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知青丨左禹:插队陇东,村里多是赤贫户

左禹 新三届 2022-03-21


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


左禹,出生于北京,68届初中生,1968年11月下乡插队,1971年起先后任陶瓷厂装窑工、化工厂操作工,1977年考入大学,1981年读研究生,1984年以后在大学任教,2017年退休。


原题

陇东插队记实





作者:左禹

 

 

我是68届初中生,1968年11月首批从兰州到甘肃崇信县黄寨公社下乡插队,算起来已经是半个多世纪前的事。其实比起大多数知青,我们这批人是很幸运的,我在乡下只呆了两年就抽调到当地的一家陶瓷厂当工人,后来调到国营大厂,再后来参加77级高考、读研、出国,最后当了一名大学老师,一辈子忙忙碌碌很快过去了。


尽管有过奋力拼搏沉浮、有过不少喜怒哀乐,但大部分记忆在慢慢淡去,而不知为什么,短短几年的插队经历,却深深刻印在脑海中,比其后的几十年印象都更鲜明。当年的许多事仍然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却又恍如隔世。


有时候我自己也觉得似乎不可理解,一辈子经历了那么多的事情,怎么偏偏插队那几年的事记得最清楚、经常浮现在脑海中呢?


随着年纪不断增大,我终于明白,我怎么会不记得那些岁月呢?那是我最宝贵的青春岁月,是我走入社会的最初人生体验,是我们这一代人仅有的青春记忆。我们把一生最宝贵的年华永远留在了那黄土高坡上、留在了土窑洞里,从而这段时光在我们生命的年轮上刻下了一道永不磨灭的印记。


上路



1968年11月21日,初冬一个阴霾的早晨,我背着铺盖卷离开家向学校走去。母亲跟在身后送我出家门,但我始终没有回头,不忍心看见母亲的泪水。那时我父亲还在“牛棚”里,姐姐也马上要下乡。这一天,结束了我的少年时代,那年我16岁。


兰州六中180多名被分配首批插队的“老三届”知青,分乘5辆卡车,离开兰州向甘肃平凉地区的崇信县驶去。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潮的第一波开始了。


与其它多数省市不同的是,当时在兰州市,并不是所有的“老三届”学生都要上山下乡,实际上真正下乡插队的只是一小部分人。老三届学生根据当时的家庭状况可以大体分为五类。第一类人当然是“出身好、根红苗壮”,包括家庭出身贫雇农、工人或正在掌权的干部(被批斗的不在此类)等,分配到兰州市区的石化公司、炼油厂、石油机械厂、阀门厂等大型国营企业。


第二类人属于家庭出身比较好的一类,如下中农、市贫等,基本上也分配到兰州市的国营单位,但大多都是市属、区属的小厂了。第三类人通常家庭出身就不如前两等人了,但也没有大问题,如中农、上中农,或略有些小问题,但父母当时在单位中还有一定地位,这些同学有不少分配到外地的工矿企业。我熟悉的一个初二同学,出身是市贫,被分配到天水公路总段当了一名养路工;我们校足球队的队长、高三学生李柏,也被分到天水公路养护总段,后来一直没有音信。


第四类人就基本上都属于家庭出身不太好的了,如富农、小业主等等,或父母在文革中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其中也有少部分家庭出身中等但在学校比较捣蛋、在工宣队挂上号的人,这批同学被分配到农建、林建,即农业生产建设兵团或林业生产建设兵团。农建主要在安西、酒泉一带,林建在陇东地区,虽然很艰苦,但每月有工资,刚去时一般月工资是18元。第五类人包括家庭出身地主、资本家,或父母在文革期间被批斗、蹲牛棚的,也有一些“革干”出身,但当时父母被打成“走资派”尚未被“解放”的。这批人在当时被归类于“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因此被分配到农村插队,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当然,这五种人之间并无严格的界限,因此工宣队、学校革委会和掌权的年级老师等就掌握最终的分配大权。实际上,兰州六中老三届毕业生一千多人中,下乡插队的分为两批总共大概不到200人,从初一到高三各个年级的都有。我们68届初中生是最小的一届,被称做“知识青年”实在是被高抬了,我们初一还没上完就闹起了“大革命”,贴大字报、批斗老师,大串联,然后就在校园里混了两年多,学的那点儿东西早已还给老师了,比小学生的水平高不了多少。


那时我父亲被打成“反动技术权威”,正在单位蹲牛棚,我自知去“接受再教育”是毫无疑问的事。所以我们这批人从来也没有像其它省市的一些知青那样慷慨激昂、自愿要去广阔天地同贫下中农结合,只是知道我们被分配如此,没有其它选择。实际上,也有极个别的自愿报名下乡插队的同学,我知道的一位老高三生,忘记了他的名字,外号叫“陕北”,身体强壮,家庭出身好,本来不会分去插队,他是真正自愿报名的,去了崇信县的木林公社。但他的命运最不济,仅一年多后因为到山崖边采集烧火柴,失足落下深渊,不幸落难,时年22岁。


在兰州市所有“老三届”学生中,最早分配的就是我们这批插队人员,而真正下乡插队的也只有我们这一批,我们走后,第二批分配的是去农建、林建,再往后就是分到工厂企业了。我们班那时有五十多个同学,插队加上农林建的一共也就是十几个人,大概不到全班的三分之一。


我们第一批下乡插队的安排非常仓促,11月19日在全校大会上宣布插队名单,21日一大早就出发,180多人分别乘坐5辆卡车,卡车是平凉运输公司往兰州运货的车,到兰州卸货后,正好把我们再运回到平凉。180多人加上每个人的铺盖卷和行李,5辆卡车挤得满满当当,每个人只能得到蹲坐的一小块地盘。


出发前,学校发给每人一张“喜报”:“xx同学坚决响应毛主席“四个面向”的伟大号召,奔赴农业生产第一线,特此报喜”,还发给每人一套毛选四卷和一个毛主席石膏像。有人把石膏像塞到行李里,也有的同学没地方放,就码在行李上。


出发不久,离开东岗镇后就进入山路,汽车一路颠簸,竟把好几个石膏像颠碎了。几个同学吓得要死,本来出身就不好,这下弄不好罪名就大了,赶紧报告带队的工宣队员。这可是一个重大事件,整个车队当即停车,工宣队王队长过来查看,一看也不知所措。由于大家的石膏像都堆在一起,摔碎的石膏像属于谁无从分辨,大家谁也不敢作声,最后王队长只得自己动手将碎石膏末扫清并丢到山谷中,嘱咐大家不要再提此事,结果是有惊无险。

 

插队时发给每人的“喜报” 

 

兰州到平凉只有大约400公里,要是现在只要半天就到了,但那时路不好走,我们总共走了两天。一路上主要是盘山路,要翻越华家岭和六盘山,大部分是硬土或渣石路,还没铺上柏油,车队一路上扬起漫天尘土。我们坐的卡车上装了篷布,但车后部是敞开的,尘土从车后灌进车厢,每个人都成了土猴。由于准备不足,大部分人身上都是一件小棉袄,哪知道陇东山区的冬天异常寒冷,大家挤在一起还是冻得嗦嗦发抖。


第一天晚上,到了静宁县城,停下住了一宿,下车时不但腿脚、连大脑几乎都麻木了。静宁当地的烧鸡很有名,记得当时的价钱是1元8角一只,我们刚离开家,家里再困难一般总会给带上几元钱,当天晚上把静宁饭店的烧鸡一扫而光。


第二天乘车继续东行,出了静宁城不久就要翻越六盘山,那时六盘山的盘山路都是渣土路,路窄弯急,遇到对面来的大车,错车都很困难,不时能看到故障车停在路上甚至翻到山沟里,我们的卡车用了几个小时才翻过山去,中午时分到达平凉。在平凉用过午餐后,五辆汽车分别向目的地—崇信县黄寨公社(当时叫东方红公社)和木林公社进发。


自平凉向东约五十公里处,汽车开始爬山,原以为要翻山过去,却不知上了山顶后是一片平地,几乎看不见一间房屋,树木也很少,这是陇东地区特有的地貌——塬,就是山上的大块平地。我们的目的地黄寨公社到了。因为我们上车时已经按分配的生产队配置好,几辆汽车开始分别向不同的方向分流,当其它汽车都陆续消失以后,我们的汽车开到一片空场上,带队老师宣布,我们到了。


这时天已擦黑,只见四周空空荡荡,没有一间房屋,也看不到一丝灯火,村子在哪儿呢?一会儿呼啦啦来了一大群老乡,拉着架子车,带队老师宣布分到各个生产队的名单,老乡们扛起我们的行李,让我们跟着走。这时天已完全黑下来,那天恰好没有月亮,伸手不见五指,我们跟着老乡的脚步,只知道一路在下坡,约摸走了二、三里地,进了一个院子,老乡说:到了。进了房门,借着一盏煤油灯的光亮,这才知道,原来不是房屋,而是窑洞。


出发前在卡车上

 

山村概况



我们5个男生和5个女生分别分到两户人家,各住在房东家空余的一眼窑洞中。男生有我、小殷、大殷、谢平、方头,大殷是68届高中生,谢平和方头是66届初中生,我和小殷以及5名女生,都是68届初中生。当晚在老乡家吃了一顿长面,由于路途疲倦,很快熟睡。


第二天一早,起来出了院门,却大吃一惊:出门几步远就是山崖,尤其是昨晚过来的路,其中有一段路边是百米深崖,路面不过两、三米宽,想想当时在漆黑中浑然不知,只是跟着老乡的脚步,如果向旁边跨上两步后果就不敢想象。老乡们摸黑走夜路的本领也确实令人惊叹。


村子由上下错落排列的几排窑洞构成,怪不得在塬上看不到房屋。这是一个很小的山村,当时叫做水泉屲生产队,由水泉屲和香炉山两部分构成,一共也只不过二十几户人家,大部分住在水泉屲这边,还有少数几户住在地势较低、隔一道山沟相望的香炉山,从香炉山到我们这边要一路上坡走半个多小时。


每户人家的格局大致差不多,背后依托一片直立、较平整的崖壁,在崖壁上开出几口窑洞来,窑洞前面有一小块平地作为院子,用黄土打起院墙。我们的房东名刘世凯,四十多岁的模样,只有一个儿子,叫有仓,时年15岁,没怎么上过学,个子也很矮,应该是从小就下地劳动的结果。他家有三眼窑洞,其中一眼让给我们住,旁边还有一眼小窑洞是他家的猪圈,也兼作我们的厕所。

 

从村里遥望对面山上的梯田

 

我们的村子是一个贫穷的山村,只有少部分土地在塬上,大部分土地都是山坡地,完全靠天吃饭。农民的说法是:三年不收成,收成管三年。主要的作物是冬小麦和玉米,小麦的产量很低,每亩百八十斤就算不错,年成不好时,很多地里最后的收成只有每亩二三十斤,连种子都收不回来,名副其实的“广种薄收”。


村子里多数村民还应该属于赤贫:一般人家的窑洞里,进门是一个大炕,炕里边连着锅灶,这样做饭时的热量通过炕底再排出去。再往里是一张大案板,以及若干锅碗瓢盆等吃饭的家什,然后还有一口水缸和一两条长条凳。这就是一般人家的全部家当。炕上通常只有一领草席,再加上几块青砖,那是当枕头用的,由于常年使用,没有了棱角,油光铮亮。


多数村民家连一床被子也没有,即使是寒冬腊月,晚上睡觉只能把身上的棉袄脱下来往身上一盖就成了被子。队长张具元家里算家境略好,有一床被子,全家人可以共用。据说全村只有一户人家每人都有被子,是裁缝家,他家原来是宁夏隆德县城里的干部,后来被下放来到村里,由于他的女人会裁缝活,家里有一台缝纫机,经常为附近村民做衣服,日子略为宽裕一些。一般村民家是没有柜子、箱子这类家具的,有了也没有用处,根本没有多余的东西可放。


通常每人只有身上穿着的一套衣服,夏天就是一件单衣,天气冷了就把棉袄穿上,再冷就在腰间缠上一条草绳,叫做“三单不如一棉,三棉不如一缠”。衣服是从来不洗的,因为没得换,一般要一直穿下去,直到家里攒够了钱可以扯布做一身新衣,那时旧衣服也就烂的不能再穿了。


村子不通电,家家户户照明都靠煤油灯,这也是我们刚到时几乎看不到一点光亮的原因。最能反映当地农民贫穷程度的是解手的方式:老乡解手后随手在地上拣个土坷垃,在后面涂抹一下就算完事,那时谁能用得起手纸呢?当然这种解手方式我们接受不了,但下乡时谁也不可能带多少纸去,只好找到什么用什么,包括下乡时自带或发放的各种学习书籍甚至烟盒纸。

 

窑洞生活



我们住的窑洞比一般的窑洞略深一些,除了炕、灶台、案板等必备物以外,在窑洞的最里面还有一付大磨盘,我们集体户10个人搭伙,一日三餐都在我们这窑洞中做饭。所以我们这一眼窑洞既是卧室又是大家的伙房,同时也是磨房。从队里分到的粮食主要是小麦和玉米,都需要自己磨成粉,刚去时老乡给我们磨面,就直接将驴牵到我们的窑洞里推磨。后来是我们自己磨面,开始时向队里借驴来推磨,但是时间长了队里的驴越来越难借,后来我们也只好自己推磨了。


推磨对于我们来说是个很累人的活,那窑洞深处本来通风就不好,推着沉重的磨盘在窑洞尽头一圈又一圈地转,几十斤面磨出来弄得人头昏脑胀。但是那时候整个公社都不通电,听说只有黄寨公社有一台电磨,依靠柴油发电机发电,但黄寨公社距离我们有十里地,柴油机也并不经常开。再就是附近的刘天沟大队有一台水磨。


刘天沟离我们村不算远,大概五六里地,但是在很深的沟底,只有那儿有一股溪水能够推动磨盘。我们曾经偶尔去磨过几次面,因为水小,那水磨转的很慢,效率很低,加上附近有不少人去磨面,要昼夜排队,一般排两三天的队才能轮上,磨完面后还得一路上山扛回来,其实真是得不偿失。


我们的窑洞没有窗户,但门上面开了一个大大的“天窗”,保证窑里能进入新鲜空气。人称窑洞是“冬暖夏凉”,夏天窑洞里确实比较凉快,外面的太阳照不进来,热空气进来也少;但冬天根本不暖和。寒冬腊月时,窑洞里水缸里的水会结一层冰。老乡家一般没有被褥,主要靠烧火炕取暖。我们一开始也学着烧炕,但一则火炕往往太热烤得受不了,二则必须经常去拾柴火,其实哪儿有柴火可拾?后来我们就干脆不烧炕。冬天睡觉时除了盖被子,还得把所有的棉袄、单衣都盖到身上。


我们的炕不大,一开始五个人睡,挤得满满登登,几乎翻不了身,后来“方头”由于与谢平言语不合,两人打了一架,方头就跑到相邻的于家嘴村的同学那儿去了,再后来谢平也住到别的老乡家去,剩下三个人睡还算凑合。有好几次,早上醒来,发现被子上铺了一层积雪,原来夜里下雪,雪花从天窗飘进来,我们竟然浑然不觉。


冬天尽管很冷,但并不是最难过,夏天其实更难过。每逢夏天,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布满红斑,奇痒无比,跳蚤肯定是罪魁祸首,跳蚤能够轻易地从地上跳到炕上,炕头上随时都可以捉到跳蚤,另外还有蚊子和其它说不清楚的蝇虫,那时候不要说没有任何杀虫剂,就是有也不管用,因为周边四处的猪、狗、鸡身上的寄生虫是杀不完的。此外,水土不服可能也是一个因素。


另外比较难堪的是上厕所。厕所就是房东的猪圈,每次解手,房东养的一口大猪就凑到跟前,急不可耐地要想享用那排泄之物,搞的我们避之不及,每次只好草草结束。

 

五十年后在原来居住的窑洞外合影(左一作者)

 

下乡的第三天就开始下地干活。当时正值冬季,本来应该是农闲时间,但上级要求学大寨,所有人都去修“水保”,即“水土保持梯田”、“水平梯田”。队里的土地主要是山地,本来大多也是梯田,只不过是顺着山坡的坡地,据说大寨的经验是将山坡地修成水平梯田,可以大大提高产量,因此到了冬天别的农活一闲,大家就都要上“水保”工地。


这活儿可是不轻松:对于一块坡地,需要先把所有土地表层几十公分厚的熟土翻到一边,然后把高处的深层土装车运到低洼处,等到整块地各处都平整了,再把熟土填回表面,最后再将整块土地整平。经过整修的水平梯田确实很美观,但是据说大概几年之间没什么收成,因为尽管保留了熟土,但地表的土壤层仍然受到破坏,需要好几年才能恢复。


整个一个冬天,我们几乎天天都在翻土、填土、推车、挑担,搞得大家比农忙时还要累。每天早晨天蒙蒙亮,队长就开始喊:上工了!上工了!大家迅速起床,来到工地,首先要集合进行早请示:“敬祝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寿无疆、万寿无疆!敬祝林副主席永远健康、永远健康”!然后工作2-3个小时,这时才到吃早饭的时候。


早饭通常都回去吃,一般都是玉米碴子粥。那时年轻,体力活又重,我一早上要吃4大碗碴子粥,通常什么下饭菜都没有,有时实在觉得缺少味道,就在粥里倒一点“浆水”来下饭。所谓“浆水”其实就是面汤发酵后形成的酸汤,也可以用来拌面吃,就是陕甘一带著名的“浆水面”,但其制作也有一定的讲究,关键是发酵时要密封适当避免变馊。要是赶上开春时节偶尔采到一些嫩苜蓿用盐腌了吃,那真是美味。


吃完早饭后很快又要下地,这就要干一整天时间的活了,中午饭由家里做饭的人送到地里,在地里吃完饭后稍事休息,再干活直到天黑。每天天黑时分,队长喊收工,我们简直连回村的力气都没了。拖着极度疲乏的脚步回到窑洞,晚饭基本上也吃不出什么味道了。


但往往晚饭后队长还要召集大家去开会,其实根本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有时学习毛主席语录,传达上面学大寨的精神,或者宣传一些早已过时的政策,或者支书和队长宣讲一些时事之类,大家叫做“车轱辘话”。回到窑洞里躺到炕上,浑身酸疼,仿佛才睡一会儿觉,又听见队长在喊“上工了!上工了!”


刚去的一个星期,由房东的女人帮我们做饭,以后就靠自己了。我们知青户10个人轮流做饭,10天轮一次,谁也免不了。早饭一般是玉米碴子粥,最简单。午饭一般需要有干的,只要学会蒸馒头和发糕、窝头就行,因为面粉少,难得吃馒头,主要是蒸玉米面发糕。


老乡们的晚饭大多是吃“搅团”,先烧一锅开水,在锅里逐渐加入玉米面,用汤勺或者用一根擀面棍不断搅动,直到那玉米糊稠的搅起来很费劲,一锅搅团就做好了。如果做的不是太粘稠,就是“散饭”,是西北地区很多地方的主食。如果家里有麦子,老乡们晚饭也常吃汤面,各家是否有足够的口粮只要看汤面的稀稠程度就一目了然。


陇东的面条是有名的,通常逢年过节或来了贵客最好的招待就是擀长面或者炸油饼。每家都有一块大如床板的案板,擀面杖则有多根,从短粗的一直到细长的一套,擀面时要根据面饼的大小逐一更换擀面杖,最后的面饼可以擀到直径一米多、像床板那么大。要想擀出好面,和面是关键,特别是要尽量硬一些,这样才能擀得很大而有劲道,因此擀面其实也是挺费劲的活儿。


至于炒菜,就更简单了,因为没什么菜吃,主要是吃土豆,只要会炒土豆丝就行了。炒土豆丝也特别容易:先把锅烧热,用半块土豆蘸一点油在铁锅底部擦一遍,闻到油的香味立刻将切好的土豆丝倒入锅中,翻炒几下,加入盐,再加入少量水直至把土豆丝连炒带煮做熟,一盘炒土豆丝就成了,水平高低主要看切土豆丝的本领。因此做饭也简单,就那几下子,我们学得都很快。


另外必须学会的是烧火,不论是烧煤还是烧柴,必须学会生火和拉风箱,烧水做饭的时候需要一边拉风箱,一边不断向炉灶中添煤加柴,也不是很轻松的事。


我们下乡的第一年有供应粮,每人每月40斤粮食,由于平时没有副食和蔬菜,也几乎没有食油,体力消耗又大,40斤粮看似不算少,但也只能勉强够吃。第二年没有了供应粮,就经常饿肚子了。队里分的口粮根本不够吃,老乡们当然也不够吃,但他们好歹有几分自留地,能够补充一点儿不足,而我们就没有任何其它来源。


当时队里的管理办法是每家每户先向大队借粮食记账,到年底根据各户一年的工作量结算分配,多退少补。每次粮食吃完后向队里申请借粮,队里总是要拖上少则三五天,多则十天半月,才可能再给我们一些口粮。因此当粮食接不上时,我们就只好凑合过日子,经常是连着好几天吃煮土豆,吃得胃里直反酸水。还有的时候实在没有粮食吃了,把小米糠连同一点点小米一起烙成饼,吃得嗓子眼生疼。


有一次,我们饿得实在受不了,到队里去申请借粮不成,回来生了一肚子气,那时正是玉米灌浆的时候,我们在气头上,冲到玉米地里掰了一大堆玉米,一边掰一边吃那嫩玉米,队干部和老乡们见我们急眼了,竟吓得不敢作声,由着我们发泄。第二天,大队通知我们到大队部去,我们原以为这下子要“招祸”了却不料是通知可以借粮了。


老乡们一日三餐的种类跟我们差不多,但窝头发糕不能往饱里吃,晚饭的面条汤也要稀的多。一年到头老乡们基本上吃不到蔬菜,生产队不种菜,那时候要砍“资本主义的尾巴”,给老乡们的自留地很少,主要用来种小麦或玉米来弥补口粮不足,谁家也舍不得种菜。肉食就更吃不上了,家里养的猪如果养成了,一般自己都舍不得吃,只有靠卖猪或平时卖点儿鸡蛋手里才能有一点儿现钱。


就是过年,也不是每家都能吃上肉,谁家要是能到集市上割几斤肉回来那才是真的过年了。老乡们家家都会做一种菜叫做“洋芋肉”,就是把土豆先捣成土豆泥再做成肉片形状,最后蒸熟浇上汤汁,吃到嘴里有一点点吃肥肉的感觉,也算是保留对肉食的想象。


我们水泉凹村尽管很穷,但有一点优势,就是有一眼清泉,这比起甘肃中部定西、静宁一带强多了。陇中地区很多地方根本没有水,只能靠“涝坝”,即在村子边上修一个水塘,把雨水收集到水塘里,人、畜都饮用涝坝水。要是长时间不下雨,那涝坝里就只剩下一点儿泥汤。还有的地方水倒是不缺,但喝了可能得大骨节病或其它可怕的病症。


我们村子的泉水异常清澈,喝到口中清凉甘甜,大旱天泉水也不断流,只是泉水在很深的沟底,约摸有六七十米深。我们知青经常要洗澡、洗衣服,用水量比老乡大得多,担水成了我们几个男生的责任,每天早上下工回来不管多累,每人至少要挑一担水,夏天时由于用水多,每人要挑两担。有时候碰上下雨,那登山的小路泥泞湿滑,担着六七十斤重的两大桶水,上三步要退两步。


1994年,我们几人曾经回去一次,那时生活已经改善多了,村子里通了电,不少人家已经在塬上盖了房,用管道把水抽到塬上。我专门下到沟底去看那眼泉,泉水仍然清澈,但上山时尽管空着手,却感觉山极高,总也爬不到头,中途歇了好几次,真不能想象当年怎么能把水挑到山上来的。

 

插队同学合影(右二为作者)

 

干农活的回忆



其实老乡本不该那么穷。刚去时,我以为这地方是靠天吃饭,年成不好就没有办法,但后来发现,同样的年成,塬上有些很好的地里庄稼长得稀稀拉拉,每亩麦子只收几十斤,而村子边上有些山地里的麦子却长的绿油油极生猛,原来那是老乡的自留地。因此只要多上肥、好好伺候,还是能有比较好的收成的。


问题出在大队核算上。我们所在的水泉凹生产队和附近的庙庄、刘天沟、于家嘴一共4个生产队同属水泉凹大队,是统一核算分配的,当时是公社的一个试点,即不管你这个村子收成怎样,到年底全大队要打通了平均分配,但结果导致哪个生产队也不卖力,避免被其它生产队“共产”,也导致我们大队在周围几个大队中是有名的穷队,比相邻的大麦沟大队要穷得多。


我们去的第一年,年终分配时每个工是9分钱,第二年更是降到7分钱。那么一个工的概念是什么呢?那时学大寨,给每个劳动力根据他的能力和表现评分,最强壮且表现最好的劳动力可以评为“标兵”,每干一天给10个工分,相当于一个工,一般的壮劳力最多只能评到9.5分,女人一般评为6到7分,也就是说,对于大多数人,干满一天的活还挣不到一个工。


另外一个原因,是当时的政策是不管丰年还是歉年,生产队首先要交足公粮,如果遇上年成不好,交完公粮后队里所剩的口粮可能已不够吃饱肚子,再想办法申请要求吃返销粮或救济粮,因此农民的口粮总是很紧张,主要还要依靠家里的几分自留地来补充。


老乡们生活的开销从哪里来呢?平时的主要开销是点灯的煤油和吃的盐,要从“鸡屁股”里来,一般每家都养几只母鸡,下了蛋自己一般舍不得吃,每个鸡蛋5分钱卖到供销社。到年底如果家里养的猪成了,能卖几十元钱,就有可能给全家每人扯布做一身新衣,因此过年时也往往吃不上肉。


我们几个男生中,大殷和小殷是兄弟俩,我们几人在学校时整天一起玩单杠、双杠、举重,或者踢足球,身体都很结实,再加上家庭出身“有问题”,自感低人一头,干活极其卖力。农民中最壮的劳力能干什么活,我们也不示弱,照样干。我们几人经常给其他知青和老乡表演的“节目”是两只手同时各用五个手指头夹起五块砖,或者不要别人帮忙,独自将立在地上的“桩子”抗到肩上。


“桩子”就是一袋粮食,陇东地区通常用的粮袋细而长,用羊毛编织,很结实,装满粮食后直径有二、三十公分,差不多将近一人高,一般重量为170-180斤左右,通常都需要两个人合作,一人半蹲将肩膀对着桩子中部,另一人抓住桩子底部用力上抬,两人合力才能抗到肩上;就是老乡中的壮劳力,也不是都能独自抗桩子。


大殷在我们当中年龄最大,力气最大并且各项累活都争先干,被队里评为“标兵”,每天可以拿到10分,就是一个工;我和小殷则评到9.5分,已经相当于老乡中最强壮的劳动力了。那时我们是那样真诚地、拼命地想通过繁重的体力劳动来证明自己,我自从16岁下乡后,就再也没长过个子,毫无疑问是受了重体力劳动的影响。但干满一天的活还不到一个工,就是说还挣不到9分钱,辛辛苦苦一年到头,不但分不到钱,连充抵队里分的口粮钱都不够。


记得我离开农村时,跟队里算帐,抵交了我从队里分到的口粮后,还倒欠队里二十多元钱。


其他村子的同学一般都不像我们这样干活,太累的活只要说干不动,老乡们其实也不会强迫你去干。附近崖庄的几个同学都是68届初中生,比较文弱,一开始到村里大家就都表示干不动重活,结果老乡们也就不让他们干力气活,经常跟妇女一起在场院里,他们也乐得优哉游哉,甚至时不时还读一些数理化的书,多年以后他们队里这帮人差不多有一半上了大学。


我们下乡那时尽管已经建国近20年了,但整个公社都还不通电,我们大队也没有一件机械化农具,耕地完全还是沿用几百年来的原始方法:“二牛抬杠”。刚去时,除了上“水保”工地外,队长主要分配我们干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力气活,如拉车、在饲养站起粪、往地里送粪等等,这类活儿一般都又脏又累。


比如起粪,队里的牲口都集中在饲养站的几口窑洞喂养,饲养员平时负责每天向牲口圈里填土,把牲口的粪便掩埋起来,过一段时间土厚了,就需要把粪土挖出来。由于粪土被牲口踩的很结实,需要用镐头刨,经常是一镐头下去,结果表面一层硬土下面却是稀粪,溅了满脸满身。


由于干活经验不足,有好几次险些送命。


一次是从饲养站往塬上拉粪。饲养站里的粪起出来以后要先运到塬上,再分别向各块地里运送。饲养站在最靠近塬上的一层窑洞,从饲养站到塬上距离大约有四五十米,但是高度差约莫有七八米,要一直上坡,坡度也算比较陡了,如果是稍微富裕一点的村子,只要套上一头驴,这拉粪的活儿就很轻松了,但我们水泉凹是个穷队,牲口很少,我们每两个人一组,负责将一车车粪土拉到坡上。我和小殷在一组,大殷和一位老乡一组,另外几组都是老乡。


干这活的都是村里最强壮的劳力,我们两人一组把一满车粪土拉到塬上并不十分吃力。但干着干着,有一组老乡玩了花样:每次只由一个人把车拉到塬上,另一个人就可以躺在饲养站的炕上多休息一会儿。然后大殷那一组也如法炮制。那时候我们年轻气盛,我和小殷一看,也不示弱,也开始轮流一人一次。开始的几车还凑合,尽管非常吃力,使出全身的力气也能顺利地把车拉上去。


我那时还不满17周岁,毕竟耐久力和经验比起那些二三十岁的壮年老乡要差得远,独自拉了两三车后,再一车就已经有些顶不住了,拉到坡中间就没了力气,车子停在坡上走不动了,并缓缓向后退,我的肩膀套在架子车的皮带里,如果被车向后拖,结果必然就是连人带车滚下数十米的悬崖。


这时就是喊人帮忙也来不及了。我拼尽浑身力气好不容易把车稳住,让它不再后退,然后咬着牙,一步一步慢慢地向前挪,心里只有一个想法,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车往后倒,最后终于到了塬上,但头脑已经完全空白,不知道是怎么上来的。这是我下乡期间距离死神最近的一次经历。


还有一次,是用架子车将粪土向山坡地里运,这是由塬上向下拉车,但是也不容易,架子车后部底下都安装了一个废轮胎,下坡时一人站在车后,让架子车后部的轮胎拖在地上相当于刹车,另一人驾辕,需要将车把使劲向上抬以增大后部的摩擦力。坡度较缓时问题还不大,但坡度大时驾辕者必须有相当大的力气才能够控制住车不往下冲。


那次我和大殷一组,大殷驾辕,我站在车后,在一个急转弯下坡处车失去了控制,直冲向山崖,在车坠下山崖的一瞬间,我从车上跳下,而大殷随车一起掉了下去,只听通的一声,然后扬起一大片尘土,我心想,坏了,赶紧往下看,幸而这一段山崖不深,大约只有七八米,大殷与车一同坠下,幸运的是没有被车砸到,落到下面的松土上,从尘土中钻出来,竟然毫发无损,真个是有惊无险。


还有一件事值得一提,是从沟底向塬上抬木头。


我们去的第二年,附近的几个大队要共建一所小学校。每个村子出几个人,从开始的打土坯、拉砖瓦、挖地基、抬木头,到和泥当小工、盖房子,我们经历了建设学校的整个过程。


盖房子的砖瓦是从县城川里一家砖瓦厂买来的,真正的砖用的不多,只用在房屋的几根立柱上,柱子之间的墙则用我们自己打的土坯砖。陇东的黄土粘性很大,打土坯砖很简单,只需要一个砖模,两人配合,一人将黄土铲入模具,另一人用石槌将砖夯实,然后码放好晒干即可,两个人一天就可以打几百块砖。


最重要的材料是房梁,要用到整根的木材。陇东的塬上几乎没有树木,而在沟底由于湿润靠近地下水,还保存一些树林。盖房子要到沟底伐木抬上来。从沟底到塬上垂直距离大概有百八十米,通过一条之字形上升的曲折小路,窄的地方只有半米多宽。根据木料的粗细长短,每根木头需要七八个人到十几个人,用一根长绳从木头的一端绕若干圈到另一头,叫做“滚绳”,每两个人一根杠杆,挑住绳子。


这种滚绳的特点是每根杠杆上承受的力是不断在变化的,如果某根杠杆上受的力大了,必须用力向上挺住,重量就会转到其他位置,若是挺不住而向下缩,反倒会承受更大的重量。那些刚伐倒的树木死沉死沉,更要命的是那上山小路太窄,两个人必须一前一后错开,慢慢向上挪,到了之字转弯的地方,根本不可能转过弯来,就队尾变队头,反方向再往上挪。


这活儿我现在想起来都后怕,如果半路上出点儿差错,有可能整个队伍都滚到悬崖下,谁也跑不了。


我们一届的同学祥华,在邻村崖庄,也被派来扛木头。他的身体不如我们几人结实,有一次在上山途中,他实在顶不住那瞬间的极大重量,肩膀缩了一下,杠杆从他肩头滑下,这一条杠杆承受的重量就落空,而其他杠杆突然承受更大的重量,整个队伍摇晃起来,幸亏其他人咬牙努力稳住了阵脚。


上了山以后,大家把木头从肩上卸下,这时过来一位老乡,恨恨地说:你他妈的差点要了我们大家的命!对准祥华胸前就是一记重拳,立刻将他放倒在地。祥华不敢作声,也算是死里逃生。


学校房屋的修建包括土建和木工活都由我们村的柳木匠主持。先是简单挖一个地基,用砖头砌起房屋最重要的几根承重支柱,支柱与支柱之间砌成土坯墙,然后在支柱之间架上关键的大梁,两侧山墙则架起人字形珩木,两边山墙最高点用一根横梁搭接,房屋大体就成形了。然后沿着人字形珩木铺上一条一条的檩子,檩子之间再用较小的木条填充,叫做椽子。最后的环节是房顶铺瓦,将和好的泥铺满屋顶木条即椽子表面,然后从下向上一块块、一层层地铺上瓦片,房子就基本上建成了。


我们作为小工,干的最多的活儿就是和泥、运泥,尤其是铺瓦时,需要把大量黄泥用铁锨递到房顶上,一个人站在屋檐上端着一把铁锨,底下的人用一把长把铁锨用力把一锨泥抛递到上面的铁锨里,再送到铺瓦师傅跟前。要把一铁锨沉甸甸的黄泥准确递到房顶,也不是容易的事,需要有很强的臂力。


1970年夏天,我们在小学校工地上前后一共干了几个月的时间,一直到学校建成才回村。至今那小学校还在,现在的名字是崇信县黄寨乡油坊小学,最初只建了一排土坯平房,现在规模已经大得多,原来的土坯房早已被砖房取代,转眼已经过去50年了。


春耕和秋耕期间,由于我们不会犁地,一般都被分配去干“抱粪”的活儿。据老乡讲,抱粪是当地最累的农活了。陇东地区播种时,先将粪土分送到各块地里,再将种子搅拌到粪里。播种时,一人赶着牲口在前面犁地,后面一人胸前挂一个大斗跟着跑,斗里装满粪土,用手把粪土播撒到犁沟里,种子也就均匀播下了。一斗的粪土撒完后,要迅速跑到地中间的粪堆上把斗装满,赶紧跑回犁沟处继续播种,不然就跟不上犁地的速度。一斗粪土起码有好几十斤,抱着粪斗在地里来回跑一整天,下工时骨头都差不多散了架。


再一件比较累的活儿是“灌粮”,就是到粮站交公粮。那时候不管年景如何,收成后首先要交够公粮,剩下的粮食才能作为口粮由大队自己分。粮站离我们村子差不多10里地,一般两个人拉一辆架子车,装上四个桩子,大约七八百斤粮食。


拉到粮站后,管理员要先检查粮食质量,用一个带尖端的管状工具插入粮袋,取出粮食来检查,要是粮食太潮,就会拒绝接收,更多的情况是粮食里麸皮太多,需要把粮食倒出来,过一遍粮站的风车,把麸皮吹掉再装袋。那风车要自己摇,一开始我们不知道其中的奥妙,使劲摇风车,把粮食里的麸皮吹得干干净净,一起去的老乡赶忙打手势要我们慢慢摇。


粮食合格后,要一袋一袋肩扛到粮仓里倒出来。粮仓大约有二层楼高,从地面搭一块二三十公分宽的跳板上去,扛着近二百斤的桩子,走在颤颤巍巍的跳板上,必须用尽全身的力气控制住平衡,大颗大颗的汗珠立刻从额头上滴下来。


生活中最累人的事是拉煤。


我们村庄地处黄土高原,塬上光秃秃的几乎没有树木,连草也不多,平时老乡烧饭主要靠到崖边拾一些干草,这应该也是黄土高原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主要是烧煤,需要到土谷堆煤矿买煤拉回来。


土谷堆煤矿在沟里,途中翻过一座山,叫做老爷岭,然后下到沟底,拉上煤以后要从沟底往塬上走,途中还要再翻山回来,来回一百二十多里地。由于中途没有可休息的地方,通常都是头一天午夜以前出发,两个人拉一辆架子车并套上两头驴,赶天亮时到达土谷堆,拉上煤以后就往回返,回来是满载又是上山,一路顺利的话到家时太阳也下山了,几乎是一天一夜。


上山时尽管有两头驴拉车,但人也要帮忙使劲;而下山时也一点不轻松,驾辕的人要拼力向上抬车把,另一人站在车后压住车尾部作为刹车,但那两头驴上坡时很费力,下坡时则来了精神,反倒越走越快,对驾辕者的力气和熟练技术都是考验。因此拉煤都是村里最壮的汉子们的事,由于耗费体力太大,一般老乡家里再穷,都给带上足够的干粮和水,回到家一般还得擀长面招待,我们知青反倒没有这样的待遇。


刚去时,老乡替我们拉煤,后来是一名老乡带我们去,再后来就完全靠自己干了,我们知青户原来10个人,后来走了1个男生到其它队,拉煤就完全是我们剩下4个男生的事了,两三个月就得去一次。


有一次我和大殷两人拉一辆车,半路车胎爆了,在土谷堆也没有找到补胎的地方,只好将一只轮子的车胎扒掉,装满了煤往回走。轮圈压到土路里阻力非常大,车子比往常重的多并且向一面偏,上山时两头驴简直都走不动了,我们二人也拼尽全力拉车,并且要使劲将车把向一边掰才能把正方向。


那一次旅程真的是极其艰难,回到家已经是后半夜,同队的其他人已经急得不得了,以为我们路上出了事。连队长都很着急,一直在村口望着,见到我们进村才松了一口气。那两头驴差不多都虚脱了,简直就要瘫在地上,队长心疼得直叹气,原来队长最担心的是那宝贵的两头驴。


这也难怪,那时我们村里大小劳力有好几十口,而马、驴、骡等大牲口一共只有七、八头,真的是比人珍贵。我们也已经是精疲力竭,现在想一想,人的潜力真是不可知啊!

 

“陕北”之死



“陕北”是我们学校一位老高三同学的外号,他身强力壮,家庭出身好,据说原来学习也不错,本来马上就要考大学,但突然来了“文化大革命”,命运从此发生了巨大转折。“陕北”本来不会被分配下乡,但这老兄是真正响应号召、自愿报名要下乡的,被分到木林公社,这样的人我知道的也就这一个。不幸他下乡第二年就青春早逝。


“陕北”的死因是由于烧柴。农民平时生火做饭、冬天烧炕都需要柴火,由于买煤需要花钱,而且需要到距离很远的煤矿才能买到,大部分农民都舍不得烧煤,平时做饭主要靠拾柴火。陇东地区塬上本来树木就不多,所谓“柴火”其实就是野外的干草或悬崖边上低矮的灌木,老乡们每天下工回家路上,就在附近捡拾几把柴火,回家就够烧一顿饭了。长而久之,路边目光所及之处很难看到有绿色植物了,这也是陇东高原生态恶化的原因之一。


“陕北”所在的木林公社距离煤矿比我们公社更远,他也学着经常出去捡干草回来做饭。但通常路边的干草早已被拾光,只有到山崖边才能再找到一些草茎。一天傍晚,“陕北”出去寻找柴火,找了半天还没捡到多少,据说他看到一处悬崖外沿还有一簇干草,便蹲在崖边努力伸手去够,不慎脚下一滑,就摔下一百多米深的山谷。第二天天亮后,村里派了一些人下到沟底去寻找,发现他已经面目全非。


由于当地有一个习俗,叫做“野鬼不能进家门”,就是说死在野外的人,不能再进村子抬回家,也不能走正路回来。村里十几名青壮劳力,轮流抬着陕北的尸体,从山坡上没有路的地方往上挪,好不容易才把他从沟底抬回来,临时在村外搭了个棚子停放。


那时正好是夏天,天气炎热,连他的家属还没来得及赶到,就草草下葬。可怜他当年才21岁,为了要烧一顿饭而命丧黄泉,成为我们学校老三届下乡知青中最早离去的人。

 

老乡其人



村子里有两位老乡我们都比较佩服,一个叫刘凤鸣,另一个叫张凯洲,两人当时的年龄大约都是不到40岁,身体强壮,二百多斤的担子担在肩上可以一路小跑,各种农活都是一把好手,还都会多种技艺,什么木匠、石匠、皮匠、小炉匠、土匠活,都能来上几把。


“土匠”是黄土高原特有的技艺,用一把镢头,可以在黄土壁上削出一面非常平整的土墙,再在土墙上挖出一眼形状工整的窑洞。好的土匠挖出的窑洞,内部圆弧曲线形状非常完美,而完全依靠自己的眼力判断和手下的功夫,如果手下镢头力道稍大一些,多挖的部分就不可弥补了。


这两个人本事相当、年龄相若,又分别属于刘姓和张姓两大家,原来彼此经常较劲。那张凯洲长着一脸络腮胡子,身强力壮,一表人才,各种活计样样拿得起来,又出身贫农,在周边十里八村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村民中关于张凯洲有个传说,说他曾经一夜间在周边五个村子抬了五次门。陇东窑洞的门一般都是老式的臼式门,即使门从里面上了锁,从门轴一侧往上一抬,门就会从门臼里脱出来。“抬门”就是趁人家男人不在家,半夜三更抬门进去睡人家女人的意思。有本事“抬门”当然是当地男人值得自豪的事,女人们通常似乎也乐于接受,相当于在极其平淡无味的生活中加入一点儿调料。


我们去插队的时候,张凯洲已经差不多蔫了,原因是有一次他打听到本村XX的男人夜里在饲养站值班,就去抬她的门,不料事未办完她男人突然回来了,给了张凯洲腰上重重的一扁担,张的腰从此落下了残疾,再也干不了重活,人也低调了许多。


另一位能人刘凤鸣,除了各种活计能力突出外,脑袋瓜也很活络,曾经在外做过生意,但是因为出身富农,文革开始后被当作“投机倒把”挨过队里批斗,也比较老实了。我们曾有一次跟刘凤鸣一起去县上赶集,一路上只见他不停地与遇到的各种人打招呼,确实说明他的交际和影响力。如果在改革开放的年代,这老兄一定会先富起来。


和我们经常在一起干活的是张凯洲的弟弟张凯忠,因排行老二,大家称他“二掌柜”。二掌柜的性格开朗,整天嘻嘻哈哈,就是下顿没饭吃,他也从来不知道愁。有一次聊天,他说,要是国家什么时候给我们农民一个月发上三个元工资,就该共产主义了吧?


还有一回正是夏天麦收,大家顶着烈日割麦子,大汗淋漓,二掌柜又说:想当年给地主割麦子的时候,吃的是油饼长面。这话把我们几人惊得目瞪口呆,这明显是”反动言论”,要不是看他是贫农,一定会把他揪到大队部去争取立上一功。


后来想想其实这话很有道理,割麦子的时候地主给雇工吃油饼长面,为的是更好地把麦子收回来,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相反生产队从来不考虑如何调动大家积极性,每天早上挑粪最能说明问题:给生产队干活时,每个人都选较小的粪筐,勉强装平,脚步缓慢地移动;如果谁担着堆满尖尖两筐粪的大粪筐大步流星地走,那一定是在给自留地挑粪。


村子里最倒霉的人是张有明,这是村里唯一的一名地主,据说他其实只不过比别人家多了几亩山地,土改时就被划成了地主,结果一辈子不得翻身。村子的几十口窑洞顺着山势分成上下好几层,因为他住的窑洞地势最低,大家就叫他“洼里人”,简称“洼人”。“洼人”几乎从不与他人说话,干活很卖力,但往往一个人,同他人保持距离。每逢有运动,大队就会把他拉出来批斗一番。


1969年珍宝岛事件后,上面开会传达,队里派了两名民兵把“洼人”押到会场陪斗,大家齐喊口号:“打倒美帝!打倒苏修!”似乎他就是美帝苏修的替身。


全村生活最困难的要属王金明,他原本是平凉城里一个秦腔剧团的演员,后来不知为什么被下放到这里,老婆也离他而去,他独自一人带着一双儿女在村子里艰难度日。他家里真正是一贫如洗,连做饭的家什也没有几件。那时他的儿女都很小,女孩大概五岁左右,男孩三岁,长的端正可爱。


那王金明看起来身体还算结实,据说原来在剧团学的是武生,会几下拳脚,但实际上只是一副骨头架子,经常吃不饱又多年不练功夫,没什么力气,干农活不行,还远远不如我们学得快。这也难怪,他从小就学唱戏,哪能干得了这些苦活。


他通常只能干点下手活,经常跟女人们一起做场院里的事,挣不了多少工分,再则生活能力也不强,经常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只是苦了那小儿女,一天到晚没有人管,女孩五岁了,夏天整天光着屁股在外面跑,天冷了身上就裹着一件小破棉袄。村里人看孩子们可怜,经常给点儿吃的,也就这样勉强过下来。幸而王金明其人比较简单,没什么心思,偶尔还在田间吼两句秦腔,声音沙哑、苍凉,听得出来有一定功夫。


队长张具元是一名勤勤恳恳的基层干部,他比普通农民更辛苦,每天清晨天刚露白,他就满村跑着喊人出工,他要根据劳动力的强弱每天给大家分配活计,自己也要整天干活,收工后,晚上经常还要组织大家开会传达上级指示或学习,真是不容易。他家里也很穷,全家人只有一床被子。


有一次,村里来了好几拨乞讨者,据说是从宁夏隆德一带来的,那里遇到了大旱,颗粒无收。队长张具元家刚好烙了一锅白面饼,那是很难得吃一次的,张具元给来他家乞讨的人每人一张白面饼,自己却已经所剩无几。

 

红白喜事



我们隔壁邻居有位小伙子叫仓真,身强力壮,干活是一把好手,但那年已经28岁了,还没有娶上媳妇。这么大年龄还没有媳妇在当地并不多见,主要原因是太穷,凑不够彩礼。他为了娶上媳妇已经拼命努力了好多年。


队里给他划了一块地盘,类似于“宅基地”,是村边的一处山坡。每天队里一下工,他先不回家,而是到自己的地上去给自己挖窑洞。首先他需要在山坡上开出一小片平地来,同时在山上挖出一片竖直平坦的崖壁,这就有了自家的院子;下一步,就是在崖壁上挖窑洞。仓真全靠每天收工后的时间,靠一己之力,整整三年,硬是在山坡上挖出了一个小院和三口窑洞,有了自己的新房。


我们插队的第二年,有一段时间,我发现仓真的情绪明显很好,干活时经常美滋滋地哼着小曲,一问才知道他快娶媳妇了。媳妇不是本地人,家在宁夏的隆德一带,听说仓真花了200元彩礼才把媳妇带回来,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攒到这样一笔巨款的。


结婚那天,全村的人都来助兴,那时也时兴送礼,最常见的贺礼就是送一顶帽子,就是男人戴的那种普通的蓝色或灰色布帽子,我们几人也同样给仓真送了一顶帽子,那天大队小卖部的帽子卖得精光。


最兴奋的是村子里的几个光棍小伙子,据说闹新房闹得很厉害,有许多花样,什么炒豆子、抓跳蚤等等,主要是针对新媳妇,一直折腾到深夜,最后把仓真闹得急了眼,差点儿要打架,众人看气氛不对,才悻悻离去。


也遇上了一次白事,是我们房东的哥哥刘世怀去世。刘世怀长期有病,最后去世在平凉的医院,队里派了刘凤鸣等两人拉了一辆架子车去平凉医院把他接回来。我们村距离平凉市有115里地,其中平凉到白水公社的90里地是平路,最后从白水上山的25里路是山路。刘凤鸣出发后第二天,队里派大殷、小殷和我三人牵上两头驴到白水去接架子车上山。


我们半夜出发,那天夜里没有月亮,出门后上到塬上,四周看不到一丝亮光,几乎连脚下的路都看不见。那两头驴却有认路的本领,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中沿着路走一点也不含糊,我们跟着驴一路往前走,天还没亮就顺利到了白水。然后就在公路边等着,但从凌晨一直等到天黑,也没见到刘凤鸣的车,这时天下起了大雨,估算一下,拉送遗体的车中途不可能停顿,他们应该白天早早就过来了,再等下去也没必要了,只好往回返。


我们一路冒着雨回到村里已将近半夜,全身早已湿透,才知道刘凤鸣他们走了另外一条小路,也真难为他们两人,没有牲口,自己将车拉回了塬上。尽管没接到人,但仍然算是为丧事出了力,村里人给我们端上热乎乎的长面。那时候虽然大家都很穷,但一旦家里有红白事,还是尽其所能把最好的东西拿出来。

 

业余生活



尽管劳动艰苦、生活艰难,生活总要继续,年轻人在一起还是要寻找乐趣。我们队的谢平原来在学校参加过宣传队,带了一支笛子和一把四弦琴去,下工后我们就经常轮流玩玩,水平不高,但奏出曲调不在话下。下乡前我曾在一个垃圾堆捡到不知什么人撕了扔掉的《外国名歌三百首》残页,经过仔细挑拣修补,竟然凑成了大半本,我把它带到乡下,成了重要的精神消遣。


有一次不知谁从老乡家借到一本《三侠五义》,我们简直为之痴狂了,下了工争抢着要看,后来形成了默契,每人看几个小时就轮给他人看,那些天我们轮流在煤油灯下享受那读书的快乐,其他人就迫不及待地等待着轮到自己,天天熬到到深夜。


那时没有休息日,没有特殊情况每个人都必须天天出工,但是差不多十天能够休息一天,因为每隔十天有一次集市,通常是阴历初三、十三和二十三,赶集日大家通常都不出工。尽管每天累得不想动弹,但每逢赶集日我们都要走15里地到县城或者走25里地到白水公社赶集,因为这是下乡期间唯一的消遣与娱乐。


那时崇信县城只有一条街道,长约二三里地,沿街分布着邮局、百货商店、新华书店等几家国营店铺,整个县城里只有县百货商店是一栋二层小楼,其它房屋都是平房,论商业,可能还不如东部地区的许多大村子。沿街走到尽头就是集市,每逢赶集日,附近十里八乡的许多农民来出售各种农产品,也显得很热闹。


在集市上会遇到许多在其他生产队插队的同学,朋友相聚也是一种乐趣,更重要的是可以在集市的饭馆里美餐一顿。记得县城饭馆的木须肉、炒鸡蛋和炒肉丝都是大约七角一盘,白水饭馆的烩面片是两三角钱一碗,那肉的香味由嘴里顺着肠胃弥漫全身,真是极大的享受。


平时在村子里,有时候其他村子的同学来串门,主要用炒鸡蛋招待。我们村塬上有个小卖部,可以买到6分钱一个的鸡蛋和七角钱一斤的散打白酒,几个人炒上一盘鸡蛋,喝着60度的散酒,由于对未来和前途感到非常迷茫,经常是喝倒在炕上第二天才醒来。


有时候赶集买几斤肉回来,因为舍不得一下子吃掉,就切成碎肉丁,加很多盐炒成肉臊子,放在瓶子里贮存起来,这样放很长时间也不会坏,吃饭时往馒头或者面条里加一小勺肉臊子,那美味我在几十年后都不能忘怀。


肉里的板油炼出来,炒土豆丝的时候用半块土豆蘸点油往锅底一擦,那香味立刻冒出来。偶尔在吃馒头的时候抹上一点大油,就相当于现在的面包夹黄油啦!


那时候我们也抽烟,平常多抽8分钱一盒的经济烟,偶尔有的同学弄一盒三角钱左右的“大前门”或者“恒大”,那就奢华得不得了了,抽的时候小心翼翼,一直到那烟屁股烫到手还舍不得扔。


平时在队里干活休息时,我们也经常跟着老乡一起抽水烟,水烟的烟丝细小,用烟袋锅装满一小锅烟丝,然后用纸条点燃,迅速地几口就吸完一锅,水烟的味道比较柔和,甚至有一点儿甜丝丝的味道。偶尔也学着老乡用纸做卷烟,卷烟的烟叶是用大片的烟叶直接揉碎,味道辛辣,很呛嗓子。


老乡们还经常熬罐罐茶喝,从大块的砖茶上掰一小块,放在一个小铁罐子里,在火上熬成浓浓的茶汤,喝起来又苦又涩,是非常提神的饮料,但是我始终接受不了这种味道,曾经喝过几次,结果整夜都睡不着觉。大家一起抽烟喝酒聊天,是在艰苦劳作后的放松与消遣,也是为了麻木自己。

 

县城“武斗”



下乡几个月后,我们曾经在县城经历了一次“武斗”事件。其实那根本不是“武斗”,“武斗”是特指文革期间政治倾向不同的两派之间的武打,而我们则不过是打了一场群架。崇信县当时有三个公社有插队知青,黄寨公社、木林公社和黄花公社,其中黄寨和木林公社的知青主要来自兰州六中,而黄花公社的知青来自兰州十三中。


那时候文革其实还没结束,知青们受到文革中武斗和帮派活动的影响,往往是成帮成群地活动,年轻气盛,彼此之间互不相让,打群架是常有的事。


好像是春节过后不久,那天我们到县城赶集,有一家百货商店刚刚开张,商店里拥挤不堪。我、大殷、小殷和谢平几个人在人群里碰到另外一帮人挤来挤去,不知怎么就发生了口角,然后对方有人喊:有本事出来!我们刚刚从商店里挤出来,周围就涌上七八个人对我们拳脚相加,我们奋力抵抗,但对方人多势众,我的眼睛被打肿,大殷后脑勺被人用方桌腿打了一闷棍,顿时血流如注。


有人喊:警察来了!对方人群四散而逃,这时大殷奋力抓住对方为首的一个人,我们几人一拥而上,对那家伙一顿拳脚并死死抓住。警察把我们一起带到派出所,问明情况后,看到双方伤势都不算重,教育了一通便不了了之。我们才知道那帮人是在黄花公社插队的十三中知青,被我们抓住的家伙叫做谭宗健。


那天赶集我们学校的知青去的很少,因此十三中那帮人才敢大打出手。这事很快就传遍了全县,崇信县是个只有5万人口的小县,文革期间比较平静,没有发生过武斗,这场群架很快就在全县传开,说是:“洋学生在县城发生大规模武斗”。由于我们吃了亏,回去后其他村的同学们纷纷来看望。


过了十天是下一次赶集日,我们黄寨公社的知青都相约去县城,要为我们报仇,那天我们公社有好几十人去了县城,准备与黄花公社那帮家伙大战一场。大家沿着县城街道来回转了好几圈,连一个黄花公社知青的人影也没看到。


后来听说,那天十三中那帮人也去了县里,只不过当我们在县城大街上示威的时候,他们并没有进城,而是远远地在城外山上观望,从而避免了一场更大规模的冲突。


又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在县城赶集再遇到黄花公社的人,打架的事已经忘到脑后了,互相打起招呼,后来大殷和谭宗健还成了朋友。正所谓“不打不相识”。

 

一次难忘的旅行



我们下乡后没几个月,就到了1969年春节,上面发出了号召:“知识青年要在农村同贫下中农一起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大队也通知我们,一律不能请假回家。自从下乡以来我没有接到家里的来信,很惦记家里的情况,小殷也一样,因此我们二人商量好,要偷偷回家去。


那是1969年初的一个寒夜,大约午夜时分,我和小殷两人提着简单的行李,小心地避开邻居家的狗,悄悄从我们窑洞后面的小路爬上塬,开始了返家的旅程。那晚天黑得几乎伸手不见五指,整个塬上看不见一丝灯光,我们好不容易摸到公路上,沿着隐隐约约看见的路,深一脚浅一脚向白水镇走去。白水镇在川里,位于平凉到泾川的公路边,离我们村子大概25里地,离平凉90里地。


到了白水,天还没有亮,我们就在公路边等,乘路过的第一班公共汽车很顺利地到了平凉。平凉那时候不通火车,城西头的汽车站是当时的交通枢纽,每天有一到两班汽车发往兰州。


记得那时平凉到兰州的汽车票价是10元2角,行程一天半,中间要在静宁县住一宿。我们口袋里的钱倒够买车票,但很紧张,就想法争取搭一段便车。在汽车站附近溜达了半天,问了好几辆车都说不顺路。时间已经到了下午,这时又过来一辆向西去的卡车,我们又过去恳求司机,小殷对司机说,“这位同学有病,要赶紧回兰州去看病,能不能麻烦您捎我们一段路?”我那时很瘦,营养不良、面有菜色,真的像个病人,那司机看了看我,很爽快地说:“可以,上车吧。但是只能带你们到静宁。


我们高兴得连连感谢,忙不迭爬上汽车。那是一辆普通的解放卡车,没有蓬布遮盖,我们身上只有一件小棉袄,戴的是那种没有毛的薄棉帽,蜷缩在车里,只感觉凛冽的寒风一直刺透到骨髓里。由于前一晚上没睡觉,又冷又困,摇摇晃晃在车里不知不觉就迷糊过去,一直到司机拍打车厢板,我们才醒来。司机说,到静宁了,下车吧!我们不往西走了。谢过司机后,我们好不容易爬下汽车,原来手脚都已经冻麻木了。


这时天色已经擦黑,下了车,到哪儿去呢?当天已经没有班车了。我们不敢去找旅店住,那时住旅店都要介绍信,而我们是偷偷跑出来的,哪里有介绍信?也不敢去碰运气,因为不知道外面形势如何,担心会被送回队里去。我们二人在静宁县城的街道上盲目地走着,不知道该怎么办。


天已经全黑了,我们又累又冷,就在路边一个店铺的窗下坐了下来。街道上亮起了暗淡的街灯,街上的人们急匆匆从我们面前走过,偶尔有人注意到路边的两个黑影,更是慌忙加快了脚步。陇东山区的寒夜,冷风像刀子一样在切割肉体,我感觉全身一开始是冻得发抖,然后是身体和头脑都渐渐麻木,最后就迷迷糊糊睡过去了。


不知过了多久,只觉得有人在使劲摇晃我的肩膀,并大声在吆喝。我清醒过来,只见一个人影站在我们面前,说:“娃,你们怎么在这儿睡觉?不行,要冻死的!快起来,跟我走!”我们好不容易站起身来,不知道他要带我们到哪儿去,只是本能地跟着走。这人带着我们从大街进到小巷子里,拐了好多道弯,最后来到一个大门前面。


大门关闭着,那人用劲敲着大门,喊着什么人,过了好一会儿,大门终于开了,一个老汉提着一盏马灯,将门打开,进了院子才知道,这是一间大车店,院子里停放了许多大车,还有骡马声。老汉一句话也没说,将我们引到一间房门口就扭头离开了。


这时领我们来的那人说:“你们就在这儿歇着,我姓赵,在电影院对过的百货公司工作,你们若再有难处,可以来找我。”说完就转身走了。由于天很黑,我们连这位赵同志的相貌都没看清,只知道他是个中年人,大约三十来岁。


房间的门虚掩着,我们推门进去,只见对着门是一条通道,尽头墙上挂着一盏马灯,通道两侧各有一张巨大的炕,每张炕上横七竖八躺了至少十几条汉子。我们爬到一张炕上,那些赶大车的汉子们把炕都占满了,竟找不到可以躺两个人的地方,想腾个地方,怎奈那些汉子们都是疲乏已极,怎么推也不醒。我们只好在靠墙处挤出两个坐的地方。


屋里气味难闻,汗味、臭脚味夹着牲口的骚臭味和马尿味,让人一开始有点喘不过气,但火炕烧得挺热,房间里很暖和,我们靠着墙很快进入梦中。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离开大车店,搭乘了静宁到定西的班车,继续西行的旅程。一晃五十年过去了。我在心底里始终记着那位赵同志,在那动乱的、政治挂帅的年代,他根本没有问我们是什么人,什么出身,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要做什么,而是毫不犹豫地帮助了两个外乡的少年。如果没有他的帮助,第二天清晨在静宁县的街边会不会多出两个身份不明的“倒卧”呢?遗憾的是,我们当时全身包括头脑都处于麻木状态,连一声“谢谢”都没来得及说。


插队两年后,我先是被抽调到当地的一家县办陶瓷厂干了一年的装窑工,后来又转行到省城的石油化工厂当了一名操作工,1977年恢复高考后,再次获得了上学的机会,后来离开西北当了一名大学老师。小殷插队三年后也被抽调到石油化工厂当了操作工,后来转为司机。由于工作的繁忙,我们一直没有机会再去静宁,但是赵同志那模糊又清晰的身影经常在我脑海中浮现,鼓励着我也要为社会、为他人做有益的事。


岁月如梭,转瞬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已经过去了五十年,2017年春天我和小殷终于再次探访了静宁县。从平凉市驱车沿青兰高速公路,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到了静宁。公路两侧昔日的黄土荒原,现今植被茂密,满目苍翠。眼前的静宁县高楼鳞次栉比,街道交错纵横,街边布满各式商铺,行人川流不息,俨然一座新兴的小城市,哪里还有半点儿当年的影子?


赵同志!赵先生!我还是称呼您赵师傅吧!您还在静宁吗?您可安好?您的善良、您的热忱、您的淳朴,让两个外乡的少年铭记了一生。可敬的赵师傅!可敬的静宁人!我要为您送上永远的祝福!


插队后记



两年以后,知青陆续开始有了上调机会。甘肃地处大西北,与东部省份相比,自然条件比较差,地广人稀,人口密度低,而下乡知青又相对比较少。全国很多省市的老三届学生在1968和1969两年中全部下乡,而甘肃省当时下乡插队和去农建、林建的老三届可能不超过总数的40%。


适逢1966-1969年文革的最高潮刚刚过去,大西北的开发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此与其他大部分省市知青相比,我们真是太走运了。1970年底,我先被招工到当地的安口陶瓷厂当了一年装窑工,后来又转到兰州石化公司。当年我们一起到崇信插队的知青,陆陆续续被各种企业招工,到插队的第四年,大部分都离开了农村。


插队知青对于曾经生活过的乡村,可以说都怀有复杂的情感。当年插队时我们千方百计想要离开,成为工人后,曾经让我自豪了许多年,但随着年龄增长,却又不时地想起曾经生活过的山村和那里的人们。打个比方,知青就好比小康人家的女儿,年少时被嫁到穷苦人家当童养媳,人家还算厚道,但住的是柴屋陋舍,吃的是粗茶淡饭,整天干各种脏活累活,看不到希望和前途。最后终于离开这人家获得自由,但无论后来过的好还是不好,总会时不时想起这第一家主人,从心里希望他生活有所改善。


1994年夏天,离开水泉凹村二十多年后,我们回去探访过一次。改革开放的效果是明显的,山村发生了不少变化:过去我们在时,全村所有人家都住在土窑洞里,现在有不少人家在塬上盖起了瓦房;仍然住在窑洞的人家,窑洞和院子也都明显经过了修造,家家窑里的粮仓都是满满的;人们身上的衣服也明显干净整洁了许多,不再像过去那样人人身上都是肮脏不堪的破衣烂衫。山村通了电,不再点煤油灯了;村里每天派人到泉边用牲口把水运到塬上,也不用各家自己下沟底担水了。


我们原来住的土窑洞已经荒废了,房东的儿子有仓,热情地招待我们在他家的新窑里吃了一顿长面。但是当年村里的主要劳力们:队长张具元,房东刘世凯,以及刘凤鸣、天仓一干人等,都已不在人世,算起来他们那时不过才六十岁上下。过重的劳作和长期营养不良,再加上缺医少药,使当地农民过早夭折,令人唏嘘感叹。

 

与老乡合影(1994年)

 

2017年初春,我们一行数人驱车再次探访崇信。从兰州到白水全程高速公路,早上出发,中午就到了黄寨塬上。特别值得称道的是新通车的六盘山隧道,长10公里,里面灯火通明,其中有一段灯光设计尤其华丽,蓝色霓虹灯和闪闪的彩灯将隧道顶部变成了灿烂星空,宛如一座地下宫殿。不过10分钟,汽车已穿过六盘山,想想50年前坐在敞篷卡车里,沿砂石路盘山而上,几个小时才翻过六盘山,真是恍如隔世。


沿宽阔平坦的柏油公路从白水很快就上到塬上,与94年相比黄寨塬上又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塬上几乎看不到房屋和树木,现今沿着公路一路绿荫,路两边隔不远就出现一个村庄,一水儿的砖瓦房,建筑规整,路边处处可以看到果园。


水泉洼的村民,1994年时还有不少住在窑洞里,现在全都搬到塬上,盖了新房。我们当年住的窑洞还在,当然早已破败,由于当地实行退耕还林政策,原来的院子和山坡上都种满了树木,满目苍翠。二掌柜还在世,已经80多岁,算是等到了好时光,他的房子和院子都很大,但独自一人生活,儿子不在本地,过的也并不轻松。


刘凤鸣的独生女改改,当年与我们年纪相仿,现在拥有一所大宅院,她儿子是当地的能人,很早就买了拖拉机、收割机,每年夏收时帮其他农户收割,收入还不错,算是继承了其外祖父的经商头脑。


原来村里的有贝、有良等一帮“娃娃伙”,也都成了老人,但不少村民的儿孙已经走出大山,在县城、平凉或兰州工作,有良的孙子大学毕业后还到北京找到了工作,也有的村里人干脆就买了房在崇信县城居住。塬上的交通也很方便,平凉与崇信之间的公交车往来不断,一招手,3元钱就可以坐到县城。路过油坊小学门口,看到两个穿着时髦的姑娘进去,与大城市人无异,有仓说这是小学的老师。这场景在几十年前做梦也想不到呀!

 

回顾以往,甘肃的老三届们是幸运的。我们当时去的陇东山区,交通闭塞、经济落后,人口比较稀少,老乡们一般没出过远门,没见过什么世面,大多比较纯朴,对“洋学生”存有一丝敬畏之心,因而知青的生存环境总体上比较好,大部分老乡对知青都比较厚道。反之东部很多地方农村中,有些流氓地痞在乡里横行,知青们没有地位,屡屡受欺凌,女生的生存环境就更艰难。


更重要的是,甘肃知青很早就开始上调,因此我们这批插队“知青”,在农村的时间相对比较短。我的小学阶段在沈阳度过,那里许多同学后来到盘锦农场等地下乡插队,过了七八年后才陆续有回城机会,工作单位大多是街道或集体小厂。我小学的一个朋友抽调到区里的皮鞋厂,1980年代厂子就倒闭了,后来到处求职打工谋生。比起他们或者去北大荒、云南边疆、陕北等地的知青,我们要幸运得太多。


尽管如此,几年的插队经历和生活,仍然对我们所有经历者的一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于插队知青来说,最重要的影响还不在于身体和健康,而是插队生涯在心灵深处留下的烙印。我们体验了劳累,见证了贫穷,亲历了底层百姓的生存艰难与困苦,这样的感受,对于没插过队的留城同学们来说,是无法理解和想象的。


这一代知青们在受到系统的基础教育之前被抛到社会的最底层,因而沾染了很多“痞气”,即使此后从事了各种不同的职业,甚至其中有少数人有机会接受更多的教育,也很难再具备真正的“儒雅”之风。


当下社会中许多大爷大妈们的粗鄙行为让人侧目,但是这也不能全都怪他们自己,追根溯源始自文革:他们年少时没有机会受到系统正规的教育,他们成长于一个颠倒的年代,那时候知识和文明是受到批判的,而粗鄙和野蛮是被赞美的,不讲规则、打破秩序是被鼓励的。繁重的劳动、艰难的生活以及对未来前途的悲观失望,很容易摧毁人的健康和信念。


我们同一批插队知青中,已经有多人因各种原因过早离世,但令人欣慰的是,命运仍然眷顾了我们大多数人。尽管大家一路走来,磕磕绊绊,每一步的前进都需要奋力拼搏,但对所有亲历者无疑是一种磨练,使我们不断有勇气面对各种未知和挑战。插队也让我们结识了许多朋友,共患难的朋友,终生的朋友,一起回忆青春、回顾当年的苦涩、烦恼、失望以及希望与快乐,那是我们永远的精神财富。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西北知青

成小秦:李家塬三孔窑,我度过此生最艰难一年成小秦:失学青年如何成了“知识青年”?刘顺林:囊中羞涩,我们差点“放闷棍”劫道
刘顺林:票证年代,我领到一本知青证曹钦白:想你的时候,点点滴滴在味蕾……曹钦白:我在西王庄插队的日子杨春新:伪保长半夜偷了窗台那根绳
杨春新:苦乐年华忆插队余更生:影落商南,饱经人间的苦难
刘培明:"一打三反"运动在商南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