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师学子拿的这个国际一等奖含金量很高

2017-11-22 刘姝媛 刘洁祎 桂子先导

11月18日,2017第六届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评选活动于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举行,经过两个多月的评选,我院五句子歌项目组创作的《寻歌》在5000多部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纪实类视频一等奖。此外,2015级学生作品《脱口而出》也获得微视频三等奖。据官网介绍,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是目前国内举办最早、影响力最大、参与人数最多、最专业的大学生微电影大赛。11月19日,中央13套《朝闻天下》栏目专门就此次比赛做了相关报道,并强调了此次比赛的专业度、影响力和权威性。


央视报道截图

此次比赛由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文化信息协会和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等共同举办,除包含剧情、纪实、广告、微视频等多个传统竞赛单元,为了响应“智能、移动、互连”的主题,还专门开辟了无人机、VR影像竞赛单元。作品《寻歌》能获得纪实类视频一等奖,导演詹一鸣也非常意外:“我一开始是觉得我们这个作品还不错,但是因为投片量很大,面对的是国内外非常专业的团队,又加上是第一次参赛,所以自己最初的想法是二等奖就很满意了。”


颁奖典礼现场


(左起:詹一鸣 朱汐曦 韩一雪)


今年是著名的五句子歌研究学者梁前刚逝世十周年,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光里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五句子概说》的著述中,据影片编剧朱汐曦(梁前刚外孙女)回忆道:“我小时候对他没什么记忆,最深也就只是他在书房写东西,我不敢靠近他,在他生命的最后时间里,我没有分享到他太多的爱。”带着对亲情的困惑与模糊的童年回忆,朱汐曦踏上了漫长的寻找之路:在田野走访中,她亲眼看到了五句子歌的原生态表演;在与外公生前好友的访谈中,她理解了外祖父生前对五句子歌孜孜不倦的研究;在与母亲和舅舅的谈心中,她找到了亲情的答案。影片的最后,朱汐曦说道:“其实爷爷从来都没有抛弃过家人,如今这个看似空寂的大家庭也从来没有散过。爸爸、妈妈、舅舅、我,我们的心从来没有出走过,只是大家都太难以承受这份回忆,又不愿轻易流露真情,只能将痛与苦隐藏在心底。”


梁前刚先生生前照片


这样一部典型的第一人称纪录片(First Person Documentary),通过朱汐曦的视角展开,“以一种公认的、隐含的心理治疗方式来建构”,“通过讲述一种尚未愈合的感情伤痕,将访谈片段和观察式的拍摄素材进行交叉剪辑,辅以老照片、家庭录影和文献资料等,甚至采取‘故地重游’的方式”,以期“与流离的亲人团聚或与逝者和解”,来完成主人公心理疗治的过程。(李淑娟,《当代电影》2017年第7期)


五句子民歌是“中华艺苑中的一朵光芒四射的奇葩,经由诗经楚辞的孕育催生,到了汉代,基本成熟定型”。(梁前刚《五句子概说》)它产生于人民群众的劳作之中,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种活态的文化”。为了更真切地感受五句子歌本真的原生态魅力,项目组在暑假期间前往恩施实地探访了山民歌在民间的发展状况。在恩施太阳河乡,他们先后拜访了文化站站长杨绍斌、当地山民歌歌手詹兴兰和陈红容,十数位专业的表演者穿上传统服饰,载歌载舞,嘹亮的歌声回荡在青山绿水之间。在恩施女儿城,游客和表演者伴着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山民歌围着篝火跳起了土家族传统的摆手舞。在土家族风俗博物馆里,四位专业的民歌传承人用他们高亢清亮的嗓音向项目组展现了五句子等山民歌的传统魅力。


男女对唱


成员在当地进行采访


五句子歌现场表演


经由梁前刚的女儿梁延联系,项目组与梁前刚生前多名亲人好友进行了访谈,湖北省文联副主席罗丹青、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何祚欢以及长江文艺出版社编审赵国泰等多名专家学者们都饱含深情地回忆了他们与梁前刚先生相识、相交、相知的过程。湖北日报文化新闻中心主任张云宽谈到自己在医院看望梁前刚先生时说:“梁老师在生命的最后时期,是把对五句子歌的研究当成他治病的药。”赵国泰老师曾以“五句长城”来赞誉《五句子概说》的学术价值:“盖梁氏专注五句时间之长,裒集五句资源之富,研判五句论题之博,寄寓五句情志之笃,放眼海内艺苑,环视国中学林,差与比肩者阿谁?”


成员与罗丹青先生合影


采访评书表演艺术家何祚欢


拍摄中,项目组进行了近20个人物访谈,积累了近1.5T的素材,经过一个多月的素材整理和对框架、叙事结构、线索的反复磋商,最终确定了“闻五歌”、“忆十载”、“纪年华”三个板块来呈现“曾闻五歌绕故家,追忆十载纪年华”的主题,几个月后,18分钟版本的《寻歌》“出炉”。“对于这个作品,真的付出了很多心血,从最开始的收集资料,到中期拍摄,再到后期剪辑,团队每个人都可以说是全力以赴。当知道它是一等奖之后,有些意外,但更多的是欣喜,《寻歌》不负众望,果然是有付出就有收获!”詹一鸣回忆道。同时他也表示,这个作品到现在还有很多不足,他们还在继续打磨,争取做出更好的作品,寻歌的故事仍在进行中。


五句子歌项目组成员合影


主创人员:


制片:刘姝媛      

导演:詹一鸣  朱汐曦

副导演:王晶晶    

编剧:朱汐曦 王鲁婧

指导老师:彭涛 梁延 王逊 夏纠赳

摄像:詹一鸣 赵涵 缪北辰    

摄像助理:刘洁祎 赵文祺

剪辑:王晶晶 蔡美颖 蔡晓玲  

剪辑助理:夏柳莹 刘洁祎

视觉效果:蔡美颖 朱汐曦     

采访:刘姝媛 朱汐曦

音效:朱汐曦 蔡美颖         

翻译:张格 张绍宸

媒体推广:刘姝媛 刘洁祎 赵文祺 夏柳莹

礼品赞助: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桂山行工作室

支持单位:湖北日报社 湖北省恩施州太阳河乡乡政府 湖北省恩施市梭布垭石林风景区


“我们是一群醉心影视创作的年轻人”

↓↓↓


詹一鸣:回顾整个创作过程,暑假里大家东奔西走拍摄采访的疲惫身影和那些从早到晚在学院磨片子的时光历历在目,有过被全盘否定的沮丧,有过因意见不合的争论,也有追赶deadline的焦躁,但从来没有想过的就是放弃。每一步我们都踏实地迈进,稳扎稳打有计划地往前推进,这个荣誉离不开团队每一个成员的努力,离不开学长学姐最开始打下的基础,离不开指导老师时时刻刻的督促,也离不开影片主人公一家的指导与全力配合,更离不开学院的大力支持!一路走来,成员在变,片子在改,但始终如一的是对整个团队的信心和对这个片子一如既往的决心。五句子这个项目绝不仅限于此,寻歌的故事仍将继续…


刘姝媛:但行好事,莫问前程,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王晶晶: 从武汉到恩施,从冬天到又一年的冬天,从好奇到热爱,从未知到敬重。五句子作为一种冷门而又优美的中国传统文化,需要人们的热爱和传颂;梁前刚老先生作为一位无私奉献、身怀大爱的学者,需要我们的尊敬和铭记。我很幸运能够为传统文化的发展贡献一丝力量,也十分荣幸能让世人看到梁前刚先生毕生的追寻。 


 蔡美颖:作为一个后期,与大家一起熬过日日夜夜。在这个团队里面感受到了很多。无数次碰头会、无数次头脑风暴,陈措凝练,成了今日的作品。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能够继续慢慢打磨。 


夏柳莹:《寻歌》的创作是一个辛苦却又充实的过程,作为项目组里的新手,我几乎是从零开始,在指导老师和学长学姐们的带领下学习了以前从未接触过的技能,收获了很多,此次《寻歌》的获奖使我们每个人都大受鼓励,我喜欢五句子,也喜欢五句子歌项目组,因为喜欢而坚持,也因为责任而坚持,希望大家都越来越棒棒!


刘洁祎:对于我来说,跟着学长学姐,更多的是学习的过程。一年经历过来,收获也很多,虽然有时挺累,但是真的很乐在其中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推荐阅读

几十年来,华师这个专业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一流博士如何打造?中国近代史研究所这样培养博士生

对话刘兴林:感谢抄袭我论文的人

现在不健全的评审机制有利于一些人玩“空手道”——邱紫华教授访谈录

范军:建设一流大学要多一些安心、耐心、静心

老校长章开沅夫妇的云南喜洲之旅(请为他们的钻石婚送上祝福)

章开沅:她取得的成绩让很吃惊

卢浮宫参展归来,吕枫韵的讲述令人不可思议……

12年,高新民教授带领的逸华人只做了一件事

厉害,大学美女辅导员卧底不良网贷群揭露黑幕,震惊大学生!

章开沅:我才刚刚91岁,不算老

在华师工作32年,刚刚她的作品在卢浮宫展出

厉害,华师一附中这次排名又是全国第一!

陈希: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

华师美女网红登上《人民日报》

厉害,这4位大学普通老师干了一件极不普通的事!


学风是世风的反映,学风又应成为世风的先导。学风随世风堕落,随波逐流,乃至同流合污,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如果不嫌夸大的话,那就是哀莫大于心死。

章开沅

1998年11月5日


《桂子先导》颇受各界关注,深感欣慰。今后希望能听到更多年轻人的声音。何事最令老头乐,喜听雏凤吐清音。我虽曾自喻为领着一群小鸡到处啄爬觅食的老鸡,但更期盼年轻人能够成为与暴风雨相搏击的矫健海燕。青年不能仅限于偎在火炉边听老爷爷讲故事的温驯子弟,应该努力成为引领潮流的强者。因为你们才是未来百年的真正历史创造者,理应拥有勇立潮头的胆识与明辨是非的智慧。试看历史上众多有所作为者,哪个不是在青年时代就立大志干大事,乃至成为时代先锋。

章开沅

2017年3月16日


学风是世风的先导,大学是社会的灯塔——桂子先导微信公众号,一个追求思想深度和人性温度的高校微信公众号,投稿请发至449215551@qq.com。点击识别下面的二维码即可关注桂子先导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