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域外丨刘晓华:女儿在英国当医生

刘晓华 新三届 2020-08-25


作者档案

本文作者


刘晓华,生于北京,现旅居英国。


原题

英 国 病 人




作者:刘晓华



生活在英国,感觉比较好的就是英国的国家医疗服务。英国人有时仍不满意,但中国人很明白,比起中国昂贵的医疗费用和一人重病全家出动的情景,不知要强多少。

中国人也有抱怨,觉得英国医生经验不足,做一些检查需要等很长时间,当然还有语言的问题。我以为任何制度都有利弊,不花钱还不想等,恐怕是要求高了点。

英国的病人是非常尊重医生的,给药按时吃,一点不敢大意,对医生的话也是言听计从,不像中国人经常自作主张。其实我自己也是,即便在英国,药的剂量有时我也是自己控制。

女儿在医院工作3年了,回来经常同我讲一些英国病人的故事。我深深地感到,即便是身患重病住在医院的病人,医患之间,病人对待疾病和生命的态度,也是一个素质的体现。

女儿说,在英国的医院里,老年病人倒是最容易照顾的一群,他们很理解医生也很配合治疗,医患关系比较轻松。一般老年重病人入院都要签署一个文件,就是遇到紧急情况要不要抢救,多数病人都拒绝抢救,他们很明白即便是抢救过来,也仍然是毫无生活质量的危重病人,不但给别人带来麻烦,自己也失去了生存的意义。

在英国的这些决定,包括手术签字都是病人自己做,没有家属什么责任,如果病人处于昏迷状态那就由医生决定。

在病房里,很多老年病人虽然都重病在身,有的甚至是很痛苦的,但他们总是微笑耐心地听取医生的意见,积极地配合治疗,很少抱怨。女儿说,看着那些身患绝症,生命接近终点的老年人能够这样坦然地面对死亡,心里很佩服也很难过。

记得她给我讲过一个岁数不太老的女病人的故事。她得了肺纤维化,(此病不能医治,最后病人无法呼吸,非常痛苦)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希望远在澳大利亚的亲人回来见上一面,她本来以为病情不会发展的那么快,觉得假期孩子们再来没问题,可没想到病情恶化很快,她要求医生能够帮助她坚持到孩子们的到来,最后几天开始用呼吸机了,但每当见到医生来看她,她总是微笑地表示可以坚持,但就在儿女们到达的那一天,她却没能等到孩子们走进她病房的那一刻就永远的闭上了双眼。

女儿说,她每次去看这个病人时都很难过,她不敢看她那双包含着强烈求生愿望又总是想给他人以安慰的眼睛。她去世那天,女儿伤心地哭了。

一次女儿下班回来,神情黯然,流着泪告诉我另一个病人的故事:几个月前她的病房收进了一个有些弱智的男病人,这个病人不说话,但可以基本听懂别人的,虽然50多岁的年龄,但长得胖呼呼,很和蔼可亲,一脸的童贞,就像一个纯洁的孩子。他也得了致命的肺纤维化,这种病有时需要天天检查血氧,取血要从动脉里,每天扎针取血都是很痛苦的事,他不说话只是把自己的胳膊像孩子一样往身后藏,痛苦地摇着头。

在英国的医院,这种事都是住院医生做,就是女儿和另外一个年轻医生,渐渐地他同女儿熟悉了,每到女儿来抽血,他不拒绝了,胆怯地伸出手臂,目光哀求地看着她。

女儿说,每次给他扎针都格外小心,就像对待孩子一样。平时里只要见到女儿,他的脸上立刻现出稚气的微笑。

有一天,他把我女儿和另外那个年轻医生叫到身边,给她们看一张他年轻时的照片。照片上的他微笑地站在一个收获的菜园里,他示意,这些菜都是他自己种的,看着看着,他的眼里饱含了泪水,晶莹的泪珠顺着他那已不年轻但充满清纯的脸上流了下来。也许他心里很清楚自己已经不久于世了,再也不能回到他的花园种花种菜了。

女儿此时终于没能控制好自己,泪水也止不住地往下淌。看到她们哭了,他马上使劲儿地摇头,用他的大手为年轻的医生们拭泪,然后又破涕为笑,表情中充满了歉意。

随着病情的不断恶化和严重的缺氧,他的全身开始浮肿,已经不能起床了。看着他那痛苦的样子,而医生却无法帮助,无力回天,女儿心里非常难过。

终于有一天他走了(就是今天),永远解脱了。没有人送葬,甚至在他住院期间没有人来看过他,他就这样静悄悄的离开了这个世界。只有这两个年轻的女医生送了他最后的路程。

我劝女儿,作为医生,面对着生离死别不动心很难做到,动心了又伤自己,对于年轻的医生的确是一种很难把握的情感。我希望她的心渐渐地粗糙一些,但不是麻木,是要有大爱的。

写于2011年10月

外一篇

在飞机上看病人




作者:刘晓华   



一个月前女儿的护照到期了,在换新护照前她一直在犹豫是否把Doctor加在她名字前面。解释一下,在英国任何证件或填写表格,都要在名字前加上抬头,这包括先生,夫人,小姐,女士,博士和医生的称呼在英语中是一样的,都是Doctor。她的顾虑是在旅途中会给她带来额外的责任和工作,但最后还是决定加上了。

半个月前女儿与男友去美国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度假。

登上飞机三个小时后,乘务长焦急地走到她的座位前,问女儿是不是医生(也有可能是其他学科的博士),当女儿给予肯定回答后,他说现在飞机上有个急病人需要医生的诊治和帮助,问女儿是否可以。

女儿跟着乘务长快步来到病人面前。这是个20多岁的年轻男人,当时的症状是非常严重的上吐下泻,座位周围一片狼藉,乘务员在不停地忙碌着。病人此时非常虚弱。机组人员很担心是什么急性传染病或是大脑的问题。

女儿仔细诊断后觉得还像是急性胃肠道消化系统炎症。然后乘务长带女儿去了驾驶舱,见了机长把情况讲清楚后,又接通了地面管理结构的电话。在飞机上给病人用药必须经过地面的一个专门机构(在新加坡)的批准,即便是医生也没有权利直接用药。

女儿同地面通了话,征得同意后给病人用了飞机上现有的药。然后就是填表写诊断记录等等很复杂的书面工作。一个多小时才把这些事情处理完了,再度查看病人已有所缓解。女儿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松了口气。

这时候乘务长微笑地再次来到女儿面前,邀请她和男友坐到头等舱去,到了那,乘务员送来了一大瓶香槟酒,以感谢女儿给予他们的帮助,并且给了女儿机长的名片,说回程时仍然可以坐头等舱。

没想到换护照前担心的事情在第一次旅途中就发生了,这种事情对年轻的女儿是一次不平凡的经历。她在给我的邮件中说当时很兴奋激动,对于她来说这里有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在飞机上看病人,第一次进驾驶舱,第一次在飞机上与地面通话,真有些像电影里的情节。

听完她的叙述后,我是喜忧掺半,高兴的是,女儿关键时刻履行医生职责,救死扶伤帮助病人、替他人排忧解难。但更多的还是担忧,平时工作很辛苦的女儿,在难得的假期仍然会遇到这些意外的责任,意外的辛苦。这次碰上的病人还比较简单,如果一旦遇到生命攸关的情况,责任将会是何等的重大。

亲爱的女儿辛苦了!!

写于2013年1月


刘晓华专页

刘晓华:与尼克松一起看北京人表演

周总理指挥我们歌唱"共产主义接班人"

刘晓华:在庆祝十一游行的彩车上

刘晓华:经历唐山大地震

刘晓华:人生中最漫长的一天一夜

刘晓华:短暂的中学时期


原载晓华的博客,本号获许可分享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域外

我在美国治痛风,一段让中国患者抓狂的经历
一个杭州人在美国治疗癌症的经历
在美国的一场手术,让我明白两国医疗的差异
见证美国的一次膝关节置换手术
黄国杰:归去来兮,新三届的洋插队

谢文纬:我在美国“洋插队”的经历

美国癌症治愈率高出中国一倍?真相令人汗颜
美国新型毒品如何走向泛滥如斯?
萧蔚:澳洲居然有供毒中心
陈小春:我让美国连锁药店给我赔礼道歉
陈小春:在美国急诊被敲竹杠,我上书特朗普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

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

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

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

……

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

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

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