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域外丨张讴:在英国当记者,适应民众的冷淡与回避

张讴 新三届 2021-10-19


作者简历


张讴  1959年10月生人,1982年毕业于河北大学外文系。1989年获得英国莱斯特大学大众传播学硕士。央视首任驻印度首席记者。央视驻欧洲中心站(伦敦)资深记者。主要著作有《英国风物记》《印度风物记》等。


原题

我在英国当记者




作者:张讴



我作为央视派驻英国的记者,在英国工作了六年多,接触到了各行各业的人,上至首相和王室贵族,下至摊贩和乞讨者。记者职业培育了我的思维模式:既要尊重客观现实,也要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突发新闻报道比较容易,基本是现场报道。新闻事件的深度采访,则比较麻烦。我的报道通常先有一个口径,划定一个范围。我只能在这个范围内挖掘。无论视角有多宽,观点却只能有一个。这几乎是政府媒体人的共性,说是“通病”可能更准确些。
 
钱钟书先生曾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又何必认识那个下蛋的母鸡呢? 这个观点不适合记者职业。深度报道是逆向调查,分析事件的成因。如果鸡蛋确实好吃或有臭味儿,则有必要探讨一下这颗鸡蛋的来源。除了搞清楚母鸡的品种外,还要知道它吃的饲料,是自由散养,还是鸡笼饲养。只有抽丝剥茧,层层解剖,才能接近事实真相。深度报道需要采访专家和相关人士,这在英国是颇有挑战意味的工作。
 
突破疏离感 接近英国人
 
初到伦敦采访,首先要适应伦敦人的冷漠和沉默。英国民众对新闻记者冷淡,甚至采取回避态度,主要原因是英国记者更倾向于批评性报道。你在路边采访路人,他们通常是设法绕过你,或视而不见,或者礼貌地拒绝。英国记者和作家也面临同样的尴尬。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为了描述伦敦的穷人生活,特意从诺丁山来到一个穷人聚集区,用假名字租房住了下来,混迹于穷人中,以此体验他们的困境,否则就难以获得穷人的真实想法和态度。
 
英国人之间有很强的界限感。这种思维投射到社会生活中,便是规矩和共同守则。以停车为例,停车场用白线画出来,不能停车的地方用黄线画出来。马路牙子上都涂着黄色或红色,表示此路段禁止临时停车。地面上画满了各种标识,没有任何“灰色地带”,没有模棱两可。这就减少了驾车人的焦虑,也杜绝了随意停车未被罚款的侥幸心理。这些交规把人性拿捏得极准,同时也有人文关怀。在车位紧张的居民区,道路旁通常有黄牌,写明哪个时间段(通常是早7点前至晚8点后)免费停车,哪个路段在周六和周日免费停车。在热闹的商业街,黄标路牌指示此地可以装卸货物,时长20分钟,超时罚款。
 
英国作家H.G.威尔斯(Wells)说,伦敦人没有邻居,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我对此深感触颇深。我在《英国风物记》中写道:“湿冷的岛国天气,加重了陌生人之间的疏离感,似乎每人身上都透着寒气。这是天生自带的防御系统。”这是岛国人的特有心态。不过,一旦突破了这种心理障碍,就容易找到交谈和采访对象。你才会发现英国人的幽默天性,原来他们都是“假忧郁症患者”。无论学历高低,无论口音有多浓重,他们都能找到笑点,让聊天变得随性自然。如果手中再拿一杯淡啤酒,就可以站着聊上两三个小时。这个时候采访会得心应手。
 
他们不想在电视上露面,不乐意成为别人议论的对象,并不意味着他们谨慎保守。相反,当他们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他们更乐意直接表明态度。2019年美国总统特朗普访问伦敦期间,约10万人举行抗议集会。他们手中的选票,也是表达自己态度的方式。这类新闻报道占据很大篇幅,让英国显得混乱无序。殊不知这种乱象背后是民众的积极思考,以及各个群体的利益诉求。抗议活动是英国法规赋予的权利。任何法规未被议会废除,便一直延续下来,不受朝代更迭影响。1215年《大宪章》确立了“王权有限、法律至上”的原则,这些条款至今有效。或许英国人不热心“英特纳雄耐尔”,但是他们都懂得自己的幸福和权利,只能靠自己去争取。
 
英国有言论自由,但是任何抗议和游行都必须提交申请,在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进行游行抗议。这确实考验警察的管理水平。这里有一个经典段子:有一疯汉在伦敦交通要道演说,声言要烧掉白金汉宫,绞死首相。这立刻吸引了众多行人,一时交通大乱。警察急忙赶过来说:“各位注意,赞成绞死首相的站到那边,赞成烧掉白金汉宫的站这边。留出中间的路让行人通过!”众人大笑,随之散去。
 
采访名人 时常需要“智斗”
 
采访和提问是记者的职责。采访学者和专家容易获得有条理的分析。伦敦有多家智库,负责为政府建言献策。智库成员主要是大学教授和各领域的专家。只要找到合适的对象,联系本人或智库公关部门,基本都能完成采访。他们在接受采访时绝不说假话,讲话逻辑丝丝入扣。这类采访容易拍摄,如何取舍内容实属不易。正应了那句行话,记者是带着镣铐的舞者。
 
采访重要活动则需要复杂流程。我申请采访切尔西花展的过程颇为典型。这是英国最高等级的花卉展,英国女王和社会名流都前去参观。我需要提前一个月提出申请,组织单位会发来一封电子邮件,仔细一看竟是长达三页的安全考题。
 
例如,拍摄花展现场需要穿那种鞋?我要答穿防滑鞋。我还要懂得识别火灾撤离通道的标识。如果答案不及格,则不会获颁采访证。获得采访证件后,还要有一系列采访注意事项,如不得拍摄皇室成员,不得在过道旁采访等。一旦违反了相关规定,记者就会在该组织留下“案底“,下次很难再获得采访证。
 
在英国,采访名人比较困难,首先他要问你采访的目的,采访内容用在什么节目里,共有几位被采访者。他们并不乐意接受官方媒体的采访。即使接受采访,也会附加条件,签署采访协议,以免被断章取义。采访他们时常需要“智斗”。他们深藏自尊,却用自谦口吻来交谈,甚至嘲笑自己,说自己是个笨人。
 
一位中年作家对我说,自己的小说不值一提,自己无意成为作家,只是在无聊时写些文字。一位女演员得了表演奖。她不提自己曾经如何磨炼表演技巧,却说自己运气好。她讲自己当初多么糟糕,闹了多少笑话。这是英国当红名人特有的文化符号。他们说自己糟糕时,实际是通过自我否定来衬托成就。这是一种不实在的诚实,是通过否定来达到肯定的效果。
 
这种表现十分接近英国演员休·格兰特塑造的角色,给人一种懒散和倒霉的印象,其实是外表轻松,内心门清。只有那些经历过岁月磨炼的老者,在谈话时和蔼真诚,有一种绅士风度。

 
媒体批评政府很正常
 
伦敦是世界新闻业的发祥地。伦敦舰队街(Fleet Street)上有多位名记者的雕像。约翰·维尔克斯(John Wilkes)的雕像矗立在费特巷口。他在报纸上呼吁言论自由,批评国王乔治三世独裁,最后赢得了新闻记者报道议会辩论的权利。奥康纳(T. P. O’Connor)的雕像下刻着这样一句话:“他用寥寥几笔,就能展示一本书的精髓,就能剖开一个政治家的灵魂。”
 
这些新闻业先驱们似乎一直在注视着伦敦的媒体人。至于媒体的报道是否客观公正,则有不同答案。大体来讲,BBC的国内新闻比较客观,对外广播则带有政府观点。《泰晤士报》和《每日电讯报》的观点属于中偏右,《卫报》和《独立日报》则是中偏左。无论立场如何,英国媒体都有共同的经营之道,就是不刊登一家之言,不渲染自己观点。在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还要刊登反对者的意见。
 
一个事件总会有不同版本的报道,多一种报纸解读,人们更会对某个事件做出自己的判断。这种多元化的、包容性是英国文化的一大特点。我在为一家媒体制作《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节目时,对英国政治有了更清晰认识。当年马克思在欧洲大陆无路可走时,才被迫来到了伦敦。英国政府并不干预马克思的研究和写作,即使马克思公开呼吁推翻资本主义体制,英国也未把他逮捕入狱。普鲁士内政部曾向英国外交大臣帕默斯顿密报,说伦敦有一群共产党人计划行刺维多利亚女王。帕默斯顿回答道:“根据我们的法律,仅仅谈论弑君……不足以构成逮捕谋划者的理由。”
 
名人隐私权有多大
 
英国有支票新闻。记者拿着支票簿找到与名人有染的当事人,让他们讲述自己的私密经历。一些小报擅长披露名人隐私,在各地安插了很多线人。今年6月25日,英国《太阳报》爆料,卫生大臣马特·汉考克违背防疫规定,与一女子在办公场合“拥吻”。这种不仅违反了“工作场所保持两米社交距离”的防疫规定,且俩人都有家室。这立刻引起民众的嘲讽。一天后,汉考克为自己的行为道歉,并向首相递交了辞职信。
 
根据法律条款,英国民众有知情权,有获得信息的权利。记者的职责就是把真实的东西告诉观众。那么,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如何界定呢?一种观点认为,名人应该有自己的隐私权。任何人都可能具有双重角色,一位政治家也是妻子的丈夫,是父亲的儿子。私生活和公众生活如同屋里和屋外一样,前者隐秘,后者公开。隐私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隐私权可以解释为“不被打扰的权力”。
 
另一种意见认为名人有隐私权,但是政治家的隐私权很小。政治家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带有更强的道德属性。一旦从政,他们也就成了民众的监督对象。人们对其私生活感兴趣的真正目的,是关心他是否会以权谋私。一个在家里虐待妻子的人,肯定不是正直善良的政治家。一个人经常干偷鸡摸狗的勾当,这种作风必然也会体现在他处理社会事务上。一个阳奉阴违的政客,甚至会成为国民的灾难。
 
民众对名人的隐私兴趣,与名人的地位成正比。名人地位越高,民众的兴趣就越大,反之亦然。英国前首相梅杰竞选时的口号是“回归家庭”。在民众眼里,梅杰是一位谦谦君子、有些乏味的保守党领袖。当梅杰退出政坛后,女政治家埃德温娜·柯里出版了一本自传《女人的位置》,书中披露了她与梅杰的婚外情。书中写道:当梅杰知道自己要被保守党推选为首相候选人后,他立刻写信要求结束这段热烈的恋情:“这太危险了,你知道的……”

《女人的位置》的出版使英国人重新审视梅杰的性格。此时的梅杰已经成了普通百姓,媒体并没有对他穷追猛打,而是“忽然发现”梅杰原来并不是那么乏味,在谦谦君子的外表下也有一颗狂野的心。
 
虽然英国媒体被封为“无冕之王”,大部分媒体都有法务部门,由律师审核自己的深度报道是否损害了他人的隐私权,以免陷入无休止的官司纠纷。一旦被法院裁定侵犯了个人隐私权,该媒体需要赔偿数额巨大的名誉损失费。这是任何一家媒体都不愿面对的。《世界新闻报》曾经报道过王室成员的丑闻,并为报纸带来了高销量。当该报记者窃听平民受害者的电话时,则触犯了众怒,最后不得不关张,结束了长达168年的经营历史。
 
我是恢复高考后的78级大学生。1982年毕业后来北京工作,后来在工作中萌生了留学的想法。当时工资很低,自费留学万无可能。直到1987年我考取了中英友好奖学金,于1988年来到英国留学,系统学习了大众传播学和社会学。

后来我又成了央视驻英国记者,我也因此有机会深入到英国社会,记录各界人士所思所想,体验乡村生活,认识英国人的创新意识。

任期结束回到北京后,我把自己对英国的认知都记录了下来,收进了《英国风物记》一书中。

 
延伸阅读
张讴:被囚印度40年,
中国战俘的归国之路
吴若山:英国人手里的那杯茶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二维码打赏吧


英伦专题

成小秦:游学英伦,追忆钱瑗同学

张小雪:伦敦邂逅
来自东方阵营的“份地主”
张伟光:伦敦住院记
张伟光:我在伦敦送快递
上官东恺:在牛津见到胡耀邦
刘晓华:英国的住院与护理实录
刘晓华:我在英国的生活实录
李光程:英国女王丈夫,
诞生在这张餐桌上
刘晓华:国王只是一个童话,
走进英国的国会大厦
英国耄耋女学者:
“我是四川乡下姑娘”
刘晓华:女儿在英国当医生
田军:我在英国的车族生涯
马雅:第一批到香港淘金的英国人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军营华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