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域外丨马承伟:一位中国农业教授的朝鲜印象

马承伟 新三届 2021-10-20


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
马承伟,重庆人,1952年出生。初68级中学生,1969年下乡知青,1971年到四川石棉县农机厂工作。1977年就读成都农业机械学院;1982年考取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硕士研究生,1984年12月毕业去西南农业大学农机系任教。1991年考入北京农业工程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攻读农业生物环境工程专业博士学位。1996毕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后留校工作,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2年退休。

原题

朝鲜印象




作者:马承伟


在朝鲜战争70周年之际,朝鲜这个我们的邻邦,又再次受到国人的广泛关注。由于朝鲜多年来处于几乎与外界相隔绝的状态,其国内的社会、人民生活等情况,对于国际社会,显得非常陌生与神秘,但这也正是去朝鲜旅游的魅力所在。网上的议论众说纷纭,说好的,说那里是共产主义天堂,说糟的,说那里是人间地狱。究竟是什么样,我想亲眼看看。2011那年,不经意间机会就来了。

由于工作的需要,我们去了朝鲜平壤和肃川等地,在7月19日~23日的五天时间内,对朝鲜有过一个近距离的观察,有些直观的感受在这里写出来,与网友、群友共享。当然,由于朝鲜对于外国到访者的严格管控,不可能自由地深入到朝鲜社会中,只能获得对朝鲜社会外表的一些肤浅的印象。另外,时隔十年之久,有些记忆也不是那么清楚了,以下回忆文字可能会有不够准确之处,好在当时的一些照片,留下的是真实的记录。

一、初入朝鲜


我们一行共三人,同行的是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的热情健谈的研究员张德纯老师、富通公司的靓丽能干的女士李国新。小李是我们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的硕士毕业研究生,十年后的现在,她已是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的院长。我们当时去朝鲜是代表中国农业大学富通公司与朝鲜农业科学院洽谈朝鲜的有关设施农业建设的项目。


北京-平壤的航班上,鸟瞰平壤机场周边的朝鲜乡村


从北京出发的飞机很快就到了平壤,有生以来第一次从飞机上俯瞰到的朝鲜大地充满绿色,和平而宁静。

平壤机场到了,感觉是个规模较小的机场,飞机很少,旅客也少,主要建筑就是一个候机楼,和一个较矮的单层建筑。其规模似只能相当于国内一个地级市的机场。令人奇怪的是,出、入境手续不是在那个有点气派的候机楼里办理,而是在那个较矮的单层建筑中办理(那样一来,那个候机楼做什么用呢)。


平壤机场的候机楼


在这里办理入境手续


填写完表格,进行安检,上交手机。幸好当时的手机拍照质量还不行,外出拍照还不依靠手机,使用专门拍照的数码相机,这个没让上交,不然不会有这里呈现给大家的照片。随后见到了朝方接待人员,翻译兼陪同是一位有些黑瘦的中青年男士,在朝鲜的几天就是他形影不离地陪同我们。下面是出机场不久的路景,不错吧?鲜花、草坪,还有在以后几天中经常见到的色彩艳丽的标语与宣传画。


从机场到市区的途中


到访的第一站是金日成综合大学,为什么首先到这里?这是朝方的安排,看下去你就知道了,是要给金日成塑像献花、致敬,是政治教育的一个必须的环节。


金日成综合大学体育场


金日成综合大学的巨型石碑


金日成综合大学校园


金日成塑像


晚上就到了我们的下榻处——平壤饭店。这里位于市中心,大同江畔,离朝鲜在节日和特殊日子里举行阅兵式的金日成广场不远,步行大约十多分钟就到。宾馆对面是外观华丽的平壤大剧院。听说外国旅游者到平壤旅游一般是住在离平壤饭店不远的羊角岛上——一个大同江里的江心小岛,不知是否因为是个岛,旅客管控起来比较方便的缘故。而我们被安排住在平壤饭店,又不知是否是因为公务,有所区别对待。

平壤饭店的条件较为一般,卫生间的设施都有些老旧。不过窗户外面的平壤大剧院,无论白天还是晚上,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早上起床后,看着大剧院前道路上匆匆忙忙赶着上班的人群,可以在宾馆房间中无聊时打发一下时光。


平壤饭店


宾馆的房间


白天从宾馆房间看到的平壤大剧院


夜晚从宾馆房间看到的平壤大剧院


二、如此约束


到朝鲜旅游对旅游者的严格约束,是区别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显著不同之处。前面已说过了,一下飞机,手机就被收走了,当然,离开时还会奉还。

住进宾馆后,那位朝鲜陪同就收走了我们的护照,说是为办理各种手续的方便。但不用说,没有护照在身,就没有了身份证明,自由行动就很难了。其实那位陪同已经明确地给我们交代了一些访问期间的规定,告知不要自由外出行动,如要游览,需由他陪同,走指定的路线。

所以,当晚上公事结束,回到房间后,想自己到外面自由地走一走,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也曾想直接走出宾馆试一试,心想出去后如遇阻拦,再返回。但即使能走到大街上又怎么样?语言不通,又没有身份证明,遇到人盘问怎么办?怕万一惹出事情而耽误公事,辜负了公司的信任,所以最终没敢轻举妄动。

但是晚上就寝前的时光有些难以打发。手机已被收走,不能玩。电视机有一台,但只有两个频道有信号,节目是同一套,都是一些朝鲜新闻、歌舞等,也看不懂。记得那段时间总是一些俄罗斯歌舞或音乐演奏,心想看来朝鲜对俄罗斯倒是很亲近的。另外,报纸杂志也没有,文字阅读材料倒是有一本中文的《金正日先军政治思想》的教育读本。所以那几天晚上,就沉下心来,把那本小册子仔细读了一遍。不过,其中内容也没能记住,到现在已早忘光了。

外出时候也是有严格规定的,不用说是不能想去哪里就到哪里的,必须按规定的地点和路线,跟着陪同走。有一次乘车外出,见路旁有一栋栋玻璃温室,张老师就兴奋了,提出来想下车去看看。结果被告知这在计划之外,是不能随便停下车去看的,哪怕是一会儿的功夫、不耽误预定行程也不行。

看见我们一出机场,一路上拍照不停,那位陪同又开始告诫了:拍照可以拍风景和建筑,但少拍人群,尤其是,军人不能拍。所以,虽然在朝鲜军人到处可见,这也是与我们现在国内和世界上其他国家显著不同的一道风景,但我们拍回的照片中,较难见到军人的身影。不过趁那位陪同不注意之时,也拍到一些军人在其中的一些照片。例如这一张,是在金日成综合大学里的带枪的女兵,(或者是大学生女民兵?)看到她们挎枪的身影,不禁想起1970年代,我在四川的一个县农机厂当工人时,作为基干民兵时的训练、打靶,以及带枪巡逻的生活来。


金日成综合大学里持枪的女兵


乘坐军用卡车的军人们


在公共汽车站等车的女兵们


三、平壤风光


平壤作为朝鲜的首都,建设得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那些有纪念意义、有政治意义的建筑、雕塑、构筑物以及其周边场所、广场等,确实是非常美观、气派,绿化也搞得很不错。


人民大学习堂


金日成广场


主体思想塔


千里马雕塑


平壤体育馆、滑冰馆


金日成广场旁的政府大楼


人民文化宫


古迹——普通江畔的普通门


奇特外形的柳京饭店——据说因资金等问题已成烂尾楼工程,内部装修未完成


四、领袖崇拜和政治氛围


在朝鲜,崇拜领袖气氛浓厚,从无处不在的领袖画像、标语,具有政治意义的建筑和塑像,到人们的佩戴装饰,从一进入朝鲜就能随时、随处感受到。


公园外路边的金日成画像



城乡各处的金日成与金正日画像


凯旋门——纪念金日成1945年回到朝鲜的建筑物


锦绣山太阳宫——纪念金日成逝世的建筑物


朝鲜农科院会议室中的领袖画像——签约后李国新与朝鲜政府官员(左)和农科院负责人(右)合影,注意他们胸前都佩戴的领袖像章



走在朝鲜的大街上可以看到,几乎人人佩戴领袖头像的纪念章,就像中国文革时那样。我们那时的中学生——红卫兵,谁没有八个十个以上的毛主席像章。


大街上下班的人流——人人佩戴领袖像章


说到像章,张老师来劲了。有一天,在与朝鲜方面商谈告一段落,休息时,对我们说试试向朝方索取一枚朝鲜领袖像章,于是他开始一本正经地演戏了。他对在场的一位朝鲜方面官员说,我们也很热爱金日成首相,看到你们朝鲜同志都佩戴首相的像章,我们也很渴望,需要付费也行。那位朝鲜官员听了,严肃地说,这枚像章,我们朝鲜人看的比生命还重要,佩戴是一件非常严肃慎重的事情,也不是随便就能得到的,要有一定的仪式。对于外国人,那是不可能随便就能得到的。

所以后来我们说,作为一个外国人,走在大街上,尽管中国人与朝鲜人肤色相同、面貌难以分辨,但还是很容易被认出来,只看你戴没戴像章即可。

实际上,从我们跨进朝鲜时开始,就时时在接受朝方的政治宣传教育,从到金日成综合大学向金日成塑像献花,到在宾馆中学习小册子。这不,到朝鲜的第四天,又安排了到万寿台金日成故居的参观。这里也是得到精心保护、维护的一处革命遗迹,周围绿茵满地,景色优美。


与万寿台金日成故居的解说员合影留念


万寿台金日成故居周边的景色


喝一口故居的井水


反映金日成家族革命史的壁画


纪念朝鲜战争的祖国解放战争胜利纪念塔


朝鲜战争是朝鲜、也是中国近代上的重大事件,作为这场战争的发生地,平壤市内有不少有关的纪念地和纪念建筑、雕塑。朝鲜人如何看待那场战争?在参观祖国解放战争胜利纪念塔时,那位陪同流露出的是一种骄傲,说法是,他们是世界上第一个打败美帝的国家。

“美国现在仗势他们有原子弹,到处横行霸道!”我们那位陪同说道。

“但是我们现在也有,不怕了!”他说这话时一脸不屑的表情。


纪念中国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友谊塔


五、城乡面貌


平壤没有多少高层建筑,见不到摩天大楼,多数是多层建筑。街道很是整洁,绿化得也很好,城市中有很多非常漂亮的景观或活动场所。


平壤体育馆周边的广场


但是一些市政设施也显出一些陈旧,仔细观察,可以看见一些路面发生损坏和失修,有轨电车和一些公共汽车显得有些破旧。



破旧的路面和有轨电车


在平壤以外的地方,建筑质量看起来就要更差一些。
 

肃川的楼房建筑

无论是平壤还是以外的地方的楼房住宅,阳台或窗外都看不见杂物堆放和晾晒衣物,显得较为整洁,据说这是朝鲜政府为了市容整洁而做出的规定,这也是朝鲜特有的景观。

比起中国的城市来,平壤街道上的人很少,较为清净。但在早、晚的上、下班、学校上学与放学的时候,人流较多一些。在一些体育、文艺演出活动的场馆附近,在一些公共汽车候车站等地,可以看到较多一些的人群。当然,与中国的公交、地铁、铁路和长途运输车站、以及繁华的商业区、游览观光等地那样人群摩肩接踵的拥挤热闹状况,那还是远远不能相比的。


排队候车的人群




在上下班途中匆匆行走的人群


排队参观的人群


外出活动的少先队员


参加游泳活动的儿童


参加演出的儿童


施工整治河沟的农民


在网上看见说在平壤,指挥交通的女交警是一大特色,确实如此。这些女交警确实很吸人眼球,衣着鲜亮得体,常在外风吹日嗮,肤色看起来仍然白皙可爱,不知采用了什么保养的方法。这种由人指挥交通的方法,在中国的城市中似已较难见到。想来也是,在中国现在的城市,那种汹涌的车流,那么多的路口,要靠人来指挥怕是累不过来,不知要安排多少交警才忙得过来。


正要交接班的女交警


在平壤行驶的汽车,白天依然都开着车灯。我们问那位陪同是为什么,回答说是经试验,白天开车灯行车,交通事故发生率会降低,因此做出了规定。



白天开着车灯行驶中的车辆


六、朝鲜农业的形象工程


工作中有对朝鲜农业的一些考察活动。当然,让我们看的是一些朝方感到自豪的一些观感悦目的农业项目,类似中国的所谓形象工程。看来社会主义国家都有一些类似的做法。


在观景高地上眺望一望无边的大同江金正日果园


位于平壤到肃川之间的这个规模浩大的果园,大概称为“大同江果园”或者“金正日果园”。果园面积记不得是几百公顷还是几千公顷,整齐排列的果树,一望无边,的确非常震撼。看来朝鲜人很注意水果生产,这让我想起在1970年代看过的一部朝鲜影片《摘苹果的时候》,电影中的女主角深情说出的领袖在“北青会议”上对水果生产的指示,还记忆清晰。电影里,在苹果成熟季节,朝鲜农村里苹果多得都摘不过来。


在大同江金正日果园,与果园的导游解说员合影


现代化的平壤养猪场外景



平壤养猪场门前的标语、文字碑与与宣传画


平壤郊区的这个现代化养猪场,是个新建的猪场。不仅房舍较新,内部机械化、自动化的养殖设施也较为先进,周边都美化的象个花园似的。


现代化的平壤养猪场的养猪舍内景


美化得花园般的平壤养猪场周边


七、老百姓生活如何


城乡各处人们衣着整洁,见不到有衣衫褴褛的人,但也没有华贵的穿着。服装样式较为多样化,朝鲜民族风格的服装偶尔能够看到。听说朝鲜在上世纪60、70年代建设过不少化纤厂,老百姓穿着的布料是不成问题的。结合所看到的,估计朝鲜人的穿着,虽说不能奢华,到也还过得去吧。


 穿着多种服装的市民,下图为那位陪同与穿着艳丽民族服装的美女导游




公路旁式样统一的住房


听说朝鲜实行住房免费政策,住房统一由政府建设。但城乡都是这样吗?不得而知。如果真是这样,那可真是了不起。但我们没有机会到老百姓的家里实际看看,所以无法证实朝鲜老百姓住房的状况。

不过去平壤市郊以及去肃川的途中,远远见到成排的统一式样的民居,那就是政府或集体统一建设的房屋?为什么不让外界的人去看看呢。


遥望朝鲜的乡镇建筑


在肃川农村食物丰盛的欢迎宴


朝鲜老百姓吃得怎么样?这也无法了解到。

不过我们在肃川访问时,当地用那里的特色食物招待了我们,种类丰富的当地菜肴和食品在长桌上摆得满满的,得感谢那些友好的朝鲜农村老百姓的盛情款待。

当然,这是待客,老百姓自己平时吃得如何?不得而知。

由此我们倒是非常想看看朝鲜的农产品市场和商店,不过才发现一个奇怪的情况,那就是在朝鲜的五天之中,虽然行车路过不少街道、城镇,除了为旅游者专门开设的旅游商品商店以外,居然没有见过一家商店或商场、市场。

唯一在大街上售卖的东西,就是饮料。就是下面照片所示的售货亭,而且亭子里的饮料,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看起来非常少。除此以外,几乎见不到任何商业活动。

难道是完全实行供给制吗?买卖东西的商店不可能完全没有吧?或者买卖东西的活动完全限制在室内?

总之街面上完全看不到商业活动,非常难以令人置信。



设在大街路边的饮料售卖亭,这是在街上唯一可见的买卖


八、结束语


短短五天的朝鲜之行转眼就结束了。美景让人流连,而严格约束下的旅行也留下些许遗憾。到我们离开之时,对这个神秘的国度仍然留有太多的不解之谜。

所到之处之所见,朝鲜社会运行稳定有序,老百姓基本生活看来也是有保障的。但是要说是否是个天堂,甚至中国都要效仿,恐怕也不能这么讲。朝鲜国家的经济和老百姓生活水平低下,恐怕也是世人皆知的现实,对外界的不公开、对社会状况信息的严密管控,恐怕其背后还是有不愿为人所知的一些状况。但各国有各国的习惯、传统与社会特点,还是各自走自己的路吧,不要去干预别人,根据自己的情况,把自己的国家发展好要紧。

祝朝鲜人民生活美好吧,但愿将来还有机会再一次去朝鲜领略她的大好河山,真切地体会老百姓的特色生活吧。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亲历朝鲜

鲁晓晨:朝鲜亲历记

新华社记者镜头下的朝鲜

王骥:朝鲜纪事,用拳头说话的日子

张大青:谁是最可恨的人?

李榕:在台湾拜见志愿军老兵

 邓其平:我的爸爸,

是牺牲在朝鲜的20名团长之一

林珊:朝鲜战火中的中国电影人

父辈的战争——抗美援朝时的父亲

刘家驹:我经历的朝鲜战争

沈志华:林彪抗美援朝"称病不出"质疑

沈志华:毛泽东决定志愿军撤离朝鲜

留在中国的美军战俘最后的命运

朝鲜半岛那条三八线究竟谁划的?

彭劲秀:邓小平对朝鲜几次严峻表态

朝鲜俘获美军间谍船“普韦布洛号”

林达:战争纪念碑的主题是和平

彭劲秀:邓小平在朝鲜问题上的严峻表态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