉地区,共有大小高地60余个,由122团2营、1营防守。


防守老山地区的2营具体部署如下:21号、50号、54号、56号高地、主峰为第6连,连部在50号高地;48号、76号、77号高地为第7连,连部在76号高地;营部率第5连及火力连在1072高地、75号、74号、968高地。从第6连到第5连,呈三线配置,各线均由一个步兵连左右的兵力防守,这样部署主要是因为地形比较狭窄。


6、占领老山主峰的时间


裴尼乐说,解放军5点开始炮击,9点占领1509高地。


我军炮火准备的时间是从5时56分开始(越南时间比中国时间晚一个小时)至6时30分结束,共持续34分钟。118团2营5连8时24分突破老山西南侧环形堑壕,占领部分表面阵地,但随即遭到越军火力封锁,三次攻击未成。4连奉命超越5连战斗队形继续进攻,两次攻击也未得手。


10时10分,4、5连从西侧、西南侧再次向主峰攻击,于10时50分攻占主峰西侧和西南侧突出部,3营7连也从东北侧冲上主峰。三个连队协同战斗,战至11时37分,全歼主峰之敌。约12时许,全部占领老山主峰地区8个高地。



7、解放军攻入越南纵深


裴尼乐的说法是老山方向只有几十米,其他地方也只有几百米,无关紧要。


拿尺子量量地图,老山主峰到1072高地直线距离1.3公里左右;从142号高地(李海欣高地)到我边境线直线距离1.4公里左右。到1985年10月,我军控制下的越南领土在10平方公里左右。


8、1030高地问题


裴尼乐说1030高地同样是海拔高,而且态势孤立的山峰,和1509一样失守了,时间是在7月13日。


越军所讲的1030高地,就是我八里河东山主峰(海拔1115米)。我军进攻八里河东山的时间是5月15日,6时0分开始炮火准备,15分之后步兵发起冲击,仅用62分钟,即于7时17分结束战斗,参战部队是41师122团(欠3营)。


9、7.12进攻作战越军兵力问题


范曰陶问,我们投入4个团进攻那也很厉害啊。裴尼乐回答,兵力是不少,但是受地形限制难以展开,只能一个营一个营的投入战斗。


7月12日越军以加强师规模兵力向我阵地全线反扑,其中又以662.6高地、那拉地区为主要进攻方向。具体部署是:356师876团进攻662.6高地方向,149团进攻松毛林山包方向,316师174团进攻那拉150号、169号高地方向,312师141团进攻八里河东山方向。其中876团以一个营进攻1072高地方向,另有266团一个营协同141团进攻八里河东山方向。


10、越军攻占A6-A高地并抓获我军俘虏问题


裴尼乐称攻占A6-A高地,俘虏我军四人,而且是河江战场第一次抓到俘虏。


应为A6-B高地,即大家都很熟悉的211高地,我军称之为574号阵地西高地。1985年5月31日,越军实施代号“M1计划”的攻势行动,夺占211高地1、2号哨位。595团6月10晚发起反击未能奏效,伤亡较大。(越方的说法是在211高地争夺战中歼灭我军一个师,夸大得没边了。裴尼乐将此次战斗我军参战部队误为北京军区部队,时间也记成了1986年6月。但他提到用炮火造成我军大量伤亡,则是正确的。)


直至9月8日,199师侦察连以奇袭方式夺回了该两个哨位。我军被俘的四人分别为王**、姜**、李**、苗**。但这也不是越军第一次抓到我军俘虏,14军在老山战斗时即有两人被俘,其中一人是大名鼎鼎的汪斌。


在访谈中,裴尼乐承认,解放军很强,越军实力不够,换谁来都守不住。






总体感觉,裴尼乐的态度还是比较客观诚恳的,比较实事求是。承认失败,没有推卸1509失守的责任,承认两军实力悬殊,和我军较量处于下风。


文图选自网络,版权事务请联络编辑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血染的芳华

老山女兵谢楠:为每一座墓碑插一朵玫瑰

王红:胶片中凝固的残酷与悲伤

走近35年前的那场边境战争

血染风采"老山魂" : 麻栗坡烈士陵园纪实

吕燕群:我们是中国军人

操风琴:懂你!1979年战争的母亲们

操风琴:黄土地、黄军装

——39年前的战争记忆

肖星:我所经历的1979年对越作战

女兵忆越战最尴尬一幕:身体真的忍不了

1988十年前南沙赤瓜礁海战追记

黄健:天南地北的战友们,你们好吗?

电影《芳华》唤醒65式军装的珍藏回忆

侯杰:从《芳华》中我看到反战情绪

钟健夫:《芳华》的精神分析

缝合人生和历史的创伤

《芳华》女神原型现身,

美得冯小刚不敢直视

电影《芳华》火车站外景地,

碧色寨的前世今生

朱江明:冯小刚讲的其实不是《芳华》,

而是老炮儿们的中产焦虑

冯小刚电影《芳华》55句精彩台词

严歌苓原著小说《芳华》在线快览

严歌苓:让导演们拜倒在石榴裙下的那个女人

冯小刚电影《芳华》海报剧照集锦

冯小刚激情燃烧的《芳华》岁月今日重现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

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

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

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

……

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

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

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